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联系。在社交中遵循相应的礼仪规范,是公共关系人员开展公共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公共关系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一)称呼礼节
称呼礼节是在社会活动中表示对他人礼貌和尊重的习惯形式,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称呼习惯有所不同。
1.国际交往活动中的称呼
在国际交往中,男子一般称呼“先生”,女子一般称呼“夫人”(已婚或戴结婚戒指的年纪稍长者)、“小姐”(未婚)和“女士”。冠以姓名称呼,如“史密斯先生”;冠以职务称呼,如“市长先生”。对地位、身份高的官方人士可称呼阁下,如“部长阁下”“主席先生阁下”“总理阁下”。对君主制国家习惯于称呼国王、皇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为“殿下”。对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士可称其爵位,也可称其为“阁下”,还可称其为“先生”。对军人一般称其军衔,或军衔加“先生”的称呼,如“上校先生”“麦克上校”。对元帅、将军等高级军官称其为“阁下”。
2.国内交往活动中的称呼
在国内日常交往中,对一般工作人员均可直称其名,也可采用相对年龄的称呼,如对年长的简称为“老+姓”、对年轻的简称为“小+姓”。对于有职务的,最好冠以职衔称呼,如“姓+职务”或直接称呼职务。对于有职称而无职务者,可直接用职称称呼,如“姓+工程师”“姓+教授”。对于只知职业不知姓名者,可直接用职业称呼,如“医生”“护士”。对于有学术地位且年长者,可称呼为“姓+老”。对于朋友的亲属,除父母、夫妻之外,基本上都可以用随称,如称朋友的叔叔为叔叔,姐姐为姐姐等。
总之,使用称呼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根据对方身份、年龄、职业等确定相应的称呼。
第二,内外有别。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称呼习惯。
第三,上下有异。对上级或长辈要用尊敬、得体的称呼,对于下级或晚辈要使用习惯称呼。
(二)握手与介绍礼节
1.握手
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是握手。握手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1)一般以右手握,手臂微弯,掌心向左上方。用力要适度,体现热情或景仰,时间不宜过长,以1~3秒为宜。
(2)在握手双方有长幼之别、尊卑之分时,应该由长者、尊者先伸手;男女双方应由女士先伸手;主宾之间应由主人先伸手;同辈同性之间双方应主动伸手;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男士对女士在握手时应稍稍欠身。
(3)男士与女士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手指部分,时间不可过长。
(4)关系密切的人见面可边握手边问候,甚至长时间握手。
(5)多人同时握手时,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后再伸手。
(6)握手十忌。一忌不讲先后顺序,抢先出手;二忌目光游移,漫不经心;三忌不脱手套,自视高傲;四忌掌心向下,目中无人;五忌用力不当,敷衍鲁莽;六忌左手相握,有悖习俗;七忌乞讨式握手,过分谦恭;八忌握时过长,让人无所适从;九忌滥用双握式,令人尴尬;十忌死鱼式握手,轻慢冷漠。(www.xing528.com)
(7)如果一方无意握手,为避免尴尬场面,点头、微笑即可。
2.介绍
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以自我介绍相识。介绍应注意以下方面的要求。
(1)第三者引荐。一般来说,经第三者介绍而认识更为自然一些。因此,在社交场合对于随行的同伴,应有意识地向自己的熟人引荐、介绍。当然,也应该注意,为他人介绍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意愿,不要贸然行事,以免造成难堪的局面。
(2)自然、不唐突。介绍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用右手五指并拢手掌向右或向上指认,切不可用一个指头指向对方。介绍时,除了女士和长者之外,一般应起立致意。在宴会桌、会谈桌上则不必起立,微笑点头示意即可。
(3)介绍的程序。双方若有男女之别、主客之分、长幼之别或尊卑之分,应注意受到特别尊重的一方具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即先把身份低的、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的、年纪大的;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提到谁的名字表示对谁的尊重。为了让对方听得更明白,可略加解释,如解释姓名的字形、笔画等。
(三)递接名片礼节
递交和接受名片是社交场合中互相交流以示礼貌、尊重的形式。名片分社交名片和公务或职业名片两种。公务或职业名片与社交名片不同的是:除了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外,还把自己的单位名称、自己的职务及职称印在名片上。名片的递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1)向对方递交名片应用双手,并应将文字顺着对方递上。
(2)接受名片的一方也应用双手接,并立即将名片看一遍,然后恭敬地放入名片夹中收好,不能不看就随便将对方名片卷起来,不礼貌地塞进口袋中,或扔在桌子上,甚至不在意地压到别的物品下面。
(3)收到名片的一方也要把自己的名片递送给对方,如果没有名片,要向对方道歉说明。
(4)初次相识,经双方介绍后,如果有名片则可取出送给对方。但如果两人在路上遇到第三者,相识的一人可以出于礼貌而简短介绍,此时以不送名片为宜。
(四)语言交际礼仪
任何社会交际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媒介,语言是社交活动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工具,是促进人际关系融洽、相互了解、沟通、合作的桥梁。语言一般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举止、微笑、眼神是无声语言,交谈是有声语言。
(1)举止。公关关系人员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举止都应大方得体,态度要不卑不亢。无论坐姿、站姿、走姿都应优雅、从容。在运用体态语言应注意的问题有:与人交谈应端正坐好,一般不要背靠椅背、不要随便叉腿伸腿,坐时两腿并拢或稍稍分开;男士可跷“二郎腿”,但不可以跷得太高;女士也可以采取小腿交叉的坐姿,但不要向前直伸。手可以置放在大腿中前部或扶住膝部,切忌叉开双腿或抖动腿脚,也不要弯腰驼背、手托下巴;站立时避免头向下垂或向上仰,切忌收胸含腰、曲背膝松、脚打拍子;行走时切忌一肩高一肩低、东倒西歪、摇摇晃晃;说话时避免唾沫四溅,在办公室看书看报时也应避免唾沫翻书页;不能冲着别人打哈欠、伸懒腰、剪指甲、挖耳朵或鼻孔、揉眼、搔头发或瘙痒、吐烟圈或从鼻孔内向外喷烟;避免随意脱下上衣、摘下领带或领带歪戴、挽起袖子等动作;禁忌随便模仿残疾人的缺陷或一般人的缺陷。体态语中的禁忌不一而足,必须努力克服不良的习惯,切勿出现人人讨厌的行为动作。
(2)微笑。微笑是一个人最漂亮的表情,它是世界通用的,表示理解,体现宽容,传递友谊。公关关系人员在日常交往中和职业活动中,应避免不苟言笑、笑口难开的表情。
(3)眼神。目光是最富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在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中,目光语言整体的要求是友善、理解和尊重。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时,目光应正视,让人感到交流者的自信和坦率,视线停留在对方的双眼与嘴部之间的区域,以示态度的真诚。另外,在一些公众场合,可以用目光向一些距离远或没来得及亲自打招呼的对象示意等。
(4)交谈。交谈是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交流思想、增进了解、沟通信息的重要方式。交谈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交谈中应谦虚友好,切忌自我吹嘘,目空一切;应尊重对方,切忌夸夸其谈,面对见解分歧,切忌针锋相对、武断固执、恶语伤人;谈话内容健康,切忌对他人评头论足,揭人之短,不可谈论格调低下的话题或使用粗俗的“垃圾”语言;话题适宜,切忌提及对方不愿提起或易引起伤心的话题;尊重隐私和信仰,切忌随意询问对方婚姻、年龄、收入等,也不可评论他人的宗教信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