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是家庭治疗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服务模式,它是以家庭为基本治疗单位,并假设家庭的动力、组织方式是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的,通过改变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来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它的基本概念涉及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和家庭生命周期等。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组织化的系统。
2.家庭结构:次系统(包括夫妻、亲子等更小的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家庭及其次系统之间具有与周围分割之界限,界限即是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每个家庭成员占据一定位置、扮演一定角色、承担一定责任,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权力结构(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有的权力运作方式)。
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子系统之间边界不清,过密即纠缠、过远即疏离)、联合对抗(家庭若有冲突,部分成员形成同盟,与其他成员进行对抗)、三角缠(成员互动借助第三方进行沟通交流,由此把第三方带进互动关系中)、倒三角(权力由孩子掌握,出现权力结构倒置)。
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自有发展周期,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即形成期(两人组成家庭)、发展期(不断添加孩子)、完成期(家庭基本结构稳定)、收缩期(孩子逐渐离开家庭)、解组期(家庭面对解体)。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按照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理念,每个家庭的问题都是由病态的家庭结构所造成的,社会工作者在预估问题时就要关注这个家庭的家庭结构。上述内容可详见《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2008年的第二题、2010年的第四题测试的就是这个治疗模式。
2008年第二题(26分)
小明: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母亲:49岁,中学教师
小明父母因儿子的问题前来求助。
小明严重厌学,网络游戏成瘾,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和老师之间有严重冲突。
小明的父亲是建设局的副局长,常年在外奔忙。小明从小由母亲带大,母亲将全部心力都用在儿子身上。小明到了初中还和母亲睡一张床,洗澡从不关浴室门。从小到大,母亲什么事也不让小明做,早上甚至给他挤好牙膏才喊他起床。但小明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特别严,从小送他上各种补习班,要求每次考试不得低于95分,小明一直做得很好,小学时曾在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过奖,但进入初二后成绩却一落千丈。
在社会工作者与家庭的第一次面谈中,小明母亲提到她有几个不明白:一是儿子很聪明,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认为他聪明,但他的成绩现在却是全班最差的;二是她把所有心血都用在儿子身上,但儿子对她却越来越恶语相加,有时干脆一连几天不理她,她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小明的父亲则与小明母亲有同样的困惑。看到儿子对妻子那样,他很想管,但儿子根本不听他的,常常回嘴说:“小时候你都没管过我,现在凭什么管我?”有时实在看不过,想打儿子,但身高一米七的儿子却和他对打。更糟糕的是他每次一管儿子,妻子就护着,反过来责怪他,关于儿子的问题最后总是演变成一场夫妻间的冲突。
第二次面谈中,小明提到他觉得除了玩游戏,做什么都没意义。从小到大什么事都是母亲帮他决定,上补习班无论怎么不喜欢都得上;学习成绩一旦下降,母亲就给脸色;升初中时非要他考母亲希望他上的那所学校,他一点儿也不喜欢。长这么大他好像从没给自己做过主。他认为学习就是为父母学的,而父母让他学习好其实是为了他们的面子。他说现在不想这样了,他要过自己的生活。
在上述两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很奇怪。每个人说话都不看着对方,各说各的。母亲不停地诉苦,每当母亲这样,小明就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进入半睡眠状态;小明父亲则缩起身子,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小明母亲一看到这样就会越说越伤心,诉苦最终变成哭诉。
社会工作者决定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为小明的家庭提供服务。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案例提供的资料,对小明一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预估。
2.简述“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定义。
3.根据预估,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确定治疗的目的和目标。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中预估服务对象问题和需要的技巧,当然得结合问题的第二、第三问,重点关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中有关家庭系统的概念,以及具体的家庭结构问题。(www.xing528.com)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具体内容不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一书中,而是作为个案工作中一种重要的工作模式,在《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教材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中有粗略的介绍。从2008年至今的考题看,《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中涉及的许多理论、原则、模式和方法,都取自《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教材,因此,考生在复习迎考时,一定要同时以“串联式”方法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教材中所有重要的理论、原则、模式和方法。这部分内容,在本书中会做简要的梳理。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在2010年的第三题中再次出现,可参见该题的解题内容。
由于是第一年考试,出题专家对于题型和题量也在“摸索”过程中,像此题和2008年第四题,以及2009—2010年考试中的若干题目,不仅需要考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太多,偏离了“能力测试”的基本宗旨;而且需要考生写作的文字也过多,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考生实际水平的正常发挥:出题思路不尽科学、合理。这样的题目,自2011年之后已鲜有所见。
【参考答案】
答:
1.本案例中,小明一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个人认知有偏差。小明及其父亲、母亲在对各自的角色和彼此的期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由此进一步导致了个人行为的偏差、沟通方式的异常和家庭关系的紧张。主要表现为:
①小明自己——学习目标有误解。其“学习就是为父母”的错误观念,导致其厌学、网络游戏成瘾、同学关系不良、师生关系紧张等错误行为。
②小明父亲——角色定位有误差。其忽视父亲这一家庭角色在孩子教育中的责任,使其对小明的教育与成长不闻不问,导致家庭结构紊乱、父子关系紧张等家庭问题。
③小明母亲——母子关系有误区。其对小明的学习成绩和成长目标期望过高,导致其对小明过于溺爱、万事包办,阻碍了小明的健康成长;母子二人的次系统过于亲密,致使出现关系纠缠、联合对抗等病态家庭结构。
(2)沟通方式存问题。小明与其父母、小明的父母之间的沟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角色定位较模糊。对于各自的家庭角色和责任认识有偏差,导致沟通中彼此地位不平等;
②家庭沟通缺技巧。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导致沟通中互动不充分、成效不显著。
(3)家庭关系现异常。按照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观点,本案例中,小明与父母、小明父母间的关系极为异常。(注:梳理家庭关系,可以以小明为基点进行,再推及父母,这样就不会有遗漏)
①小明与父母。首先是小明与父亲间的关系过于疏离,其父因为常年在外,平时对其缺少关爱,形成疏离的病态家庭关系;其次是小明与母亲的关系过于亲密,小明从小由母亲带大,母子之间形成纠缠的病态家庭结构。
②小明父母间。小明父母间的关系也存在问题,一是夫妻冲突,两人对小明的教育方式存在分歧,从而导致经常性的夫妻冲突;二是联合对抗,每当父亲教育甚至教训小明时,母亲又站在小明一边责怪父亲,形成小明和母亲对小明父亲的次系统间的联合对抗。
2.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是家庭治疗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服务模式,它是以家庭为基本治疗单位,并假设家庭的动力、组织方式是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的,通过改变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来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它的基本概念涉及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和家庭生命周期等。(注:答题要求是“简述”,因此只需简要回答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和基本概念即可)
3.根据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确定如下工作目的和目标。
(1)工作目的。恢复小明家庭正常的社会功能,促进家庭成员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状态。(注:工作目的,常称为“总目标”,即根据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为其提供的一系列专业服务,以最终达到“自助”境界。一般以定性的文字予以描述。如整合社会资源,激发对象潜能,恢复社会功能,促进自身发展,最终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状态等)
(2)工作目标(注:工作目标,一般称为“具体目标”,是达成总目标的具体措施或策略,尽可能以量化的形式进行描述)
①矫正偏差认知。开展心理辅导,协助小明及其父母去除非理性的信念,明确学习目的,体认角色功能,寻找问题根源,恢复科学、理性的家庭观念。
②传授沟通技巧。协助家庭成员改变对家庭问题的看法,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形成家庭成员间互动顺畅、沟通高效的交往方式。
③改善家庭关系。通过改善家庭的基本结构,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过分疏离或过分亲密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发挥正常的家庭功能。(注:辅导教材给出的结构家庭模式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二是改善家庭结构,三是改变家庭错误观念;第一和第三点意思略有重复之嫌,故将两者合并,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境,将传授沟通技巧作为重点予以单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