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指导教材”是针对考试而编写的,因此每本书的体量都不宜过大,从而导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一书中的案例显得太单薄、太稀缺(比如小组工作的大纲、活动方案等考了数次的内容,无论是在《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还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两本教材里,都没有详尽细致的描述,让考生对这方面的内容缺乏感性的认识和了解,这也是其他两本教材的共同特点,所以整套教材成了高度概括的理论著作)。
没有丰富多样的案例,考生要理解掌握《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这一科目,就显得比较困难。这里就需要考生自己多做些课外作业。比如,收集一定的案例,向教师讨教,跟同学切磋;或者找一本质量良好的习题集来熟悉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境,训练解题的思路……俗话说“熟能生巧”,应对“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在掌握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工作方法和专业技巧的基础上,适当找些案例来检验自己应对具体情境的能力。
由于考题中的案例大多是出题者为考试而“有意为之”的,现实生活中未必会遇到这样的情境,不少具有丰富实务工作经验的考生,忽然间看到如此陌生的场景,一下子被一大堆的文字、一系列的困境吓蒙了,手足无措,无从下笔。因此,适当做些练习,可以让自己逐渐熟悉解题的思路,找准破题的切口,最终找到考试的感觉,不再因为陌生而焦虑和彷徨。(www.xing528.com)
那么,如何解决中国人读书喜欢做题的“技痒”问题呢?现在有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把历年的真题拿来一一进行练习、解剖。10多年考试下来,《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已经有50多道题目,可以说基本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绝大部分的题型和内容。找一本针对性较强、具有“应试”色彩、不是教你写论文的真题详解方面的辅导教材(笔者同时也编著了这样一本小册子),详加揣摩、细致研读,应该可以找到解题的思路、答题的感觉,对于复习迎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出奇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