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匾额制作工艺的特点及美观效果

匾额制作工艺的特点及美观效果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匾额在边框外边沿凸起一道或二道高出平面的拦水线,板心两长边的边簧,仍嵌装在横边内侧的槽口内,使匾额在制作工艺上呈现出造型美观、科学合理的特点。

匾额制作工艺的特点及美观效果

匾额制作有着悠久的传统,随着古代木结构建筑和古典家具结构、工艺、技艺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匾额制作形成较为成熟的工艺特征,保留下来的匾额以木制为主,由匾心和边框组成,匾心多以长方形横板拼接,边框以四边纵横的木框构成,边框与匾心组成精致、美观而又具有特色的完整匾额;在具体连接工艺上,多采用传统“攒边装板”的方法和减地雕刻等装饰工艺,各构件通过穿带和榫卯有机地联结,鳔胶粘合作为一种辅作手段,凭借榫卯做到上下左右联结合理,扣合严密,工艺精湛,间不容发,有天衣无缝之妙。其制作工艺值得我们格外重视,认真地加以整理、研究和总结,在现代匾额制作中加以推广,是传承和发展传统匾额制作工艺的重要内容。

天水明清匾额形制多样,大体上以长方形匾额为主,有带边框和无边框之分,边框又有单框、双框之别,其制作工艺如下:

1.匾心平板拼合

一般来说,匾额的宽度多在1米左右,长度在2米左右,匾心厚度约7~8厘米。匾心通常视尺寸大小采用两块或多块木板拼合,板材之间多以榫槽与榫舌拼接。古代榫舌断面为半个银锭榫式样,榫槽则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匠师称之曰“龙凤榫”,加大了榫卯的胶合面,以防止拼接口上下翘错或以横向拉开。有些面积较大的匾额,横向还加一条或二条“穿带”。穿带靠近匾心的两端,中间则视匾心的长度来定穿带根数。根据修复过南宅子古代匾额的老匠人赵师傅介绍,天水馆藏明清匾额的匾心有的多达4~5块木板拼接而成,其拼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匾心面板采用上述龙凤榫的方法拼接;有的采用拼接面卯与卯之间用木钉连接;也常用平口胶合,不用穿带,两板的拼口十分平直,使两个拼面完全贴实,黏合牢固;有的用栽榫来拼合。总之,匾心面板拼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与家具面板拼合有相似之处,在明清时期均属于木作工艺。

2.边框的制作(www.xing528.com)

匾额边框一般采用“攒边格角”的结构工艺制作,通常情况下,长方形木匾四边木框,较长两端出榫的为“横边”,较短两端凿眼的为“纵边”。横边与纵边合口处格角,各斜切成45度角,组成边框。天水馆藏匾额边框的做法较为特殊,除了通常的做法外,有些带浮雕的单边框匾额,也有在匾心平面四边先雕出边框纹饰,然后将内层铲去,凸出边框的做法;双框的制作多在单边木框之上,采用减地形成两层的做法而成。边框宽度视雕刻内容、工艺而定,一般而言,匾额尺寸大,雕刻内容多,工艺复杂,其边框的宽度相应的就大。由于边框是匾额的重要构件,也是匾额雕饰的重要部位,因此,其制作要求极为精细,表面不仅整洁光滑平整,而且边角合口处严丝合缝,并用鳔胶粘接,防止开脱,做工极为考究。

3.匾心面板与边框的连接

主要采用“攒边打槽装板”的木工做法,此法在家具中得到广泛使用,也是匾心与边框连接的主要工艺。其工艺特点是,匾心木板攒成后,将板心装纳在用直材做成的四根边框之中,固定匾心,并将木材的断面完全隐藏起来,使整个匾额稳定坚实,外露平面光洁美观的板面。其具体做法是:边框通常用格角榫的做法来攒框,边框内侧打槽,容纳板心四周的榫舌,或称“边簧”。横边在槽口下凿眼,备板心的穿带纳入。将匾心和边框接合在一起,在接合处粘压一周细边条,压实板心和边框之间的缝隙。有些匾额在边框外边沿凸起一道或二道高出平面的拦水线,板心两长边的边簧,仍嵌装在横边内侧的槽口内,使匾额在制作工艺上呈现出造型美观、科学合理的特点。“攒边打槽装板”的做法,在匾额的形制上起着固定方形结构的作用,匾心、边框之上再施以雕刻彩绘,使匾额本身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