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一座依托运河而兴起的城市

天津:一座依托运河而兴起的城市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静海还有一处重要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独流镇的独流木桥,它是天津市大运河上现存唯一一座木桥。运河名城天津市采风◇天津——大运河载来的城市天津的形成始于隋唐大运河的开通。◇三岔河口孕育的城市三岔口位于天津老城东北隅,是海河、南运河和北运河三河交汇的地方。今天的天津市域范围大大扩展,天津人民还喜欢称这为“东北角”。

天津:一座依托运河而兴起的城市

Section Nine A City Coming along with the Canal——Tianjin

天津,简称“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天津老城气势磅礴,占据运河、海河等三条河交叉之处。作为守卫京城的重要门户。天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被称为“天子津渡”,明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迁都并营建北京,将此地改为天津。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

金汤桥两岸

天津是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样说不是在于天津的历史多悠久,而是在于轰轰烈烈的近代演义。大运河给天津带来了五方杂处、南北荟萃的鲜明特征。作为紧邻京城又靠渤海的显要位置,近代李鸿章袁世凯在这里兴办洋务、小站练兵发展北洋势力。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各国列强在这里设租界,催生了带有殖民地城市色彩的开放、包容、多元的津门文化,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包括独乐寺、大沽口炮台、望海楼教堂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黄崖关古长城,有各种造型的烽火台20多座,盘旋于群山之中。著名的景观有金汤桥、望海楼教堂、天后宫、玉皇阁、文庙、天主教堂、清真大寺、大悲禅院、广东会馆、九国租界地五大道以及周恩来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旧址、梁启超故居等。1989年评选出的“津门十景”分别是“天塔旋云”“蓟北雄关”“三盘暮雨”“古刹晨钟”“海门古塞”“沽水流霞”“故里寻踪”“双城醉月”“龙潭浮翠”“中环彩练”,这些景观既有名胜古迹及旧景新颜,又是新时代天津旅游景观的代表。

永济渠以曹魏旧渠为基础,将渠道拓展成为大渠,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这是永济渠的中段。从今天津市至古涿郡为永济渠的北段。天津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天津境内大运河全长170多公里。历经千年,大运河在天津段留下众多不可移动实物遗产,包括运河河道,运河上的船闸、桥梁、堤坝等水工设施,两侧相关的地下遗存和历代沉船,沿岸的衙署官仓、会馆商铺、古街古寺、古驿馆等。九宣闸位于天津市大运河最南端,是大运河流入天津的一道重要闸口,旁边至今还立有李鸿章书写的石碑,保存完好。静海还有一处重要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独流镇的独流木桥,它是天津市大运河上现存唯一一座木桥。这座桥建于民国时期,长31.8米,宽5米,桥两侧护栏材质为黄花松,下面有5个桥墩。由于年代久远,腐蚀严重,为保护好老桥,现已禁止机动车辆通行。石家大院也是运河上的一颗明珠,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祖辈漕运发家后定居杨柳青的住宅。2006年,石家大院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辉煌一时的石家大院迎来了再次繁荣。

运河名城天津市景观

天后宫

东北角津门故里

三岔口风光

梁启超故居

石家大院

五大道

天津杨柳青古镇

天津之眼

天津开放、包容、多元的津门文化绽放异彩。本土文化得运河之便,艺人会聚在码头上展示才艺,形成和培育了相声京韵大鼓曲艺艺术。天津堪称真正的曲艺之乡,走出了一代相声表演大师侯宝林、马三立等。南运河天津段沿岸有最著名的国家非物质遗产,就是闻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泥人张彩塑也是泥塑艺术的奇葩。天津风味美食“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享誉全国,而且大受国际友人的青睐。

运河名城天津市采风

◇天津——大运河载来的城市

天津的形成始于隋唐大运河的开通。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运河水利的便利也带动了天津经济的繁荣,所以也有“天津是大运河载来的城市”的说法。

大运河天津境内全长170余公里,南起静海县九宣闸,北至武清区木厂闸,流经武清、静海、西青、河北、红桥、南开和北辰7个区县。

2016年10月17日,考察组在天津重点考察了运河遗产,除金汤桥、望海楼教堂和五大道等遗产点外,在领队张秉政教授的带领下,考察组还对位于意大利风情街区的一代国学大师、近现代的运动先驱梁启超故居“饮冰室”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探寻在运河孕育的这座城市中的人文历史情怀。

◇三岔河口孕育的城市

三岔口位于天津老城东北隅,是海河、南运河和北运河三河交汇的地方。今天的天津市域范围大大扩展,天津人民还喜欢称这为“东北角”。

海河直通入海,北运河直抵首都北京,而南运河一路南下,这里就成为了南下、北上、东入海河的重要战略要地,也成为了大运河南北漕运的中转码头,故有“天津摇篮”的美称。

早在金代,漕运就使三岔河口诞生了天津最早的军事堡垒直沽寨。元代定都北京后,经天津的漕运需求进一步加大。元代张翥曾经写道:“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粟越布满街衢。”

可见,元代漕船在向京都运粮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贸易往来,催生了直沽商业的发展,进而抬升了直沽的政治地位。随着海运的兴起,天津同时承载着海运和漕运的功能。

从江南来的漕船可以从南运河到达三岔河口,也可以通过海运经过海河在这里换乘小船,经北运河将粮食等货物运往北京。所以,三岔河口成为了中国北方商品的集散地和销售地。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为了保护都城北京,避免帮助他南下夺取帝位的运河反过来成为别人侵犯自己的线路,在天津地区设置三卫,“天津卫”名字就此而来。因天津得名在三岔河口之后,故史有“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城”的说法。

今天的三岔口已经成为集旅游、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中心,沉寂已久的三岔河口终于重现繁华。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漕运,也就没有如今的天津,更不会有天津城市的形成、兴起与发展。

◇金汤桥与望海楼教堂

在海河之上,可以看到一座铁桥架在两岸之上,这就是运河上著名的金汤桥。这座位于建国道西端与水阁大街之间的金汤桥是取“固若金汤”之意,也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大型铁桥之一。

据资料记载,金汤桥原为浮梁舟桥,由13条木船连缀而成,桥面铺设活动木板。初名“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青州分司孟周衍详请盐院郑禅宝营造,故又称“孟公桥”。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铺设从东浮桥至东站有轨电车路轨,由津海关道和奥、意租界领事署及比(利时)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资改建为永久性的钢梁铁桥,存留至今。

金汤桥始建于1906年,是天津最早、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构桥梁。在著名的平津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中5个军、22个师约34万人组成东西两个突击集团对天津守敌发起总攻。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因此金汤桥又成为象征天津市解放的标志性建筑

具有文物和历史纪念双重价值的金汤桥,经过百年的使用,桥梁局部构件严重锈蚀损坏,按照海河综合开发的整体要求对金汤桥在恢复设计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固整容,并恢复了开启功能。同时,桥两侧新建了钢梁玻璃引桥。

站在桥上,海河上的风光一览无余。迎着海风,在桥面上行走不失为一种乐趣。而现在,金汤桥已经成为集观光旅游和纪念天津解放于一体的步行桥。在不失原汁原味的钢桥基础上,辅以声、光、电及水景,今天的金汤桥已焕然一新,在碧水上屹立着,成为海河上靓丽的一景。

离开金汤桥,顺着海河一直走,就到了第二个运河遗产点,望海楼大教堂遗址。因“天津教案——火烧望海楼”而闻名的教堂位于市区河北区海河东岸狮子林桥旁。

它于清朝同治年间由法国天主教会所建,曾在“天津教案”和义和团运动中两度被烧毁。现在看到的遗址是光绪年间用“庚子赔款”按照原型重建的。

考察组观察到,建筑坐北而南,青砖木结构,正面有3个塔楼,保留了部分哥特式建筑风格。内窗券作尖顶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组成几何图案。

关于望海楼,考察组经过向附近居民打听,得到一定的了解。原来,清康熙年间,这里曾有一座望海楼,并且这一带车船交汇、商贾云集,是水利交通要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法国获得这一带的永租权,后来拆除了原有建筑,修建了“圣母胜利之后堂”。天津人称之为“望海楼教堂”。

沧海桑田,“火烧望海楼”曾经酿成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案。但几经返修后的望海楼教堂依然矗立在海河东岸。每逢天主教节日,大量的信奉天主教的教民团聚在教堂内,高唱圣歌。这也许就是对历史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了。

站在大运河流经天津三岔口最繁华最集中的建筑群旁,张秉政教授颇有感慨地说:“我走到一地,最爱欣赏建筑。天津海河两岸的建筑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最有特色。古朴且讲究中和之气,以及讲究礼乐的宫廷式的牌楼、门楼、大屋顶、四合院,与中世纪巴洛克的西式建筑、教堂……在这里交相汇集,呈现出城市包容、多元的气质。这里有畅达世界各地的大海港,又有古运河。这里亦土亦洋,怪不得天津人大大咧咧的,吃嘛嘛香……”

因“天津教案——火烧望海楼”而闻名的望海楼教堂

◇五大道与“饮冰室”故居

天津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五大道。临行前,领队张秉政教授就告诉我们要好好看看天津最大的租界,多了解这里殖民地色彩建筑。在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大理、睦南以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天津人民把它们所构成的街区称为“五大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原来是天津城南的一片坑洼子。1860年12月,五大道地区被划为英租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许多清朝皇亲国戚、遗老遗少来到天津租界区避难,并修建了寓所。一些北洋政府内阁,包括总统总理督军、军长等各界名流数百人也先后在此居住,力图东山再起。从此五大道成为了“国中之国”。

根据资料统计,五大道拥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构成的英、法、意、德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五大道“壹仟英里”建筑

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名居就有300多处。作为天津租界市政园林和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形成了有规划、有设计的西式建筑群体景观,建筑的私密性也构成了深幽寂静的街区风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

考察组沿着五大道进行观察,发现大多数房屋的尺度宜人,倾向低矮,没有高楼;隔院临街,院中花木掩住里边的楼窗。顶紧要的是,院墙全是实墙,很少使用栏杆。其中民园大楼的方孔式围墙,采用百叶窗的原理,看似透孔透光,但从外边无法对院内的情况进行观察。

五大道不仅有张自忠孙殿英、张伯苓、张学良等旧居故居,其中还分布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天津煎饼果子德禄斋就在其中。经工作人员介绍,德禄斋煎饼果子始创于1903年,因选材精良、精益求精、营养合理、色佳味正被称为“金饼果子”,受到天津市民的喜爱。

在五大道中,还分布着和平十一幼儿园学校,有的宅院成为了咖啡厅、餐厅等消费休闲场所,可谓是对历史文物的再一次开发利用。游览马车在大道之中穿梭而行,观光自行车依次排开,穿行而过,在五大道的历史街区中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告别了五大道,考察组来到了位于意大利风景区的梁启超故居书斋——饮冰室。考察组观察到,饮冰室为浅灰色两层洋楼,首层为其书房,二楼做卧室和会客厅。

梁启超后期著述均于此完成。饮冰室系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专为其设计,造型别致典雅,建筑面积949.50平方米。梁启超晚年的政治活动和写作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这座书斋的建立,意味着梁启超曾经的虚拟“饮冰室”文化符号终于有了实体的依托。《饮冰室合集》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饮冰室于1924年建成,为砖木结构带地下室的二层楼房,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楼的正面有三连拱门洞,两侧为石台阶,当中一个蓄水池。一楼设有大厅、书房、资料室、会客厅,二楼为居室、客房、餐厅等。

走进客厅,可以看见当年梁启超在这里秘密策划护国战争(反袁),反对张勋复辟时起草公文的场景。

饮冰室中的梁启超书桌

在另外一栋寓所内,分为几个展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梁启超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救国、为政、教子、立说等方面进行了展出。在这里,除了能够了解到梁启超先生当年的生活条件,也能够感受到国学大师梁启超真实的人生。

今天的饮冰室,虽然没有了硕儒秉烛夜读的场景,也见不到梁氏子女们的欢笑与嬉闹,但宁静的空间却充满了历史的味道。

留影期间,张秉政教授对考察组成员说:“2015年12月在广州开会期间,弟子存宝专程陪我去广东新会看了梁先生的故居。有道是‘胸有圣贤,自成气象’。今来梁先生纪念馆,又受一番洗礼。作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文化最有影响力的大人物,论起政治功过(爱国、救国、投袁、反袁、与康有为师徒反目……),非短文能胜任,本人学力亦更不够,但大师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永不磨灭。现在的书五花八门,卖乖弄巧,《饮冰室文集》值得一读,也更知先生山高水长……”考察组一行注目良久。

◇古文化街里品味津门

历史上天津老城气势雄伟,占据三条水系交叉之处,牢牢守卫京城。其境内的海河还曾是黄河入海口,对于相对缺水的华北平原,海河水系对周边水利、农田灌溉和交通运输有着重要的作用。

天津历经600多年,形成了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而依靠运河繁盛的天津小吃更是享誉海内外,民俗文化也深深植根在这片大地之上。

10月15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天津市进行考察。领队张秉政教授强调,在天津要多了解一些天津的本土文化,多体会一下运河老码头滋生出的多彩纷呈的“津味”。

在几天的时间里,考察组围绕天津古文化街,对受运河文化影响的天津民俗文化和小吃文化进行探寻,并考察了有着“娘娘宫”之称的妈祖天后宫,对运河三岔河口西岸的这条历史街区有了新的认识。

◇天津的饮食文化

天津风味食品三绝是指“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不仅有名沽上,享誉全国,而且受国际友人的青睐。回顾这三绝的创始人,他们虽出身贫寒,但都有志气,不断钻研烹饪技术,决不自欺欺人,制作出了让顾客满意的食品。这三绝小吃的工艺一直保留到现在,来过天津的游客品尝完之后都赞不绝口。

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角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古文化街是最能代表天津民俗文化的街道。在古文化街入口处,就有一家十八街麻花第九直营店。考察组走进去准备一探究竟。

说起十八街麻花,店面工作人员向考察组讲解了一个历史典故。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在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刘老八在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夹进了什锦酥馅,让麻花变得更加酥脆可口。

每个桂发祥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子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微火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自然香甜适口。

店里面摆放了各式各样的十八街麻花。因为市场的需要,现如今的十八街麻花都包装精美,方便携带,而且散装、零售、批发为一体,各种口味一应俱全,购买品尝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走出十八街麻花,没走几步,考察组又看到了第二种名吃“耳朵眼炸糕”。相传,耳朵眼炸糕生产有百余年历史,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由于精工细做,并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加之该店铺选址在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众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旺销不衰。

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它虽在日伪时期改名为“增盛成”,但耳朵眼炸糕铺则越叫越响。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了。

耳朵眼炸糕的特色就是选料精,制作细。成品在滚油内炸成金黄色球冠状,色泽金黄爆“刺儿”,口感外焦里嫩,酥皮脆而不硬,馅鲜嫩而不干,细甜爽口。

来到天津,不得不提“狗不理包子”,也不得不尝“狗不理包子”。考察组专程来到位于天津山东路的“狗不理包子总店”,品尝正宗包子的美味。(www.xing528.com)

说起为什么包子叫“狗不理”,店员很快给考察组普及起了知识。原来,清道光年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高贵友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

考察组了解到,“狗不理包子”采用“半发面,水打馅”制作工艺。皮子薄而带韧劲;馅以精肉斩得细而匀,加姜、酱油、香油、味精、排骨汤等。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形状。“狗不理包子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店员介绍说。

◇天津民俗文化

除了饮食文化,天津本土的民俗文化也已经深入天津人民的血脉。大运河给天津带来了“五方杂处”“南北荟萃”的鲜明特征,催生出了天津包容、开放、多元的文化品格。

天津被称为“曲艺之乡”,多种曲艺形式都是在这里形成和繁衍的。明清时期的天津,因大运河的便利,艺人们都汇聚在运河码头,在这里向南来北往的人们展示才艺。而各种曲艺便在天津这片沃土上经观众不断地培育、改造后,成为较为成熟的艺术形式,又扩散到各地。

在古文化街的“名流茶馆”里,前来听相声的游客络绎不绝,很多外地的游客专程来此体会茶社相声的魅力。相声大师侯宝林、马三立,以及当红相声演员郭德纲都在天津长大,也为这片土地的戏曲相声文化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考察组也置身茶馆中,品着茶水,嗑着瓜子,听着相声。茶馆中,不少青年也结伴来此听相声。看到青年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这让考察组颇为感慨。

一段天津快书过后,就是相声演绎,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上说学逗唱,台下掌声、笑声连绵起伏,颇有些喜庆的气氛。

除了相声,杨柳青年画和泥人张彩塑也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由于考察组对杨柳青年画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年画传承人进行了专访,故在此不再列举杨柳青年画。重点说说位于古文化街中的泥人张美术馆。

天津泥人张美术馆,坐落在古文化街宫北大街通庆里,由折式楼梯连接相对的两座小楼,分为4个展室,共收藏了泥人张六代人的精选作品1000余件。

经工作人员介绍,泥人张美术馆是由泥人张世家后代集资兴建,收藏有泥人张世家历代作品,常年展出百余件,其中以清末民初时期作品为主。其中包括《蒋门神》《余三胜像》《钟馗嫁妹》《看手串》《渔归》等经典作品。

考察组了解到,“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

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一时传为佳话。

在古文化街的“名流茶馆”里说相声

泥人张经典作品

张明山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创作了1万多件作品。他的艺术独具一格,蜚声四海。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

在馆中,考察组还看到了1915年,张明山创作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的《编织女工》,以及张玉亭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的作品。

馆中,也陈列了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的大量作品。张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出了一大批鲜活的彩塑,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在讲解员的介绍中,考察组了解到,“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走到古文化街中段,就看到了在天后宫后面的天津民俗博物馆。新建的天津民俗博物馆,除保留天后宫大殿及前殿的塑像作复原陈列外,还征集民俗文物约2000余件,分别在4座配殿和藏经阁、张仙阁开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风为内容的基本陈列,介绍了天津漕运兴起、渔盐的发展和习俗。

博物馆还展示了天津民间各路花会特别是“皇会”沿街表演的场面,迎亲嫁娶、夫妻拜堂、洞房花烛和津门独有的“拴娃娃”习俗,天津店铺悬挂于门前的各式招幌,杨柳青年画、风筝、砖刻、泥塑、绒花、剪纸、编织等民间手工艺品和民间戏曲艺术。此外,其还经常举办不同专题的书画、服饰、刻瓷、根雕、百业画及民间工艺展览和展销活动。

◇天津人的妈祖信仰——天后宫

沿着老街一直走,便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天后宫。天后就是妈祖,又称为“天妃”“天上圣母”等,最早是在北宋时期在福建莆田湄洲屿建立庙宇纪念她。天津妈祖庙信仰由宁波沿着大运河传播而来,成为天津文化中最具有地域特色的一脉。妈祖庙在东南沿海处处可见,但在中国大北方古运河畔甚为稀罕。原来是船夫、水工、漕运官员在出海和漕船到达时,在此向天后祈福求安。

清人崔旭《津门百吟》中有首诗记载了600多年来从朝廷到民间敬奉天后的历史:“飞翻海上着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六百年来垂庙飨,海津元代祀天妃。”

考察组踏入天后宫,就被熙熙攘攘的上香游客所吸引,看过概览图,考察组了解到,天后宫内主要有前殿、正殿、药王殿、台湾殿、凤尾殿、藏经阁、关帝殿、元辰殿、启圣祠、财神殿、碧霞元君殿、王三奶奶殿、良缘阁等14间,另外还有碑廊石刻等,构成了天后宫独特的建筑风格。

考察组看到,在正殿殿前还挂有丙申年秋祭大殿的条幅。工作人员介绍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热闹非常。

走出天后宫,宫前的宫南、宫北大街上人来人往。这里有四邻八乡的商农、居民来此祭祀烧香,可谓是一片繁华。

杨柳青木板年画传人霍庆顺——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如今的杨柳青

顺着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一路北上,考察组到了津门就直奔杨柳青镇。领队张秉政教授就交代,看过了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更要认真去看看杨柳青木板年画,找出异同,加以比较。

北运河、南运河、海河交汇于杨柳青小镇,这里又称为“三岔口”。小镇上

熙熙攘攘的人们不时穿过画铺林立的明清街,在街道的一旁有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上有牌匾“玉成号画庄”。

玉成号画庄外景

张秉政教授在与霍庆顺交流

霍庆顺在展示杨柳青木板年画的绘制

一楼的门店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杨柳青年画,加上柜台和作品,总共能容纳两三个人站立。顺着狭窄的楼梯登上二楼的年画作坊,除了绘画展台和展架,甚至容不下四人同时作业。一位老人正带领着几位年轻人在宣纸上进行上色。

画作为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代表作《连年有余》。老者在画上勾勾染染,几位年轻人或是点头,或是凝视画作,或是为老者整理素材。这位老者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

已经有90年历史的“玉成号”画社,如今面临机器印刷乃至三维打印浪潮的冲击,但霍庆顺仍然守着“木板年画”这一片沃土。他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现在的杨柳青木板年画,老祖宗留下的技艺自己有义务传承下去。

◇溯历史、展变迁:年画呈波浪式发展,大运河起到重要作用

“杨柳青木板年画始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兴于新中国,可以说是呈波浪式发展。”谈起杨柳青木板年画的历史,霍庆顺介绍说,根据专家的考证,杨柳青地区年画产生于明末清初。乾嘉时期,杨柳青镇有3条街在经营年画,有300多家作坊、3000多人做年画,“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场面盛行一时。“年画作品《连年有余》《五子夺莲》就出自这一时期。”

“没有大运河绝对没有如今的杨柳青,可以说是运河养育了这片土地。”随着大运河航运的繁荣,杨柳青年画逐渐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外国人也慕名来到杨柳青寻找年画。大运河不仅带动了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和销售,从事年画制作的宣纸、颜料也可以通过运河从南方运到杨柳青镇,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大运河被我们杨柳青人称为母亲河”。

到了民国时期,上海等地出现石印技术,木版年画市场开始受到冲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杨柳青年画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当时老百姓生活都保障不了,谁还买年画?”

当时日本进攻天津时机械车深陷泥潭,就用杨柳青年画雕版作为底垫来行军。再加上1939年,杨柳青遭遇水患,不少老艺人用年画雕版来抗水灾,导致不少雕版流失、损坏,杨柳青年画彻底没落。“到1948年,杨柳青作坊只剩下‘玉成号’画庄一家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发展经济和文化,从6名老艺人组建互助组,到9个人凑成杨柳青和平画业生产合作社,再与天津德裕公、荣宝斋“公私合营”为杨柳青画社。霍庆顺父亲经营的“玉成号”画庄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960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了杨柳青画店,做出了更好维护传统文化的指示;几年后,郭沫若先生又为杨柳青画店题写了店名。一时间杨柳青年画名声大噪,广为人知。

这短暂的蓬勃发展最终因“文革”而结束。杨柳青的木制雕版或被刀劈火烧,或被充作他用,大量珍贵的“古版”就这样散佚了。“直到‘文革’结束,杨柳青年画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整个杨柳青就只剩下霍庆顺一家做年画。“姐姐、姐夫、我、弟弟、妹夫……我们聚在一起,开始从事年画生产制作,弟弟学刻版,我学印刷和彩绘,一家人其乐融融。”直到1993年,霍庆顺和家人开始在霍家老宅一栋四合院里恢复“玉成号”画庄。

坐落在老宅子里的“玉成号”画庄并没有太多的幸运。10年后的2002年,杨柳青镇开始大规模拆建,老宅子也没有幸免。霍庆顺一家把“玉成号”画庄也搬到仿古明清街上,开始与三四十家年画店同时竞争经营。

随着电视媒体的宣传与报道,杨柳青年画开始重新被世人熟知,“玉成号”画庄也开始繁荣起来。直到2006年5月20日,杨柳青木板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霍庆顺和弟弟霍庆有成为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位列非遗,真可算是实至名归,感谢党和国家的重视,年画才进入了一个新的春天。”霍庆顺说。

◇谈工艺、话底蕴——年画是地域性文化,内涵应符合大众心理

“简单来说,杨柳青木板年画就是地域性文化。从开始有年画到形成雕版,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霍庆顺说,中国年画最开始是南桃北柳,后来又加入了四川绵竹年画和山东潍坊年画,形成了中国四大年画。此后又有广东佛山年画、河南开封年画和朱仙镇年画、福建漳州年画、河北武强年画、山西平阳年画,年画地域性特色更加明显。

风格不一成就了杨柳青年画的独特魅力。“哪个省都有年画,内容一样,但风格不一样。”霍庆顺介绍说,以河南年画为例,年画钟馗像最精彩的是头部,而杨柳青年画全身上下都非常细致,力求尽善尽美。

“每个地方的审美特点和风俗习惯不一样,也导致年画产生了地域性文化。”再加上中国年画多以木板套印为主,彩绘颜色也千差万别。“四川绵竹年画彩绘讲究有厚度、重彩,杨柳青年画讲究精细、透亮;还有很多年画虽然不用木板,但彩绘风格与杨柳青也不一样。”

虽然年画风格和彩绘特色不尽相同,但在霍庆顺的心里,早就给年画下了一个定义。“有年画就有木板,没有木板的不是年画。”杨柳青木版年画勾、刻、印、绘、裱五道工艺,几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杨柳青年画独特的风格。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道工序都有专人操作,且是世家传承,任何人都无法比拟。“一个雕版技艺一生都学不完,一个雕版一生也雕不完。”霍庆顺说,杨柳青年画有个特点,年画成品都是加盖画社、画庄名号,没有个人名字。这就决定了年画大都属于集体创作,并非个人作品。“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两道工序就很了不起,做年画靠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霍庆顺说,初稿创作之后不刻板、不印刷,只是彩绘,只能称为是工笔画;雕版后不彩绘只能称为版画。中国的年画五道工序齐全,就叫木板年画。且每道工序都是一次创作。“雕版也不能完全按照初稿的样子雕版,要体现雕版特色。”

面对复杂的工序和费事的工艺,霍庆顺解释说:“五道工序一个人可以做,但我保证做出来的成品绝对不是精品。”

杨柳青年画还是个综合性的艺术,融合了工笔画、版画、国画、写意画、宫廷画于一身,称得上是雅俗共赏。“上至高官达贵,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喜欢年画。主要是文化底蕴深厚。”

霍庆顺解释说,中国年画久盛不衰,历朝历代都有贴年画的习惯,就是因为年画内涵符合大众心理,符合老百姓心理。

一般年画都是寓意着吉祥、如意、祥和,每个年画还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年画也是“寓言文化”。中国很多汉字音同字不同,年画也是多取谐音。“蝙蝠是家庭富贵的象征,桃子代表寿,石榴代表多子多福。”霍庆顺说,古时有一个年画画的是皇帝犁地、臣子牵牛、皇后送饭,就是老百姓期盼来年是个丰收年,有一个好收成。

同时,杨柳青年画还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年画用最直观的方法,通过画中的故事教育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么做人,都能通过年画中描绘的故事潜移默化透出来。”

“我觉得,既然是年画,就要突出一个‘年’字,如果离开‘年’字,就不叫年画。”杨柳青年画就是期盼的年画,老百姓想什么,杨柳青年画就出什么,它展示的是正能量。寓言文化、雅俗共赏、说教文化,三种文化结合,就成为了杨柳青年画为什么受到大家欢迎而久盛不衰的原因。

◇说传承、言创新:年画是我第二个生命,没有传承何谈创新

“我是伴随年画长大的,年画是我第二个生命。”霍庆顺说,自己是先偷艺,后学艺。小时候,家里认为做年画太辛苦,也发不了财,不让他学。三四岁的时候,霍庆顺两个姐姐在画彩绘,他感到很新鲜,就学着画。后来父亲知道了他是真心喜欢年画,而且觉得做得还不错,于是开始教他学习年画的技艺。

门里出身,自会三分。霍庆顺逐渐走上了制作年画的道路,但父亲一直教导他,糊口可以,想发财别干年画。

曾经有人说:“杨柳青年画不就是个抱大鱼的吗?”霍庆顺听了之后心里非常不好受。“杨柳青年画的种类太多了,不只是有抱大鱼的啊!”但霍庆顺为此触动很大,这也激发他必须把年画继续做下去。“这么多年我都坚持过来了,如果这门手艺在自己手上失传,就会愧对祖先,传承年画是世家的义务,也是我的责任。”

说起传承和创新,霍庆顺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传承传统一是不能丢,二是不能更改。“不懂传承何谈创新,创新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而且高于传统。”

近些年来,霍庆顺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都在讲创新,虽然在创新,但为什么精品出不来?”霍庆顺认为,精品少一是因为知道年画的人不多,二是因为懂年画的人少,三是因为做年画的人更少。

霍庆顺举例说,20世纪60年代画社曾有一位老艺人创作出了一幅《春牛图》年画,受到了市民的喜爱,非常畅销。“过去年画都是重男轻女,而这幅年画把小女孩放在了很重要、很显眼的位置,这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而且老百姓很喜欢,这就是精品。”

近些年,好在国家逐渐重视了年画的传承问题。国家文化部开始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办班授学,分为培训班、研习班、研修班三个规格。“两个月的时间,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再加上专家教授授课,大家都很受启发。”

国家的重视和媒体的宣传,杨柳青的木板年画开始走进了又一个春天。“之前大部分买年画的都是上岁数的人,年轻人不买,而现在年轻人结婚都要买《连年有余》。”

在家庭的熏染和自己的身教之下,霍庆顺的孩子也开始做年画,还有很多人慕名来学。“我一般教给他们基本方法后就让他们自己做,做完了我再指导,不能完全让学生依赖老师,应该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我们既要传承,也要发展。”

面对着如今印刷业的兴起、传统年画受到冲击等形势,霍庆顺却坚守着自己的传统。“老手艺人们都明白,传统工艺虽然耗时漫长,但这当中,有绵密的生活滋味,有审美的情趣和丰沛的情感,有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秘而不宣的叮嘱。”霍庆顺正享受着传统年画带来的宁静。

访谈持续到下午1点,霍师父谈兴正浓。他对乡土,对运河,对木板年画的热力与激情不减。考察组被这位德高望重的民间老艺人所感动,对他骨子里充满对民间艺术的爱和热衷于木板年画艺术的传播推广表示赞赏。

如今,杨柳青木板年画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霍庆顺,正和他同为传承人的兄弟姐妹一起,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努力着。他相信,依托传统工艺的木板年画,就像是曾经因大运河而兴起的年画小镇一样,定会源远流长,家喻户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