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自身经验不足
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个别教师认为自己科班出身,已有的学科知识足以应付小学数学教学。他们因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无暇顾及理论知识的学习,知识更新慢,尤其是教学方法论知识严重匮乏。有些教师谈起教学方法头头是道,但问及方法的实施程序及自己课堂教学效果时便哑口无言。他们充其量只是了解了新课导入方法的陈述性知识,而对具体教学内容实施的导入方法的程序性知识极度欠缺。由于缺乏这部分知识,从而影响了教师对导入方法的灵活运用,影响导入效果。在笔者和教师进行交流时,他们也表现出非常愿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想提高自身的导入能力,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想要在导入环节有质的飞跃也确实特别困难。要想提高自己的导入水平,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领悟、数学方法论知识,并积极地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唯有此,才能大大促进教师理论素养,提高导入水平。
(二)对导入环节认识不够
新课标的理念大家都不陌生,但走进课堂,如何将理念转化成教学方式,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个别教师还停留在新课改之前的旧的教学理念中,认为数学课的重点是传授知识,并进行严格的题海训练。他们认为知识是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得出的结晶,是不可辩驳的,学生只是“镜式”反映知识。课堂上,教师严格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知识讲授,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的认识能力、学习兴趣被忽视,教学情境、文化积淀被抛弃。他们担心导入环节占用时间偏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他们认为新课导入只要点到为止。还有个别教师对新课导入价值认识不到位,认为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会有什么效果,就很少在导入环节下功夫,所以所运用的各种导入方法只是摆摆架子而已。他们轻视导入的功能,把过多的学时放在新知识的讲解上,但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这样长期的轻视心理造成教师采用导入方法只是走走过场,因此出现一些教师导入时一笔带过的现象。教师只是一味地教课程,把课程奉为金科玉律,不能有丝毫的变动,学生丧失了主体性与创造性,没有学习热情与兴趣可言。
(三)教学观念狭隘(www.xing528.com)
素质教育应用在数学上,应该是使数学走向大众化,人人都有收获,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并让学生动起来,解放他们的手和脑,让他们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不求人人精英,只求人人成才。对学生的评价其实就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学生成绩的优劣代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在学校的地位。因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无心关注导入的功能,轻视导入,从而不能很好地设计导入环节。
(四)对学生认知水平判断偏差
导入的关键就是必须敏锐地洞察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现新知讲解时的难点所在。而个别教师由于观念守旧,没有从动态变化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学生。他们没有多方位对学生的多元智能加以培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预计不足,认为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对象,时刻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监督。在对学生作为人的独立性认识缺失的情况下,这些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了人的个体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没有看到学生巨大的发展潜能。大部分导入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教师导入时偏离课堂内容,提出的问题或激发认知冲突的设置要么超出了学生的现有的学习基础,引不起思维认同,要么太容易,激不起学生的求知心向。因此,教师在导入时是否能够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顺利过渡到新知学习,就成为衡量教师导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