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日常管理与个性文化的创造

班级日常管理与个性文化的创造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是通过一定的班级机构组织起来的。班干部是班级组织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班干部依据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对班级成员进行管理与约束,有助于班级管理中各项措施的落实。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整体的班级生活,我们班在设计班名时与《人与自然共享地球》主题相呼应,把班名定为“快乐小鸟班”。这一案例体现了师生携手对班级个性文化的创造。

班级日常管理与个性文化的创造

(一)班级组织生活

在共同的班级生活中,班级组织结构是不可或缺的。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是通过一定的班级机构组织起来的。按照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机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班干部是班级组织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班干部依据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对班级成员进行管理与约束,有助于班级管理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在笔者所在的班级中,笔者采用了与众不同的班级管理方式,深得学生的喜欢。

1.材料一:学生选的班长,他们服气

班长是同学们自己选举出来的,并不是我指派的。只有学生自己选举出来的班长,他们才会服气。为了公平起见,班长的选拔是男女合作制,其他班干部的设置则是根据班级生活的需要设立的,原则是让每个人都有事做。有的人以前会想着当班长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班长可以管全班,但现在他们不这样想了,他们会想班长管全班,那我是抽屉管理员,我也是管全班的,我自己也很厉害。每个人都是互相约束的,不会去羡慕其他同学的岗位。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所以岗位的具体职责都是他们提出想法,我帮他们总结。事情的难度越大,承担该岗位的人数就越多。班级中有多余岗位时,我们会以公开竞选的方式让大家一起竞岗。现在班级中除了两个班长外,没有其他班干部,以前的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现在都取消了。班级事务都细化成了岗位工作,每个人各司其职,都很喜欢自己的工作。

在笔者管理的班级中,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做。岗位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学习类、卫生类、管理类等。正如上述材料提到的那样,由于是低年级,该班班级岗位的工作任务相对简单,并且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限,除了个别的岗位是由一人担任,大多数岗位采用双人合作制。班级小岗位结构的设置代替了传统的班级组织结构,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了班级管理中,以往未参与过班级管理的学生不再认为班级管理只是班干部承担的,其他学生对于班级管理是可遇不可求。

通过半个学期的岗位实践,此举措已经有了一些成效,初步达到了笔者预期的效果。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在为班级服务,并且对以往班干部的认识有所改观。在班级岗位工作的民主竞选环节,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加。

2.材料二:积分奖励法

为了增加学生参与岗位工作的积极性,我们班采用了积分奖励法。具体积分奖励如下:

10 积分:小橡皮一块;抽奖机会一次。

20 积分:与班主任合照一张;照顾1 天班级的宠物龟,按申请的先后顺序安排;老师的讲台使用权一天,可以坐在讲台上吃午餐

50 积分:与校长合影一张;免写一次家庭作业,以免写卡为准;周末带班级宠物龟回家照顾两天;老师给家长打表扬电话;获得一周举班牌的奖励,此次奖励需要提前申请,按申请的先后顺序举牌;做班主任一天的高级秘书,课间随时有礼貌地进入办公室。

100 积分:获得一次午休免睡的权利,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午休时间;参加校长餐桌,跟校长共进午餐,此项奖励需要提前向班主任申请;获得一次自主选择同桌的机会,时效为两周;当一天的值日班长,此次奖励需要提前向班主任申请;获得邀请爸爸或妈妈其中一人一同到校共进晚餐的机会,由班主任刷卡,此项可累加后邀请多人;获得邀请同年级其他班级的好朋友来班里共进午餐的机会;获得班主任赠送的亲笔签名书一本。

以上有关班级岗位奖励法是在广泛征集学生意见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奖励的制定完全是依据学生的需要设定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奖励的内容上,提倡精神方面的奖励要多于实物的奖励,而且奖励的等级是逐渐递增的,在考虑学生需要的前提下,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积极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个体偶尔发出的动作得到了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他动作。奖励是小学教师强化学生行为最常用的方法。学生的某一行为受到奖励,该行为就得到了强化,学生再次出现这一行为的动机就更大。以上案例中,教师通过一种奖励的方法来增加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参与班级事务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如敢于表达、勤于做事、勇于接受各种挑战),就会受到奖励。正是这一奖励机制透露出了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期待。

(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1.材料三:快乐小鸟班

这学期我对班级的自主设计进行了整合,这是接触了新基础教育理论后得到的启发。

这学期我们年级是以《人与自然共享地球》的主题开展整合课程。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整体的班级生活,我们班在设计班名时与《人与自然共享地球》主题相呼应,把班名定为“快乐小鸟班”。在确定班歌时,我们经历了一些周折,原本设想发动学生自己创编一个班歌,随后发现在编曲方面存在着困难。于是,就选择了一首现成的歌曲《快乐小鸟》作为班歌。实际上,以“快乐小鸟”作为班名,也表达了我对我们班学生的期待,希望他们可以在班级生活中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成长。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班里取得名次的同学上台领奖,我们班的班歌就会响起,他们就会显得特别兴奋。此外,我们班还为每一个学生制作了专属的贴纸,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得特别优秀,就会奖励一张分数贴纸,每一个贴纸都表示不同的积分。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方面,学生在鼓励中可以体会到成就感;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通过贴纸获得成就感。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的设计就是学生可以通过加积分的形式来提高计算能力。

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当班级有共同的目标定向时,群体成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便会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依存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境下,进行班级个性文化建设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案例体现了师生携手对班级个性文化的创造。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文化模式,改变班级文化千篇一律的一面。对自己的班级文化进行设计时,以班风、班级目标、班名、班歌、班级产物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我的空间。班级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组成的集体。通过这类活动,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其显著特征就在于个性化,既有别于传统的班级文化,又有别于大众化的班级文化,是量身打造的,是独一无二的。

2.材料四:数学教师抓阅读

开学第一天,我就跟家长说:“我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视阅读的老师,还是一个非常重视阅读的妈妈。”为了学生进入我们班就会看到一个非常醒目的大书架,上面排满了各种类型的儿童绘本,书架和图书都是在学生家长的支持下一起制作和购买的。其实,我就是想给班里的学生创造一个随时随地都有书可看的环境。有的教师认为,作为一个数学学科的教师,教好自己的学科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去管语文的东西。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感觉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会像引导我的儿子一样去引导他们。虽然在低年级阅读的作用并不怎么明显,但是到了高年级,你就会发现喜欢阅读的孩子与不阅读的孩子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借书单,班里的图书不仅可以在学校看,还可以借回家读。学生在晨读、午饭后等空余的时间就可以读书。全班的图书资源是共享的,学生看完一本还可以再借另一本。同时,我自己也是一个书迷,尤其喜欢绘本。有很多人认为绘本只是小孩子看的,而我认为,下到1 岁,上到99 岁都可以看绘本,每个年龄阶段的绘本阅读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现在我们班的学生早上一踏进校门就知道一放(放下凳子)二交(交作业)三阅读,完全不用担心他们会闹腾。以前学生在午饭后会在校园里跑来跑去,现在他们巴不得早点吃完饭回到教室看书。所以,书是可以让学生安静下来的。班主任给学生讲一些道理时,他们未必听,会认为你在说教。但是,如果以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时,你就会发现,他们会自动地吸收故事中具有正能量的品质或行为。我们班启动21 天好习惯计划,目的是希望班里的学生在家里可以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如果他们做到了,我就会很正式地发给他们一个用红丝带绑好的奖状,那样他们会很有成就感。在这个计划中,第一个习惯就是睡前阅读,每天晚上坚持阅读。学生有了输入才会有输出。演讲是第二个需要养成的习惯。回到家,学生会很有仪式感地站在那里给家长讲寓言故事或科学知识,家长有时会对学生的演讲能力感到惊讶。同时,长期的阅读积累对我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上整合课程时,看到一个主题,我会立马想到可以哪一本绘本作为引入,所以学生们都很喜欢听我的课。

阅读是人们重要的活动之一。阅读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还可以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身心愉悦。上述案例中,笔者把自身从阅读中获得的积极体验转化为自身的教育实践,跨越了学科的界限,致力于班级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源,营造了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氛围。在面对同事的质疑时,一句“他们都是我的孩子”,可以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与学生的角色关系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师生关系,俨然把自己当作学生的父母去关注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爱好,寓教于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学生的喜爱。

3.材料五:多彩的墙饰

我们班墙上的壁画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在布置教室时,我给学生分配了材料之后,就让他们自己设计如何装扮教室。此时,学生会感觉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布置教室,兴趣马上就来了。他们像布置自己的“小家”一样,想尽方法,一起讨论如何布置教室才会使教室更加舒适、美观。因为我们年级本学期开展了种植项目学习的主题活动,他们就想着能不能把自己种的蔬菜画出来贴在墙上。有时还会突发奇想,在运动会的表演道具——铃鼓上画上自己喜爱的蔬菜的图案。还说,铃鼓在表演完之后也可以挂在墙上做装饰。这样既美观,又不会浪费资源。作为教师,就应该相信学生,把多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放手去做,我们不做过多的干预。不过,有时也会根据他们的想法提出一些建议或在他们的基础上做一些提升。在装饰教室时,英语老师建议学生在画的蔬菜旁贴上蔬菜的英文单词,这样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学到知识。这一建议马上就被学生接受了,学生还搜集了蔬菜的各种营养作用与介绍做成手抄报贴在了墙上。所以,学生还是很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与肯定的。

教师的肯定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鼓励。笔者的教育方式就是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增加能力,采用相对自由的方式,能在无形中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具有独立心智的个体。正是出于这样的学生观,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要装饰班级环境。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对班级环境进行个性的创造。当学生有一定实践成果时,教师再进行教育介入,对学生进行一定指导与建议,学生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改造与提升。

(三)班级活动开展

班级活动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与领导下,为实现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完成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组织班集体全体成员参加的一系列活动。班级活动是班主任组织、建设学生集体,并通过学生集体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班级活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但无论怎样划分,所有类型的活动共同构成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笔者多年来在日常工作以及对班级活动开展情况的观察,结合与其他班主任、学生的交流,把班级活动分为班级小组活动、年级集体活动、校级大型活动。三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不存在严格而清晰的界限。

1.材料六:班级小组探究活动

为了丰富班级生活,笔者建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一些班级社团。最近班级的“我爱发明”社团中有些组员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发现在学校的社区中有很多的公共长椅,其中有些有顶棚遮阳挡雨的,而大部分的长椅都在露天场所里。因为南方气候潮湿,在春秋季节多雨。每当下雨的时候,很多长椅都是湿漉漉的,甚至有积水留在座椅上。当下雨过后,人们想坐下时,必须擦干,如果没有抹布或者纸巾的话,就会很不方便。于是,他们就以此问题临时成立了一个项目小组,试图想一些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笔者的指导下,该项目的小组成员认为,如果有一种可旋转的公共长椅的话,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到底有没有这样功能的公共长椅呢?他们准备先展开一番调查。经过分工之后,项目小组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实地调查,一组进行网上资料搜集。(www.xing528.com)

实地调查组:通过对G 市公共场所(甲天下广场、汽车站、火车站、步行街)的实地调查,小组成员没有发现可翻转的公共长椅,说明在G 市并没有具备旋转功能的公共长椅。

网搜组:小组成员在百度国家知识产权局输入可翻转的公共长椅,百度上找到了国外的创新设计图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找到一条一种滚动公共长椅专利信息,都可以实现雨后提供干燥的座椅功能。

经过调查,小组成员发现G 市并没有可翻转功能的公共长椅,而在网上找到了滚动的公共长椅,但这又与他们最初的想法不太一样。如果雨下得很大的话,雨水会淋湿到另外一面,而我们设想的可翻转的公共长椅,无论多大的雨,都不会有积水,不会淋湿到另一面。于是,他们就决定自己设计一款可翻转的公共长椅。

他们设想的可翻转的公共长椅是在现有的公共长椅上进行改进设计,利用三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当把三个定点(前、中、后)中的(前、后)两点移掉时,一个物体(椅面)就可以做360 度旋转。

小组成员的可翻转的公共长椅可以在雨后人们想坐下时,只要旋转一下长椅一端的把手,然后把座椅翻转180 度,再次反方向旋转一下把手,就可以坐在干燥的椅子上了,方便人们的休息和生活。

可翻转的公共长椅满足了人们在雨后找干净、干燥座椅坐下的需求,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对椅面的创新设计,也确保了椅子背面没有积水或水滴。最后,笔者对小组成员的设计提出了疑问:如何确保翻转的装置不容易损坏以及提示人们使用方法。另外,如果椅面没有固定好,有小孩爬上去,会不会造成小孩随椅面翻转的安全问题等。虽然该小组的设计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但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仍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和论证。

2.材料七:年级主题项目活动

这学期,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点,笔者所在的小学在三至五年级开展了主题项目活动。这对本校的小学生来说是一次创新,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齐坐一堂,各抒己见,期待给学生策划一个不一样的课余生活。

教师齐动脑

经过与各年级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多次讨论,我们在三年级选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主题,因为三年级是学生的认知发生转折的阶段,学生开始慢慢有了自己的思考。在这个年龄阶段,我们借助中西方文化对比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差异意识。而且,这也符合我们学校中西合璧的一个办学理念,只有在形成差异意识以后,到高年级时,学生才有可能形成中西文化的融通。而四年级选择茶文化的项目学习,一方面是因为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学生在传统文化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泡茶环节学习有关的茶道,其缓慢、优雅动作中实际上是对人的品行的一种锻炼,而且这也是根据四年级开展的国学课程而设计的。同时,与学校倡导的行雅、言雅、着雅是相吻合的。五年级主要选择了与劳动有关的形式——种植来开展项目学习。如果说三年级的学生是从幼儿到少儿的过渡,那么五年级就是少年到青少年的一个过渡。学生通过种植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之前学过的科学知识,对土质、植物成长的过程、种植管理观察、学习。这三个年级的项目学习对学生的处理信息、收集资料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中与他人的互动与沟通,都有一个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在这些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又可以延伸出很多子活动,给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提供一个机会与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我们的班主任开始思考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表1-1 三至五年级主题项目活动内容

续 表

上述主题活动的设计(如表1-1 所示),体现了教育者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生命成长历程的关注、对学生各种成长需求的综合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化、层次化、阶段性的培养方案,以形成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从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晰的生命轨迹。

五年级主题项目活动是种植,这一活动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为学生提供了班级成员一起合作分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材料八为例进行说明。

萝卜保卫战(材料八)

经过精挑细选,结合土壤和光照的实际情况,Z5 班选种了小白菜、香菜、萝卜等成熟期较短的蔬菜。他们每天轮流给蔬菜浇水,希望它们喝得饱饱的,长得快快的,还按时去松土、施肥,细心观察蔬菜的点滴成长。播种不到一个星期,种的萝卜就发芽了。

天气降温了,萝卜秧子的叶子长得更绿了,长得更多了,但是我们班某种植小组种的萝卜还没结果。因此,该小组的组长召集组员,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S2 生:是不是没有按时浇水呢?

S3 生:不可能,我每天都是按时浇水,除了周末,几乎没有落过一次。

S4 生:难道是因为光合作用不够吗?

S3 生:可是,你看咱们旁边隔壁班的蔬菜就长得很好啊?

S2 生:不然,我们去请教老师吧,让老师来帮我们的蔬菜诊治一下。

最后,他们邀请了班主任特地到种植基地考察了一番,并根据每块地里的具体情况,发动了一场萝卜保卫战。第一招除草,除草是一个考验耐心的活儿,不过小组的齐心协力,成功地击退了杂草的进攻;第二招培土,他们分析萝卜长不大,可能是因为有一半的根系露在了外面,所以用土块做盾牌抵挡了这一次的攻击;第三招为萝卜除害,在除草的过程中突然一拨的蚂蚁从一个洞里涌出来,于是同学们赶紧拿起水壶做武器,把蚂蚁给击退了;第四招喷营养水,同学们拿出了他们所谓的重磅武器——营养水,用水稀释,浇在菜地里,希望蔬菜可以吸收更多的养分。

在种植的过程中,种植小组除了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之外,还遇到其他诸如“蔬菜被低年级的小学生踩踏”“国庆节放假,无人浇水”“周末蔬菜遭受暴雨袭击”等问题,但这些困难都在小组成员的一起努力下被他们克服了。

3.材料九:校级大型活动

六一儿童节是国家对部分公民的法定节日,未满十四周岁的少年儿童在六月一日放假一天。在中国,有些学校放假一天,有些学校则在“六一”为学生举办集体庆典。笔者所在的小学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会组织学生集体欢庆六一。

穿越经典,喜迎六一

5 月29 日,在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六一”活动。活动当天,学生们“穿越”到古代,化身为历史人物,倾情演绎四大名著里自己喜欢的角色,三国名将、水浒英雄、西游人物以及红楼梦才子佳人跨越时空的界限,齐齐相聚于校园。在各个表演会馆中,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桥段通过我们与学生共同的编排,惊艳亮相;霸气凌人的曹操、多谋善断的周瑜、疾恶如仇的武松、身手敏捷的孙悟空、八面玲珑的王熙凤等诸多经典角色都被孩子们演绎得惟妙惟肖,着实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每一个小小的会馆前,都有一批热情的粉丝。

本次活动除了会馆表演、主题巡游之外,也融入了泼水送祝福的惊喜环节。泼水活动伴随着欢快的节奏拉开了序幕。水枪、水盆、水瓢、水桶等工具一起上阵,校园中水花四溅,孩子们相互嬉戏追逐,相互泼洒祝福,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玩的儿童节”,有孩子不禁如此感叹。在节日到来之前,我们班的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努力排练,为六一儿童节精心备战。排练之前,不少学生就已经认真阅读了相关的名著,力求更好地演绎各个经典角色。我们在指导他们排练的同时,也提前采购服装,以确保活动当天能和学生一起“穿越”到古代。当然,热心的爸爸妈妈也没有闲着,他们或辅助教师,参与到节目排练之中,或主动成为班级后勤保障一把手,为学生添置服装道具、张罗节日礼物,或于节日当天身着古装助力孩子的会馆表演。此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在走进经典名著、体验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拥有了一份关于童年的特别回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