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举社会工作理念:以世界观为方法论

高举社会工作理念:以世界观为方法论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人的看法;二是对人的问题的看法;三是对解决人的问题的看法。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高举社会工作理念:以世界观为方法论

从“哲学”的层面看,社会工作是一种理念。正确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冷静看待现象、理性思考问题、透彻看到本质。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社会工作的理念是一种无上的智慧,在它的指引下,社会工作领域里的一切现象就显得那么澄净、透明,我们自身也就达到了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高度。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人的看法;二是对人的问题的看法;三是对解决人的问题的看法。

1.对人的看法

(1)以人为本(“三有”)

这是社会工作实务的视角,或者说是相对微观、静态的视角。它主要体现为“三有”。

①有尊严:平等性(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②有价值:合理性(人的个体无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存在多大的差异,只要是存在的,就都是合理的)。

③有能力:巨大性(从某种角度讲,个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因此,无论是社会工作服务,还是《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服务策略的设计都要瞄准人内在的巨大潜能,通过激发人的潜能,达成服务对象“自助”的目标)。

(2)以人为本(“三全”)

这是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宏观视角,或者说是相对动态、政策的视角。它主要体现为“三全”。

①人的全面发展:“横观”的视角。即人的需要不仅只有物质的、经济的,还有精神的、心理的;不仅有生存的需要,而且还有发展的需要等。

②人的全生发展:“纵观”的视角。即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每个生命阶段可能都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

③人的全体发展:“总观”的视角。即人类所有的成员,只要他们有需要,就有可能成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从国际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将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有需要,即对象。

2.对人的问题的看法:个人问题社会化

所谓的“个人问题社会化”是社会工作实务中最重要的理论观点和实务原则,无论是从社会学的“人的社会化”的观点,还是从“人在情境中”的社会工作实务的观点来看,个人(服务对象)的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自然的、人文的)所引起的。因此,要解决个人(服务对象)的问题,必先从社会环境中找原因,也必先从改变环境、改造氛围着手。

按照社会工作实务的观点,社会环境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互动不够,或者是社会资源享有不足,或者是各类信息沟通不畅,或者是社会政策制定不公,等等,最终都会造成服务对象的个人能力得不到挖掘、社会功能得不到发挥,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个人问题,从而引发家庭问题甚至社会问题等。

3.对解决人的问题的看法

(1)评估问题找优势

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要通过发现、发掘对象的优点、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或“能力视角”(也有人译为“长处视角”)认为,每个个体的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资源等,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的功能。它的操作原则有以下三个。

①肯定内在能力。个人的天赋、性格、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都是一个人的内在优势。

②着力改变条件。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识别、利用、强化服务对象的内在优势,创造有利条件,发挥自有功能,协助其达到“自助”的目标。

③发挥自有功能。一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其转变的最大能量,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协助服务对象充分张扬其理想和抱负,助其实现梦想。

(2)解决手段靠资源

社会工作者要通过改造环境、整合资源(包括家庭、群体、社区、单位、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社会政策),来解决服务对象的困难、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社会工作的资源(即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支持网络、资源系统)包括两个层面:

非正式(自然)的资源系统

A.对象:家庭、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因血缘、亲缘、地缘、业缘而形成的资源系统)。

B.内容:主要提供物质的、精神的帮助(如情感支持、服务资源、临时帮助,也可能通过非正式的社会资源获取正式的社会资源)。

②正式的(行政)的资源系统

A.行政组织:

a)类型:政府部门、工作单位、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各种协会等。

b)宗旨:提升福利权利、提供服务资源。

B.社会性资源:

a)类型: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学校、医院、社会服务机构等。

b)宗旨:协助服务对象适应社会公共生活,满足短期、特别的需要等。

关于社会资源的说法,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专业名称。一般来说,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资源系统、支持系统)。对于社会工作服务来说,“资源”即“优势”。

社会支持网络的内容,历年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2009年的第一题、第四题和2012年的第二题、2013年的第一题都是这方面的内容。这里以2009年第一题为例。

2009年第一题(20分)

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的治疗后出院。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www.xing528.com)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答题思路】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第四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专章介绍了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和大众传媒等七个主要方面)以及对人类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些要素,既是人类个体社会化的场域、获得社会功能的支持系统,也是个体产生问题的根源,更是社会工作者满足服务对象需求、解决服务对象问题的资源系统。

对于资源系统、支持系统,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表述,散见于《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两本教材的许多章节里,更以不同的考试方式常见于历年的试题中,比如2008年第一题的“优势视角”、2012年第二题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区资源”,以及2013年第一题的“社区支持网络”等,出题用意就是考查考生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一社会工作核心理论观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考生对评估服务对象需要和问题的实务技巧的掌握程度。

作为考生,在看到“社会支持网络”“社会资源系统”“社区资源”“个人与环境优势(缺失)”等关键词时,第一反应一定就是:它们分成非正式的和正式的两个层面。所谓非正式的社会资源(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是指服务对象在非正式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资源,即主要包括由血缘、亲缘和地缘凝聚起来的社会资源,如家庭成员、亲属、朋友以及同伴等。所谓正式的社会资源,主要是指由正式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资源,也即所谓的行政系统的资源,如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公益组织以及学校和医院等机构和组织提供的社会资源。这两个层面,既是我们预估问题和需要时一把常用的“尺子”,也是考试时确立答案框架的一个常用思路。本案例中,当看到“社会支持来源”“哪些支持”等关键词时,考生就应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正式的”“非正式的”这一对词组(关于社会支持网络的详细解读,可参看《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相关章节)。

此题之“出院计划”类似于方案设计题,答题时可省略诸如评估、结案等照抄《考试大纲》毫无意义的部分内容,也可以将具体目标与实施策略合并。本题需要写作的文字太多,没有典型意义。

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内容,请同时参阅2011年第二题。

【参考答案】

答: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

(1)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来源(注:梳理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来源、社会支持系统或社会资源系统时,可考虑从家庭、朋辈、社区三个层面来进行,一圈圈放大)

①家人的困惑。小安的父母因缺乏照料小安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也没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因此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缺乏信心。

②朋辈的疏远。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使他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

③居民的偏见。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让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越来越没自信,整天不想出门。

(2)正式的社会支持来源

①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没有专业人士传授小安父母照料小安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使他们缺乏足够的信心。

②康复缺失专业机构。社区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协助小安正常康复,致使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

就业缺乏专业训练。社区没有提供职业训练的机构,致使小安想学技能、想从事简单工作的梦想一直无法实现。

2.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

(1)小安的需要

①身体康复的需要。小安需要在社区得到继续治疗和康复,改善情绪、走出封闭。

学习就业的需要。小安需要通过职业训练,寻找工作,增强自信。

③社会融入的需要。小安需要回归家庭,接触朋辈,融入社会。

(2)家人的需要

①学习知识的需要。小安的父母亟须学习照料小安日常生活的知识和技巧,纾缓压力,减缓焦虑,帮助小安一起康复。

②宜居社区的需要。小安的父母为了让他能够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拟定如下“出院计划”。

(1)计划名称:小安出院计划

(2)工作目标:协助小安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注:此处目标的描述,以定性的总目标为主,后文的介入策略,可以将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两个部分合二为一)

(3)介入策略:目标的实现,具体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达成。

①提供社区康复。联结社区中的康复机构(原有社区可考虑引进,新住社区可考虑联结),帮助小安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②开展就业辅导。对小安的身体状况开展评估,寻找培训机构,开展职业训练,寻找合适工作。

③传授照料技能。聘请专业人员为小安父母传授精神疾病知识,掌握生活照料技巧,协助小安共同康复。

④促进社区融入。开展社区宣传和社区教育活动,让社区居民正确认识精神疾病,积极支持精神病人,营造宽松接纳的社区氛围,打造和谐美好的温馨家园。

(3)服务目标达自助

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中,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困境的愿望和能力,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激发对象潜能、恢复社会功能、增强社会资本、接续社会关系,最终用自身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困境,达到“助人自助”的服务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