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后来,许多学者沿着这个方向不断研究,使“把关”理论进一步深化、完善,“把关人”成为控制分析领域的基础成果之一。
(一)“把关人”和“把关”行为
“把关人”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在一个传播系统中,信息总是通过某些决策点和关口来完成传递过程的。在信源与受众之间,存有决定中止或中转信息的“把关人”,“把关人”有时是个别人、有时是一个组织。编辑取舍新闻和传播媒介对作品的审核则是典型的“把关”行为。(www.xing528.com)
一般来说,“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疏导”与“抑制”两个方面。“把关人”对某些信息准予通行便是“疏导”行为,即报道出去;对某些信息不予以流通或暂时搁置,便是抑制行为,即不予报道。“把关人”之所以对信息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主要是出于自己的“预存立场”考虑。所谓“预存立场”,就是自己原有的意见、经验、兴趣和精神状态的总和。“预存立场”同时也受到周围信息的影响。
(二)“把关人”理论的公共关系意义
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等人的活动,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因此,在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策划中,应该重视新闻价值问题的研究,积极开展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共关系活动,争取各种“把关人”的支持,借助于大众媒体的报道扩大组织中公共关系活动的影响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