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其作用是协调各个社会运行系统之间的关系,使系统运行轨道、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不断得到修正和控制,实现功能耦合、结构协调和同步运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档案信息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社会控制的作用。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系统的社会管理功能是指该保护系统在有效保护档案信息的同时,还具有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控制偏轨行为和维护社会稳定等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协调社会关系。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系统倡导全民保护及保护主体多元化的理念,各类保护人包括各级政府、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等。这就要求以各级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资源,推进社会管理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理顺各种保护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为此,只有加强各保护主体之间纵向和横向的互动,加强协调合作,才能实现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系统的良性运行,有效保护档案信息。当然,这种协调合作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原则基础上的,因此建立保护主体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十分重要。而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各级政府,它的作用是完善保护法规体系,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二是规范社会行为。档案信息保护离不开良好的法规环境,需要建立起一整套保护法规体系,具体包括法律层的、行政法规层的、行政规章层的、标准体系层的保护法规。目的是以具有强制性的法规体系来规范档案信息保护的社会行为,维护档案信息保护和利用的良好秩序,调控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系统的良性运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真实性、保密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需要规范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各自的社会角色、职责和活动界限,严惩组织和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做出破坏档案信息安全性的行为。可见,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系统的法规体系具有规范社会组织和个人社会行为、发扬社会正气、营造社会良俗,树立法治社会观念的功能。(www.xing528.com)
三是化解社会矛盾。档案信息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各族人民的科学知识、历史原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文化元素。档案信息生态性一体化保护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承,增进了文化融合,减少了文化冲突,最大限度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甚至民族矛盾。生态性保护理论认为,进一步解决矛盾要依靠相关政策和法规,协调好政府、组织、个人的利益关系,调动民间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保护和利用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有共享。
四是强化社会意识。生态性保护理论认为,档案信息保护主体包括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档案信息的形式和种类繁多,保护系统层包括本体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社会环境保护等。因此,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系统具有主体全民性、客体多样性、保护多体系化等特点。这些特征有利于档案信息保护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强化保护主体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档案信息保护社会意识。形成全社会的保护观念是保护系统发展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