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Four Origin of “Three Quotients”——Shangqiu
商丘,简称“商”或“宋”,位于中国中东部、河南省东部,东临黄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江淮,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中原地区东部门户和中心城市。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六朝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少康中兴之地和夏朝中期主要都城,是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
约在8000年前,栗陆氏、朱襄氏、葛天氏等先后在商丘建都。约在6000年前,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出生于商丘,并在商丘一带建立燧明国。约在4000年前,颛顼、帝喾高辛氏等先后在商丘建都。帝喾之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庄子、惠子等哲学家、思想家诞生于商丘,老子、孔子、孟子长期在商丘讲学论道。商丘是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隋唐大运河商丘段是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一段,它西起杞县与睢县交界处,沿途经过睢县、宁陵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和永城市,全长约200公里,商丘的兴衰与大运河的开凿废弃关系十分密切。
隋唐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便于南北交通,促进南北地方的政治、经济交流。商丘是东方重镇,从国都赴东部、东南部等地,商丘是必经之地。故古人评价商丘说,“襟带河济,屏蔽淮徐,舟车之所会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睢阳为腰膂之地”,因此开凿大运河经过商丘是由其区位决定的,它“是必经之地”。
隋唐大运河通航后,商丘成了唐宋时期中原乃至北方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西到京师,南达江淮,十分便利,漕运商旅往来不绝,粮商、盐商、茶商、丝商聚集,商业繁荣。据文史资料载,在唐玄宗时,商丘就多达9万户居民,绝对属于当时的“特大城市”。诗人杜甫、李白等纷纷慕名到商丘游览,并对当时商丘的繁华大加称颂。杜甫在《遣怀》诗中写道:“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李白在《梁园吟》中写道:“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从这些千古吟唱的佳作中,可以看到一座繁华大都市的景象:道路四通八达,汴水(即大运河)直达于海,舟车来往,络绎不绝。城内街道宽阔壮观,住着多达9万户居民,按每户五六口人计算,城市人口有四五十万人。作为“三商”之源,大运河促进商丘的商业活动更加繁荣。唐宋时期的商丘,由于大运河的通航,西到京师,南达江淮,十分便利。漕运商旅,往来不绝,粮商、盐商、茶商、丝商聚集于此,使商丘成为当时著名的商业大都市。
商丘古城是依托大运河而兴起的古城,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其地下叠压着周代宋城、唐代睢阳城、宋代南京城,位于古城南2.5公里的商丘码头汴河遗址,面积5万多平方米,已调查发现大量隋唐时期钧瓷、汝瓷、哥瓷等多个窑口的瓷器,为科学研究大运河隋唐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在商丘市睢阳区商柘公路与105国道之间,北岸占地约24.5万平方米,南岸占地约24.8万平方米。隋唐大运河在商丘境内长约200公里,自西向东流经睢县、宁陵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至今,夏邑县汴河济阳镇段仍保存有宽20—30米、长2000米的运河水面。隋唐大运河为商丘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流经夏邑县济阳镇的这段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一部分,也是至今保留的零星分布的故道水面,睢阳古城与孔祖之乡夏邑也因这两个支点而名垂史册。
运河名城商丘隋唐大运河遗存
隋唐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
商丘古城及护城河
商丘古城胜迹
商丘张巡祠
应天书院
商丘市虞城孝烈将军祠(木兰祠)
商丘阏伯庙(火神台)
运河名城商丘采风
◇拜谒阏伯庙
风起云涌,时光流转,大树撼动,鸟雀纷飞。乡村野路之上,有一群人,匆忙赶路。男的抬着牲口、背着桌子,女的端着食飨、拉着孩子,为首的是族长,吆喝着、催促着,大家加快了脚步,生怕耽误了祭祀的时间。这条虔诚之路,族长太熟悉了,每年都要走个三趟——正月初七祭阏伯,四月初四祭帝喾,六月初六感谢五谷丰登。登上火神台,拜谒阏伯庙,以族为单位的飨客们立好桌子,摆好贡品,祭祀大典正式开始。
为了考察隋唐大运河流经之地的遗迹和文化,由张秉政教授带队,我们“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一大早出发,探访隋唐大运河流经约二百公里的重要城市——商丘市。到了商丘正好赶上当地的火神台庙会,火神台庙会又称“阏伯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台会”,老百姓又称其为“朝台”。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的祭祀演变而成的盛大庙会,已延续了4000多年时间。每年农历初一至二月二,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会为阏伯添土圆坟,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歌颂阏伯的丰功伟绩。
混沌之日,野蛮之时,洪水泛滥,人类疾苦难耐,四处寻找火源。天之火神游历人间,发现人类还处于蒙昧状态,便偷着向人间投放神火。神火本是整齐摆放的,如今少了许多,天帝便知道了。火神触犯天规,被贬人间,却趁下凡之机,偷藏火种,带到人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火神已将火种燎原,人间四处呈现星星之火。天帝发现火神盗火,非常震怒,誓要淹没人间火种,于是天崩地裂,洪水暴发,人们吓得四处逃散。火神为了保存火种,独自留在山丘,待洪水退去,人们到山丘上看到火神盘坐在篷内,紧紧地握着火种。火种还在燃烧,而他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火神便是阏伯,那山丘便为火神台。火神台形状如坟墓,规模宏大,高达十丈,台上有庙宇、大殿、拜厅、钟鼓楼等,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精美建筑。我们走进庙宇,看到明清时期的彩色壁画环绕在元代修建的神像四周,前来祈福的人们秉烛捧香,向神灵跪拜。“阏伯是中国版的普罗米修斯。”张秉政教授说道,“古时人对火神的敬仰,衍生出了许多关于火的神话故事,而阏伯利用火历观测天象,也可说是人类最早的天文学家。”
红火的阏伯庙会
丘陵层叠,玄池潺潺,雾气腾腾,朦胧间,三个女子嬉戏打闹,撩起阵阵水声,水花打到花草里,更添几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意。其中一位端丽冠绝,风娇水媚,她是五帝之一帝喾之妻——娀氏女子简狄。玄鸟都被这美景吸引,落在一个裸露的石头上,生了一个五彩蛋。简狄生性好奇,以手取过,有心收藏,却苦于无处安放,只得含在嘴里,谁知一不小心,那五色彩卵竟被她咽下。她当时就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头直达腹部,随即怀胎产下契,即阏伯。
契封于商,专门管理火种,称为“火正”。他用肉眼观测大火星,建立历法,定农时、分季节,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开始耕种,什么时候开始收割,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由于太岁星在卯时出现叫“单阏”,在甲年出现叫“阏逢”,观察火星与太岁星的火正契就被称为“阏伯”。在那漫长的远古时代,洪水肆虐、风沙蔽日、猛兽突袭,人们需要用火御寒驱兽、烤熟食物、延长寿命,火的存在十分关键。阏伯为保留火种做了很多事情,择一处高地建观星台,集民之力堆土丘、搭雨篷,把火种置于丘上,天上下雨不能把火浇灭,河水泛滥也不能把火浸灭。阏伯死后,人们怀念他的功德,以当时最隆重的葬礼把他葬在生前存放火种的火神台上,并搭建庙宇,所以火神台又叫“阏伯台”,火神庙又叫“阏伯庙”。几千年来,人们对祖先的崇敬从未消失,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了形式。当地百姓认为阏伯庙香火烧过的鸡蛋可以去病消灾,就常到阏伯庙里“祈好”,请回几个香火烧过的鸡蛋,可以保佑全家平安。淮北地区也流传着和商丘地区一样的习俗——生孩子送红鸡蛋,红鸡蛋就脱胎于玄鸟蛋,祈求孩子会才貌双全、出众过人。
天空有两颗星,分布在黄道的东西两侧,一个落下的时候,另一个才升起,在天空中绝不会同时出现。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曾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和商。”这两颗星就是阏伯与其弟实沈。相传两兄弟不和,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帝喾无可奈何,只好将两兄弟分开,把阏伯迁于商丘,让他管理东方的那颗星星——大火星,也叫辰星、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今陕西),去管理参星。从此,兄弟二人各居一方,永不能相见了。阏伯死后化为商星,其弟实沈死后化为参星,所以就有了“参商离别”的故事。
庙会民俗表演
隋唐大运河两岸文化一脉相承,淮北与商丘共饮源头水。《诗经·商颂》中的《长发》篇记载:“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意思是说相土干得轰轰烈烈,四海诸侯齐刷刷地归服于他。相土,商汤十一世祖,阏伯的孙子,昭明之子,供在火神庙正殿右侧。相土大力发展畜牧业,商部落武力强大,乘夏王太康失国对东方无力控制之机,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势力,开始向东方发展。相土以今商丘一带为中心,把势力扩张到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并抵达渤海一带。相土率领其部落驾驶着自己发明的马车,一路风尘向东行进。路途中被葱茏叠翠的古相山所吸引,便在这里夯土围城,定居于相山脚下,日久形成城邑,后人为纪念相土来居,便把此地命名为相城、相山。相土就是相王,那个驾车前行的身影便是相土。
也许我们就是商族的后人,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曾经无比辉煌。
从正月初九苏北皂河祭水神庙会到豫东阏伯台祭火神庙会,我们一行初步领略了大运河沿线庙会文化的魅力。
木兰花儿开——走近木兰祠
世上有一种花,秀外慧中,独一无二,此地彼岸,开得娇羞,其实那不是花,而是一种草,一种内心红得火热,外缘绿得庄严的草,不知何时落在了此处,不知故乡在哪里,而如今落入一个圣地,日日接受世人的朝拜。此地不是别处,正是隋唐大运河上我们要追寻的地方。
木兰祠,因花木兰被唐太宗追封为孝烈将军,故又名“孝烈将军祠”,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大周庄村。听说这里有两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领队张秉政教授带领我们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驱车前往,一探究竟。刚下高速,并未看见相关的指路牌,但是许多带有“木兰”字样的招牌吸引了我们,像木兰超市、木兰花店、木兰理发、木兰中小学校等,仿佛都是方向标,指引着我们奔向木兰祠。
第一件奇事是关于一种花,此花独长于木兰祠,每年五六月份出现,当地百姓称之为“木兰花”。其实木兰花不是花,是一种草,这种草有五六片叶子,却有两种颜色,中心是红色,边缘是绿色。这不象征着花木兰的一生吗?她也曾“当窗理云鬂,对镜贴花黄”,她也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祠自北向南依次为祠堂区、文化广场区、陵园区,中心位置是一座戎装跃马的花木兰石雕像,四周是历代文人墨客歌颂巾帼英雄留下的真迹拓印,其中最西边毛主席亲笔手书的《木兰辞》诗壁最为醒目。“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毛主席认为毛岸英有花木兰的气节,代父从军,征战沙场,但作为一个年迈的父亲,老来丧子的悲痛却无处表达,唯有誊抄此诗,暗自哀叹和惋惜。
正殿里威风凛凛的木兰塑像群
石雕像正对着一座仿唐代庄重朴拙、高阔润朗的建筑门楼,“木兰祠”三个大字高悬于上,这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伟长先生题写的。进入门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通石碑,屹立在通向祠堂甬道的东西两侧,东边一通是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所立的《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西边一通是清代嘉庆十一年(1806年)所立的《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均有重修,最辉煌时期占地万余平方米,各类建筑120余间,另有祠地400亩,住持僧10余人。可惜,千年文明毁于一旦,1944年7月国民党军田中田以共产党军队在祠内藏身为名,放火烧祠,毁房百余间,仅剩下此两通石碑。
《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型大方。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漫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载有对木兰身份、受封孝烈将军的确认及《木兰辞》全文,碑文正书31行,共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1982年,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四周砌有围墙。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也正因为此碑,确定了花木兰故里就在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
《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有款:“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太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
甬道的尽头便是大殿,掩映在青松玉兰、芳草香花中,殿高16米,系砖木水泥仿唐建筑,廊柱高耸、斗拱飞檐。走进殿内,迎面正中是一座高大的木兰戎装出征像,“孝烈将军”横匾立于像上方。左侧是一组“木兰出征”塑像,右侧则是“木兰还乡”塑像,贺元帅、刘将军、校尉均铠甲鲜明。24幅大型壁画跃然于三面墙上,再现了木兰从军的故事情节。如今的木兰祠是1992年当地百姓募捐集资在原址上所建,木兰祠被毁之前,祠围墙内外,植有柏树、槐树,大门过道两侧,各有一泥塑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像,献殿内塑有木兰戎装像,后楼塑有木兰全家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府、名人撰文、题诗、书画及60余通香火碑。
传承人在动情地介绍女英雄
《河南通志》载:“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也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故花木兰本姓魏,她的后人称之为“魏家姑娘”。魏家姑娘的英勇骁战与她自小接受男孩式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她十分敬重父母。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传承人陈时云的女儿程凤华向我们介绍说:“‘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卷’,花木兰虽然战功显赫,却觉得自己有十二年没能在父母膝前尽孝,死后要和父母葬在一起以示孝心。在当时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女孩是不能进祖坟的,但人们被花木兰的孝心打动,将花木兰用‘携子抱孙’的墓葬方式葬在了父母陵墓的前面。”这就有了第二个奇事,大周庄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一个水塘,不知何时挖起,也不知作何之用,孝烈将军木兰之墓与孝烈将军木兰父亲魏应汉、母亲魏周氏之墓就隐藏在其中一个水塘之后,墓冢高大,长满了槐树,而此地方圆几百里都没有槐树,有任村长觉得槐树长在那影响美观,便带人去砍树,谁知这树越砍越旺,究竟是何原因,竟无从得知。
木兰祠的奇闻轶事还很多,当地百姓把花木兰当作保护神,传说农历四月初八是花木兰的出生之日,每年此日周边的官府带领乡民前来致祭。岁月流淌,如今这种祭祀发展成了连续十日的香火古会,苏、皖、鲁、豫四省前来烧香拜祭的人最多时候达一日一万多人。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医界、警界等单位的巾帼英雄们也会前来拜祭。程凤华说:“花木兰有五义:大爱、大忠、大孝、大烈、大义,我们当地人对花木兰的敬仰是寻常的。她就像木兰花一样,一直还活在我们身边。”
花木兰“携子抱孙”墓冢
商丘运河遗址探源
河南商丘南关码头遗址和安徽淮北柳孜码头遗址,都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上重要的遗产点,为中国隋唐大运河“申遗”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016年2月22日,由张秉政教授带队的“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商丘。在这里,考察组揭开了商丘南关码头和夏邑县济阳段运河的神秘面纱,感受了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遗留的珍贵文化遗产。
商丘运河济阳段为郑州以东至今尚保存的一段水域
◇南关码头遗址的发现
商丘是六朝古都,是商之都,三皇五帝之都,宋之都。商人的“商”起源自商丘。帝喾的曾孙阏伯在此。春秋战国时期此地为商,后为周代宋国,微子为第一代国君。淮北与商丘当时同属于宋国。商丘与淮北同为运河名城,唐宋时期同是中原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极具战略地位。
商丘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河流自西北至东南汇入淮河,较密集的河流形成了便利的水运条件。商丘历史悠久,运河开发利用的历史较早,隋唐时期的通济渠位于当时宋州城南2.5公里。
商丘文物局刘昭允在遗址工地接受采访
大运河商丘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一段,在商丘古城南关外从西北向东南流过,西部从开封杞县与商丘睢县交界处入商丘境,经睢县、宁陵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区、夏邑区、永城市,由永城市与安徽淮北濉溪县交界处出商丘境入淮北境,全长199.7公里。
初春时节乍暖还凉,考察组成员在商丘市文物管理局刘昭允局长的陪同下,来到商丘市睢阳区古宋乡武庄村附近,在无边的麦苗地里,一座巨大的玻璃钢大棚十分显眼,这里就是通济渠商丘南关码头遗址发掘现场。
刘局长介绍道,1993年以前,这一段有些河段地面上还保留着3~5米高的河床土岭,近二十年来地面上的遗迹几乎毁坏殆尽,1996年春,永城市政府在拓宽公路时,在隋唐运河故道内发现一艘唐代木船,当地政府就进行抢救性挖掘。木船为一艘唐代货船,基本保存完好。
1999年前后,在夏邑县济阳镇西街运河故道内不到100米距离的范围内,出土两艘古代木船。由于是村民在生产中发现,木船具体情况不详。济阳镇西街这段河床保存很好。故道河床里尚有一段存水,两边植杨柳,每年柳絮飘香的季节,在这段河岸上,仍能感受到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所描绘的“隋堤烟柳”的美好景致。
为了配合大运河“申遗”,商丘市文物部门和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在此地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发掘,发掘的面积有8000多平方米,发掘了4个地点,显现了隋唐大运河北岸遗址、北侧堤岸,以及河道、堤岸上面修建的排水设施等遗迹,出土了很多遗物,如陶器、铜器、铁器。
千百年来,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泥沙淤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大都被掩埋在地下,发掘的码头地面距现在地表四五米,一片明显经过处理的地面被层层保护了起来,仔细观察,这片古老的大运河码头遗址地面夹杂着不少砖块、瓦片,十分坚硬。令人惊叹的是,遗存的大堤上有依稀可辨的行人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印痕,大堤外还发现有古道路。
中国的运河发展史是一脉相承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再到元明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一个完整的发展链条。“这一段运河和淮北的运河同在,它们所处的时代和所起的作用大致相同,都是当时物资交流、人员来往的重要通道,为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张秉政教授说。
行走在商丘古运河的历史文化长廊里,一片碎瓷、一块瓦片、一印足迹……这些文化碎片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刘局长介绍,隋唐大运河商丘段在明朝由于黄河泛滥淹没于地下,为了配合“申遗”,商丘市组织文物工作者查阅文献,确定钻探地点。这块地区是其中之一,钻探发现了古河道遗址,根据年代确认其为隋唐大运河,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的考古发掘工作。
说起隋唐大运河对商丘城市发展的影响,刘局长说:“其一,商丘地理位置重要,系运河流经之地;其二,大运河的通航进一步促成了商丘的交通枢纽地位;再者就是大运河的通航促使商丘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最后也使得商丘的商业活动更加繁荣。”
“商丘段的发现和确认,佐证了通济渠的确切走向和地点,起到了补史和证史的作用。”刘昭允局长兴奋地说。商丘段由于地处黄河泛滥区,淤积比较严重,相对而言,受到的破坏比较小,运河本体保存较好。在运河沿线还存在沉船、码头、桥梁、官仓等相关遗迹以及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城、乡、村等,这些为研究当时的漕运制度、水利史、造船技术以及当时的生产力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商丘南关大运河遗址外景
据了解,商丘段故道还是一个古代的瓷器和陶器宝库。在考古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众多的青花、唐三彩等瓷器,出土的瓷器数量之多、窑口之众、品种之丰富,十分罕见,为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能繁荣700年,又沉寂800年,可能只有这条古运河。繁华落尽,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步伐的加快,希望不久的将来这里能重现昔日风采。”看着眼前的一切,张秉政教授感慨道。
◇夏邑济阳段运河的前世今生
通济渠是中国大运河中开凿时间较早、规模较大、体现中国古代早期运河规划思想和建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渠段,其中的商丘夏邑段是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运河遗产之一。
汴河济阳镇段位于河南省夏邑县西南15公里济阳镇,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一段,通济渠贯穿夏邑三个乡镇,西起虞城县站集乡沙岗村,东经夏邑县罗庄乡、会亭镇,东入永城市马牧乡马庄村,全长27公里。
如今,夏邑济阳段运河留存的水面中一处长约2000米、最宽处约50米的水域,据称是郑州以东唯一保留有水面的运河故道。
在现场考察时,张秉政教授现场采访了一位名叫郝万有的村民。据他回忆,此渠一直有水,但是不深,多年前征地时在此段曾经挖出过沉船,船里面有类似于茶叶、谷子等物品,在挖地建公路时挖出的沉船,后来不知去向。
随行的夏邑县文物局陈陆兵主任介绍道,济阳因位于大运河通济渠的北岸而得名,大运河济阳镇是典型的因大运河而产生的村庄,因位于运河北岸,故名“济阳”。唐初置济阳镇,据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大运河商丘段还在通航使用,明代以后才逐渐废弃,济阳镇段河道保留至今。近年来由于生产建设填土需要,河道水面越来越小,2003年河南省道325线改造拓宽又使其再遭破坏。
对大运河,地方史志记载也较为详细,明嘉靖、清康熙、1920年刊印的《夏邑县志》上,均有涉及隋堤的记载。“隋堤烟柳,县南三十里,炀帝时所筑,夹堤杨柳,苍翠昏晓,凝烟尚存。”
据媒体公开报道称,在大运河济阳段,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唐宋时期的文物。出土文物以瓷器为主,其产地几乎涵盖了唐宋时期各个窑口,出土瓷器的数量之多、器型之丰富、窑口之全,都堪称一座地下瓷器博物馆。
“刘铺村西发现的遗址,包括顶宽25~30米的南北大堤。堤内,还有清晰可见的密集的行人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印痕。”陈主任说,大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有16米宽的古道,印证了史书关于大运河河堤即当时官道,以及堤外有道路的记载,真实反映了当时运河大堤及堤外道路作为官道带来的交通繁忙。(www.xing528.com)
在发掘现场,考察组看到由夏邑县人民政府在2013年6月立的碑文,文字介绍了夏邑济阳段运河的发掘经过。
大运河夏邑段出土的瓷瓮
碑文描述,经过考古勘探和发掘,在夏邑县济阳镇刘铺村西发现了唐宋时期(7~12世纪)保存完整的通济渠河道遗存,主要文化内涵包括顶宽25至30米的南北大堤、多次修建的主堤外护坡堤,堤上建筑基槽,堤内坡分布密集的行人脚印、木桩遗迹,南堤外顺河堤修建的16米宽的古道,100米至120米宽的河道等。
作为重要的运河河道和水工遗存,这段运河遗址展现了唐宋时期大运河河道巨大的规模、形制、技术、线路、走向等真实情况,印证了史书关于大运河在使用期间经常进行清淤疏浚、使用木桩加固河堤、堤外为官道等的记载,反映了“商丘的这两段运河遗址,历经千年变迁,保留下了运河原始的文化信息,为我们了解运河遗址码头及地下文物的遗存状况,为研究展示大运河风采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考察结束时,考察组成员们站在遗址前,看到沧海桑田的运河变迁,感慨万分。
◇人文商丘大运河
千百年来,隋唐大运河流经的每一片土地,人杰地灵,出现了许多历史杰出人物,他们的故事就像是运河水一样,生生不息,哺育着当地的一方水土,在河南商丘,应天书院范仲淹的故事与“安史之乱”时因守睢阳而殉国的张巡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2016年2月23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了河南商丘。他们在这里探寻人文商丘,找寻那些和运河有关的人文历史。
◇应天书院的历史变迁
作为运河流经的城市,商丘的文化积淀异常深厚,人才辈出,应天书院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据了解,应天书院为北宋时期四大书院之首,旧址位于商丘古城南门外的东城湖内。其前身是睢阳书院、南都学舍,创办于五代后晋时期,已有1000多年历史。
经刘局长介绍,队员们了解到,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朝廷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有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1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
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在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扩展。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使得人才辈出,显盛一时,后人还有《范文正公讲院碑记》,以兹纪念。至今,书院还流传着范仲淹成才的故事。
史料记载,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23岁的范仲淹闻知自己的家世,来到应天书院,开始了应天书院五年的苦读生活。他“感泣慈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范仲淹断绝了一切家庭供给,“决欲自立门户”,进入了极度艰苦且漫长的求学生涯。他“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继,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他初来书院,留下了《南都学舍抒怀》诗。
应天书院内景
应天书院外景
据史料记载,范仲淹执教应天书院时,经常教导学生要“从德”,而不能仅以科举仕进作为求学的最终目的。在他提出的“为学之序”中,学、问、思、辨四者也是最后落实到“行”上。
在范仲淹主讲该书院的过程中,率先明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匡扶“道统”的书院(学校)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后来又通过“庆历兴学”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励了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北宋书院的发展,明确了学术、大师在书院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
先后有主盟北宋文坛的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曾巩等人,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等,皆出自于应天书院。“撇开论资排辈,单就开学术风气之先及荐拔人才而论,范仲淹的宋学开山地位也是当之无愧的。”张秉政教授评价道。
“在书院影响下,商丘人才辈出,如张方平、王尧臣、宋勋(与海瑞齐名)、沈鲤、侯执蒲、侯恪、侯恂、宋权、吕坤、杨东明、宋荦、汤斌、侯方域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有影响的人物出现在这里。”刘局长说,以至于明代有“文武百官半江西,小小商丘四尚书”之美称。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商丘中进士人数有170多人,占河南省当年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北宋应天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历来不容轻视。无论是《中国书院辞典》《中国古代书院》,《四库全书》等国家典集及史书记载,都极为称颂。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为古代四大书院之首。所以,《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
“应天书院的完善修建,不仅丰富了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古文化建筑观光游和学术学习游的内涵,还增强了古城旅游区对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专家和文化学者的吸引力,对于提升商丘古文化旅游区的品位皆有重大意义。”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的这番话得到同行者的认同。
◇乾坤正气张巡祠
在商丘古城南门外,有一占地广阔的陵园。园内有唐代“安史之乱”时因守睢阳而殉国的张巡之墓。
据了解,唐朝的睢阳是通往江淮的交通要道。757年,安史之乱叛军为了打通睢阳,然后南下江淮,派大将尹子奇率兵13万夺取睢阳。睢阳太守许远求助于雍丘防御史张巡。张巡立即带兵3000进驻睢阳,与许远守军3800人合兵抗战。张巡善谋略,精兵法,此前已多次以少胜多,抗击了安史叛军。
许远自知军事上不如张巡,战守事宜全由张巡指挥。张巡率众抵抗,日夜苦战,杀敌无数,有时一天多达数十战。张巡等坚守了10个月,大小战斗400多次,杀敌12万多。其间,城中的战马、麻雀、老鼠、树皮、草根、纸、茶等能吃之物全部吃光,兵士仅余400人,终因饥饿、疲惫至极,无力再战,城池沦陷。
张巡、许远及南霁云等将士被俘后骂敌不绝,英勇殉国。睢阳之战以少胜多,阻住了安史叛军的南下,保全了江淮,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张巡等将士的壮举,1000多年来一直被后人传颂。张巡甚至于被江淮、台湾、东南亚等地的人们称为“张王爷”,像敬神一样敬奉。
后世对张巡给予了高度评价。据资料记载,柳宗元称赞张巡:“惟公(南霁云)与南阳张公巡、高阳许公远,义气悬合,谋大同。誓鸠武旅,以遏横溃。裂裳而千里来应,左袒而一呼皆至。柱厉不知而死难,狼瞫见黜而奔师。忠谋朗然,万夫齐力。”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感叹:“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张巡塑像
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中说道:“张巡亦进士也,凡三入判等,以兵九千守睢阳城凡周岁,拒贼十三万兵,使贼不能东进尺寸,以全江淮。”
据了解,张巡故里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寺北张村,今寺北村张氏是明清以后从外地返回原籍的,因村庄坐落在大瓦寺之北,故名“寺北张村”。在大瓦寺遗址一角,张氏族人将废弃的旧房改造成了一个简陋的小庙,内中供奉着张巡的塑像,墙壁上画有张巡守睢阳、战雍丘的大型壁画,里面有张巡的塑像和张巡父亲烧香用过的石雕香炉。
考察组了解到,张巡祠坐落在河南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自唐代以来,睢阳人民多次建庙、祠纪念二人的功绩,现商丘古城内大隅口西街还有纪念他们功绩的“忠烈祠”。
为满足海内外人士怀念、祭祀张巡的心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90年重建了张巡祠。新祠占地4.07万平方米,包括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林区三部分。整个祠堂宏伟壮观,庄严肃穆。二十余年来,台湾同胞已多次组团来商丘张巡祠瞻仰祭拜,缅怀英烈。
在张巡祠的大殿中,考察组看到了张巡塑像,塑像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书“乾坤正气”。“张巡死守睢阳,前后大小战有四百余次,斩敌将数百名,杀贼卒二万余人。让叛军受到重创,同时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奇功,真为运河岸上出了这样的历史人物而感到骄傲。一渠清澈的运河,千古流淌,浸润起一尊尊巍峨的高台。”张秉政教授如是说。
香火鼎盛的淮阳太昊陵人祖庙会
“进香群众络绎不绝,各地信众纷至沓来,商贸云集比肩接踵……”每年农历二月二日,淮阳太昊陵(原属商丘,现属周口市)就热闹起来,为期一个月的太昊陵人祖庙会在这里悄悄拉开了帷幕。
太昊陵人祖庙会的声势之大、会期之长、信众之多、香火之旺为中原地区庙会所独有。庙会不仅繁荣了当地的经济和贸易,更是将中国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在这里升华开来。
庙会作为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深深地扎根在中华大地。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注定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2016年3月10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淮阳太昊陵伏羲庙会。在这里,他们目睹了中原庙会的盛况,体会了中原始祖文化与运河文化的传承。
◇两大特色引领太昊陵庙会
考察组驱车前往太昊陵,还未真正到达陵园正门,就已经被喧天的锣鼓声和嘈杂的叫卖声所吸引。下车没走多远,就看见一群身着红色服装、胸挂花鼓、肩挑花篮、手持快板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在这里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经过采访,考察组了解到,原来,这是淮阳县民间艺术协会大连乡丰粮台分会的成员们,为迎接和庆祝太昊陵伏羲庙会的成功举办而进行的表演,均为公益演出。演出成员都是大连乡丰粮台的群众。“平时我们都干自己的工作,有活动大家聚在一块蹦蹦跳跳,既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大伙都挺乐意的。”一名表演者说。
这就是太昊陵人祖庙会的特色之一的“担经挑”。它是比较原始的祭祖悦神的舞蹈。庙会期间,每天都可以看到来太昊陵进香祭祖悦神求福的“经挑班子”。这些“经挑班子”在太昊陵前载歌载舞,吸引许多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驻足观看。
经挑舞每班四人,三人担花篮,一人打竹板,以数唱形式伴舞,三副经挑,六种花篮,边舞边唱。舞者皆穿红衣(数百年前皆穿黑衣)、黑大腰裤,扎裹腿,脚蹬黑绣花鞋,包头的下边缘留有长6厘米的穗子,舞者大多是老年妇女。
传说“伏羲为大龙,女娲为小龙”,这个花会可能与人祖有关。花篮舞传女不传男,主要是愉悦人祖奶女娲(太昊陵过去曾建有女娲祠)。“担花篮”舞到兴处,舞者走到中间背靠背而过,两身相碰,象征伏羲、女娲相交之状。其唱词也多与伏羲、女娲有关。这个舞蹈的一些动作,与汉代画像石中人首龙身的伏羲、女娲下部交尾的图像基本吻合,是原始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
在考察组成员看来,庙会上第二个独特的地方就是随处可见的“泥泥狗”。泥泥狗也称“太昊陵狗”“陵狗”,是庙会上出售的一种泥玩具,吹之有声。每年的太昊陵庙会上,都布满了泥泥狗摊点。
这些泥捏的玩具造型多样,有斑鸠、蛇、蛙、独角兽、双头狗、人面猴、抱桃猴、草帽老虎、龟、燕等几十种之多。其形象夸张,神态各异,于古拙中见寓意。据考,这些泥玩具是流传至今的原始社会后期的活文物。也有人认为这些泥玩具是伏羲、女娲结婚以后“捏泥人”留下来的习俗。
祭祀活动除了热闹的花鼓舞蹈表演,自然也少不了周边商贩们的叫卖。庙会现场,五香狗肉、枣糕、桂花饼等各种小吃丰富多样;竹编花篮、泥泥狗等纪念品、民间工艺品更是琳琅满目;纸钱、元宝、高香等祭祀用品也让考察组目不暇接。“伏羲庙会信众之广、声势之大,不愧为中原庙会的鼻祖。”站在庙会主会场,张秉政教授感叹道。
灯歌
挑花篮舞
伏羲塑像
香火之盛
拜祭之前
◇太昊陵庙会的前世今生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淮阳太昊陵庙会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礼记·月令篇》说:“仲春之月……以太牢祀于高媒。”古人把神话传说中的由群婚到对偶婚的第一对夫妻——伏羲氏、女娲氏奉为神媒。
相传,伏羲、女娲兄妹相婚,抟土造人,繁衍人类,暴风雨来临,捏的泥人来不及用手收,就用扫帚扫,结果扫得缺胳膊少腿,出现了残疾人,这可能是近亲相婚的弊端。聪慧盖世的氏族联盟首领伏羲,从此,开始以会的形式组织各部落男女相会成婚。会的标志以石为记,通过摸子孙窑,取得男女双方同意,然后以草遮面进行交配。
据《陈州太昊陵庙会概况》一书记载,仅明、清两代,朝廷先后派52名大臣到太昊陵谒拜致祭,祭品有30多种,相当丰盛。会上,龙旗飞舞,旗杆如林,爆竹声声,香烟冲天,整个陵院,人山人海,几无立锥之地。
庙会时,由善男信女组成的朝祖进香会,高举黄绫青龙旗,手捧香炉,肩挑花篮,在器乐声中,十分庄重地向人祖焚香跪拜,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大凡祭祖朝香者,都要从家乡带来一把泥土,进香之后,添洒在伏羲陵墓上,寓意子孙繁荣昌盛。
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据统计,在2008年其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约82.5万人)”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
“每年赶二月陵会的人数有200万人次以上,参加大会商业的各种摊铺共50多项,1500多家;义务游艺40余班,营业游艺20多班,非常热闹。”庙会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说,曲艺杂技表演龙灯、高跷、狮子、驮歌、梆子戏、马戏、电影等也会在这里进行,主会场男女老幼,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如今的太昊陵庙会,规模更加宏大,朝圣者已遍及全国各地。这些朝圣者主要来自西至京汉路、东至皖西、北至鲁西南、南至湖广这一广大区域。庙会期间,每天人流量有20多万人,高潮时有40多万人。
由于人潮汹涌,会期又长达一个月,人们在朝祖进香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物资、文化交流。不少国际学者、友人也都在此期间来太昊陵寻古探幽,研究华夏的古老文明,港、澳、台同胞以及侨居国外的华夏子孙,每年都组团来太昊陵寻根问祖,并以到伏羲陵前谒祖朝拜为荣,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是龙的传人。
◇香火鼎盛的人祖伏羲庙会
太昊陵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伏羲陵占地875余亩,其规模之宏大,为陵园建筑中所少见。陵园由墓地和庙宇两大院落构成,均有高墙围护,墙内俗称为“紫禁城”。紫禁城外是内城和外城。
整个陵园建筑以陵墓为中轴线,由南向北展开,依次有九龙照壁(今无存)、午朝门、玉带河石桥、道仪门。过仪门是先天门,为砖拱大门的台阁式建筑。再往北就是太极门,门上挂有“太昊伏羲之陵”蓝色匾额。太极门前是玉带路,通东华门和西华门。
太极门内东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往北迎面是统天殿。统天殿位于陵园正中,是陵园的最大建筑,飞檐斗拱,红墙黄瓦,龙凤大脊,气势恢宏。人祖太昊伏羲氏之神像就供奉在统天殿内。伏羲像蓬首跣足,头生双角,身披树叶,腰围兽皮,手托先天八卦。伏羲左右有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的塑像。
统天殿后为显仁殿,再往后是寝殿,寝殿后面就是人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墓。伏羲墓高20余米,周长150多米,上圆下方,有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有一通巨大的青石墓碑,因年深岁久,已风化剥蚀,但“太昊伏羲”几个大字还依稀可辨。传说,墓碑上所刻之字,为宋代才女苏小妹用汗巾蘸香粉所写。陵墓上种植白檀、翠柏,绿郁苍劲。
伏羲陵墓是香火最为旺盛的地方,人们拿着纸钱、元宝和祈福香,围在伏羲陵墓前的空地上燃烧祈福,跪拜行礼。在纸钱等充分燃烧过后,几辆铲车开过来将其残渣铲进卡车内。远处的几颗树木歪斜着倚靠在一棵主木上,已经没有任何枝杈,被烟熏火燎得变成了黑色。“每天都会运走几个卡车的香火残渣,院子里的树木都让香火烤死了。”庙会管理员说。
在一处香火旁,人们争先恐后地往火堆里扔鸡蛋、烧饼。还有善男信女挖取陵墓上的一小块土,并小心地包在袋子中,以带回自己的家乡。“吃了鸡蛋,病就能减轻,这灵得很。”一名老人边祈祷着,边对考察组成员讲。
在太昊陵显仁殿东北角的青石台基上,有一个圆孔,游人、香客称之为“窑”。凡是来太昊陵的人,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这个“窑”,以祈求子孙兴旺、健康。所以又称其为“子孙窑”。
相传“子孙窑”在伏羲的时候就有了。伏羲氏有十大功绩,其中一个居功至伟的功绩就是制嫁娶之礼,匹配夫妻。其婚配的方法是,每年仲春之月,打破氏族的观念,用“会”的形式,把青年男女召集到一块,会场中央放一块带孔的大石头(类似子孙窑),男女如果互相有意,就都用手摸一摸“窑”,说明两人有了感情,愿意成为夫妻,就把婚配固定下来。
从此,人类结束了群婚和族内婚的历史。太昊陵春二月庙会由此延续下来,后来逐步发展成朝祖进香的性质。人们每年二月二到三月三到太昊陵来求神拜祖、祈求伏羲神灵的庇护保佑、祈福儿女子孙兴旺。
“伏羲崇拜体现出民间信仰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它的确证明了,也体现了浓厚的乡土资源,民俗传统。”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说,“它不仅体现出中原地区的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也告诉了民间文化研究者必须深入民间,认真进行田野考察。那种躲在书斋里,仅靠典籍文献的研究是非常局限的、苍白的,植根于社会底层的草根文化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淮阳太昊陵庙会太令人激动,令人震撼,传统的力量真是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