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教师运用网络技术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对网络技术运用过度,这种“过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首先,是整节课都一股脑儿地使用网络技术教学,没有规划好信息化教学的时间比例,使信息化教学充满了课堂,没有了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其次,是教师过度运用网络技术,或者照搬照抄网络上的课件,或者课件设计过于花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扰乱了课堂的教学思路和过程,即教师没有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来辅助教学;最后,教师没有把信息化教学技术作为一项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当成了教学的全部手段,忽视自身在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课堂的主导作用,从而减弱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这样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对教学的影响极大。
(一)网络技术不止于课堂,还可提升备课效率和效果
在网络技术越来越被教育教学广泛重视之后,很多学校或教师开始盲目地追求课堂的网络技术使用度,甚至有人认为网络技术利用得越多,使用的网络技术越先进,自己的课堂才越新颖,教学效果才会越好。其实不然,在工作之初,笔者有一段时间也沉迷于探究更新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方式和方法,以求更多地融入信息技术来凸显自己课堂的先进和与时俱进。但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随着对学生的观察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笔者发现,网络技术应用的多少并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有时会成为负担。
其实,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止于课堂,在网络资源丰富的今天,我们不仅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辅助教学,还可以在备课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例如,笔者在备课时经常会去网络教学平台先搜集教学资源,观看优秀课例或教案,一方面是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一些适合学情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方法引进自己的课堂当中。很多时候,一个图片、一段动画都会激发我们的灵感,成为一个有特色的攻破教学重难点的手段,使自己的课堂大放异彩。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内容时,让学生理解时和分的关系、理解分和秒的关系就成为难点,单纯地用数字讲解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或者只是记住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笔者在网络上寻找资源时看到了《龟兔赛跑》的一段动画,随着龟兔的移动,画面中表盘上的分针和秒针也在相应地移动,正是这样的一段动画激发了笔者的灵感,由此想到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通过制作这样一段视频,将分和秒的关系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同时在网络上下载乌龟和兔子的卡通形象制作成头饰,请学生真正地来一次龟兔赛跑,感受分和秒的时间关系。由此可见,网络技术不只是狭隘的课堂上的课件,更是课下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备课效率。
(二)控制课堂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图
规划好网络技术应用的时间比例是消除课堂过度使用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从时间的限制上控制信息化教学的比重十分有必要。合理的时间分配让信息化教学时间不会过长,同时也确保了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师生互动等教学必备活动的发生。
教师可以规划好一堂课在哪个或哪几个环节运用网络技术教学方法,避免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使用网络技术手段,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过分突出网络技术手段和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而对教学效果没有显著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在新课导入环节或者重点知识分解环节运用网络技术。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这时网络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为课堂起到铺垫的作用。(www.xing528.com)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反映本班某位同学6—12岁期间年龄和身高变化的折现统计图展示给大家,以此引起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注意,同时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同龄人的身高和年龄的变化来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机。再如,重点知识的分解是需要引起学生高度注意的内容,而重点知识分解的环节往往在一堂课的中间部分,这时距离刚上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学生的积极性难免会有所下降,同时他们的注意力也集中了很久,容易出现懈怠的现象,而课堂的中部距离下课又近了一步,学生的疲劳感也会有所增加,这时如果能够以信息化教学的方法来变换课堂形式,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仅在重点知识分解的时候巧妙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如“倍数与因数”这一课的重点是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并学会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以微课视频的方法,边讲解边求因数倍数的过程,以此来将重点知识融入学生心灵。例如,选择以游戏导入,以网络技术来辅助游戏,从游戏的规则介绍,到游戏的图片演示、游戏的多种内容,再到最后游戏的总结都可以依托网络技术手段,同时游戏也可以显得十分详细,内容范围也在缩小的基础上具有了针对性,详细开展游戏这一项内容比简单开展游戏和图片分析两项内容更能使课堂详略得当、内容细化、效果理想。
(三)合理选取资源,切忌囫囵吞枣
精心设计的课件往往是设计者“个体式”的操作,难以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资源。而有些教师平时不注意学习计算机理论和实践,只懂得表面知识,上课之前,在百度文库中顺便下载一个课件,在没有吃透教材、不了解学情时,上课只点鼠标,从第一张点到最后一张。每一位教师的授课风格、设计理念都是不同的,一味地照搬照抄他人的成果固然节省时间,但即使是再精美的课件,如果我们不了解设计者的目的,那也无法使之达到相对应的效果。笔者也经常在网络上下载课件,希望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但有时下载的课件动画效果或者添加的链接都是不能用的,我们不了解设计者在这一环节插入了什么、有什么目的,意在突破哪个知识点,所以使用起来并不顺手。而且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课件虽然灵活生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制作课件的时候如果没有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遇到课堂上的意外又缺乏应对策略,教学中就会发生“死机”现象,从而弱化使用效果。所以,在制作课件时,我们可以甚至应该鼓励教师去网络上寻找好的素材,但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做出取舍,只有自己亲自设计融入自己想法的素材,自己才能进行更好地把握,在课堂上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囫囵吞枣是绝对不可取的。
(四)不可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
精美的课件、直观的视频最好是在条件受限、无法实际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可以让学生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在加深印象的同时也能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一些年轻教师在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前在网络上下载和本节课相关的PPT课件,没有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没有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的认知新知只停留在表面,整节课似乎都在看表演,缺乏亲手实践,导致学而不能致用。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某教师用Flash课件演示圆柱从它的直径分成两半,再把分的两半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得出圆柱的体积就等于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整个环节动画演示得很完美,学生赞叹声一片,但在做练习时,如“将高为5分米的圆柱切拼成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圆柱增加30平方分米,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却只有几个学生会做,原因是该教师只注重课件演示,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完美的课件演示很直观、形象,学生都能清楚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但在课件上,学生看不出将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多了几个面,多出来的面是什么形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圆柱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再进一步延伸,学生就能清楚将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多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这样,学生求解表面积和体积就能得心应手。
再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某教师一味地使用网络技术教学方式,无论什么内容都以信息化技术代替自己的讲授。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也不可取。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以自己的讲解为主、信息化手段为辅来开展课堂教学,如根据年历卡组织学生自己制作统计图,而不是由多媒体放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区分月份大小的“左拳记忆法”,可以由教师动手演示,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亲自指导来促使学生将这种方法内化。这样,不仅调整了教师自身和信息化教学辅助手段的地位和任务,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