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5日,梁祝传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市作为梁祝传说的遗存地被公布,同时被公布的还有浙江省的杭州市、上虞市,江苏省的宜兴市,山东省的济宁市,河南省的汝南县。
在山东,梁祝传说的具体传播地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一带。济宁微山县马坡乡有个“梁家林”,2003年10月在那里出土了明初正德年间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这是一块有文字记载梁祝故事的碑,也是至今发现的刻立时间较早的一块碑。这块墓碑长180厘米,宽24厘米出土的墓碑碑额刻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8个篆字,碑文831字。这块梁祝墓碑立于公元1516年,碑文内容文字比较平实地记载了梁祝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根据碑文记载,祝英台住在济宁泗河南沿九曲村,梁山伯住在邹邑西居,马文才住在西庄。祝英台居住的九曲村汉代时就有,现位于泗河南岸,祝氏后代因水灾迁到现今的济宁市任城区岔河村。梁山伯居住的邹邑西居位于今微山县马坡乡马坡村附近,梁氏后代现迁到今微山县两城镇。马文才居住的西庄现在仍存在,马氏后代现迁到今马坡乡马坡村。两城、马坡、九曲三地相距不到5千米,邹城峰山的梁祝读书处距离三地也不到30千米。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朝廷钦差大臣崔文奎视察河道时,经过微山马坡,发现已破败不堪的梁祝墓,决定重修。碑文还记载了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在邹县(现山东省邹城市)峰山读书三年,后二人因为思念而死,合葬在泗河西马坡的情况。
峰山风光
碑文中记载的峰山是当地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的地方,今天还留存有许多遗迹。峰山位于邹城市东南12千米处,远远望去,山体并不高大(只有582.8米高),但却非常有特色,它最奇特的地方就是满山堆满了大大小小圆润、怪异的奇石。据史书记载,峰山原名绎山,从春秋到南北朝时期,前后有1000余年时间,峰山一直都是邹县县城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山上曾建有春秋、子恩、峰阳、孤桐四大书院,是儒家的重要讲学地。相传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在这里读书多年,至今仍留有梁祝读书洞、梁祝池、梁祝祠、梁祝求学旧址等历史古迹。在峰山东部半山腰,有峰阳、孤桐两书院旧址掩映在古木奇石当中,据传是梁祝求学的旧址。在峰山西南山麓,是梁祝读书洞和梁祝池的旧址,其中,“梁祝读书洞”五字为明代万历年间邹县县令王自瑾题刻。洞内东西长10米,有天然石桌石凳,可坐可卧。洞内有两泉,东泉叫“鸣心泉”,西泉叫“梁祝池”。传说当年因私塾先生回家奔丧,放了学生一个月的假,梁祝二人出来散心,寻到此洞,并经常在这里乘凉读书。
峰山上有关梁祝的传说还有很多,“断桥”的传说就更凄婉迷人。据说当年梁祝二人峰山读书三年期满后,离开读书洞观山景,边走边谈。在祝英台的百般“开导”下,梁山伯仍呆若木鸡,不知道祝英台的女儿身和心思。走到一座小桥前,祝英台气恼之下吐出一个“裂”字,顿时让小桥断成两半,祝英台跳过去一人独自下山。梁山伯经师父点拨,才知祝英台是位女子,但一切都晚了,祝英台被父母一手包办许给了马家.从而引出了令后人惋惜的一幕……
梁祝故事在济宁马坡当地流传非常久远和广泛。在当地流传的梁祝故事中,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因相互思恋而死,没能结成美满的婚姻。马家迎娶祝英台时,祝英台因思恋而死,使马家喜事变成了丧事,所以梁、祝、马三家都忌讳提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特别是在微山马坡一带,形成了梁、祝、马不通婚的风俗,至今还有影响。不仅梁、祝、马三姓不通婚,马家还禁演梁祝戏,禁放梁祝电影,从而说明梁祝传说在济宁流传的久远和产生的社会影响。
1.山东济宁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故乡,课外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方法了解济宁的历史文化遗迹相关资料,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www.xing528.com)
1.学唱歌曲《化蝶》。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送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蝶,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现辖曲阜、兖州、聊城、微山、梁山等12个县(市)区,总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811万。济宁历史悠久,是太吴、少吴、伏羲、轩辕、黄帝和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的故乡,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济宁是历史文化古城,境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0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遗址1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遗址9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遗址167处。曲阜“三孔”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运河文化的汇集地,水浒文化的兴起地,梁祝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向来被称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自古被誉为:圣贤之乡,文化发祥;求学育才,渊源流长;注重孝道,美名远扬。
脍炙人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故事在孔孟故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特别是梁祝二人对男女爱情奋不顾身的憧憬与追求,流传千年,早已成为当地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并逐渐形成了民间口头文学。早在宋元之际,当地就将广为流传的梁祝故事改编成戏文、元曲,到明清发展为山东琴书、坠子鼓、八角鼓、渔鼓、运河情调、山东梆子等各种民间文艺形式,来歌颂他们生死相随的爱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