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新型教育辅助工具,引入课堂,对教师教学方式产生了极大冲击。从以上对学习方式转变原因分析可知,加入电子书包的教学,必定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那么,电子书包因何会带动学习方式的转型呢?其转型方向是怎样的呢?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将为日后的课堂学习带来什么裨益之处呢?这些问题都是本部分即将探讨的问题。
(一)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背景
社会生产力提高,互联网、信息技术进步,为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学习者适应新课改、新时代的学习环境提供指导,教育信息化发展愈演愈烈。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呈现多种新的课程形态,电子书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给教学变革和学习方式转型提供契机。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带给学习方式以下三方面的突破。
1.信息技术打破人类学习时空限制
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人类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内的书本学习,人们可以借助先进的移动设备和泛在计算技术汲取知识和信息。这种在线学习,较之以往的学习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时间上,人们能够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碎片化的知识点,遇到问题及时搜索,从而与当时的学习情境无缝对接。学习者能够主动根据自身需求寻求学习资源,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对话”。在空间上,学习者能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移动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学习者同样能够学习知识和技能,且很多时候比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效率更高。
2.信息技术丰富了人类学习内容的表征形式
技术进步,引发移动终端和系统研发不断升级。这些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环境,尤其是在教学辅助设备上,也会随之发生变革。电视、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使得学习环境从简单的书本学习,变成如今的智能化、数字化学习。学习者除了阅读文本外,还能够通过立体的图片展示、音频欣赏、视频播放等方式,通过不同的知识表征符号,多感官理解知识内涵和内在结构,能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习内容表征形式的丰富,调动了人们不同的智力活动,从而改变了认知方式,人们根据自身智力水平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以最大化促进学习目标达成。
3.信息技术转变了人类学习的参与方式
当今,人们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能够迅速获得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较之以往,人们只能通过阅读书本、报纸,看电视获得信息的方式,这种信息接收显得更加自主和即时。技术人员研发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软件,如扇贝英语、有道词典、一起考教师、驾考宝典等,为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便利。只要学习者有时间,有学习的需求,就可以打开学习软件汲取知识。由此可见,学习不再是被动地等到在某个具体的学习场所由教授者按部就班地传播知识,人们的学习参与度更高,学习参与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将社会变成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
(二)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方向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要转变为何种状态,即转型的方向问题,是转型路径中要解决的题中要义。那么,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呢?有学者基于电子书包特性和学习者需求,提出了电子书包与课程融合后的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泛在学习。并且,针对每个学习方式的特征,详细阐释了教师、学生、电子书包的各个学习方式中的运作机制。同样,另外一名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该问题,总结提炼了四种学习方式:一是探究实验学习。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电子书包的丰富资源发现研究问题,利用互联网通信功能相互讨论交流,提出假设,制订研究计划,最后借助电子书包数据采集功能搜集处理信息,找出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网络平台分享探究成果,发现不足。二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借助电子书包多种功能,明确分工,围绕学习主题各自承担学习任务,变封闭的个人学习方式为开放的共享学习,增强学习责任感。三是个性化学习。“书包”里的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借助反馈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四是泛在学习。电子书包以互联网技术后台为依托,能更加便捷地在终端机上搜索资料,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检测学习进程,这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打破时空局限,实现泛在学习提供可能。
通过以上归纳总结可知,学者只是对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作了初步的粗略划分,并没有明确划分维度和标准。遵循前面提到的学习方式分类理论,结合电子书包的功能特点,笔者认为,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个性化接受学习、差异化自主学习、项目化合作探究学习、综合化混合学习。
1.个性化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学习中最常见的形式,因而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仍无法抛弃这一方法。所谓个性化接受学习,指的是在电子书包学习环境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学生借助电子书包的多元资源内容,充分发挥主动性,有意义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2.差异化自主学习
这一学习形式是电子书包课堂的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电子书包的移动性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供技术支持。这一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建立在教师合理分析学生的差异特点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推送的多种版块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有任何疑惑都能通过电子书包的社交平台,与教师沟通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弱项,反复指导,推送相应知识点的练习,帮助其巩固知识点。(www.xing528.com)
3.项目化合作探究学习
基于电子书包的项目化合作探究学习,指的是学生围绕教师推送的学习项目,在小组内分工合作,经过搜集资料,完成各自的任务,然后通过互动平台分享任务成果,进而共同讨论,一起分析问题,探究互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4.综合化混合学习
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电子书包这一智能移动终端囊括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功能,学生将传统学习与电子书包结合,形成多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各种学习方式交叉进行,形成了一种综合化的混合学习。
(三)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意义
1.电子书包让学习内容数字化
传统课堂教学下,师生通常借助纸质的教材展开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资源大多由教师决定,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驱动下的静止的、封闭的资源观。然而,在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中,学习内容以数字化形式储存在移动终端和服务平台中。教师可以通过事先建立的虚拟化班级群体内一键“发放”学习任务,省时省力。同时,学生也获得资源获取的权利,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甚至可以在互联网搜索满足自己需求的资源为学习中的问题答疑解惑。电子课本中有些重点部分和生字词部分,开发者在其中增添了超级链接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点击链接,直接获得重点部分的解释或者是拓展内容。
2.电子书包让学习目标全面化
有了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活动,其培养人才的目标除了以往的三维目标外,还应增加一项重要的要求,即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人们处于信息社会时所应具备的一种内在技能。它要求人们能明白如何获取信息,怎样加工和处理信息,并能顺畅地展示、交流重新加工过的信息,借助此能力,逐步形成将有效信息用以指导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电子书包这一终端技术引进课堂,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多媒体学习环境,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借助其具备的听、说、读、写功能,根据教师传送的学习任务自学,自主控制移动设备,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要求很高。从而,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全球化视野,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电子书包的出现完善了三维目标内容,注重学生数字化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全面。
3.电子书包让学习方法多样化
电子书包包含图文信息、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如直尺、小棒等虚拟学具。借助这样多样化、虚拟化的学习认知工具,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信息加工和生成活动,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发展,也为其展开探究学习和协同学习提供技术支持。由此可见,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更加多样和开放,学生不再局限于死板的题海战术和被动听讲,而是能够基于任务、基于问题,自主采用学习策略,促进学习方式由无差别的被动接受学习向个性化学习转变。
4.电子书包让学习评价方式个性化
电子书包有其一套独特的评价系统。它可以准确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做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并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功能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加精准地评价学生学习水平,实施针对性辅导。学生的任务完成度为教师评价提供依据,学生也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在本班的位置一目了然,便于及时查缺补漏,实现学生自评。此外,教师可以随堂向学生推送练习,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随时记录学生的作答情况,查看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聊天功能与教师交流疑问,为教师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评价提供便利。同时,学生在课上可以通过班级社交平台共享学习成果,共同合作,互帮互助,形成自评和互评结合的多样化、个性化评价机制。
通过对电子书包、学习方式以及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论述可知,电子书包进入课堂,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型打开了新的思路。当前,众多高校和中小学积极开展电子书包的应用项目,探究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型路径,且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然而,在热火朝天搞改革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反思。反观我们的实践,目前在探索之路上仍然存在许多困境,有待我们分析和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