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汴水咽喉:宿州的战略通道优化

汴水咽喉:宿州的战略通道优化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Section Six The Key Link of Bian Shui——The Strategic Passage Suzhou宿州,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素有“安徽省北大门”之称。宿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有“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之说。周成王封风姓后代于宿国,始名宿。通济渠全长600多公里,其遗址在宿州市境内130多公里,占总长度的20%。因陈胜字涉,后人遂将其盟誓之坛称作“涉故台”。

汴水咽喉:宿州的战略通道优化

Section Six The Key Link of Bian Shui——The Strategic Passage Suzhou

宿州,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素有“安徽省北大门”之称。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东至东北与江苏省徐州接壤,西至西北与河南省商丘、山东省菏泽毗邻,南与蚌埠、淮北相连。宿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有“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之说。全市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

早在约5000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成王封风姓后代于宿国,始名宿。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宋闵公“迁宿入封内以为附庸”。境有陈胜吴广起义旧址,涉故台,东林草堂等遗迹。在这块土地上,相继走出了闵子骞、刘裕朱温、马皇后等历史名人,现当代涌现了刘开渠、朱德群、王子云、萧龙士、梅雪峰、李百忍、孙叔平、邓伟志、杨在葆、刘世龙、李炳淑等名人志士,这里还留下了刘邦项羽赛珍珠等人的历史遗迹。唐宋年间,韩愈白居易苏轼范成大、皮日休等都曾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宿州是通济渠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与通济渠一起曾在中国历史上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通济渠全长600多公里,其遗址在宿州市境内130多公里,占总长度的20%。大运河宿州段流经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呈西北东南方向走势,经埇桥区西二铺乡、三八乡、西关大街、中山街、淮海路(埇桥遗址)、小地下道、东关大街、七十一处菜市场至沱河(303省道);又经灵璧县城、灵城镇、虞姬乡、泗县长沟镇、三湾乡、泗县县城、徐贺乡、草庙镇、小梁乡进入江苏泗洪县境内。境内的隋唐大运河流经线路地势平缓,西高东低,落差较小,沿线交汇很多自然河流,由古至今水陆交通便利。完整的两岸对称宋代码头、埇桥遗址、花石纲事件遗迹、泗县运河故道,以及遗址沿线出土和考古发掘取得的大量历史文物,这些都是独特而具有极高价值的独有的运河历史文化资源。

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沿汴重镇埇桥最初为汴水上的一个重要关津渡口。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观察,由关津渡口发展成为聚落集镇,是历史的必然。隋、唐、宋三代,埇桥在大运河漕运中的重要性已经显现。在唐宋时期,包括埇桥在内的通济渠沿岸城市布局多呈现东西狭长的形态,而且民房和商业中心也是靠着河岸的,这种城市布局就与运河的东西走向有关。在20世纪80年代,宿城的商业中心就围绕着西关大街至东关大街一带,大运河对宿州城市布局的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宿州市历史城区的西关大街、中山街、东关大街都位于通济渠遗址上,明显高于南北两侧。至今中山街南边还有东西走向的大、小“河南街”之称谓。城外沿线历史集镇均建在遗址上。

宿州古城,是由隋唐时代的埇桥镇扩建而形成的。四面八方的人们逐渐聚集在埇桥四周、汴渠两岸,构屋建房,务工经商,形成新的居民点。唐朝中期以前,这里仅仅是一个小市镇。随着过往的漕运官船和民间商船日益增多,埇桥的商业活动红火起来。为确保漕运的安全与畅通,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朝廷在埇桥设置宿州并派遣重兵驻防。建州以后,官府聚土筑城,开挖护城河以资守备。由于运河从城中东西方向穿过,所以东门与西门为水门;埇桥置于河上南北贯通,所以南门和北门为旱门。唐宋两朝数百年,是宿州古代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城中河面可停泊漕运官船三四百艘。

泗县境内的运河故道,是隋唐运河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活运河”,现在还在用作灌溉。在通济渠泗县段有水的28公里故道中,“申遗”的8公里故道保持着最为完整的运河原始风貌。

灵璧张氏园亭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坐落在汴水北岸。苏轼在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二十七日途经灵璧,曾作《张氏园亭记》一文。

大运河在历史上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等交流的重要载体,而宿城、灵璧、泗县都是因大运河而兴起的城市。这三个城市中,古运河都是穿城而过。

宿州历史名胜古迹

虞姬墓

泗县霸王城遗址

宿州古城墙

皇藏峪

运河名城宿州大地风貌

新汴河风光

运河名城宿州采风

◇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发端——涉故台

在准备考察涉故台预案时,总策划张秉政教授就告诉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淮河地区人才英发,不断新出聚集各类人物群,由以政治人物、军事人物之最,在波澜壮阔的政治舞台上执牛耳。最早人物群体当是秦末大起义的人物陈胜、吴广、葛婴(符离人)、朱鸡石等。

陈胜、吴广起义遗址——涉故台位于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村,东距津浦线7公里,西至206国道8公里。这里古代是一片沼泽地,故名“大泽乡”。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即发端于此。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与九百闾左同赴渔阳戍边,至大泽乡,因雨受阻,失期当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吴广遂智杀校尉,率众斩木为兵,筑坛盟誓,以“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揭竿而起。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它开创了农民革命的先河。因陈胜字涉,后人遂将其盟誓之坛称作“涉故台”。

大五柳风光

进了大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浮雕像,是1982年—1986年建成的,通高9米,宽6.2米,厚1.7米,总重120吨,外形为火炬形,象征陈胜、吴广点燃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陈胜右手持剑指向蕲县,左手振臂呼唤起义军,吴广怒目举棒,首冲在前,再现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情景。雕像背后是落成纪略,道路上立了不少名人的题字碑文

运河名城宿州隋唐大运河遗迹

通济渠泗县段运河故道

泗县新濉河风光

泗县老汴河

灵璧张氏园亭遗址

陈胜吴广起义旧址

垓下古战场遗址

向前走不远,涉故台展现在眼前。涉故台呈覆斗形,北高4.6米,南高3.2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面积4427.8平方米,台周围绿树掩映,台上有古柏数株,涉故台作为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祥地,是中国农民战争和农民革命的源头,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

台南侧石阶上倾斜生长出来一棵古树。树身长约4米,粗约40厘米,枝干弯曲呈龙形,浑身疙疙瘩瘩似鳞甲。虽然整个枝干显得老态龙钟,但其斜生的气势显得遒劲有力,就像一条虬龙张牙舞爪正要腾空驾雾飞入云端。用手细细抚摸树身,感觉凉润、光洁,似乎有玉石纹理与质感,树木的枝条已长出片片新绿,叶子呈椭圆形状,树的旁边竖立了一块刻有“柘龙树”的石牌。“摸之,光腻如玻璃,用石头敲敲,叮叮价响,石头已敲碎,虎口震麻,树上竟不留一点痕迹……”20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到涉故台,写下了题为《宿州涉故台龙柘树记》的散文。文章这样描述龙柘树:“位于涉故台的这棵‘柘龙树’树龄约有1200年,该树木生长极为缓慢,木质楠木,不受病虫害的侵蚀,生命力极强。‘柘龙树’,在树目里属于柘树,但柘树里并没有这个树的名字,只有涉故台前的这棵树才叫‘柘龙树’,独此一棵。古树却承载了时间的流逝,见证了历史的更替。”

上了石阶,有一块石碑,碑上的文字说这里是陈胜、吴广起义遗址,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绿树下,草丛中,有4块古石碑依然矗立着。4块石碑分别是明万历、清道光、清光绪民国三十二年的。左边第一块石碑,刻的是“清朝光绪辛卯年腊月上旬,谢鼓台重修碑记”,可见涉故台当时的名字是“谢鼓台”。左边第二块石碑,刻着“重修涉故台大殿碑记,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巧月”,可见当时这里还是很热闹的。中间这一块是1961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的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右面第一块刻有“大明国直隶凤阳府宿州”的字样,最右边的石碑上面有“大清道光”的碑记。石碑历经沧桑,碑文有些已很难看清。

涉故台四周树木林立,荒草丛生。一条小路通往一口古井。井深20余米,曰“龙眼井”。在南朝梁武帝时期,这里有一楼台寺,古井就是那时建的。历经风雨,楼台寺已不复存在,但古井依然保存了下来,里面还有少量存水。一口古井坐落草丛中,更显沧桑。除了苍松翠柏,就是没膝高的荒草。

台周围还有“篝火狐鸣处”“鱼腹丹书湾”及“七十二连营”等景点,《史记·陈涉世家》载有相关故事。

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认真地辨识涉故台古碑

涉故台外面是一片片农田,系当年的大泽乡。涉故台旁边有一个陈胜、吴广起义纪念馆,名曰“鸿鹄苑”,大概取自陈胜那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仿古建筑,总面积2475平方米,集碑廊、文物陈列于一处,内有名家碑刻数十方,并陈列全国知名书画家馈赠书画近500件。如今,纪念馆“鸿鹄苑”,已经破败不堪,镶在墙上的碑帖也已残缺不全。

历经2000余年的遗址涉故台,迭遭兵燹之祸,风雨剥蚀之患。据《宿州志》和碑文记载,从明万历至民国的300年间,进行了4次重修,并有碑碣传世。而历次重修都是民众自发的,出钱出物出力,各尽其能,与官府无涉,碑记也为大泽乡乡儒所撰所书。早在1961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就将其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保护标志。1992年,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20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同志曾致函宿县党政领导,对涉故台的保护极为关注。

如今的涉故台,已经成为外地人来宿州必看的景点之一,是当地人了解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数十年来,宿州各级政府对涉故台不断进行维修,本地乃至全国举办了不少与此相关的活动,以期涉故台得到较好的保护,恢复历史原貌。

涉故台大型浮雕

◇走进宿州博物馆

通济渠全长600多公里,其遗址在宿州市境内130多公里,占总长度的20%。完整的两岸对称宋代码头、埇桥遗址、花石纲事件遗迹、泗县运河故道,以及遗址沿线出土和考古发掘取得的大量历史文物,这些都是独特而具有极高价值的独有的运河历史文化资源。2013年9月17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踏上了宿州段的行程,他们将带着对大运河的思考,在这片土地上继续行走。

走进宿州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青花石护栏前隋唐埇桥漕运码头的微缩景观:汴水东去,城楼高耸,埇桥卧波,帆樯穿行,民居、商埠鳞次栉比,再现了当年埇桥漕运的盛况

博物馆有一处展厅称为“汴水咽喉”。为何起名为“汴水咽喉”?因为古城宿州随着汴水漕运的兴盛逐步发展起来,自此这里便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史称这里“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厅内所展示的就是大运河的雄姿。通过沙盘、地图、文物、投影、微缩景观等方式,讲述了宿州的由来和它在隋唐宋时期的繁华。

宿州博物馆

厅内放置了300件从运河宿州段遗址挖掘出土的文物,有瓷器、骨器、玉器和石器。在这些历史文物中,又以瓷器数量居首。这些瓷器虽然在水中和地下经过上千年的岁月,但色泽仍然光鲜如初,有些甚至完好无损。其制造的窑口多为官窑,有安徽寿州窑、河南钧窑、河北定窑磁州窑、陕西耀州窑、湖南长沙窑、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和景德镇窑、浙江越窑等10余个窑系。从其釉色看,有青釉、黄釉、白釉、黑釉、酱釉、白底黑花、影青釉等10多个品种。从其形制来分,则有碗、罐、壶、钵、盏、盆、支壶、瓷枕、瓷铃、瓷佛像等。这一切,都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大运河的辉煌历史。

据了解,隋唐大运河宿州段开凿于隋代,漕运繁荣于唐宋,一直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隋唐大运河促成了历史上宿州的繁荣发展,它不仅滋润着宿州两岸广袤的土地,也创造了灿烂的运河文化。今天,通过考古发掘,大运河留给我们的一件件珍贵“遗产”重现在世人眼前。

考察组在博物馆中考察运河流经线路

◇风雨吹蚀的汴河遗迹

千余年的风雨,洗涤了多少历史的残迹,然而汴河遗迹犹存。埇桥区东沱河闸以西,尚有一处隋堤可见。把埇桥作为第二故乡、与埇桥和汴河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思、寓居埇桥别业20余年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埇桥小镇成为宿州治所的前夕(808年),在他的诗篇《过茅城驿》中,真实而又生动地记录了宿州一带农村的贫困与荒凉:“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旱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据考古工作者考证,茅城驿大约在今日宿州西北的萧县、砀山县交界处。白居易在诗中朴实而又真切地反映了古汴河两岸的秋日旱象和埇桥一带农村的凋敝景象。同时,也吐露了诗人的心声,袒露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似乎看到白居易迈着沉重的脚步,在衰草凄迷的汴河岸上踽踽而行的身影……

我们了解到,2007年3月的一天,市文物所工作人员协同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开始对位于宿城木牌坊的“埇上嘉苑”小区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发现了宋代石建筑码头、沉船木块。这次发掘是宿州段运河遗址的第二次发掘,探方面积为464平方米。经过发掘探测,考古人员惊叹了:这里就是一个地下瓷库!

据市文物所韩三华所长介绍,在出土的2400件文物中,80%都是瓷器,其中不乏珍品。考古人员还在探方的南半部发现“木船”遗迹,木船的尾部保存相对完整,但是船头破损严重。木船残长12.7米、宽3.5米,在船板周围小范围内出土10余件北宋中期的盏、碗等瓷器小件及50余枚“崇宁通宝、重宝”铜钱。同时,在木船周围出土石质锚碇5个、铁质锚钩1件。根据木船所在的地层年代和发现的文物来看,木船应该为北宋中期的商船。

这是继淮北市濉溪县柳孜镇运河遗址发现商船之后的再一次重大发现,也是首次在宿州境内运河遗址发现古沉船。更重要的是,在发掘现场的西南角和北边分别发现两处宋代石建筑码头,其中西南角的石建筑码头保存比较完整,全部由巨石堆砌而成,这是首次在宿州运河遗址发现宋代石建筑码头。在码头两侧附近,还发现许多木头,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些木头主要是当时护坡和用作固定船只的。

码头的发现揭露出完整的宋代疏浚河道,加固河坡、码头基础的做法,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价值,同时还向后人展示出完整的运河横切面。在南宋地层里发现成排条石砌筑的军垒和灶坑,其周围出土垒石30多个,应为战争遗迹。

当发掘进行到11米深时,由于地下水不断涌出,为保护好没有发掘出来的文物,考古专家们决定进行回填保护。这次发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政府出面与房产开发商协议,拿出补偿措施,换取开发商取消原本的建设规划,并计划利用这片空地日后开发成大运河码头专题博物馆。

◇通向历史的古老街区

大运河西关大街遗址位于宿城西关大街北侧,属通济渠遗址区。2005年9月,在宿城西关大街东端北侧一处步行街建设工地,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发现许多各时期瓷器残片。次年4月,考古专业人员进驻现场。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考古工作者在一期工程范围内累计考古钻探2万多平方米,发掘遗址面积600平方米,清理发掘水井4眼、墓葬1座、灰坑1个,出土各类文物标本1400余件,取得重要收获。

据了解,通过发掘首次掌握了运河河床剖面第一手资料,初步了解了运河开凿技术、使用、疏浚等信息。本次发掘出土文物种类多、数量大,主要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石器、琉璃器、玉器等;还出土几十万件瓷片及为数不少的动物骨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出土物以瓷器为大宗,占85%,涉及南北方20多个古代窑系窑口,其中不乏珍品。出土文物中既有生活实用器,又有文体用具、装饰艺术品和玩具等。瓷器釉色有青釉、白釉、青白釉、影青釉、酱色釉、绿釉、黑釉、黄釉,胎质细密的白瓷占有相当比例,这些反映了唐宋时期中国的制瓷业技术水平发展到又一新的高度。

根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为南游,调动几十万民工开挖了古汴河,开通通济渠,因中间自荥阳北板诸至开封原是一段古汴河,所以唐宋人称通济渠为“汴河”。由于开挖汴河截断了南北官道,所以在今天的大隅口处,修了一座桥,以方便南北行人,这座桥就叫作“埇桥”。到了1142年,宋金和议,形成长期对峙局面,堵塞了南北交通,汴河逐渐湮没,埇桥被废。埇桥虽被废,但它延续了400多年,是宿州形成的主要条件,在历史上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这里已不再有淙淙流水,也不再有“隋堤烟柳”了,而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商业化城市景象。但是,埇桥曾经在哪儿,仍然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谜。

运河出土的金代陶瓷

1987年,工商银行宿州支行在大隅口淮海路西侧建办公大厦打基桩,在位于运河遗址区大河南街北侧与中山街南侧相对两处距地表2米多深处,碰到大量凿制规整、错缝叠砌的长方形条石构筑遗存。考古专家随即赶到现场考察,发现两处相距40多米,与史料记载通济渠“水面阔四十步”基本相近,且体量极大。

近日,考察组随市文物所所长韩三华来到遗址现场,韩所长告诉考察组:“在这段遗址上,大运河是东西走向,沿着中山街至小东门,再转到东关大街。当时在这里发现了坩埚(熔融用的工具)等文物。”

据韩所长介绍,后来在淮海路东侧与大、小河南街之间建设工地又出土了古蕲县界碑半截(现收藏于市文物管理所)。该碑镌刻着数个方位行政区划名称及其距离里程,其区划名称与唐代很贴近。淮海路连接的是历史城区南门和北门,出南门通往历史上的蕲县,出北门通往历史上的符离县,这两处重要发现为考古专家寻找史料文献多有记载的埇桥提供了重要线索。专家初步认为,宿州市城区的大隅口位于通济渠遗址上,应是历史上著名的埇桥遗址所在。对于具体位置,考古专家认为中山街的位置应该是河堤,而埇桥就在河堤的南部,隐藏了数百年的埇桥之谜终被揭开。

传承孝文化——走访宿州闵子祠

在宿州市的埇桥区和萧县地区,“鞭打芦花”家喻户晓,这个与孝行有关的故事就来自《论语》中曾五次提及的贤人闵子骞。2013年9月17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位于宿州市的闵子祠,拜祭孝悌仁义的闵子骞。

◇孝悌仁义的闵子骞

根据史料记载,闵子,名损,字子骞。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元前487年,春秋鲁国人。为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贤”第二。闵子骞故里所在最早源于《史记》。闵子骞的先祖,系鲁国的第四代国君鲁闵公,到其父亲闵马夫时是八世祖。按照周朝制度,八世祖就得“别于公族”,成为普通的百姓,不再享受公家的俸禄。家庭失去了鲁公族的依托,为了生计,闵父开馆办学。后来鲁国“三宦弄权”,国政日衰,闵父携全家迁居“宋国相邑之东”,即今天宿州的闵祠村。

考察中,一位村民向考察组说起了关于闵子骞的故事。闵子骞是随其娘胎而来到闵祠村的,生于闵祠村,长于闵祠村。迁居后,闵父仍以教书为生,到闵子骞8岁时,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故,闵母因病而故,子骞从此失去了生母。其父亲闵马夫,续弦娶姚氏为妻。继母相继生了两个弟弟,闵革和闵蒙。后来发生的“鞭打芦花”,使闵子骞的孝行传为千古佳话。有诗赞曰:“人生百行孝当先,千载谁堪闵子贤?日暮北风寒彻骨,芦花散作雪满天。”闵子骞后人有一支一直住在此地,繁衍生息,至今闵氏在宿州市仍是大姓望族。闵祠村里的人几乎都姓闵。

《论语》中记载闵子骞是一位道德品质非常高尚的人。孔子把学生分为“德行、文学、政务、言语”四类特长生。闵子骞是德行的表率、楷模。闵子骞的德行值得称道的是尊师、孝亲、简朴、高洁四个方面。其中世人最称道的为孝亲。

◇探寻闵子祠

考察组来到了位于206国道边的曹村镇闵祠村,看到闵祠与闵墓一路之隔,墓在祠之北,祠在墓之南。这里三面环山,溪流环绕,环境幽雅。

陪同人员介绍,宿州闵子祠,历经千年,风雨剥蚀,历朝递加修葺,才得以保存至今。其始建于汉,兴盛于唐、宋,元毁于兵火,明万历年间斥巨资重修,清道光年间、民国元年均重修过,时存3道庭院、19间殿宇。

据了解,闵子骞祠,为闵姓子孙祭奠先贤和商量重大族事的场所,3进院落,十分紧凑,现存房屋14间。祠前座一石鼎。祠内东墙壁上镶嵌有清代康熙丙寅年(1746),宿州知州高其佩指书五言律诗碑一通。碑文:“内外言无间,诗歌谁足论。独能传圣道,一德共乾坤。墓树朝常静,冢山夜不昏。匪徒瞻拜起,相与励贤孙。”仅此方碑碣的文物价值就不同凡响。

正堂中塑有一坐北朝南的闵子像,须生文面,一派大儒风度。院内有一株古园柏,树龄约2500年,高16米,胸径1.56米,相传为闵子骞亲手所植。后院银杏一棵,树龄也在2500年左右,老干遒劲,古意盎然,新枝繁茂。两厢陈列汉代画像石和历代碑刻108块,似在述说祠堂的久远。明代尚书李化龙曰:“闵子祠堂官道西,芦花满地草萋萋。阶前几棵青松树,不是慈鸟不敢栖。”祠外有两座碑亭,祠东公路旁原有牌坊一座,上书“先贤闵子故里”。闵祠东围墙面对206国道。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提倡尊老爱老,这与当代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正因如此,文物部门前几年在闵祠内添加了二十四孝堂,陈列着历史上24位孝行先贤。去年,宿州市还成立了孝文化研究会,相关人士正在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弘扬和传播宿州的孝文化。

考察闵子祠

闵子骞衣冠墓

据元代费县尹邵显祖在《重修费公闵子祠记》中记载,宇内有闵子墓者,一在宿州,一在范县,一在济南洪家楼,同时记述“此处(宿州)墓冢高大,俨如山丘”。

闵子骞终老于山东济南,因此一般认为宿州闵子骞墓只是一座衣冠冢。坐北朝南,高6米,直径40米。近旁有两座“中”字形墓,传说为闵子骞的两个弟弟闵革和闵蒙之墓,墓高2米,直径24米,总占地约6400平方米。整个墓地松柏掩映,庄严肃穆。站在这里,也能感受到古人把“闵墓松风”列为古宿州八景之一的心境。闵子骞衣冠墓上有棠梨树一株,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每逢阳春三月,繁花怒放,清香袭人,似乎还在播撒着千古文明的传统馨香。“闵子骞之墓”碑是1995年12月宿州市文物管理局立。这里到底是衣冠冢还是长眠着闵子骞真身,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闵子的孝行依然感化着代代子孙,千秋不衰,他依然活在宿州人民的信仰里。

祠墓东旁有一山丘,名曰“骞山”,祠东西一为洗砚池,另一为洗须沟;东南有高台,名曰“晒书台”;西有芦花湖,验证了“鞭打芦花”的真实性。祠外有两座碑亭,牌坊一座,上书“先贤闵子故里”。上述一切物证、实证,印证了闵子骞的出生地和墓冢地就在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祠东南有孝泉和闵子故居。这里不仅自然风光宜人,还有许多关于闵子的传说,这些都成为宿州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因子。

“这几年我在大学里和淮北地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作过多次传统文化学术讲座,每次都要提到闵子骞‘芦衣顺母’值得称道的德行、孝行。孝老、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能在淮北大地久久传扬,正是由闵子这样的贤德的大儒为道德楷模。淮北属于汉文化圈核心地带,汉代推行‘孝治天下’,孝文化深深地在这里扎根,孝老爱亲,蔚然成风,也是淮北好人之多的一个原因吧。”站在闵子祠面前,考察组成员张秉政教授感叹地说道。

◇泗县地面的“活运河”

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地近沿海,背靠中原,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的23个县(市、区)之一。千百年来,大运河的踪迹大多埋葬在了地下,大运河泗县段故道全长28公里,是大运河故道仅存的“活着”的运河,尤其是“十里长街”原始风貌保存完好。2013年9月25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的脚步踏上了寻找泗县“活运河”的路程,在这里,他们探秘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揭开泗县运河的神秘面纱。

◇探秘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据史料记载,泗县历史悠久,古称“虹县”“泗州”,1912年废州设县。泗县是著名的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是彭雪枫、江上青等战斗和献身的地方。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并留下不朽诗篇。从春秋的管仲,三国的鲁肃,唐朝的李白、崔颢到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从明清的郑板桥、龚起晖到当代的刘少奇、陈毅、张爱萍、彭雪枫、江上青等历史名人,都曾到过此地,并留下激扬文字。

出了泗县高速收费站口,考察组等待前来对接的人员。张秉政教授向考察组讲了当日活动的大致安排,对接人员汇齐后继续前行。车子折向新濉河边上的一条覆着石子的堤岸土路,在新濉河与另一条河流的交叉处停了下来,在这里泗县“申遗”办公室主任向考察组介绍了大运河泗县段的情况。

在有关专家的讲解下,考察组了解到,古汴河由灵璧县虞姬墓入泗县境,东经长直沟、周庄、彭铺,沿泗宿公路北侧穿城东注。当地老人称城东一段为“东汴河”,城西至唐河一段为“西汴河”。东汴河经水口魏庄、枯河头、通海店至泗洪县马公店约20公里与谢家沟(老濉河)水汇合,东流至青阳镇折向东南,经石集、城头至淮头入洪泽湖。另一支流由泗城西关外绕城过南关闸南下,越10公里至霸王城南石梁子,又南行15公里至天井湖由漴潼河入淮。

汴河走水口魏庄、哭河头、马公店、青阳一线向南入泗达淮尚有出土物可证。1951年治濉时,于哭河头南岸挖出黍子数石。昔传隋开汴河有“纳黍行舟”之说,由哭河头至通海店一段,地势较高,向为航运所阻,纳黍代水似为有据。

1972年在长沟镇宗邓村境内(鹿鸣山)西北1公里处,挖出一只木船,长约10米,前后两仓,其部分船板现藏于县文物局。经初步鉴定,该船为宋代以前的木船。

一个县拥有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那它的显性价值和潜在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一位专家说道:“泗县大运河故道里的一瓢水堪比京杭大运河里的一河水,运河给了泗县运气,完好无损的‘十里长街’遗址,那是宝贝呀!它使人好奇,让人心动,更让人魂牵梦绕。应该说,先人留给泗县的宝贵遗产将会造福子孙万代。”

据了解,泗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编制了“隋唐大运河(泗县段)保护与整治方案”。结合文化旅游产业整体规划,打造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品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业态。将来,在十里长街建起大运河遗址公园及旅游区,广大中外游人便可到此一览隋唐大运河的迷人风姿。

在泗县考察运河水灌溉井

“我们将历史与文化变成动力与资源,变为人们可以‘感受、消费、体验’的文化产品,走上一条‘以文兴商、以商养文’的路子。三河整理,清水绕城,让河水流起来,活起来,新鲜起来;让河道两岸绿起来,红起来,美起来。‘水韵泗州’定会叫响!”相关专家说道。

曹苗段现存故道共3.6公里,即运河出城的郊野段。该段考古揭示的古运河河口走向及其河道结构,证明曹苗段运河故道历史上未经过大的改造,基本保持通济渠河道的原始风貌。该段运河故道现虽不能通航,但仍发挥灌溉、分洪、景观等作用。沿岸分布着叶、崔、康梁、五里庙、十里井等村庄。据史料记载,“泗旧州与虹县皆跨汴而城”。依此推算,运河沿线居民临水而居应不少于1300年,曹苗段沿线居民现有518户共2000多人。

沿曹苗段被遗弃的老省道前行,一路上有遗产区界桩、景观石出土点、清代土地庙遗址、曹苗考古发掘点、十里井、曹苗大桥等遗点。2013年3月,泗县在对隋唐大运河(汴河)故道进行修整时,在汴河与新濉河交叉口西约100米的河道中发现大量沉积石,并出土3块不规则石块。经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均出土自宋代文化层,其石质与灵璧石相似。其中最大的一块景观石,高152厘米,宽92厘米。清代土地庙西南距泗城5.5公里,石质,高90厘米,宽68厘米,厚60厘米,左上方残缺,庙身左侧记载修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二月。

◇揭开泗县运河的神秘面纱

2012年4月,为了解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故道的基本情况,提供科学的保护依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曹苗段故道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时沿运河故道横向开挖一条探沟,贯穿南北两岸及河底,发掘面积280平方米。发现凹槽及柱洞形遗迹。出土一批珍贵文物,有唐宋时期的陶瓷器、骰子、围棋子、铜钱、铜镜等。发掘证实该段运河南北河口宽43~46米、深4.75米,南堤宽约5~7米,北堤现存宽度约5米,对研究泗县段故道的结构、年代及历史变迁等具有重要价值。

唐宋时期运河沿岸居民以漕运为生。1127年北宋灭亡,国家政治中心转向南方,隋唐大运河逐渐丧失漕运功能。沿河居民也从运河经济逐渐向农业经济转移,部分以种菜为生。为满足灌溉需要,20世纪30年代菜农在运河北岸修建了一座水井,用以灌溉菜园,故名“菜园井”。井上取水工具是发明于春秋时期的“辘轳”。

据了解,十里井位于汴河北岸,因距泗城十里得名。史载,1877年北方大旱,“淮河竭,井泉涸、野无青草”,“运河龟坼,赤地千里,河中无勺水”。十里井是运河人家为保障生活用水而挖掘,为石砌水井,开挖年代不详。旁边村庄亦名“十里井”,村名来自井名。

张秉政教授随机采访了一位名叫刘文发的村民。他讲了这里发生的大大小小故事,说这里有“三斗三升芝麻官”之说。可见泗县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

刘文发把考察组带到了新建的清水湾公园,参观了布置在这里的运河艺术文化展馆,听取了陈主任关于运河遗存和“申遗”工作的介绍。

据陈主任介绍,千余年的风雨,洗涤了多少历史的残迹,然而汴河遗迹犹存。泗县城西门处,可见明代汴河入城的水关遗址。存留在人们心中的那些有关隋唐大运河的种种传说,依然不绝如缕。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隋炀帝游幸江都时,适逢宿州大旱,禾苗焦枯,赤地千里,汴河也断流百日。

隋炀帝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自己寻欢作乐,竟然下令沿河百姓用大量黍、稷,拌上香油,铺在干涸的河底,并选派童男童女拉纤前行。当赤身裸体的童男童女们拼尽全力绷紧纤绳时,龙舟上的隋炀帝却挥剑砍断纤绳,荒淫无耻地寻求刺激……这样的传说,真真假假,难以查考。

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兴修水利工程的时候,在泗县的古汴河河底,居然真的挖掘出大量已经炭化了的黍和稷!这一发现,也许可以印证隋炀帝旱河行舟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来到泗县感到十分亲切,泗县人尤为热情。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是,泗县打运河牌,28公里的运河遗址很快就会成为壮观、气派的文化长廊,让隋唐运河唯一遗存的地面河成为一大亮点。”张教授说道。“来泗县想了解的东西很多,深深感到时间不够用。”余敏辉主任也表示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离开会议室时,考察组正好遇到了刚刚来到的泗县县委书记王娟。余教授和张教授便和她交谈起来。就四周运河的开发和运用,余敏辉教授建议,科学发掘运河历史文化,充分利用运河文化资源,让泗县变得更美、更亮、更有特色、更有魅力。

在运河古道上新建的浅水湾公园

◇追寻宛转悠扬的“泗州戏”

行进在泗县的大街上,考察组看到两幅醒目的标语:“建设运河名城,打造智慧泗州”。“扮靓大运河,唱响泗州戏。”

据了解,泗州戏,源于拉魂腔,发展、成熟于古泗州,也就是今天的泗县,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所有的民间小戏一样,早期的泗州戏表演形式非常简单。

最初是一个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有明显的说唱和沿门乞讨的痕迹。后来发展为有八九个人合作的小戏班。有所谓“七忙八不忙,九个人看戏房”的说法。泗州戏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戏曲程式规范的影响不大,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

泗州戏的唱腔曲调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劳动号子及农民生活、劳动的音调,如赶牛耕地、妇女哭腔等,并吸收了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调,同时加以改造发展。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很强,讲究自由无拘,要求伴奏“跟着演员的演唱走”,以便于演员的发挥和创造。艺人们还把这种形式称为“怡心调”,可见它带有相当多的随心任性的因素。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观众逐步减少,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泗州戏的生存出现了危机。

看到大街上的标语,考察组也期待着泗州戏与大运河结缘,作为泗县的特有的文化形式,再次以优美的唱腔和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和大江南北。

◇千年古刹释迦寺

2013年9月25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踏上了前往泗县霸王城遗址的路程,他们将在这里探寻霸王城的历史遗迹,揭开释迦寺的神秘面纱,寻找与大运河一起兴衰的历史文物古迹。

古汴河绕城而过

◇释迦寺的前世今生

释迦寺坐落在泗县城东老城墙一环路边的原省级粮食储备库大寺粮站院内,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释迦牟尼的名字命名的寺院。

泗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王玉柱向考察组介绍了相关情况。嵌在大殿后墙上的《敕赐释迦寺重修藏经楼施地围墙碑记》载:“……然考其由来,乃是宋英宗时敕赐寿圣寺,明祖定鼎,易名释迦寺,正德间始建是楼而供养法藏……康熙岁次庚寅中秋谷旦。”

《泗虹合志》载:“释迦寺,原名‘寿圣寺’,在城东南隅,建于宋英宗时,明洪武间改名‘释迦寺’。大殿坐北面南,有殿宇两进,后有藏经楼,站其上可俯览全城。寺院内有银彀树、罗汉石、九欹松、琵琶井、香水桥、透亮碑、皂角树等。”由此可见,当时的释迦寺,庄严肃穆,宽敞明亮,香火鼎盛。1981年,其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王玉柱介绍,释迦寺遗存大殿一座,砖木结构,长16米,宽15.5米,面积248平方米。梁柱粗大挺直,布局井然。嵌在大殿后墙上有《敕赐释迦寺重修藏经楼施地围墙碑记》。安徽省文物部门会同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和相关专家,实地察看了释迦寺原址、碑刻和木料。经考证,认定释迦寺始建于宋代,现存实为清代中晚期建筑。

《泗虹合志》上记载:“同治乙丑四月,统帅刘铭传移驻彭城,道经泗州,借宿释迦寺。”在泗县为州治的1865年4月,作为曾任过台湾首任巡抚,为抗法保台和台湾的开发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淮军名将、朝廷要员刘铭传曾来泗县,并在泗县的释迦寺住过,且留下两首诗作。

千年古刹释迦寺

其一:“梦中曾被仙人诏,怪我如何不出家。两眼尚包儿女泪,此生自识果缘差。览游禅寺思身隐,流落风尘念物华。心事茫茫何所寄,大江东望浪淘沙。”

其二:“岂劳修练方为佛,若得清闲即是仙。如我长征无息处,揽君彻夜不安眠。未辞辛苦行千里,忽欲留连住一天。愿待澄清放归隐,好来方丈结禅缘。”

在以上两律的开头,《泗虹合志》里还留下了“刘铭传,合肥人,福建巡抚”的注释。

刘铭传,作为淮军高级将领、朝廷要员,在道经泗县时能借宿释迦寺,这足以说明释迦寺在当时的泗州城中,其住宿条件、人文环境还是首屈一指的。

对释迦寺的景致,虹人许寅和韩仓曾有过描写。许寅在《长歌赠东林(即释迦寺)馨然上人》中写有这样的诗句:“金碧辉煌佛面光,晨钟暮鼓勒梵诵。琵琶井中月华明,香水桥边春水生。此日烟柳青满堤,绿波绕寺芦芽齐。梅花香老春风暖,驯鸽归飞日未低。”

韩仓亦有《春杪游释迦寺》,诗云:“春来信步过桥西,拄杖悠悠兴未迷。松响骤回连竹径,钟声未了又莺啼。三提禅意生幽境,一带诗情落翠堤。贪看东林难遽去,赤霞遥衬夕阳低。”

或许正是因为释迦寺内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才使刘铭传这位为朝廷奔波千里、东征西讨、耗尽心血的朝廷大将有了留宿释迦寺的心愿。

而今,虽然刘铭传早已作古,他最终也未能实现“愿待澄清放归隐,好来方丈结禅缘”的夙愿。释迦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颓败向历史和未来作着无奈的诉说。

释迦寺大殿因商业开发被拆,留下了一桩憾事。所幸的是,在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泗县县政府对被毁文物实施了原址复建,历经磨难的大殿重又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释迦寺是大运河岸边一个韧性十足的忍者,一个让世人惊叹连连的符号,静默而又深沉的生存状态,慢慢地渗透到运河的最深处。释迦寺在一望无际的皖北平原上所扮演的角色,恐怕不是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能讲得清楚的。”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感叹道。离开了释迦寺,考察组的车子又出发了,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说不尽的霸王城遗址

走过一条泥泞的、窄窄的小道,眼前就是一块平地,从留下的印痕来看,这块平地是不久前平整出来的,一块灰旧的“霸王城”牌子静静地立在那儿,像极了一个瘦弱的、憨厚的汉子捧着一杯颜色浅淡的香茶站着,等待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前面就是石梁河,河沿有一颗桃树,遗址的右边是一颗石榴树,旁边连着石梁河大桥,左边是取土留下的疯长着野草的坑坑沟沟。

王玉柱主任告诉考察组成员,脚下的这个地方就是当年的西城门。原有城门已难觅其踪,而残留的城垣却被一道高出地平线的土岗子隐隐约约地勾勒出一个轮廓来,这道土岗子就是当年城垣的遗迹,如今已长满了荒草。护城河尚断续有水,踪迹依稀可辨。

在2012年12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的80处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泗县墩集霸王城遗址位居其中。

考察霸王城遗址

中国有几个霸王城,谁也说不清。就在大运河的沿岸上,灵璧的尹集镇、固镇的濠城镇、濉溪的孙疃镇、荥阳的广武山境内都有霸王城遗址。这些霸王城都可能是当年项羽驻兵屯粮、抗击敌人的地方。泗县的霸王城坐落在墩集镇任集行政村。

《泗虹合志》载:“霸王城在城东南20余里,石梁河东岸,楚汉相争时,霸王项羽驻兵于此,垒土成城。”根据对该遗址的考查,发现地面上和土层内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文化遗物,在该城内及周边调查时发现少量新石器时期的鼎足、陶片,商周时期的鬲足等。陶片主要分布于城内南部的空地上,以夹细砂灰黑陶为主,另有较多的夹植物陶,可辨器形有鼎、罐、器盖、大口尊等。

该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标本,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该遗址是泗县境内发现的最典型的龙山文化早期遗址。同时在遗址内发现较多战国和秦汉时期的陶器残片。霸王城遗址,与正西5公里外的汉王台相对应,城址年代在时间上与楚汉相争时期相吻合。

2006年8月,央视4频道“走遍中国·走进宿州”栏目组带员考证,这座霸王城是在淮北地区同名的几座霸王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该城周长1200米,面积约76000平方米,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自然风蚀和人为取土等诸多原因,造成城墙高低不均,但城址清晰可辨。残存城墙最高约6米,最低约1米。城墙周围有护城河环绕。

城的东、南、西部,距平地约有六七米高的城墙保存完好,城墙上长满了杂树、蒿草,中间还有一条人行小道。护城河尚断续有水,踪迹依稀可辨。城墙处处可见陶器碎片和秦砖汉瓦。可见,这里曾是当年项羽屯兵之处,也就是霸王城的所在地。楚霸王曾在这里厉兵秣马,以图天下。

一位好奇的村民走上前来,听说考察组是来寻找当年霸王城遗迹的,立即来了兴致。早在童年,他一天到晚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这土岗子上跑来跑去,跑累了就坐下来听老人讲西楚霸王的故事。

他翻出了记忆中祖辈留下的传说,栩栩如生地转述给了考察成员们,还绘声绘色地描述霸王城几十年前的样子。最后他比画着告诉成员们:“项羽的兵马多,一人一兜土就可以筑起一道城。”

2000多年过去了,项羽的失败并不被人们所在意,楚霸王曾经的强盛和豪迈永远留在了世人的心头上。站在霸王城的遗址上,考察组成员想象着当年深沟高垒的城墙是如何的巍然壮观。下午的阳光,漫过远处的村庄树林,漫过石梁河荡漾的水波,投射在考察组队员身上,投射在这片遗存上,把古老的城垣染成了古朴的土黄色。

张秉政教授说:“这是一个有遗址、有遗物、有故事、有味道的地方,可惜挖掘不够,保护不够,利用不够。”时光悠悠,当年的风云岁月,已化作一声笑谈,流传在百姓之中,而对“霸王城”遗迹的开发保护,不仅符合当地村民的愿望,而且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和保护。有了运河的开发运用,泗县将会变成一首感人的诗;有了霸王城的重现,泗县将会变成一首激越的歌。

◇灵璧的钟馗文化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楚汉遗存较多,文化底蕴深厚。灵璧钟馗画、灵璧奇石、虞姬墓并称为“丑、奇、美”灵璧三绝。2013年9月26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踏上了灵璧运河文化考察之旅,他们将在这片土地上拜谒千年虞姬陵墓,品味钟馗文化的博大精深。

正在建设中的“钟馗文化园”

第一站,考察组就来到了正在建设之中的灵璧钟馗文化园。灵璧是神化人物钟馗的故里,钟馗诞生于始祖黄帝驱邪、统一华夏的远古时代,是中化民族几千年朝野民间广为传颂的驱邪神灵和吉祥大神,能祛除妖魔鬼怪、保佑百姓平安吉祥,是华夏五千年所尊崇的正义大神。钟馗打鬼的神奇传说和故事一直为人们所乐道。

灵璧文广新局的王从效局长向考察组介绍了钟馗文化园的规划和建设情况。钟馗文化园规划占地1875亩,一期工程的总体空间布局可以用“1148”来概括,即“一条轴线,一个中心,四大功能区域,八大旅游景区”。还将在二期建设钟馗文化高层论坛会所,完成以后,它的基本功能定位为钟馗文化研讨基地、钟馗画的创作基地、民间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以及休闲度假游览胜地。目前全国没有以钟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此项目的实施填补了国内旅游景点的空白。

钟馗文化园的建设现已初步完成了小花山景区的山体修复和水体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的馗风塔位于钟馗文化园最北端的制高点上,塔高48米,为四角方塔,唐代建筑风格,建成后将成为灵璧新的地标性建筑。

“民间文化就是民俗文化,大俗文化就是大雅文化。民俗文化又是根基文化,你们打民俗文化做得对,但要注意在将民俗文化与道教文化相结合时,不要忽略了主题。”当王局长讲到将钟馗文化与道教等文化结合时,张秉政教授补充说道,他希望当地能把钟馗文化真正地做大做强。

钟馗雕塑

◇享誉中外的“钟馗画”

灵璧民间千姿百态的钟馗画艺术堪称中华一绝。镇宅驱邪、纳福保平安的钟馗画饮誉古今中外。张教授提出来想看一看艺人们作画的过程,王局长安排下午在文化馆进行。

考察组来到文化馆,看到三男一女四位画家正在聚精会神地作画。老艺人马林先生向队员们介绍道:“灵璧钟馗画承传吴道子之法,并与民间技法相结合,风格独特,自宋至今兴盛不衰,已成为中国民间绘画艺术的瑰宝。”灵璧也因此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我从艺二十多年,也琢磨研究了二十多年。我的基本技法是‘以墨造势,以细线勾形’,既体现了‘奔放不羁’的钟馗画特点,也将水墨画法发挥到了极致。”据了解,马林所画的钟馗画属于写意画法,他也一直坚持着从事钟馗画创作。“民间艺术走向世界,钟馗画是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之一。”马林说。

他在众多来人的观赏之下,即席挥毫创作。案前的马林先生屏息静气,双目微眯,运笔生风,泼墨如雨,一任奔纵的激情感怀流淌在腕底作雄健运行。不大一会儿,一幅钟馗画创作完成了。马林先生还把它作为礼品送给了行走大运河考察组。余敏辉教授用“慕名而来,满载而归”八个字来表达感谢之情。

纵观历代灵璧钟馗画,造型之丰富,风格之诡异,令人叹为观止。灵璧所绘钟馗,大多以肖像特写为主,同戏剧舞台,一人亮相,满台有戏一样,其钟馗站似一棵松,坐如一口钟,正所谓“平地起金山”。这种造型颇合钟馗人物之威严、粗犷之气度,加之大胆采用夸张与变形艺术手法,使钟馗形象更加鲜明,更具视觉张力和感染力。

灵璧民间艺人在绘画实践中,总结出了造型的画诀是:“头戴乌纱帽,双翅圆而尖。文判穿官服,裾短两肩宽。前后绣补服,玉带系腰间。衣冠多褴褛,颜色红与蓝。武判着甲胄,铠叶鱼鳞联。足穿黑朝靴,靴底现白边。站立弓字步,独立一腿弯。手作抓鬼势,或持笏与扇。按剑挺胸脯,拔剑怒眼翻。刺剑翘剑指,锋插鬼心间。”

民间艺人挥毫创作的钟馗像

灵璧钟馗画家对钟馗形体动势作出的刻画,使一切鬼怪恶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可见,灵璧钟馗画造型画诀,是不可或缺的灵璧钟馗画的造型特色。

作为民间绘画,灵璧钟馗画一直追摹延承盛唐画风,以墨线勾填,施朱敷丹,精彩绝艳。在表现上,既有工整细密的线描造型,又有艳丽厚重、对比强烈,且富有装饰趣味的色彩效果。民间认为红色吉祥,尤其用朱砂画钟馗祛邪纳福最灵验。

千百年来,用朱砂所绘的“红钟馗”备受人们喜爱。灵璧钟馗画作为祛邪降魔、赐福纳祥的民间艺术,以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底蕴,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钟馗画艺术的鼎盛、书法新秀的崛起、民间美术的茁壮成长,融入整个灵璧的钟馗文化之中,蔚然成为民间文化里的一枝璀璨的奇葩,也是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源。

◇拜谒灵璧虞姬墓

在灵璧和定远各有一处虞姬墓。在灵璧虞姬墓廊处显著位置有块清代墓碑,碑文上记载:“定远之南有一姬墓,彼葬姬首,此葬姬身。”考察组将要拜谒的就是灵璧虞姬墓。陪同考察组的灵璧文广新局局长王从效说:“在这条线上,要说灵璧历史文化的厚重,这就是最厚重的点。”

灵璧县地处安徽省北部,江淮大平原东部。这是一块孕育着无数美丽动人故事的热土,2000多年前,恢宏浩荡、悲壮激烈的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就发生在灵璧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故事流传至今。虞姬墓作为楚汉战争的重要遗存,千古传颂,四方景仰。

虞姬墓圆基弧顶,一人多高,直径二三十米的样子,墓拱为青砖所砌。封土上芳草萋萋,枝虬横斜。周围有十来棵柏树、冷杉,没有规则地散布着。

虞姬墓上生长着一种虞美人草,开着虞美人花,此草此花独独在听到《虞美人》的乐声时枝叶皆动,对其他任何曲子都没有反应,这是一奇。还有一件,墓地上长着一颗专开白花的桃树,结着苦果。当地人说,这是虞姬长居地下,孤独寂寞,在向人们吐露凄苦的心迹。

墓地四周,生长着一种奇特的野草,经春萌夏葳到秋凉时节,西风乍起,野草就会变得一片殷红。在乡人的传说中,那野草殷红的颜色,就是虞姬的鲜血染红的,于是人们便把这种野草称作“殷红草”。

墓前,有一块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时所立的墓碑,南向而立,上下两段拼接而成。碑的上方有“巾帼千秋”四个大字,中间是“西楚霸王虞姬之墓”,碑两边刻有“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对联。

风姿绰约的虞姬像

据了解,虞姬墓历经千年,时坏时修。灵璧县委、县政府为弘扬虞姬文化,开发建设了虞姬文化园。文化园占地300余亩,分楚汉文化展示区和综合旅游服务区。一期工程“楚汉文化展示区”占地近100亩,景区建设有虞姬展示区、虞姬享堂、虞姬文化广场、霸王展示区、霸王享堂、亲水平台、景观桥、书法碑廊、虞姬故事长廊、唐河水上景观等重点景观。

“历史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科学在于有史料记载和史实依据,艺术在于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地解释和想象。”拜谒完虞姬墓,余敏辉教授感叹道。

◇虞姬与西楚霸王项羽

园内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在一尊大鼎前面,讲解员为考察组讲了虞姬定亲的故事。

虞姬出身名门,才华出众,当年仰慕她的苏州后生不计其数,提亲的媒人几乎踏破门槛,可她一概婉言谢绝。一天,虞姬随父到文庙烧香。她灵机一动,指着庙中的一口千余斤的大铁鼎说:“谁能举起这口空鼎,我便嫁了他。”但见一身高8尺的壮实武士,撩起衣袖,轻轻一提,便把千余斤的宝鼎高高举过头顶,连举3次,脸不红,气不喘,这人就是项羽。虞姬为项羽的英雄气概所吸引,随后与之喜结良缘,举鼎得妻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孰料项羽灭秦后,恃勇骄傲,最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边,演出了“霸王别姬”的悲剧。2000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就在灵璧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的。那位著名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就在这里发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天长吟。跟随项羽南征北战的绝代佳人虞姬,面对四面楚歌、兵败如山倒的绝境,唱出了“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悲歌,随后拔剑自刎而死。

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

项羽与虞姬,一个是力能扛鼎、气吞山河的盖世英雄;一个是风姿绰约、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英雄与美人的爱情,在残酷的战争中得到了升华。栩栩如生的雕塑、慷慨凄美的文字、形象传神的图片,生动地展现了虞姬传奇的一生:从出生时的祥云笼罩,到少女时的书香流韵,到与项羽的一见钟情、喜结良缘,再到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完整地展示了虞姬忠贞不渝、舍生取义的爱情。

垓下之战奠定了汉王朝400多年的基业,演绎了“霸王别姬”这千古不朽的爱情佳话。沧海桑田、浮生如梦,历史的年轮碾过千年,有多少人记得楚汉相争滋生出的仇恨?而虞姬与项羽的旷世绝爱却千古传颂,鲜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

张秉政教授感慨道:“虞姬是忠贞爱情的捍卫者,宁死不为汉人妇;虞姬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力劝项羽打回江东,以图东山再起。”

王从效局长也谈了他的看法:“对于项羽的认识,人们只记住了他的豪放,但我要说,没有项羽,就没有大汉的兴起。项羽推翻秦王朝,为汉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纪念馆内,考察组站在一尊高2.6米、宽1.4米、横长3.5米,造型厚实,姿态平稳庄重的仿紫铜质《霸王别姬》雕塑前,2000多年前那个悲壮而又哀婉的历史瞬间,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项羽头顶盔、身挂甲、肩披大巾,左手抓鞘,右手托起虞姬,圆瞪两眼,神态悲切。虞姬面容丰润,凤眼双闭,头戴桂冠,轻纱紧贴肤体,衣袂飘扬,宛转流畅。

听了张秉政教授和王从效局长的解读,再审视这里的一景一扬,在感伤和惋惜的同时,更有了敬重和景仰之感。

◇寻觅花石纲遗址

2013年9月29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继续探寻灵璧花石纲与垓下遗址。花石纲遗址位于灵璧县娄庄镇蒋圩村,303省道北侧,余桥西至王赵沟一带,东西长约700~1100米,南北宽约40米,整体地形为带状隆起,高出地表约1米,遗址地表上大部分为农田和民房覆盖。

在灵璧县文体局王局长的介绍中,考察组了解到,花石纲是“纲运”的一个物种。“纲运”即编纲分运,是物质运输的总称。“纲运”始创于唐,发展于宋,宋徽宗时期最为辉煌。

时在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为了当时最大的园林建设工程——艮岳,宋徽宗在苏州设置了一个叫应奉局的专门机构。有一个叫朱勔的苏州人,于山石素有心得,被蔡京推荐来管领该局,专事在东南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花石到手后,多经水路千里迢迢运往京城汴京,就是现在的开封,十船一组,称作一“纲”,这就是“花石纲”名称之由来。

当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问到“灵璧打运河牌、打奇石牌,这两者是怎样联系的”时,王局长答道:“有两个重要接点,一是张氏园亭,一是花石纲遗址。”

花石纲之扰波及两淮和长江以南等广大地区,以两浙为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应奉局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则获“大不恭”之罪,搬运时,破墙拆屋而去。凡是应奉局看中的石块,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绝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出来。

“花石纲”持续了20多年,到了后来,“大率太湖、灵璧、慈溪、武康诸石;江浙花竹、杂木、海错;福建异花、荔枝、龙眼、橄榄;海南椰实;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诸果;登、莱、淄、沂海错、文石;两广、四川异花奇果”,都是搜求强夺的目标,侵扰范围之广,亦远不止于东南一带了。为保障“花石纲”的运输,关系国计民生之重的漕运都被挤在一边,漕船和大量商船都被强征来运送花石。

《宋史·陈遘传》有其事记载。宣和年间(119—1125),朱勔的花石纲船队行至灵璧蒋圩,与淮南转运使粮草兵船相遇。当时汴河连年失修,河床淤积,河槽水窄浅,两只船队难以同时通行。兵船不得行,引起官兵哗变。淮南转运使陈遘下令捕系朱勔,所运花石纲被哗变官兵掀翻于沿河坡岸。这样,当年的花石就被长埋于灵璧县娄庄镇蒋圩村的地下。

王局长把考察组成员们带到这片遗址上。一条北方再普通不过的路边小沟出现在队员们面前,6~7米宽的沟口,3~4米深,沟岸和沟底长满了荒草,活着的和死去的拥挤在一起,日积月累的尘垢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来来去去中,呈现暗淡无光的面貌。现在遗址现场的表面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东西。(www.xing528.com)

据王局长介绍,东边的树干上还保留有“花石纲遗址”的标志,当队员们抬头看时,牌面已被换成了即将举行的“京剧票友电视大赛”的广告。这里曾经还遗留着当年的一块巨大的观赏石,但后来不知所踪。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村子附近还有许多花石纲遗存的痕迹,几块巨型的虎石就散落在村子的不远处,两次修建公路,许多遗石被用于奠基。20世纪50年代,在花石纲遗址上还能看见奇石若隐若现地散落在宿泗公路边的田地里,当地称这一地点为“乱石河”“旱河”。

“荒草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清香,一种夹杂着泥土气息的清香,一种渴望着被走近、被触摸、被爱抚的气味。这段花石纲遗址,像退光了羽毛的小鸟,在喧嚣的公路旁静静地蹲着,守着一份沮丧和落寞,在秋天落叶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孤独和无助。”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

为了更好地摸清运河的走向,大运河花石纲遗址被作为一处重要的遗迹点来调查。2002年,省考古所组织大运河安徽段考古调查。2009年,省考古所组织专业人员对隋唐大运河灵璧段展开考古勘探工作,确定了运河灵璧段的走向、河床、河堤的宽度等。

灵璧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隋唐大运河遗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花石纲遗址保护规划》《隋唐运河遗址保护条例》正在制订中。

一路走来,虽然考察组没有见到大运河汩汩流淌的原貌,面对的是干涸的河道、简陋的土坑,但是其形象还是从这些不起眼的事物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访灵璧垓下古战场遗址

告别了花石纲遗址,考察组继续行走在历史的文化长廊中,一路尽是高低不平的乡间土路。9月末的时节,路边是金黄的庄稼和翠绿的菜蔬,偶有浅浅的水沟,成片丛生的杂草芦苇。考察组来到了垓下遗址。

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堆土为营,深堑拒敌,兵少粮尽。刘邦率数十万汉军及诸侯各路重兵重重包围,展开决战攻势。

霸王听到四面汉军夜唱楚歌,意识到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绝望境地,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一曲唱罢,泪如雨下,倏地拔出夫君腰间的宝剑,伏剑自刎。项羽抱着心爱的美人,泣不成声,身边侍卫也都哭了。项羽跨上战马,突出重围。数处负伤的项羽来到乌江江畔,正逢乌江亭长撑船靠岸等待着渡他过江。

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这时心中没有恐惧、没有失落,甚至没有惋惜和悲伤,头脑异常清醒和冷静。项羽谢绝了亭长的好意,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追随虞姬而去,时年仅31岁。

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千古绝唱的垓下之战,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迈向繁荣强盛的新起点。此战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

项羽的形象也没有因这场战役的失败黯然失色,而是以其悲壮、重情和豪气更加熠熠生辉。在秦王朝统治衰微的时候,原本没有一尺一寸权位的项羽,奋起于民间,三年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自号为“霸王”。

英雄美人,旷世绝爱

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风云,写下了一段永世不朽的神话。司马迁评价道:“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其位置有三说:安徽灵璧、安徽固镇和河南鹿邑。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楚汉战争》图中标注,“垓下”在灵璧东南的沱河北岸,东经117°38′、北纬33°21′的位置,即今韦集镇境内,也就是队员们现在脚下的这块土地。

考察组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垓下遗址,出现在队员们眼前的是一块高大雄伟的遗址标志碑。黑色花岗岩长方体建筑,碑体高2.02米,寓意战争的年代是公元前202年;长4米,厚0.4米,寓意楚汉战争打了4年;基座高度为1.1米,寓意战争的发生年代是当年的11月。

碑体正面镌刻有“垓下遗址”四个金黄色大字,背面刻有灵璧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原副主任孙淮滨先生撰写的碑文,详细记载了历代学者对垓下遗址的考证。

地方文史专家在讲楚汉相争的故事

标志碑离公路100多米,西面是一条窄窄的通村小径,东面和北面是成片的庄稼地。这块与别处没有什么两样的田地,因了这块石碑而让人感动得几乎落泪。手扶石碑,犹如触摸到远古的岁月。

与葱郁的庄稼相比,沟边浅紫色的野菊花显得渺小单薄了许多,但是它们不招惹也不沉沦,不显摆也不自卑,倒是让人觉得可爱了许多。秋日的阳光落在了石碑的正面,石碑的背面依然遮掩在自己的阴影里。

沱河北岸就不断有箭镞、弩机、宝剑及汉代砖瓦等出土。在这片土地上,出土文物不仅有与战争相关的铜兵器,还有半两钱,其也与秦代通用的货币一致。虞姬墓与垓下遗址南北咫尺相望。

楚歌台在遗址的西北方,垓下之战正值11月,正当西北风劲吹的季节,楚歌台的方向与战争发生的地点和季节风向相一致。

这里的霸离铺、散楚山等地理环境无不如榫合铆。灵璧县委县政府将适时启动垓下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加强对遗址古迹的保护工作。这新落成的遗址保护标志碑就是整体规划的第一步。

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上说:“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在古代自然形成的一面平缓、一面陡峭的高冈绝岩地形称为“垓下”,这个地方北部平缓,南部陡峭,呈半岛状由北向南伸延。

“清同治、咸丰年间,每遇大水,垓下附近的百姓就会带着牲畜跑到垓上以求避水,因为那是最高的地方。2000多年过去了,在灵璧垓下仍可见这种特殊的地形。”王局长介绍说。

在谈到灵璧与固镇的“垓下遗址”之争时,王局长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什么事情都不在争,而在做。争而不做,是你的也不是你的;做得好了,不是你的也是你的。”

村长胡叶俊告诉考察组成员,这个村叫老庄胡,民间有“垓下谷堆三千三,数罢金山数银山”的民谣。金山、银山都在韦集镇金银山村境内,目前绝对高度分别为27米和21米,相传是垓下之战时汉将韩信所筑,作点将台用的。

南面的沱河离此100多米,“三千三”的谷堆也大都分布在沱河以北。“这里有很多汉墓,挖的时候一个接一个,大的是青石墓,小的是砖墓,砸烂的墓石到处都是,有很多墓被盗了。”村长胡叶俊说。

这里历史厚重,民风淳朴。随便找上一个人,就随便一个地方,他都能讲出太多的故事和传说来。他们在这里生活太久,日子会远去,记忆也会走远,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闻着空气中散发的庄稼的香味,大家都回归到了自然的怀抱中。

◇漫步灵璧奇石文化园

灵璧是“天下第一石”原产地,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3年9月28日,考察组再次上路,继续探寻灵璧奇石文化。车子行驶在路上,时不时看到“五彩奇石,魅力灵璧”的标语。

灵璧奇石园外景

眼观四方,到处都有灵璧石,田间地头,沟边路口,房前堂内,桥沿河岸;竖立着的,横卧着的;有底座的,没底座的;打磨上色的,原始本色的……奇石是灵璧最有特色的资源了。

◇走进灵璧奇石文化园

对灵璧石文化较了解的王局长接待了考察组成员,并把我们带到了灵璧奇石文化园。灵璧奇石文化园占地300多亩,其中水面80亩。核心区即博物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沿水面四周建设的五大功能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一是石之音主题区,内设八音广场、亲水观景台、石啸广场,突出表现灵璧石的声音特点;二是张氏园亭主题区,以灵璧奇石再造《张氏园亭记》描述的历史原貌;三是石之史主题区,建设历史人文景观,体现灵璧石历史文化;四是奇石集萃主题区,建设灵璧石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欣赏;五是石之艺主题区,为游人提供休息、观景、餐饮、交流等服务设施。

走进这自然和人文景观相辉映的美丽园子,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大自然的巧夺神功。园内棚亭幽雅、回廊绵长、曲桥雅致、流水潺潺、垂柳摇曳,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沿路更有巨大的灵璧奇石点缀着,名贵花木相映成趣。

园区以徽派建筑为主。“如果在江南小镇,我们看到‘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我们皖北平原看到这样徽风皖韵的徽派建筑,顿时使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张秉政教授说。

正对着园门的主建筑就是汴阳楼,考察组对这个名字很感兴趣。王局长解释说:“像岳阳楼这样全国在水之阳的楼都比较有名,我们把这座建在汴水之阳的楼叫‘汴阳楼’,旨在打造‘皖北第一楼’,为‘纳水入城、揽山入怀’作铺垫。这里不仅是灵璧石的展示,更是灵璧历史文化的缩影。”

汴阳楼依水而建、气势恢宏,为奇石园的主要观景建筑,也是灵璧博物馆的所在地,‘汴阳楼’三个字是由时任县委书记唐庆明同志挥毫泼墨写就。汴阳楼分为4层,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飞檐、灰顶。底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的楼阁为纯木结构,一楼为奇石展厅,二楼为灵璧历代历史文物展厅,三楼、四楼则是他山石、将军石和钟馗画展厅。

走进汴阳楼内,映入眼帘的就是形态各异的奇石,或如迎客松,或如山水写意,或如动物,等等。灵璧石汲日月精华,聚山川灵气,不仅被历代皇家所用,也为古代文人雅士所喜欢。楼内还有各种灵璧磐石石刻作品,磐石乐器、磐石茶壶、磐石砚台等。磐石琴清脆悦耳、余音绕梁。

灵璧奇石

◇名扬天下的灵璧奇石

见到灵璧石,陪同考察组的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同功就来了兴致。他是一位灵璧石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家中收藏了几十块精美奇石。李主任翻开一本杂志,指着上面的一张图片告诉队员们:“这是我收藏的一组灵璧石,我给它起个名字叫‘霸王别姬’。右边一块高大的带金钱纹的石头酷似身穿盔甲、满怀悲壮的霸王项羽,左边低矮的秀气的石头像极了虞姬的头像。”

也就是这种十分神似和绝妙的组合,才让李主任每每提起这组石头来,总是抑制不住激动和兴奋。考察组的目光停留在照片上,李主任的目光停留在大家的脸上。

灵璧石无论大小,都天然成形,千姿万态,具备“皱、瘦、漏、透”的特点,意境悠远。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灵璧石具有“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

灵璧石肌理缜密,质素纯净,坚固稳实,有分量感和温润感。灵璧石之奇妙者在于造型奇巧,体态夭矫,肖形状物,妙趣天成。虽片掌之大,能蕴万物之象;虽一拳之小,尽藏千岩之秀,确实有“试观烟云三山外,都在灵峰一掌中”之意境。

灵璧石大者高广数丈,可置于园林庭院,立足为山,峰峦洞壑,岩岫奇巧,如临华岱。中者可作小丘蹬道、河溪步石、池塘波岸缀石、草坪点缀散石。小者可供于厅堂斋馆,或装点盆景,肖形状物,妙趣横生。闲暇对坐,一瓯清茗,神趋其中,诗律歌节,琴韵画意,袅袅侧畔,顿发清思,把人带入另一境界,得到一次美的陶冶。

楼内博物馆还展示了灵璧悠久的文化旅游资源,玉石山遗址、垓下古战场遗址、霸王城遗址、壁画墓、花石纲遗址、通济渠、磐石山摩崖石刻、虞姬墓等,犹如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洋洋洒洒地铺展开。馆内还有钟馗画优秀作品展、将军艺术馆等。

◇张氏园的前世今生

在文化园的西南角还有一处“张氏园亭”,这是按照留存资料的描述新建的。张氏园,又称“兰皋园”,原址在灵璧县西关电影院西侧,是古汴水北岸一处大型私家园林。张氏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兄弟的庄园。据张氏家谱记载,灵璧张氏的先人唐代清河郡珂里县张公艺曾建园亭,唐高宗李治曾亲笔为其宅堂赐墨“百忍堂”。

到了宋代,张公艺后裔殿中丞张次立和宰相张礼因避乱求安,由珂里迁移至灵璧定居。张氏园始建于宋天圣年间(1024—1032年),之后历经“五十余年”之久的建设,蔚为大观。张氏园引汴河水入园,其建筑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的“借景手法”,融山河之美于一园,为典型的园林建筑风格。

灵璧奇石

张氏园在当时已声誉遐迩。文人名士多慕名来访,并无一例外地对它的清幽发出由衷的赞叹。北宋著名诗人贺铸兴致勃勃地写道:“集仙昔荣养,卜筑循兰陔。深径万株合,清池百亩开。飞梁荫菡萏,攒栋跨崔嵬。淮海红药,潇湘移翠栽……”被誉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有《访张氏园亭》诗三首,其一是:“汴水溶溶带雨流,黄花艳艳亦迎秋。看花引水园林主,应笑行人易白头。”北宋时期,欧阳修、黄庭坚、米芾、宋祁、石曼卿等文人士大夫都曾慕名来访张氏园,并留下了不少诗文、传闻、踪迹。

跟灵璧张氏园结缘最深的名人要数苏轼。相传张氏园亭有著名对联,系苏东坡遗文:“园林春阳鸠唤雨,亭台日暖蝶翻风。”一次在园中观赏灵璧石时,苏轼于砌台下见到一块灵璧石状如麋鹿宛颈,被深深吸引,当场作《丑石风竹图》。主人欣喜万分,就把这块石头赠予苏轼。

据了解,苏轼曾经数次来到张氏园,仅为灵璧石作诗文就有30多篇。有一次苏轼邀请荆溪居士蒋淑颖、宿州太守礼安中于张氏园中痛饮,不料苏轼因饮酒过量,竟醉卧在园中一块名为“小蓬莱”的奇石上。苏轼稍醒酒后,便在他醉卧的奇石上题写:“东坡居士醉中观此石洒然而醒。”蒋淑颖见之复题云:“荆溪居士暑中观此石爽然而凉。”礼安中题其后云:“紫溪翁大暑醉中读三题一笑而去。”

园主张氏得此墨宝,皆刻于石。此石一经苏轼等人题词,名声大振,时称此石为“天下第二块醒酒石”(第一块为唐宰相李德裕平泉庄园名为‘醉卧即醒’的石头)。皇帝宋徽宗知道了这件事,后来想方设法把兰皋园的这块石头搞到禁中去了。

张氏园的确是理想的归隐清幽之地。从地理位置看,它依傍汴河而建,引水入园,具有“家在水上,水在院中”的苏杭韵味。由交通枢纽大运河可以直接乘舟入园,也可以由园入河,出游十分方便;从建筑规模上看,也可谓壮观,贺铸说它是“深径万株”树、“清池百亩”荷,更有“红药”、“岱松”“萝茑”“奇石”“新梅”“亭台”。

张氏园毁于何时,没有确切的记载。古汴河到了南宋由于不断淤积,最终沉于沙底,没有了汴河的张氏园自然失去了得天独厚的滋润,加上南宋时期淮北地区成为宋金交战的前沿,兵燹战祸此起彼伏,这片世外桃源幽静不在,它的荒废已成必然。

苏轼笔下留名的一块历史遗石仍在,它成为园亭昔日风采的见证。这块被称作“丑石”的大型园林磐石重约6吨,历经了种种磨难和创伤。2002年以前石体的大部分曾被埋入土中,几乎被世人遗忘,后在灵城张氏后裔的大力援助下,“丑石”被挖掘出来,重与世人见面。

新址上建起的这座张氏园,正中静卧着张氏园亭遗石“小蓬莱”,高4.6米,宽1.9米,厚1.8米。石体圆浑厚重,中有空洞贯穿,具有苍古之美。

“这些仿古建筑成了灵璧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载体,风吹雨打,几百年依然会屹立着。‘倏拔地起,蔚为壮观’,这是我对灵璧的感受。经济是一个城市的容器,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容器,艺术也是一个城市的容器。”站在张氏园中,张秉政教授感叹道。

◇美丽神奇的皇藏峪

在脱了棉衣就穿短袖T恤的淮北平原上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的。像今天这样凉爽宜人的深秋时节,应该是登山探幽的绝佳天气。领队余敏辉主任因下午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提前回去了,张教授和我们在萧县博物馆馆长周水利和文广新局副局长黄茂强的陪同下前往皇藏峪,去与那里的山光林影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皇藏峪距离萧县县城约30公里,原名“黄桑峪”,因峪内长满郁郁葱葱的黄桑树而得名。后因那位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前为躲避秦兵追捕而藏身于此,后人改名为“皇藏峪”。《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微时常隐芒砀山间,此山有皇藏洞,汉高祖避难处。”皇藏峪位于皖北萧县东南,面积2273.33公顷,是江北罕见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地带,为皖北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森林,现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安徽省自然保护区、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近皇藏峪,首先映入视野的是山门牌楼,高10米,宽14米,为三楼三门九彩建筑,庄重典雅、巍峨壮观。门楣上书“皇藏峪”三个镏金大字,圆熟俊秀,超凡脱俗。山门前有一座刘邦跨马的塑像,让人一眼尽览一代帝王的英姿。

瑞云寺

遍野青檀

办了手续,带了导游,我们便进了景区。回头看门楣背面是“汉王流韵”四个大字,耐人寻味。坐上观光车,沿着山间林荫道路一直开到锁龙桥。从锁龙桥顺着山道西行,再北拾级而上,是皇藏峪的心脏瑞云寺。瑞云寺,曾名“黄桑寺”“皇藏寺”“望云寺”。《史记·高祖本纪》载:“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气云,故从往常得季’。”根据这一传说,宋端拱二年(989年),取“刘邦居处每有祥云缭绕不绝”之意,改寺名为“瑞云寺”。有碑记曰:“众山环合,卫基如城,间有古寺,名曰瑞云。”现高悬寺门之上的“瑞云寺”匾额,字迹苍劲古朴,为清代安徽大书法家邓石如所题。

据《江南通志》记载,寺院始建于晋,中经隋、唐、宋、元、明,屡有兴废,明末清初,度遇和尚开山扩充,以后几经扩建,初具规模。清末以后几经战乱,后又经“文革”,寺院颓败,经书、塑像荡然无存,殿宇大多毁坏。1978年后,政府拨款修葺,现在建筑基本恢复原貌。瑞云寺呈三进三阶式院落、殿阁庑舍共99间,古色古香,颇具匠心。前院有藏经楼,楼下为斋堂,楼上藏经,原有《经藏》《律藏》《论藏》共4000余卷。中院有大雄宝殿5间,宽敞堂皇,气势雄伟。内塑有佛祖、观音、十八罗汉等20多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后院有方丈室,明三暗五、清雅幽静。左右楼阁,廊腰迂回,飞檐钩天,别具一格。整个寺院石级层叠,回廊交错,门楣多变。瑞云寺依山而建,背负山崖,面临深谷,布局奇险,寺周围群山环抱,左右有山溪环绕,上下有古树伞盖,红墙碧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甚得造化之妙。古人曾题“萧国福地”。现在寺内游人如织,香烟袅袅,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前院内一棵参天银杏,历时1300多个春秋,依然绿荫如盖。后院里3棵银杏树并排连在一起,为一奇景,人们形象地称为“携子抱孙树”。中间粗大的一棵是爷爷,右边笔直细长的是父亲,左边弯曲低垂的是孙子。孙子之所以这么不成器,是因为过于贪恋右前方美女化身的桂花和腊梅。有一位诗人为其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而动情,赞之曰“时光越千年,一躯擎云天。历尽冰霜劫,子孙自昌繁”。右侧是一株枝干虬劲的古松,树高数十米,树龄与银杏树相仿。厢房前金桂、银桂合称“姐妹树”,每当花季,香飘满峪,沁人肺腑。院内终日香烟缭绕,松枝在缥缈的雾霭中时隐时现,故有“虬须佛气”之称。清人蒋佩曾宿此赋诗:“青鞋且趁夕阳晴,流水孤村画里行。远蟑钟鸣香阁近,深林犬吠老僧迎。灯摇佛座三更梦,风卷松涛一院声。”

由瑞云寺往西南行,步步登高,约140米,再攀悬崖、越峭壁,可见一天然洞穴,这就是皇藏洞。皇藏洞位于半山腰,隐秘险峻,背靠大顶岩,北望阎王鼻,左有平顶山,右有钻天峪。一巨石迎洞而立,人称“飞来石”,石壁上刻有“洞天飞来”四字。洞深10余米,呈圆形,四壁光滑,顶壁如穹,其底平坦,可容十余人盘膝而坐,怪石嶙峋,玲珑天成,别有情趣。山洞内塑有约两米高的刘邦佩剑白色雕像,十分威武。立洞门远望群山苍翠,俯视流水潺潺。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兵败,霸王项羽追赶至此,刘邦情急无奈之中躲进悬崖上一个小小的石洞里藏身。追兵到前,一块巨石从天而降,落到石洞的前面,形成一道屏障;紧接着又有殷勤的蜘蛛用自己的丝网密密地将洞口封住,造就一种假象。刘邦借此躲过了劫难。

汉王刘邦,生于丰,长于沛,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出生于徐淮地区威威赫赫、彪炳千秋的风云人物。他出身农家,顺应潮流,聚众起义,推翻秦王朝,击败楚霸王,安定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当上皇帝,开创了平民天子、布衣将相的先河,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皇藏洞折而上攀就是观景峰,登峰俯视峪中景色,高丘低壑,巨石长木,尽收眼底,让人不禁顿生超然世外之感。有诗云:“悠悠天边云,习习八面风。黄绿青蓝紫,尽在一望中。”再攀山上去,赫然入目的是虎口峰,峰腰有一洞叫“美人洞”,其洞地势险峻,小巧美观,可容五六人,每当晨曦初露或晚霞烧起之时,洞门烟岚缭绕,玲珑巧石与奇花异木相映成趣,仿佛其中有美女幻影、楚楚动人。有诗赞曰:“崎岖仄径奋登攀,天开石洞有奇观。烟岚起落凝神处,朝朝暮暮一婵娟。”

沿山涧小道西行,在峪西北群山环抱之中,见陡崖下有一天然石盆“洗钵池”。瑞云寺香火鼎盛之日,开堂放戒,众僧侣每于饭后皆到此处洗钵,故名“洗钵池。”池如盆状,水清见底,大涝涨而不溢,久旱浅而不涸。

在瑞云寺东南40余米,有一井,井口呈“插剑”形,旁立石碑,上书“拔剑泉”。昔日水深l0多米,清澈如镜,其水甘洌。传说当年刘邦逃至此之时,人困马乏,寻水无着,于是拔剑斫石,剑拔泉涌,汩汩外溢,故名“拔剑泉”。泉井上建有两层木顶六角亭,吸引着众多游客在此驻足观赏,或三三两两歇息纳凉。近侧有马扒泉。相传当年刘邦剑拔泉涌之时,他骑的那匹马也奋蹄扒地,终于也流出了汩汩泉水,叮咚作响。现马扒泉下的山泉依旧清冽,流过一座小石桥,滋润大地,然后便不见踪迹。

仙人床,是皇藏峪中令人神往的又一景观,它位于寺东300多米处,为一天然巨石,其形如床,面平如砥,上面凹陷如人卧压痕迹,正好可仰卧一人,伸腰展足,悠然自得。传说度遇和尚常年睡于石上,吐纳练功、休憩养性,最后长眠于此,经张果老点化成仙。人称此石为“仙人床”。

这座高高低低、苍苍莽莽、绵延不断的山峰静卧于龙岗山中,为山东古老丘陵的延伸部分,山脉大致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374米,一般为100~300米,相对高度20~30米,山顶平缓,山坡较陡。皇藏峪不是大家闺秀,没有泰山的伟岸,没有华山的险峻,没有黄山的雄奇,也没有庐山的富丽,但她姿态娇小,容颜清秀,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以她的秀姿素面,吸引了豫、鲁、苏、皖接壤地区纷至沓来的游客。

这里的山势总的说来并不算陡,有的舒舒缓缓,一如河南永城境内的芒山;有的虽然稍微有些陡峭,但也绝不似华山那样斧劈刀削,危崖万仞。皇藏峪山石的性格特征十分鲜明,多显平滑柔润之态,但也不乏突兀、嶙峋和斑驳,多种面貌的山体共生,豪放与婉约并存,辉映着渺渺青空。那些冷峻的山石,则如皇帝的容颜一般沧桑肃穆,从古到今,俯瞰了人间千万年,默默审视着尘世的清心与贪欲、善良与罪恶。

景区内有190多种木本植物,700多种中草药,58种鸟类,另有野兔、刺猬、蛇、獾等野生动物。树,恐怕是皇藏峪最得意的杰作。这里古树众多,千年以上的就有1万多棵,这些历经几百年、几千年仍岿然不动的生命形态,苍翠了一座山色,峥嵘了一段历史。苍松、翠柏、黄桑、青檀、银杏以及各种杂果树交错混杂,共同组成了淮北大地3000余亩苍茫浩瀚的林海和天然氧吧,染绿了层层叠叠的山峦。

最有特色要数青檀树了。密密匝匝、遍山漫谷的青檀树,植根于叠嶂山崖之中,盘根错节,千姿百态,造化神秀。有的直生矗立,有的横生倒挂。风霜雪雨之中,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塑成了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树根似虬龙翻旋盘卧,树干如蟠蛟屈曲伸展,树冠若孔雀开屏成荫。郁郁葱葱,气势俊逸超拔;婆婆娑娑,风姿奇特劲秀。瑞云寺山门前的一株青檀树,已经空心了,主干上长了个瘤子,呈不规则圆形,直径40厘米左右,其色金黄,正看似龟,侧视像兔,人们命名为“金龟听经”,又名“龟兔同体”。大概由于青檀树树瘤较多,躯干苍虬,材质不理想,才没有遭到人类的砍伐,成全了它的长寿,真是应验了老子的祸福相倚论。青檀的生命是顽强而又极具个性的,悬于山崖,树干执着地顺着崖壁的缝隙攀缘而上,在坚硬而冰冷的岩石中生生撑出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轨迹。枝枝杈杈从峭壁中奔涌而出,伸展着,盘旋而上,肆意张扬着坚韧的风骨和旺盛的活力,不在鸟语虫鸣中消沉,不在花芬草芳中媚俗,不在山险石奇中驻足,愈老愈壮,愈久愈坚。一棵独立山坡上的青檀,生活了两千多年,树根已是千疮百孔,树干也是满目疮痍,然而在已垂死的躯体之上,新的根茎孕育而生,新的枝杈蓬勃升起。扎根的土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敢于伸直腰身,敢于挥舞手臂,就能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汲取生命所需要的空气、阳光和水分。

这也是皇藏峪一带山民的本色。那长相并不十分漂亮的女导游,少了几分狡黠与世故,多了几分热情与真诚;那守着小摊儿卖着干鲜山货的老翁老妪和少男少女,本本分分、规规矩矩;那善良朴实的农家汉子,面对游客的咨询,全都耐心、热情、温和而有礼貌地指点迷津。张教授不由地感叹这里桃花源一般古朴的民风和清良的世风。他说:“萧县人勤劳、坚韧、简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忠孝、热情,纯朴,受楚文化的影响。”

我们闻到了蘑菇地锅鸡的浓香。山脚下有一片平坦的开阔地,上面建筑着一排数间极为简易的民房,没有围墙,没有院门,房内摆设着整整齐齐的桌凳,房前支着一排4个锅灶。这里用的蘑菇是皇藏峪里的特产,有补肾养颜之功效;公鸡是山上散养的,喝了林里的泉水,吃了山间的虫子,肉质自然美味,现挑现称现杀;用山林中的木材烧制,烧出鸡肉最天然的滋味。蘑菇地锅鸡可是誉满黄淮的名菜,有“不吃蘑菇鸡,白到皇藏峪”之说。

先将铁锅烧热,倒入自家产的黄豆油,葱、姜、蒜、川椒、花椒、大料进锅,炸透香料。把剁好的鸡块放入、翻炒,加酱油和足量的水,盖上锅盖,文火慢炖。揪一块面团,团成圆,丢入水里,然后从水里捞出面团,撕成面饼。鸡肉烧熟时,加入事先泡好的山蘑菇,然后开始再把面饼子贴入锅内。继续焖上5分钟左右。出锅时先铲下面饼,然后盛出鸡肉,上桌时连菜加汤正好一脸盆。

山风低语,青鸟软啼,秋阳抚慰着苍山,菜香夹杂着酒香,听觉的、视觉的、味觉的,一起刺激着游客的感官。

花香蜂蝶闹,景美嘉宾来。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风流雅士来此游览、观景,写下的诗文连篇累牍。皇藏峪以其先天的自然环境、珍贵的历史古迹、迷人的传说以及享誉徐淮的地方名肴而吸引了四方的游客,成为皖北、苏北、豫东以及鲁南地区的著名游览地。多留一些森林,多留一些最原始的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后代是一笔无穷的财富。

◇探察萧县白土村古窑址

2013年10月3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继续行走在中华大地上。此次考察组到达的目的地是安徽萧县的车牛返村和白土镇古代萧窑遗址。在这里,考察组成员们将聆听传奇故事“鞭打芦花”,见证萧窑所生产的美轮美奂的瓷器,感受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白土寨老窑址

考察组来到了白土镇古代萧窑遗址。这里是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选定的重点考察项目。

县博物馆馆长周水利介绍,萧窑也称“萧县窑”“白土窑”,位于萧县白土镇,最初发现萧窑是在1960年,几乎所有的中国陶瓷史都写到了它。经考证,萧窑始建于唐代,到南宋时已成为金人在徐淮地区的大瓷窑之一,因当地既产瓷土,又有木柴、煤炭等燃料,为萧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白土从十几米深的地下挖出来,是制作瓷器的绝佳材料。宋伯胤的《萧窑调查记略》和胡悦谦的《安徽萧县白土窑》中都记述,当地瓷窑遗址中堆积了很厚的煤炭渣,这是白土镇的石炭支持制瓷业的明证。出土的瓷器多为白釉,应为宋金时期产品。1954年江苏省文管会在萧县白土镇窑址征集到一件白瓷瓶,瓶身刻“白土镇窑户赵顺谨施到慈氏花瓶一对供养本镇南寺时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字样,说明萧县窑的下限应为金代。

该瓷器造型美观典雅,做工精细,表现了很高的烧制技术,是该窑瓷器的典型代表。皇统元年为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是年宋金双方议和,南北疆划淮水为界。元代以后,萧窑逐渐衰落,至清时已完全毁废,仅存遗址。这里的药工大多去了景德镇等地。

走进白土镇,道旁路口随处可见散落于地的窑具和瓷片。镇的东、西、北三面都有古代窑址的废墟。在被遗弃的窑址上,队员们看到了大量残瓷片和窑砖、垫饼、支钉等制瓷工具,从这些碎片和残留上,可以看出烧制出的瓷器造型、胎质、施釉、装饰制作等十分粗糙。

考察中

“相当一部分瓷片上出现流釉、窑变、粘连等现象,可能是这些瓷器在烧制过程中毁坏了,质量过不了关,而丢弃在这里。”周水利馆长介绍说。

周馆长介绍,这些窑在烧制瓷器时,原料未经淘洗,因此断定应属于民窑。迄今为止,萧县文物部门在该县白土镇发现了前圩子窑、白土窑、夏村窑等5处窑址。

相传过去这里有古窑址70余座,有的文化层深达6米以上。宋人《夷坚志》云:“萧县白土镇造白器几十余窑,窑户多姓肖。总首其陶匠,约数百人,制作颇佳。”1961年萧窑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尚有可辨窑址12座,但未进行发掘。

萧窑古遗址地势相对较高,村民便在此处盖起了房屋,窑址随之不可辨认。在老白土人的记忆中,白土镇曾经以烧造瓷器红极淮北平原,可惜如今消失了。近因开发商承包进行开发,部分窑址随又凸现出来。

古代的交通没有如今这么方便快捷,运输瓷器这些沉重、易碎的物品,应该就通过水路,而这些砖瓦运往洛阳、扬州,可能就是通过运河,这些瓷窑的发现,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隋唐大运河淮北段昔日重要的交通运输作用。

走进老乡家里,没看到像样的家具,只见墙角堆放着几只叠在一起的完整的碗具。张教授随机采访一位老妇,问她多大年纪,生活如何。从老妇人口中得知,这个村子里的人普遍长寿,张教授惊羡地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不少村民就地取材,用窑具垒墙,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更具特色的是这里的几座百年以上的老房子。泥土墙里夹杂着瓷器碎片,深色的草顶像母鸡伸展着护卫幼仔的翅膀。

“与深墙高院的保护单位相比,这里给予我们的感觉是散漫和无序。自从站到了这个地方,我们的情绪就一直提不起来,惋惜且痛心。我们期待着宝贝不再被当作垃圾,我们期待着不论晴天还是阴雨天,总会有太阳升起,照进白土镇人的心坎里。”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离开了萧窑古遗址,考察组的车子继续行驶着。

◇探寻萧县车牛返村

队员们一到萧县,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一开始就提出来想看看“非遗”项目萧县农民画的制作工程。“我老伴是萧县人,我对萧县怀有深厚的感情。萧县农民画在国内名气太大了,是萧县人的骄傲。”张教授说。

据了解,萧地原为夏朝殷商氏族方国,史称“古萧国”,商朝灭亡之后被废为萧邑。春秋时附属于宋,称“萧叔之国”,即萧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为萧县。隋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属徐州管辖,1955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

萧县素有“文献之邦”的美誉,风骚人物荟萃,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随后,考察组把第一目的地定在了车牛返村。

车牛返村位于萧县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五洞山的南麓,隶属杜楼镇孟窑行政村,全称“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为了纪念闵子的孝行,将“鞭打芦花”所在的“杜村”改叫此名,可能是全中国名字最长的一个村庄了。村名太长,念着拗口,人们一直喜欢用简称。

其最早叫“芦花村”,成立人民公社的时候,“芦花”两个字被公社借用了,“芦花公社”下面不能再设同名的村,于是改为了“车牛返”村。村民还把每年正月二十四日闵子骞的生日这一天定为古会。

车子在狭窄、坑洼的村中小道上七拐八拐,最后停在了一座破旧寺庙堂面前。根据村长杜尚田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眼前的破旧寺庙是“千佛禅寺”,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千佛禅寺”遗址内石碑众多,有的独立站立着,有的镶在墙体里,有的铺在台阶中,有的半埋在泥土里。年代久远的字迹漫漶模糊,民国时期的字迹依然秀丽清晰。

最引起考察组成员注意的是一块乾隆御笔圣旨石碑,此碑刻于大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十三日。村长介绍说,这是乾隆下江南时路过这儿留下的。“千佛禅寺”成了这次探寻的一个铺垫。

◇闵子骞与“鞭打芦花”故事

萧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继侠和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科科长肖军向队员们较为详细地讲了和闵子骞有关的故事。

闵子骞,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是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闵子骞遭继母姚氏虐待,寒冬时节,姚氏俩亲子穿的都是棉衣,而闵子骞只能穿芦花做的衣服。一次父子四人坐牛车外出,闵子骞负责赶车,芦花衣不耐寒,冻得他颤抖不已,牛鞭从他手上掉落。闵父以为闵子骞懒惰,便挥鞭朝他身上打去。这一打,打出了他衣服内的芦花。闵父纳闷,去检查另外两个儿子的衣服,这才察觉出后妻的无德。闵父气愤不已,于是打道回府去休妻。闵子骞很懂事,立即跪劝父亲:“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闵父于是作罢。

后来姚氏悔改,待闵子骞如同己出。闵子骞以德报怨让人钦佩,但更让人感动的是他的识大体,为整个家着想。“鞭打芦花车牛返”的故事其实就是《二十四孝》里的《芦衣顺母》。

随同的文史研究者王同功介绍说,自“鞭打芦花”故事发生以后,子骞后母采集芦花的苇塘中,所有芦苇年年只长穗而不开花,成为千古奇观。据民间传说,此乃闵子孝行感天所至。

在村长的指点下,队员们来到“鞭打芦花”的地方。这里是“车牛返”村的老村口,一条依山势而筑的古老山道从远方连绵而来,入村后的一段已经荒废,石板缝中长满杂草。早些时候,当地乡绅在这里立了一块石碑,由李恒章撰文、王兆敏书丹、蒋相帆刻石、杜长耀竖碑。

碑文为:“孝哉闵子!人无间言,必在汶上,忠操靡坚。哀之今人,忠孝荡然。求则得之,效法前贤。”此碑损坏后,后人又于民国乙卯年(1915年)在原址上重立一碑,上刻着“鞭打芦花处”,两边有后人题写的对联“忠孝传后世,芳名垂千古”。

据了解,2005年9月,“鞭打芦花车牛返”遗址被公布为萧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的良好基地。“中国孝道的根就在这里,闵子骞的孝行在全国、在世界华人中广为流传。尊老重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

闵子的故事,让村上的人感到自豪。离村的时候,几位村民争相介绍:“俺村的人啊,人人知道闵子,人人学闵子,孩子孝顺,媳妇贤惠。有两位当后妈的,更是宽厚待子,别人不介绍,真看不出那是晚娘。”

据肖军科长介绍,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文化的传统美德,为后人树立孝文化的典范,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萧县政府筹备在该村建立“中国百孝文化园”,利用杜楼镇车牛返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利用杜楼镇车牛返村的荒废山地200余亩,以“鞭打芦花处”石碑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百名以上孝子孝女的典型,使其扩大建成为全国孝文化教育基地和旅游基地。同时恢复“四贤堂”、“鞭打芦花”牌坊、圣旨碑等古建筑物。

“‘鞭打芦花’内涵的拓展还不仅仅是车牛返村未来的一处风景,更应该成为每个人洞察世事的一双眼睛,让我们用孝道的、智慧的眼神细细品味人生。”张秉政教授说。

传承千年的涂山禹王庙会

自从母亲河孕育了华夏儿女并一代代繁衍生息以来,人们治理黄河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歇过。而黄河母亲的脾气是越来越凶,让她的儿女们受尽了无数的苦难。

古今治河的人物数不胜数,而在文明落后、物产贫瘠的远古时期,大禹治理黄河的方法是同时期最为明智之举,在文化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那“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一时被人们传为佳话,代代流传。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记得这位大英雄与黄河的传奇故事,蚌埠辖下的怀远则是把大禹供奉起来,让他的精神继续传承,并普照着这一方的人们。

◇涂山之上话禹王

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1983年7月前属宿州市辖县,今属蚌埠市)的淮河东岸,一座涂山拔地而起,双峰峻耸,瞰淮矗立。《史记》有云:“夏之兴也以涂山。”涂山为古涂山国所在地,也是大禹娶妻及第一次大会诸侯的地方。

涂山和涂山禹王庙会与大禹治水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考察组此次之行就是要探寻大禹治水之地,感受涂山庙会的人文气息,体验大禹治水精神。

“一部中华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治水史,大禹治水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淮河方域的人们。在那一方水土上成长起来的人们,都会对治水英雄禹王有深刻的理解,此次的探索之旅,将要探寻涂山庙会的空前盛况,感受大禹治水的精神内涵,对探索黄河夺淮、隋唐大运河多次改道的历史有着重要的认识。”

气势不凡的禹王庙

考察组还未出发,张秉政教授就向大家介绍了涂、荆二山之壮美,及禹王治水成功大会诸侯的故事,考察组满怀期待着这次探索之旅。

车子开在前往蚌埠的路途上,沿东海大道一路向西,过张公山后不远,即可远远望见一片挺拔的山峰郁郁葱葱。这里,蕴含塞北山脉的雄浑和江南山水的秀美。这里,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这里,就是历史文化名山——涂山。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成千上万的人齐聚涂山,扶老携幼一起祭拜大禹、爬山游玩、购物娱乐,热闹的场面往往持续一个星期。作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涂山上的禹王庙会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传承了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呈现出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车子停在涂山脚下,欢快的花鼓灯便登场了,山下两旁的路面上也已经摆满摊位,各种商贩将自己经销的商品展示出来,路两边的人们已经将整个马路围得水泄不通。抬头望去,在涂山的山路上,黑压压一片,逛庙会的人们已经大排长龙堵满了整个山路,让人为之惊叹。

通往禹王庙的山路上,一座宝塔矗立于此

从山脚下向山顶禹王宫走去,摩肩接踵,上山的人和下山的人已经将整个山路堵得满满当当。

“没见过这么多人的庙会,可以感受到蚌埠本地人对禹王的敬重和对庙会的感情有多么深厚,真让我大开了眼界。”在山路上行走的一位老者感叹地说。

“作为民间祭祀的禹王庙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和九月初九盛大举行,除了抗战期间蚌埠、怀远沦陷及‘文革’期间一度中断外,民间的禹王庙会一直延续至今。农历三月二十八的朝禹盛会,最是隆重。这一天,从山脚到山顶,登山赶庙会的人群浩浩荡荡,少则万人,多则10万人。”

行走的过程中,一位本地老者向考察组介绍着禹王庙会的历史渊源。在他的印象中,每年的禹王庙会都很热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此祭拜大禹,也会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回去,带动了当地的经济。

在登山的路途中,考察组看到山上山下,庙里庙外,鞭炮声声,鼓乐阵阵。这时候的涂山,俨然成了歌舞、小戏、大鼓、琴书、杂技、魔术的表演场,不少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香客游人也来这里寻根祭祖,登山朝禹。

“我是来自台北的,因为崇尚大禹治水的精神,也想感受一下禹王庙会的盛况,不远千里来到这,欣赏到了传统舞蹈花鼓灯表演,不虚此行。”来自宝岛台湾的侯德亮先生是第一次来到安徽,欣赏完花鼓灯表演,对于安徽的文化又有了深刻的印象。

一路上,考察组成员看到了旷澜平城石、启母石、朝日崖等景观,在禹王宫前方,还有一块刻有“有夏皇祖之庙”的石碑,矗立在山顶,给人以威武雄壮之感。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路程,考察组终于到达了位于山顶的禹王宫景区。

◇禹王宫内看庙会

踏步迈进禹王宫,便被它的建筑结构所震撼。禹王宫现占地34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建筑按八卦方位排列,共有五进。第一进有九间房屋,中五间等高,覆以黄色琉璃瓦屋面;山门是三间,两边有客房。

第二进为崇德院,有拜厅三间,旧时为官吏朝觐禹王,放置祭祀物品及休息的地方。原来厅内挂有苏辙、岳飞、黄庭坚等人的诗画,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唯东西墙壁嵌有几通碑记。

东侧清静道院内有三官殿一座。殿前原来有钟鼓楼各一幢,现也已经不复存在。西侧纯阳道院内有吕祖殿一座,殿内原有明代木雕吕洞宾像,今已不存。殿北东壁间嵌有苏轼书《涂山诗》石刻。

进入禹王宫,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香炉,香客们在旁边引火焚香,祈祷求福,请愿还愿的人们络绎不绝,不一会儿就已经有小半层香灰了。

踏步向里走去便到了第三进院子——禹王殿,整个大殿为歇山顶式建筑,屋面原为绿色琉璃瓦,今覆以青瓦。殿内正中奉祀禹王像,皋陶、伯益配祀左右。殿内还悬有木刻诗画数轴及楹联多幅。殿前东侧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所建香亭一座,西侧有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庙碑。

大殿东侧原建有慈航殿,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西侧为长春道院,建有邱祖殿。院西侧原建有苍龙阁,为两层木架结构,上层为藏经楼和历代禹王宫住持居室,下层为历代文人墨客下榻之处。

阁前现有一株垂乳银杏,雌雄同株,生机盎然,结果无核,堪称一绝。进入三进院便看到一个硕大的香火寮,以青砖砌筑成,上有屋脊,造型简洁质朴,是禹王宫最为珍贵的古建筑。

涂山禹王庙前,一座刻有“有夏黄祖之庙”的石碑矗立在山坡上,像是把门将军在迎接八方宾客的到来

禹王殿东侧是淮河碑林,历代有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光览胜,如三国时的曹操父子,唐时的柳宗元、狄仁杰,宋代的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明朝的宋濂,清朝的邓石如等,他们留下了众多赞美涂山和歌咏大禹功德的壮丽篇章,为涂山增色不少。

“想不到古今这么多名人雅士到禹王庙里写过这么多的题跋,真是为涂山风光的魅力和禹王精神所感动。”看到淮河碑林,同行者感慨地说道。

谈话间,考察组走进了第四进庭院。其为启母殿,奉祀禹之妻启之母——涂山氏女,殿前烧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最值得关注的是,殿前有两棵古银杏树,树内又生出楮树,其枝丫盘缠如龙,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赞为“老树参天欲化龙”。这里的老百姓称之为“树中树”,相传是大禹与涂山氏女婚配时栽种的连理树。沐日月之精华,吸山水之灵气,两株枯木中又钻出生机盎然的儿女树。

只见树的缝隙上塞满了硬币,经过的一位老人告诉考察组成员,当地人把钱放进树中就是预示着树生钱。树生树也能够生钱的说法在当地普遍流传开来。

“来着就想祈求个平安,看到整个涂山上的风光这么优美,真是不虚此行。”正在树上挂着平安带的朱姓教师说道,这是他见的香火量子数鼎盛的一次庙会,让他对涂山禹王文化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他说回去要把这次经历与学生们一起分享。

踏步走出禹王宫,考察组就被美丽的风光吸引住了。站在涂山顶峰,将怀远县城尽收眼底,放眼望去,淮河流经的地方依稀可见,就像是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与禹王的内涵。

“登临禹王庙,但见涂荆二山交相辉映,构成千里长淮风光旖旎与历史文化熔于一炉的壮丽景观。此行让我们收获颇丰,感受到明初开国文臣宋濂曾游历此地所道‘临濠古迹唯涂荆二山最著’说法不误。”回到车子中,张秉政教授意味深长地说道。

走下涂山,禹王宫里的游人还未散去,山脚下花鼓灯的锣鼓声回荡在耳边。考察组告别了一段传奇之旅,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探寻东方芭蕾,淮上花鼓灯

“今天我们要探寻蚌埠花鼓灯,花鼓灯的语汇之多、难度之高,舞蹈、锣鼓和歌唱在演出中的配合之复杂、协调,在世界民族民间舞蹈中都是罕见的。原为乞讨表演的花鼓后演化为花鼓灯舞蹈,并传承了几百年后依然经久不息,真可谓是中国舞蹈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还未到蚌埠市区,张秉政教授就发出了感叹。

说起舞蹈花鼓灯,受电视题材或电影的影响,人们首先应该会对凤阳的花鼓灯比较了解。而我国的花鼓灯多分布在安徽省的蚌埠市、凤台县和阜阳的颍上县,三地花鼓灯形式和表演艺术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众多流派。考察组此次要探寻的花鼓灯是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蚌埠冯氏花鼓灯。

车子开到涂山脚下,便被热闹的花鼓灯表演吸引住了,一场为迎接涂山庙会举办的花鼓灯文化节在这里精彩上演。广场上,众多的花鼓灯表演班子在此表演各式各样的花鼓灯舞蹈,周围聚满了前来观看的市民。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花村黄庄锣鼓班子、禹会区许庄村锣鼓班、冯氏花鼓等表演艺术团等六家艺术团同台竞技,真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演出中,“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有七人、九人、十一人等,第一人为“伞把子”,其余为“鼓架子”“腊花”各占一半。表演时,“武伞把子”舞罢,奔至上场门,高喝一声“唉”,引出群舞演员。“腊花”多人各自站在“鼓架子”肩上,手中翻动着扇花、手绢花,或做各种造型姿态,在狂欢般的锣鼓声中鱼贯而出。

冯嘴子村大门

花鼓灯竞技

花鼓灯陈列室里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冯国佩塑像

“伞把子”一把岔伞指挥全局,“鼓架子”和“腊花”联接转换各种图形,表演热烈、奔放的集体舞蹈,并穿插各人擅长的身段和筋斗,如扭、跳、翻、跌等一系列高难度技巧。演到激烈处,众“鼓架子”伴着锣鼓点节奏,常常吹起高亢悦耳的口哨。传统的“大花场”队形,先跳“走四门”,再换成图形,有“五朵梅”“蛇脱壳”“两堵墙”等20余种。“大花场”舞罢,全体演员在“伞把子”带领下跳出场。

“小花场”是“鼓架子”和“腊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情节舞,这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主要表现男女相互爱悦、嬉戏逗趣的情景。其中,有“二女争夫”的情节,有戏剧矛盾,表演起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看完花鼓灯觉得非常棒。它不愧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冯家班出场的时候更是掌声雷动,真是被精彩的表演震撼住了。”慕名而来观看花鼓灯表演的合肥市民王永山先生是第一次来到蚌埠,欣赏完花鼓灯表演后对冯家班的冯派花鼓灯表演赞不绝口。我们考察组也决定对冯氏花鼓灯一探究竟。

几经辗转,车子开到了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西南3公里处的冯嘴子村。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天河抱村落,碧水绕家门”。然而,冯嘴子最吸引人们的倒不是优美的自然环境,而是首屈一指的花鼓灯艺术。

与天河隔水相望的便是冯嘴子村,水天一色的景象让我们陶醉,水中不时还有天鹅在翩翩飞舞,河畔上的一座冯国佩石雕像倒映在水中。进入村口,一座红色木牌楼映入眼帘,上书“中国花鼓灯第一村”,牌楼矗立在村口,犹如一个大将军镇守在冯嘴子村一样,威武雄壮,永远保护着冯氏花鼓灯。

再往里走,有两块石碑矗立在路边,一块刻有“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冯嘴子花鼓灯生态保护村”字样,一块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的“中国花鼓灯第一村”。两座石碑并排而立,共同迎接着来自祖国各地的花鼓灯艺术家和爱好者前来观赏冯氏花鼓灯。

一进村,蚌埠冯氏花鼓灯艺术团团长冯开苗先生便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起冯氏花鼓灯的文化与历史渊源。“花鼓灯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说着花鼓灯的历史,我们走到冯国佩先生的塑像前,只见塑像手拿花扇,身体向前倾斜,表演着花鼓灯的经典动作。冯开苗团长介绍道,冯国佩,艺名“小金莲”,著名花鼓灯艺术大师,花鼓灯冯派创始人、一代宗师。他自小熟练表演女角“兰花”,并在继承前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将“兰花”的动作创新改造,使舞蹈动作洒脱妩媚,表演细腻俏皮。新中国成立后,冯国佩的艺术生命绽放异彩。

“他倡导由女演员演‘兰花’,甩掉了旧时代小脚女人走路的衬子,摸索出平足步、双环步、筛子步、搓步等新步法,塑造出‘新兰花’秀美健康的新形象。”在冯开苗团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石雕的背面,上面记录着冯国佩先生的生平事迹。

冯国佩是公认的花鼓灯一代宗师,冯派花鼓灯创始人,中国花鼓灯十大老艺人之一,国家级非遗传人,中国舞蹈艺术终生成就奖获得者。他曾将安徽花鼓灯跳进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沿淮群众誉为花鼓灯民间艺术的“活化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玛琳娜·葛贝伊女士曾称赞他是“了不起的艺术大师”。

“真为冯国佩先生的敬业精神和对花鼓戏传承感到震撼,不愧是一代大师,为整个安徽的花鼓灯开了一个新的面貌,值得我们敬佩。”听着冯开苗团长的讲解,张秉政教授连连赞道。

在冯国佩先生的雕像旁边,一座中国花鼓灯艺术传习所拔地而起。整个花鼓灯广场开阔平坦,不时还会有村里的孩子在广场上玩耍嬉戏,追逐打闹,一幅质朴的乡村风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传习所平时都会有表演,也会在里面彩排,里面还陈列着冯氏花鼓灯的历史渊源和荣誉奖励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冯氏花鼓灯的魅力。”谈话中,冯开苗团长的妻子彭金群向我们介绍整个村子的历史与现状。冯嘴子村是我国花鼓灯艺术明灯中最为耀眼的一盏。在清朝末年,冯嘴子村的花鼓灯就红遍了江淮大地,名重一时,不仅奠定了冯嘴子村在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的轴心地位,同时,也使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达到了一个顶峰。据村民介绍,冯嘴子村庄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村中居民以冯姓居多。

“自清朝中期至今,冯派花鼓灯已传承了8代。全村共有660户人家,人口2900人,几乎人人会表演花鼓灯。村中的花鼓灯艺术传习所里,有冯派花鼓灯历史及保护成果。”说着冯开苗团长带我们走进传习所,里面陈列着国家重要的领导人和名人要士前来冯嘴子村参观欣赏冯氏花鼓灯的照片,还保留有冯国佩先生示范动作要领的照片。

在冯氏花鼓灯传承谱系中,我们看到冯氏花鼓灯已经传承到第八代,而作为第四代传承人的冯国佩先生艺名“小金莲”。艺名为“小豹子”的冯开皖是冯派花鼓灯的又一传承人,水平最高,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8岁习武,10岁学灯,生于花鼓灯世家的冯开皖,从小就与花鼓灯结下了不解之缘。冯开皖师承他的大伯、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冯国佩先生,18岁中学毕业后,在村里成立了花鼓灯班子,当上了“灯头”,经常在怀远、凤阳、淮南等地演出。

花为媒,灯结缘。冯开皖22岁那年三月二十八,涂山庙会“抵灯”,遇到了马城东周村的花鼓灯表演队,扮演“兰花”的演员清纯可爱,才艺出众。两人一见钟情,第二年即托媒定亲,结为夫妻,演绎了一段佳话。夫妻俩都十分热爱花鼓灯艺术,经常一起演出,切磋技艺。冯开皖还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原生态的花鼓灯艺术进行改进和再创作。

“造化弄人,冯国佩先生的唯一传承人最终也离我们而去,这是冯派花鼓戏的一个悲哀。”冯开苗介绍道,冯开皖在2014年12月10日晚从马城镇回家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享年49岁。听到这,我们不禁为冯派花鼓灯而惋惜,一代大家不幸陨落,带走的是花鼓灯舞蹈艺术的精髓。

说起冯派花鼓灯与其他花鼓灯的不同之处,冯派花鼓灯是花鼓灯艺术大师冯国佩以几十年玩花鼓灯的经验,创造出的独具一格的花鼓灯。冯派花鼓灯为花鼓灯兰花第一大派,与陈派和郑派并称“花鼓灯兰花三大流派”。

“热烈、奔放、敏捷、灵巧、优美、细腻,动作干净利索,潇洒大方,雍容华贵,刻画的人物形象俊俏妩媚,脉脉情深,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冯开苗团长介绍着冯派花鼓灯的特点,斜塔、闪身、闪腰、野鸡溜等特色技巧也是有别于其他花鼓灯的“必杀技”。

“在这个村子里,上至90岁的老人,下至三五岁的孩童,人人都是玩花鼓灯的好手。平时都是在家里以耕种劳作收获开支,有活动和演出时都会村民齐上阵,载歌载舞。只要锣鼓敲起来,什么烦恼都忘了。”冯开苗讲解着村里人对花鼓灯的传承和热爱。不管是农闲还是节假日,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到一起,敲起震天的锣鼓,扭起欢腾的舞步,用朴素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家乡、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而冯开苗和彭金群3岁的小姑娘冯兴媛已经是冯派花鼓灯演出场上“年轻”的演员。别看兴媛年纪小,在她1岁时就跟随爸爸妈妈去青岛演出。彭金群二十几岁嫁到冯嘴子村,在冯开苗的影响和带动下开始学习花鼓灯表演,如今一家三口都活跃在场上。说到这,冯开苗和彭金群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从一个家庭中,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的血液在流淌,看到了舞蹈艺术在薪火相传,经久不息。从一个村子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村庄的内涵与修养。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集花鼓灯表演、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冯嘴子村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将要和冯派花鼓戏一样,成为中国“东方之冠”上的一颗明珠。

走出冯嘴子村,考察组感慨万千。“冯派花鼓戏不愧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的艺术瑰宝做出了自己的榜样,那种传承的精神将会久久影响着整个村庄,甚至也会给安徽省的艺术文化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车子已经驶出了冯嘴子村,考察组已经踏上了新的路程,回望整个村庄,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道。说着说着,他的情绪激动起来,接着朗诵起手抄的一首灯歌:

民间歌舞花鼓灯,淮河两岸把根扎。

玩灯的总有千千万,常是淮河两岸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