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原大地河南汝南的送纸灯风俗及其来历

中原大地河南汝南的送纸灯风俗及其来历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前,在中原大地河南汝南一带,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送纸灯的风俗。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相会,梁山伯后悔莫及,突然恸哭身亡。“送灯节”就是在梁祝二人双双化蝶的那天傍晚,方圆上百里的人们自发赶往梁祝双墓,给梁祝送灯。

中原大地河南汝南的送纸灯风俗及其来历

从前,在中原大地河南汝南一带,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送纸灯的风俗。据说这是为祝英台梁山伯相会指路明道。这个特异的风俗包含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悲欢离合的传说。

汝南当地人传说,祝英台是河南汝南县人,家住在京汉古道之南的祝庄。她从小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样样都能,长到十六岁时,一心想到外地去求学,增长世面。她爹爹拗她不过,只好让她女扮男装.到县里汝南书院去读书。她在去书院途中,结识了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一同到汝南书院,白天同窗共读,夜晚同床共眠。梁山伯始终不知她是女性。

河南汝南中元节民间送纸灯场景

阳春三月,汝南乡亲都去种树。梁山伯与祝英台也一同去。两人你挖坑,我培土,将一株银杏树一起种在书院内(后来,这株银杏长得枝繁叶茂,当地乡亲们都爰称它为“梁祝银杏树”)。一天,同学们都去郊外春游。大家来到汝南一条河边,梁山伯与祝英台看到一对美丽的鸳鸯在河中戏水。他俩玩向鸳鸯丢石子的游戏。梁山伯力气大,用力一丢,就击中河中鸳鸯,祝英台力气小,丢了几次都丢不远。同学们都笑她是个女的,连石子也丢不远。(后来,梁山伯与祝英台丢石子戏鸳鸯的这条河,就被当地乡亲们称为“鸳鸯河”)

三年学满,梁山伯与祝英台恋恋不舍,依依相别。梁山伯沿京汉古道相送她十八里,祝英台才说她家有个小九妹要嫁给梁山伯,要她早日来提亲。(这段路,当地乡亲们后来称它为“梁祝十八相送路”)梁山伯三个月后才去祝庄求亲,得知小九妹就是祝英台。但是已经晚了,祝父已答应马家婚约,将祝英台许配给马庄公子马文才。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相会,梁山伯后悔莫及,突然恸哭身亡。梁家就将他安葬在京汉古道之东。秋天,马文才来娶亲。祝英台提出三个条件,才肯出嫁:一要身穿内白外红;二要凤冠内戴麻冠;三要路过梁山伯墓时下轿相祭。马文才只好答应。

娶亲这天,花轿沿京汉古道十八相送路来到梁山伯墓前,只见祝英台全身穿白孝服,头戴麻冠,早哭得像泪人一样,从花轿内出来。她跌跌撞撞来到梁山伯墓前,点烛烧香,祭扫一番后,站起身来,一头向墓旁柳树撞去,当场身亡。祝家就将她葬在京汉古道之南,与梁山伯墓隔路遥遥相望。

化蝶壁画

汝南父老乡亲十分同情祝英台与梁山伯悲惨的遭遇。既然他俩生前不能结夫妇,死后也应该让他们能相会。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为祝英台做白色纸灯笼,到了晚上,点上红烛,男女老幼,成群结队提着纸灯,到祝英台墓上去送纸灯。只见墨黑的夜晚,祝英台墓四周,一直到梁山伯墓的路上,都插满闪闪发光的纸灯,甚至连树上也挂满了白纸灯。传说这天阴间放假,让鬼魂与亲人团聚.纸灯好为祝英台照路,让她一年一度与亲人梁山伯团聚相会。(www.xing528.com)

(辑自周静书主编《梁祝的传说》)

1.河南汝南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七月十五送纸灯的风俗为什么至今还在延续?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2.梁山伯与祝英台动人的爱情故事广为传诵,也留下了许多与它有关的如“送纸灯”等风俗,请你收集家乡有关这方面的风俗。

河南省汝南县马乡镇是梁祝传说故事的重要传播地之一,在当地,有一独特的节日--“送灯节”,从古代延续至今。

“送灯节”就是在梁祝二人双双化蝶的那天(传说是农历七月十五)傍晚,方圆上百里的人们自发赶往梁祝双墓,给梁祝送灯。在马乡镇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傍晚时分,都有数千人提着白灯笼陆续赶到那里。太阳落山时,首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梁祝双墓前的供桌上摆上时鲜水果,洗净双手焚香进行祭祀,老人虔诚地祈愿梁祝有灵,保佑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美满百年。

祭祀完毕,人们开始上灯,上千盏灯笼分别插在梁山伯墓、祝英台墓上及其四周,暖暖地照亮了两墓之间的古官道和连接两墓的一步三孔桥。在墓附近的小河里,人们放进数千个莲花水灯,希望梁祝不管是走水路还是陆路,都能在温暖的灯光里团聚。一盏盏温暖的烛灯,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