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聊城临清:挽漕之襟喉解析

聊城临清:挽漕之襟喉解析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聊城是中国蔬菜第一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光岳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古城中央,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自阳谷县张秋镇入境,经过聊城、临清入漳卫河,在聊城境内全长97.5公里。元明之际,临清成了大宗干果的集散码头和华北地区最大的布绸贸易市场,获得“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

聊城临清:挽漕之襟喉解析

Section Six Holding the Collar and Throat of Canal Transportation——Linqing,Liaocheng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大门,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聊城是中国蔬菜第一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聊城是京九铁路与邯济铁路在山东省内的交汇点,是横跨冀、鲁、豫三省的最大交通物流枢纽,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原经济东部核心城市、济南都市圈副城市、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心城市。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光岳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古城中央,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位于聊城东关双街南首。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明清时期借助京杭大运河漕运之利,聊城成为沿岸九大商都之一,繁荣昌盛达400年之久,被盛誉为“江北一都会”。

聊城是受运河文化影响比较早的地区。唐宋时期永济渠的流经路线,在聊城境内有永济县(今冠县北馆陶镇)和临清县(今河北临西县)。原馆陶县治本在今天的冠县东古城,但和永济渠相距几公里地,因此隋大业二年(606年)馆陶县城北迁20公里,治所在今北馆陶镇。馆陶古县城地处永济渠漕运码头,在唐宋时期因紧靠永济渠曾改称“永济县”。隋代开凿的永济渠对隋之后唐、宋、金时期聊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元代对古运河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造,特别是开凿了纵贯聊城腹地的会通河。它自阳谷县张秋镇入境,经过聊城、临清入漳卫河,在聊城境内全长97.5公里。元之后,明、清两代又对会通河进行了多次的疏浚和改造,使其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和经济大动脉,为聊城带来了数百年的经济和文化繁荣。运河文化是由运河的开凿和漕运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目前,在聊城广袤的鲁西平原上,因当年运河漕运而兴起的城镇、文物古迹及运河沿岸附近的古老文化遗存等,仍然星罗棋布,涵载着运河文化的信息,成为古老运河一组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

今属聊城下辖的临清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漳卫河与古运河交汇处,与河北省隔河相望,是山东西进、晋冀东出的重要门户,是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进入山东省的第一站,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市区穿过。

临清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临清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中国30个大城市之一,素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2006年,临清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元朝以前,临清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自隋代开通了永济渠,它才开始与运河为邻。会通河开通后,临清因为位于运河岸边而逐渐发展起来。1369年,临清迁到会通河、卫河交汇处——临清闸(遗产点),另建新城。临清很快发展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元明之际,临清成了大宗干果的集散码头和华北地区最大的布绸贸易市场,获得“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随着运河沿岸商业经济的繁荣,运河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运河都市生活被兰陵笑笑生定格在著名的言情小说金瓶梅》里。

当你走进鳌头矶、运河钞关、会通河临清段、临清砖闸、舍利宝塔等运河遗产点,穿行在临清的古街巷,这里古色古香,繁华而又落寞,令人回味绵长。

运河名城聊城临清市运河遗存

鳌头矶

运河钞关

会通河临清段

临清老街县衙

舍利宝塔

运河名城聊城临清采风

◇大大运河飘来的辉煌——临清

隋唐大运河流淌的诸多城市中,不乏因为运河兴而兴盛,又因为运河衰落而渐渐凋零的城市。山东临清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临清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2年)设县治,隋唐时期(581—907年)就是运河上的重要城镇。尤其在元代会通河开凿后,延至明清两朝,临清得益于大运河漕运的发达而崛起,经济社会繁荣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举世闻名的商业都会。

但是,清朝道光咸丰之后,因政治日益腐败、经济困乏、水利连年失修,运河的运输能力大大下降。特别是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之后,北运货物皆由陆路运输代替,运河停运。这给临清这座城市的经济繁荣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可谓是“兴也因运河,衰也因运河”。

10月8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了山东临清,领队张秉政教授饶有兴致地对大家说:“‘南有苏杭,北有临(清)张’,临清当年的辉煌可见一斑。”据说著名小说《金瓶梅》的不少场景均来自临清实景,值得好好一看。

考察组对鳌头矶、运河钞关、会通河临清段、临清砖闸、舍利宝塔等运河遗产点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这里,他们继续探寻被遗忘的历史文化遗产,揭开临清因运河而兴衰的神秘面纱

◇鳌头矶与会通河

资料记载,鳌头矶位于临清市卫运河分叉处,建于明嘉靖年间。明初,临清治所由旧县村迁至今市中区考棚街,周围方圆数里称为“中州”。

《临清县志》载:“在鳌背桥西南数十步中州东起处,砌以石,如鳌头突出。筑观音阁于其上,旧闸、新闸各二,分左右如鳌足,而广济桥尾其后。”明朝知州马纶题曰“鳌头矶”,鳌头矶之名由此而来。

考察组来到位于临清市区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分岔处的鳌头矶,站在马路对面,就可以看到庄严典雅的鳌头矶遗址,遗址前方还立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纪念碑。根据碑文记载,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凿临清城内运河南支,原运河北支遂废,为防止流水冲刷,在河叉处垒砌石坝如鳌头突出。运河北支会通闸及南支新开闸列其左右,宛如鳌足,广济桥尾其后,形若鳌尾。明正德年间知州马纶因其形提名“鳌头矶”。此名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鳌矶凝秀”牌坊

考察组成员观察到,鳌头矶现如今存有古建筑一组,周围楼阁围绕。从鳌头矶门洞进入,可以看到内庭有北殿3间,称为“甘堂祠”(俗称“李公祠”);有南楼3间,又叫“登瀛楼”(俗称“望河楼”);有西殿3间,上书“吕祖堂”;其中还有东楼3间,称为“观音阁”。整个鳌头矶建于楼上,呈方形,飞檐挑角,木隔落地,尽显玲珑别致。

建筑底部是用砖砌就的方台,台中间东西向有门洞,洞楣上写着“独占”两个大字,取“独占鳌头”之意。

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得体,玲珑纤巧,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区典型的砖木结构建筑群,素有“鳌矶凝秀”之美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艺术精品的集中体现。

根据鳌头矶管理人员介绍,“鳌矶凝秀”古为临清十六景之一,是城内最繁华的地方。登临其上,可望“粮艘麋集,帆樯如林”,碧波荡漾,景色绮丽。清末,津浦铁路通车,河运停航,鳌头矶渐失当年风采。

考察组登上鳌头矶,临清的大好景色尽收眼底。在鳌头矶正对面,有一座牌坊,除两边各有对联外,正上方书写着“鳌矶凝秀”四个大字,与鳌头矶呼应,好不气派。

走出鳌头矶,向左步行不到100米,就到了会通河临清段遗址处。(www.xing528.com)

元朝初年的漕运基本上是利用隋炀帝时所开凿的那条南北大运河。它由杭州至镇江,过江北上入淮,西逆黄河到中滦(今河南封丘),然后陆运至淇门(今河南淇县),入御河(今卫河),经直沽(今天津)转入白河,达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再陆运至大都。

这条路线,不仅河道迂回曲折,而且水陆并用,很不方便。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下令开凿会通河即山东运河,起自东平路须城县(今山东东平)安山西南,至临清抵达御河,全长120多公里,建闸门31道,计役人工250多万。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世祖又从郭守敬建议,役使1.9多万名兵士、540多名工匠、300多名水手、170多名“没官囚奴”,共用280多万工,开凿了从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全长80多公里。经过明朝初年的大力治理,会通河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漕船载粮的限额,每船由元朝的150料,提高到明朝的400料;年平均运粮至京的数量,由以前的几十万石猛增到几百万石。

元朝以前,临清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自隋代开通了永济渠,它才开始与运河为邻。会通河开通后,临清因为位于运河岸边而逐渐发展起来。1369年,临清迁到会通河、卫河交汇处——临清闸,另建新城。临清很快发展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随着运河沿岸商业经济的繁荣,运河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

昔日临清运河粮仓

“特别是南北大运河的大贯通,在地理上把华北、中原与江淮等几个文化重心区域联为一体,因而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运河区域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使这里成为人才荟萃、文风昌盛之区。运河沿岸的城镇构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这道文化带成为齐鲁文化的重心。”张秉政教授饶有兴致地说道。

几百年的巷子依然从事着原来的营生

◇运河钞关与闸口险工

临清运河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宣德十年(1435年),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5处分关。万历年间征收税银8.3万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

临清运河钞关为一组建筑群,自运河而西依次为河口正关、阅货厅、“国计民生”坊、关堞、仪门、正堂等。临清钞关见证了通过大运河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水路运输量与繁荣的贸易活动。

考察组来到位于临清市老城区内明代会通河旁的临清运河钞关,遗址内外人烟稀少,偶尔有过往市民从门前经过。运河钞关遗址负责人朱西安接待了考察组。在他的带领下,考察组考察了钞关内的建筑。钞关内南北3进院落,置设穿厅、船料房、鼓铸坊等,占地4万平方米;厅堂坊舍室400余间,占地东西长130米,南北宽96米。

“现存两进院落,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南部住宅区现大部分成为民居。”朱西安介绍说,现存主要古建筑为仪门、南北穿厅、科房、船料房等80余间,面积6000余平方米。此外尚有原钞关官员住宅若干,保存较好。

考察组观察到,建筑大都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在园内,考察组还看到了很多铜像,它们均复原了当时钞关官员的形象。

从正门进入就是公堂,而旁边就是巡拦房,遗憾的是现在已经损坏了,只剩下地基遗址,许多展厅内还利用蜡像还原了官员办公的场景,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一处碑廊里,还有很多勤政碑、石道碑等原碑,旁边还有注释说明,供参观人员阅读欣赏。

穿过北穿厅就到了船料房,现如今的船料房休整之后成为运河钞关的展示。馆中利用声光电技术展示着运河钞关的历史,还将遗址复原模型展示出来,使游人看后一目了然。

考察完运河钞关,考察组继续行走,来到了临清砖闸遗址,砖闸位于临清小运河上,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于正德八年(1516年)重建,考察组观察到,砖闸改砌石堰,与小运河入卫南板闸(头闸)上下互联、前后启闭,形成了漕河前后两座船闸,是小运河入卫河漕船转漕的管控枢纽,是明清两代运河转输卫河的咽喉闸涵。

经过采访当地居民,考察组了解到,明嘉靖年间都水司裁撤后,以砖闸、漕闸为务管收短裁纸价二税,世称“工部关”。直到乾隆年间归到户部钞关,征税210年。在砖闸附近,考察组看到河道两旁也是垃圾成堆,杂草丛生,还能够闻到一股恶臭味,真为当地的环境污染唏嘘不已。

告别临清砖闸,考察组又来到了位于临清市头闸口扬水站对面的头闸口险工。正在闸口休息的庄树荣老人向考察组介绍说,闸口1956年前后还可通船,到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断航了。

已经70岁的他回忆道,曾在1963年和1996年发过两次洪水。在闸口附近,考察组还看到了不少政府放置的防汛石料,以防止闸口洪水上涨,危及附近居民。

“附近的居民乱排水,现在都成了死水了,流不动,还没到天热时,就有一股恶臭。”庄树荣老人告诉考察组,如今水污染严重,他希望政府能够出面治理,保证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

◇走进临清老街

考察组一行来到临清老街,这里又是一番景象。一条条窄巷子,人头攒动,人声鼎沸。这里是临清老街。《金瓶梅》里就写到这里消费娱乐异常火爆:“到了临清,这临清市上,是个热闹繁华大码头去处,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在窄巷子里穿行,什么白布巷、竹竿巷、纸马巷、箍桶巷……巷的名字多而新鲜。这一个个巷子不知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运河四塔”之舍利宝塔

考察组一路行走,经过月径桥、临清先锋大桥,随后来到了临清运河考察的最后一站,位于临清市城北卫运河东岸的舍利宝塔。

据资料记载,舍利宝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380余年,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临清州志》记载:“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塔,九级,九年成。登者不至绝顶,可见泰山高耸玲珑……”

考察组观察到,该塔应“灵收八表”的意象,各层均为正八角形,每层八面辟门,四明四暗。塔原通高61米,塔刹毁于清代康熙年间地震,现高为53.44米。

塔内中心原竖有60米金丝楠木塔心柱,俗称“通天柱”,毁于20世纪20年代雷火。现已复原八、九两层,供人瞻仰,塔顶为将军盔形,陡峻缓舒,雄浑壮观,为山东省内仅见。

塔内设有旋转青石阶梯,可直登顶层眺望八面风光。宝塔各层内壁镶有若干刻石,铭记有建塔经过、捐资人姓名等,第三层内壁嵌有《修建观世音菩萨塔疏》石刻,第六层镌有“秀聚中天”“东延岱岳”和“西引太行”等题句,并嵌有《舍利塔第六层纪造》刻石,记载了当时安徽籍布商汪道济捐资建造第六层宝塔的事迹。

舍利塔与北京通州燃灯塔、江苏镇江文峰塔、浙江杭州六和塔并称“运河四塔”。

站在运河大堤上,张秉政教授和大家交流起来。他说:“大运河的开通,不仅沟通了大中国大大小小的自然河道,提供给帝国漕运及南来北往运输的重要商路,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繁荣。运河流经的地方,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集镇、小村落,就像爆米花一样,膨胀起来,发展成一个个繁华的城市。曾几何时,又随着运河衰落而凋零。世事沧桑,但运河的印记永远印在这些城市的年轮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