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Two Cloudy Water,Swallow’s Songs and Boats on the Wei River; Ten-li-long City with half into the Mountains——Hebi
鹤壁,河南省省辖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鹤壁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中国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诸侯国卫国首都朝歌、战国七雄赵国首都中牟均位于鹤壁市。境内浚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贯穿古城。古有“云溪燕语卫水舟,十里城池半入山”之美称。卫国第18代国君卫懿公嗜好鹤,在宫廷朝歌西北等处养鹤,鹤壁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得名。林、石、卫、康、殷姓及韩国(朝鲜)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于此,鹤壁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鹤壁市大运河始于东汉末年的白沟运河,隋炀帝时开通永济渠,北宋更名为“御河”,明初又改称“卫河”,并一直沿用至今,至20世纪70年代初断航,通航近1800年。历史上该段运河一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隋、唐、北宋时期是向北部边防运输军队及军需粮饷的主要交通干线,元、明、清时期又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辅助通道向北京漕运粮食和建材等物资,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北部边防、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农田灌溉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卫河今天仍是海河水系的重要支流,同时在农田灌溉和泄洪排涝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卫河鹤壁段全长约71公里,河道保存良好。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大运河范围是,大运河(卫河)呈西南、东北走向流经浚县,西南自浚县新镇镇双鹅头村,东北至浚县王庄镇北苏村,全长约71公里,流域面积约67.9平方公里。
大运河浚县段历史悠久,文脉绵长。《资治通鉴》卷一八一记载:“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返载道常数十万人。”可见规模之大,航运能力之强。上至唐宋,下至元、明、清,运河航运依然不衰。新中国建立后,卫河航运一度兴盛。南来北往,汽笛鸣响。故浚县城有“小天津”之美称。
大运河永济渠流经鹤壁境内,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也留下了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遗产有隋唐4大粮仓之一的黎阳仓、浚县运河云溪桥、浚县古城墙等国宝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大伾山风景区大石佛摩崖造像。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闻名中原的鹤壁古庙会得益于大运河漕运的便利,东汉以后规模不断扩大,明代渐入高峰。鹤壁素以“工艺之乡”著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保护项目“浚县民间社火”“泥咕咕”(即泥塑)也是与大运河相关联的民俗文化的杰出代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有淇县(朝歌)为中心的民歌39首,占《国风》总篇章的四分之一。大运河永济渠流经鹤壁之处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
注:以上内容主要参考《浚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
运河名城鹤壁运河遗存
黎阳仓遗址标牌
隋唐四大粮仓之一的黎阳仓遗址
浚县运河故道
浚县运河云溪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浚县古城墙
运河名城鹤壁胜迹
浚县县衙
浚县电影院
浚县翰林府
运河名城鹤壁采风
◇云溪燕语卫水舟,天下粮仓数“黎阳”——走进浚县古城
浚县在商代称为“黎”,西汉初年置黎阳县,明初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滑县、浚县段是大运河永济渠段保存较为完好、内涵较为丰富的河段之一。现有原生态“五位一体”的历史遗存。浚县段黎阳仓是隋唐时期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国家官署粮仓,与当时著名的回洛仓、含嘉仓齐名,被誉为“天下粮仓”,是目前考古发现永济渠沿线唯一的大型转运漕仓。始建于明代的云溪桥位于浚县城西门外,是中国古代大运河卫河段上仅存的两座古桥梁之一。
2016年10月1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浚县,领队张秉政教授兴奋地告诉我们:“我们已经来到中原腹地,这里是《诗经》文化、儒商发祥地之一,有古城、古桥、古仓、古街……历史人文丰厚,太有看头。”
考察组深入探寻浚县城古运河的前世今生,并溯源黎阳仓与云溪桥,感受运河带给这座城的繁荣与独特魅力。
◇保存完好的浚县古城墙
浚县段大运河是目前河南省境内唯一尚存于地表的一段古运河,同样也是研究隋唐大运河不可多得的遗存。考察组了解到,浚县现有运河河道18公里,河道蜿蜒曲折,未经过大规模截弯取直和航道升级改造,滑县段有古码头9座、古城墙3000米、明清街区古建筑1122间。
考察组驱车前往浚县古城墙,车子开到县城西关的古城墙边,只见城墙正在修葺,城楼上面搭建了许多维修架,不少工人在城楼上忙碌作业。再往前走一段路程,水流声响成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出现在考察组眼前。
将车子停稳,考察组就来到了位于县城西关的古城墙,而这湍急的流水正是卫河。“卫河水经常决口,水与堤坝平齐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年76岁的吴丰顺是浚县小高村的村民。他告诉考察组成员,新中国成立前此地经常有洪水泛滥,经常淹到内黄县,七八月份泛滥次数最多。“这几年城墙才开始修葺,已经修了很多次了,像是搞成旅游区。”吴丰顺说。
据了解,运河紧邻古城墙,明清时期作为现成的护城河。新中国成立后为减轻城墙西侧卫河段的防洪压力,当地政府在县城段卫河西200米处开挖了一段河道,将卫河水引于新河道,县城段卫河故道废弃。
在运河旁,76岁的浚县小高村的村民吴丰顺在向张秉政教授讲解着自己对运河的理解
新、旧河道呈枣核形状,相隔约几十米,遇大水时,东部旧河道依旧可用,枯水期旧河道少水或者无水。现如今,浚县仍保留着昔日的古城墙,它与运河一同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老城墙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此地旅游和参观。近处的堤坝上,更是有不少钓鱼爱好者在此钓鱼,打发国庆假期时光。从上游冲下来的野草和秸秆堆在了河岸中心,影响了水流,两名工作人员手持绑有铁钩的竹竿在进行疏导处理。
不远处,就是古城墙的城楼,一座纪念碑就坐落在城楼的左下方。根据史料记载,浚县古城墙是浚县古城的重要遗存,包括沿卫河古城墙和姑山古城墙。浚县古城是卫河沿岸最具代表性的运河城市,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69年),明代多次扩建,明末渐趋完整,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被渐次拆除。现存沿卫河古城墙长768米,高12米,宽7米。
考察组观察到,城墙堆积部是铺砌的青石,有4米来高,青石上方则是用砖砌成,城墙还有便门两座,南为允淑门,北叫观澜门。
不少旅游参观者还会走上城楼观看卫河景观,还可以欣赏到浚县的美丽景致。还有部分游客则从城门进入城中,参观更多的文化古迹。
如今,通过综合整治的运河变得水清岸绿,在道口古镇和浚县古城映衬下,呈现出一道耐人回味的风景。维修过的古码头、古城墙、遗产小道、历史街区彰显出独有的魅力。有着千年历史的大运河滑县、浚县段又变得门庭若市,游人如织,古城里古建筑古色古香,民俗文化多彩多姿。古城随着申遗成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云溪燕语卫水舟
在允淑门外,卫河之上有一座石桥,这就是著名的云溪桥。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紫燕穿梭桥上,扁舟驶于清澈河水中,即“云溪燕语卫水舟”,是浚县著名的八大景之一。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著名的篇章。
据县志记载,浚县古城四方城门外皆有石桥,西门外是云溪桥,其他三桥以东、南、北关名之,桥头各建一石坊,如今,东、南、西三面石桥仍在。
在桥旁的石碑上,考察组了解到,云溪桥又名“廉川桥”,在河南省浚县古城外,卫河(古永济渠)之上。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初建木桥,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石桥。
老照片证实,云溪桥两边原有望柱栏板,四角有华表,现在已经毁坏。桥体、桥下五个半圆形拱券立于桥墩之上,桥墩两端砌作分水尖。拱券除两侧券面采用单块券石横联砌筑外,均采用纵联式的拱券砌法,主券正中为石刻龙门吞水兽。券额上雕一“虎头”,两侧饰以花卉图案。
值得关注的是,在桥两端的四角墩面上各有一卧姿的石雕水兽,低头引颈作吸水状,形象凶猛逼真。
整个桥面用青石砌成,历经时间淘洗,青石光滑如镜,光阴的磨砺更使它成熟浑厚。桥面上许多商贩利用十一假期进行售卖,叫卖声、吆喝声混作一团,来往群众络绎不绝,好不热闹,让这座久经沧桑的古桥焕发了新的生机。
云溪桥石雕水兽
云溪桥横跨卫河,卫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运河极其重要的一段。云溪桥因此又成为大运河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中的实物资料,同时为研究我国古代石质桥梁的建造技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天下粮仓“黎阳仓”
黎阳仓遗址位于鹤壁市东南的浚县城关镇东关村,它东临黄河故道,西距卫河约1.5公里。而其东北1公里处,便是古黎阳城遗址。始建于隋朝文帝时期,并一直沿用到北宋。史料对当年永济渠繁忙的景象有这样的记载:“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
考察组来到黎阳仓遗址处,刚下车,就被几个地上观光展厅所吸引。遗址保护管理工作站副站长张银波接待了考察组。
考察组看到,遗址处分布着大小五处遗址,其中四处已经建起了彩钢雨棚,并且围起了隔离网。在遗址的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草皮,草皮上加盖了塑料防雨布。
张银波介绍说,因河而兴、因河而废的黎阳仓兴建于隋朝初年,国都粮仓空虚,为了缓解粮食匮乏的压力,朝廷在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粮仓,通过漕运将各地的粮食转运至京都,“一来可以充实仓廪,二来可以防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
作为隋代名仓,黎阳仓始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年)。“史上的黎阳仓规模宏大,与当时的洛口仓(也叫“兴洛仓”,位于今郑州市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齐名,是闻名天下的国家粮仓。”张银波介绍说,宋代张舜民《画墁录》中记载:“余曾过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
草毡子保护着的已经被发掘的黎阳仓仓窖
张银波说,根据考古人员考证,隋唐时期,黄河以北各州征收的粮食基本上集中在黎阳仓,然后根据具体需要,下可经永济渠运往洛阳及长安(现西安),上可通过漕运向北运粮。
“隋炀帝三征高丽,军队所需的粮食就是从黎阳仓沿永济渠向北供给的。”张银波说,此外,隋末杨玄感在黎阳仓起兵反隋,瓦岗军攻占黎阳仓,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争夺黎阳仓之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黎阳仓有关。唐宋两代沿用黎阳仓、漕运河北粮储以供应京师。(www.xing528.com)
唐代中晚期,黎阳仓被废弃。至北宋年间,当时的官方曾在黎阳仓的基础上修建了以地上仓储为主的粮仓,随着黄河改道等诸多原因,北宋末年,黎阳仓被彻底废弃,可谓是因河而废。辉煌一时的黎阳仓此后便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直到2011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黎阳仓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已发掘黎阳仓大小探方25个,探沟4条,总面积2200多平方米;清理出大型建筑基址3处,仓储坑两个,墓葬11座,灰坑83个,路1条,灶14个;出土陶、瓷标本残片万余件,其中建筑材料板瓦、筒瓦占90%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和建筑材料标本500多件,带“官”字款板瓦200余件(片)。
据张银波介绍,黎阳仓仓城平面布局近正方形,东西约260米,南北约280米,总面积约78800平方米,已探明粮仓中心区仓窖84座,占仓城面积的五分之四。
总体上看仓窖排列规整有序,大小不一,小的直径8米左右,大的14米左右,最常见的10米左右,现距地表最浅4.5米左右,最深7米左右。由于仓窖依山而建,部分仓口遭到严重破坏。仓窖口一般处于大型夯土台基之下,仓体皆呈圆形,口大底小。
“以目前勘探已确定的84个仓窖平均容积计算,黎阳仓总储量约1680公斤,可供8万人吃1年。”张银波说,限于实际条件和民房所压,还有未勘探区域,实际仓窖数量可能会超过这个数量。
张银波说,在粮食防潮方面,古人也有先进的技术。“粮食装袋后填入窖中,坑满后,再铺上席子,堆糠垫草,最外层用厚厚的黄泥、青泥膏等密封,密封好的粮窖顶端为圆锥形,这样存放的粮食,最长可以贮存9年。”
在参观中,张银波相继打开了18号和16号仓窖。他介绍说,这两个仓窖是目前最小的两个,在窖口周边还发现了柱础遗迹,窖底局部清理时发现有防潮的白膏泥和木板等遗存,还发现有中心柱遗迹。
目前在黎阳仓的保护方面,张银波介绍说,为加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还圈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带。目前已经启动黎阳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站在莽莽苍苍的大伾山下,张秉政教授心生无限感慨,他说:“在洛阳等地,我们看了含嘉仓、回洛仓,今天又来到永济渠,看了黎阳仓。黎阳仓历来地位重要,有‘黎阳收,九州固’之说。天下粮仓可谓尽收眼底。史载唐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汇报,‘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制仓窖,广积粮,历代统治者从未忽视。博后高古的大河文明带给我们生存、生活太多的启示。”
非遗传人“泥猴张”张希和:是黄河泥土滋养了泥塑技艺
“我捏的泥猴儿全是泥土本色,传神生动,百看不厌。猴儿精,头上功;不求形似,求神似,这就是我的诀窍。”在位于河南浚县古城内的“泥猴张”工作室里,已经74岁的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希和正在与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讲解捏“泥猴儿”的要领。
手掌大小的泥团在他手中非常地听话,只见他放在手心搓了搓,然后用手指推、压、按、点了几下,不到一分钟,一只生灵活现的猴子便产生了。原来,张希和之所以有着“泥猴张”的称呼,是因为他捏的泥猴表情逼真,深受老百姓喜爱。后来人们逐渐忘了他的名字,都称呼他为“泥猴张”。
黄河古道从一望无际的豫北平原弯弯穿过,在浚县这里积淀了千年的黄河泥土。张希和说,正是因为黄河的水哺育了浚县人,黄河的泥土滋养了民间技艺“泥咕咕”,让他的“泥猴儿”更加具有灵性。
如今,古稀之年的张希和精力非常旺盛,每天忙于创作和授徒,他说:“当初我母亲把我扔掉,我没有死去,没想到却接了地气。黄河的泥土馈赠我这么多,滋养了泥塑技艺,我现在闻着黄河的泥土都觉着香嘞。”
◇一条黄河,一块泥巴,一个童年
初识张希和,就被他高挑的身材、瘦长的面颊,炯炯有神的样子所吸引。在人们的印象中,张希和虽然其貌不扬,但给人一种仙风道骨般的艺术家气息。虽然享誉海内外,“泥猴儿”作品获奖无数,但谈起学艺当初,张希和大叹不容易。用他的话说,就是从玩泥巴开始,开启了艺术之门。
“家里男孩多,母亲想要女孩,而我却没有完成她的心愿。”张希和有3个哥哥,他的出生,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多少欢笑。1周岁时张希和出天花,母亲狠心将他丢进猪圈里,几天后才被父亲抱回喂小米粥救了过来。
因为闹天花落下满脸麻子,张希和从小就被称为“丑八怪”,村里的孩子都不愿跟他玩,想方设法欺负他;找对象时,因闹天花费尽了周折,没想到新婚妻子嫌他丑,竟要自杀。
“泥猴张”和徒弟们捏的泥猴
“泥猴张”展示捏好的泥猴
一大批弟子手持“泥猴”技艺走南闯北
从艺后经济的拮据、生活的清苦、内心的忧伤,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这个七尺男儿。后经过一番打拼,张希和和他的泥猴艺术逐渐被人们熟知,但艰苦路上风雨同舟的妻子却患绝症撒手人寰,给他留下了终生难以抚平的痛楚与愧疚。
具有撼人力量的艺术品往往产生于一颗痛苦的心灵。张希和把所有的辛酸与痛楚化作手中的泥猴儿,用它来寄托自己的思愁,也是支撑他在艺术之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
“柔软的泥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阳光,在这里我找到了快乐。”张希和的大哥是民间艺人,颇有些名气,他不仅会扎纸人、纸马,还会捏神像、泥人等。大哥忙的时候,张希和都会一块帮忙。在大哥的熏陶下,张希和逐渐喜欢上写写画画,尤其喜欢用泥巴捏小人、小动物。
一开始,张希和比着葫芦画瓢,大哥今天给他捏个泥人,明天给他捏个泥马,后天给他捏个泥猪,个个都活灵活现,张希和爱不释手。善良宽厚的哥哥开启了张希和的艺术之门,并教他学会了捏各种各样的“泥咕咕”。张希和逐渐对“泥咕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逐步走上了泥塑艺术这条道路,而他专攻泥猴,缘于小时候的一次经历。
浚县庙会当时在河南远近闻名。张希和八九岁时,有次逛庙会,看上了一位老艺人卖的“泥猴儿”,想买,但没带钱。他就站在老艺人身边观察了几个小时。老艺人硬是被泥猴张感动了,就送了张希和一个。
得到了心爱的小泥猴,张希和别提有多开心了,他比照着老艺人捏的“泥猴儿”,自己一点点摸索。从此,张希和开始捏起“泥猴儿”来,与“泥猴儿”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12岁那年,他捏的“泥猴儿”在乡里大受欢迎,那“泥猴儿”形态各异、非常逼真。每年的庙会上,他和哥哥的摊位经常被乡亲们包围,有时候忙起来都忘了吃饭。张希和凭着自己的执着和悟性,把“小泥巴”玩出了名堂,并成为了他终生奋斗的目标。
“我原来属蛇,后来我当众宣布,我属猴了,因为我最爱的是猴。”出于对猴的喜爱,张希和改了属相,并坚定了自己的“泥猴”艺术之路。“今后,我不仅要把泥塑技艺做好,还要进行大胆的创新,争取在‘泥猴儿’上搞出一番名堂。”
◇一份执着,一套经验,一手绝活
“其实,我手中的‘泥猴儿’是人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索。”与“泥猴”长时间地打交道,张希和越发感觉到,猴子是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象征,“猴有人性,人也有猴性”。从此之后,张希和彻彻底底地爱上了捏“泥猴儿”。
张希和观察“泥猴儿”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村里常有一些演杂技或耍猴的人现场表演。只要村里来了耍猴的人,张希和就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们,观察猴子的肢体动作和神情,甚至追着耍猴人走几个村子。“我还用自己攒下的钱坐车到市里的动物园看猴子,有时候一待就是一天,都忘了回家吃饭。”
猴子们急躁、欢快、撕咬时的动作和神情都被他“印”到了脑海里,过后,他再凭印象创作出各式各样的“泥猴儿”。
初中毕业后,张希和到县供销社工作,因他能写会画,又擅长捏“泥猴儿”,后调入了县文化馆,吃上了公家饭。此后张希和更勤奋了,白天下乡采风,晚上关门搞创作,各式各样的“泥猴儿”一捏一堆,数量够了,形象上却略显单一。
“当时流传下来的泥塑程式化的东西太多,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品种也不多。”1986年,中国艺术研究馆的李寸松老师看了张希和的作品,对他说:“不要一味地模仿,你要捏出自己的东西。”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异于生活。李寸松老师的话让张希和有些觉悟,“单靠模仿老艺人的绝活,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向生活学习。”张希和当时的月薪是50元,他从工资中抽出钱来买了大量的书籍、绘画作品进行研究。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猴子的习性,观察猴子的神态动作,张希和甚至花了35元买了一只猴子。
猴子买回来了,怕妻子责怪,不敢领回家只好请朋友照看。每到周末,张希和都要去观察、模仿、思考。“想要捏出以假乱真的猴子,就要把猴子的生活习性和表情动作搞通透。”
此后十多年间,张希和的“泥猴儿”艺术越来越成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了让自己捏出的泥猴更加逼真,张希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太行山区一处驯养猕猴的基地观察,他整天和猴子们混在一起,观察它们嬉戏、打闹、奔跑、跳跃的神态和动作,还用相机把它们拍下来,然后带回家仔细揣摩、研究。
为了形成自己的风格,表现泥猴的特点,他的泥猴面部表情丰富、逼真,极尽描摹之能事,身体却采用写意手法,几笔带过,仅有身体轮廓。他把这套工艺总结为“猴儿精,头上功,不求形似,求神似”。
由于猴子的习性、特点,以及各种表情动作在张希和的印象里非常深刻,他创作时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此后几年,张希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得到了在国内外艺术界的认可,作品还被初中美术课本选用,赢得了“鬼才泥猴张”的美誉。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张希和在捏“泥猴儿”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2005年,泥塑《千猴阵》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美国洛杉矶电视台为他拍摄了专题纪录片;30集电视连续剧《泥猴张》也陆续拍摄完成。2008年,“泥猴张的泥猴艺术”成功入选鹤壁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门心思,一个创新,一种传承
几十年的捏“泥猴”工艺中,除了一门心思地研究和观察“泥猴儿”,张希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上。几十年来,张希和广收徒弟,为“泥猴”公益添薪加柴。一大批弟子手持“泥猴”技艺走南闯北,在各地传承和发扬着“泥猴”文化。作为张希和的亲传弟子,禹州人刘彩霞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0年,刘彩霞经朋友介绍认识张希和,并开始学习捏“泥猴儿”。“一开始捏的‘泥猴儿’根本看不出来是猴子,更别提神韵了。”刘彩霞说。也许是看到了刘彩霞的刻苦与热爱,张希和只要去禹州,都去指导她一下,看一下她近期的进展情况。
时间一长,刘彩霞捏“泥猴儿”的技术越来越好,2014年10月,张希和终于收刘彩霞为亲传弟子。如今,刘彩霞已经成为“泥猴张”的主要传人,并且在“泥猴”工艺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希和守望传薪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探索“泥猴儿”的创新之路。1995年,张希和出国讲学,面对外国人的追捧与热爱,他明白了泥塑艺术的价值:“我们的传统技艺,在国外很受欢迎。”然而,张希和也明白,依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难以延续。
“民间艺术要赶上时代步伐,必须创新。”几十年来,张希和逐渐在转变,从只捏一些小动物,到开始做大型雕像、群雕,他的艺术风格在不断地发展,胆子也在壮大。“猴柱、猴头燕,是汲取淮阳泥泥狗的造型风格;而猴山、猴窟,则是借鉴了佛教艺术的特色。”针对泥塑脆弱、不易保存的劣势,他开始和钧窑联合,将“泥猴儿”创作出更具美感的“钧窑”作品来。
“泥塑不但朴拙,还充满泥土芬芳;而钧瓷晶莹、丰满,具有贵族气象。”面对着钧瓷局限于瓶瓶罐罐的作品,很少能有人物和动物的习性呈现出来,而张希和却并不气馁,“我们正在不断琢磨,一定能找到泥塑与钧瓷最佳的结合点”。
为了让自己的猴子“活”起来,张希和还与动漫打上交道,将手伸进了动漫产业。一次偶然的机缘,河南郑州动漫创意公司老板梁兴看到了张希和捏“泥猴儿”,于是萌生创作动漫“泥猴儿”的想法,当找到张希和说起想法时,两人一拍即合。
“我要运用动漫形象让传统作品与高新科技相结合,搞出名堂。”目前,梁兴的团队已创作好剧本,在每一集动画中,将张希和的“泥猴儿”融入其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或是扮演爱和友谊的使者,或是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张希和把这部科幻三维动画片取名为《神手泥猴张》。
张希和介绍说,合作生成后,还将在郑州适时成立“泥猴张陶艺艺术博物馆”“泥猴张陶艺艺术传承基地”“泥猴张少儿创意中心”,让“泥猴张”艺术在外地扩展的同时,走上文化产业这条现代发展轨道,让黄河泥土捏成的“泥猴儿”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