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京梦华:开封之旅

东京梦华:开封之旅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汴河主干道遗址、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开封城墙、延庆观、州桥遗址、山陕甘会馆、大相国寺、铁塔、繁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开封市重要的遗产点。据《文献通考·漕运》知,宋朝东京设有十处太仓。汴河在开封境内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东京城内和城外两部分。东京城区外的汴河故道在开封境内全长80公里左右,其中开封市段25公里左右,开封县段25公里左右,杞县段30公里左右。在开封城东北的铁牛村,有一尊身高约两米的铁犀。

东京梦华:开封之旅

Section Three Beautiful Dream to Dongjing——Kaifeng

开封是河南省地级市,简称汴,古称汴州、汴京、东京,为八朝古都,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相连,西与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和周口,北与新乡隔黄河相望。开封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古汴河主干道遗址、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开封城墙、延庆观、州桥遗址、山陕甘会馆、大相国寺铁塔、繁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开封市重要的遗产点。北宋东京城在中国城市建筑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其城址的探明,提供了研究中世纪中国都城发展史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古代黄河水患、桥梁建筑和开封的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汴河通,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这句在开封流传的民谣,说明了大运河与开封的关系。汴河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没有汴河,就没有北宋东京城168年的绝世繁华;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举世闻名的画卷,很大一部分描绘的是汴河边的场景。北宋依托空前发达的汴河水运定都开封,北宋东京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北宋时,汴河基本上是横穿京城的,有的河段两岸店铺较多,房舍样式多样,街道宽敞。有的河段近郊两岸有堤,堤坡离河面之间有较宽阔地带,种有花草树木,是游览佳境。

东京所居官员、军队、民众甚多,生活所需有很多仰仗汴河漕运。北宋朝廷将东京作为漕运基地,注意营建仓库、草场和造船工场。据《文献通考·漕运》知,宋朝东京设有十处太仓。这十处仓群的名称包括永丰、通济、万盈、广衍、延丰、顺成、济远、富国等,分别含有布帛、茶叶等专用仓库,“皆受江淮漕运”。宋朝官员的供禄中,有的含有薪碳供应,军队中养的马匹也要有马草供应,所以东京外围还建有草场,以储存薪炭、马草等。据《文献通考·漕运》知,北宋时,东京的“草场汴河南北各三所”。又记,“天禧末,京城所积仓粟一千五百六十万余石,草一千七百万五千余围”。这可以想象出京东及其近郊会有多少仓库和草场。北宋时除了向江南分配打造漕船的任务和数额外,还在东京兴建造船厂。这种船厂具有打造新船和维修、保养旧船双重功能,而往往又是以后者为主的。东京两侧、汴河两岸所设船厂占用了很多场地,其规模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汴河在开封境内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东京城内和城外两部分。东京城区段运河故道北宋时期河床距今地表9~14米,明代断流前的河床距今地表深7.5~11米。河床的宽度,州桥遗址两侧为16米,其他地段为14~23米。该段汴河上有许多重要的遗址节点:汴河西水门、汴河西角门子、汴河东水门、汴河东角门子、州桥、虹桥、汴河粮仓等。东京城区外的汴河故道在开封境内全长80公里左右,其中开封市段25公里左右,开封县段25公里左右,杞县段30公里左右。

有河的地方就有桥,北宋东京城汴河上有桥梁13座,州桥是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当年的州桥,是一座镌刻精美、构造坚固的纯石结构的平桥。州桥位于汴河之上,跨越汴河,连接御街,离皇宫很近,当时不但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著名的景观桥。桥两岸店铺林立,笙歌一片,每当月明之夜,“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登桥赏月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水浒传》中“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州桥上。

开封,这座闻名于世的城市,曾经沉寂了很长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又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大运河申遗,又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机遇。

隋唐大运河开封段遗址

开封府外景

延庆观

州桥遗址

山陕甘会馆

黄河镇河铁犀

大相国寺

通济渠水系图

通济渠边的老码头

运河申遗城市开封采风

◇镇河铁犀与州桥遗址

黄河母亲孕育着华夏儿女,但也给他的子孙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水患。从古至今,人们治理黄河的步伐从未间断过。在开封城东北的铁牛村,有一尊身高约两米的铁犀。铁犀浑身乌黑,独角朝天,怒目注视,英姿勃勃,面对着奔腾咆哮的黄河,犹如一位护城卫士,守卫着一方水土。犀,其状如牛,属奇蹄目、犀牛科,和牛不同的是角和蹄。独角犀,角生于鼻子上方,即面部之中线;从当地人的口中得知,他们说的铁牛即铁犀。

镇河铁犀是古人幻想的镇水灵物。铁犀,俗称铁牛,用它镇水,一般有两种解释:一说“铁者金也,为水之母,子不敢与母斗,故蛟龙咸畏之”;一说“犀为神牛,牛能耕田,属坤兽,坤在五行中为土,土能克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张秉政教授决定对黄河铁犀进行一番考察。“这不仅是对隋唐大运河的追溯,更是开封人对水患治理方法的考察。”

来到开封考察的第二天,考察组就决定来到铁牛村进行考察,几经辗转来到河南省开封市东北2公里处的铁牛村,在当地老百姓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一处废弃的庭院前,院落为仿古建筑,像破庙,至今无人看管,门始终开着。进入里面之后见荒草丛生,似乎还有人种些植被和果蔬,穿过杂草丛生的小径,在1982年修建的须弥座式月台上,考察组见到了通体乌黑的镇河铁犀。铁犀安放在高约1米的青石墩上,东、北、西三面砌有蹬道,此蹬道的东西两侧立有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石碑两座,是当时河南巡抚阎兴邦治豫期间,因3年无大水患而撰文、刻立改建的镇河铁犀庙碑和铁犀铭碑。铁犀坐南向北,背城面河,由翻模工艺铸造而成,接缝明显,造型浑厚,威武雄壮,神态逼真。

镇河铁犀

开封镇河铁犀系独角犀,但它的角没有铸在鼻子上方,而是立于头顶,蹄也只有两瓣,而非三瓣。所以确切地说,开封镇河铁犀实际是一个似犀非犀、似牛非牛的异形犀,所以老百姓俗称其为铁牛。这种牛犀相混的情况,非独开封一处,北京颐和园、山西大同、四川都江堰、湖南茶陵、江苏徐州等地都有不同年代的石牛、铁牛、铜牛,甚至完全以牛代犀,而犀对老百姓来说,似乎太遥远和有点儿神秘,远没有牛来得亲切,所以开封铁牛村的居民尽管与这尊镇河铁犀世代相守,却只叫铁牛村而不肯叫作铁犀村。

铁犀的背上有明朝河南巡抚于谦撰写的《镇河铁犀铭》,不过字迹已经斑驳。《黄河金石录》中记载原文:“百炼玄金,溶为真液。变幻灵犀,雄威赫奕。填御堤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若磐石。水怪潜形,冯夷敛迹。城府坚完,民无垫溺。雨顺风调,男耕女织。四时循序,百神效职。亿万闾阎,施之衽席。惟天之俯,惟帝之力。尔亦有庸,传之无极。”

出于对开封水患史和镇河铁犀的了解,我们采访了对开封地方史颇有研究的刘海永,经过他搜集整理的资料和采访考察,我们了解到,黄河自金初南流之后,开封即成为濒河之城,屡遭洪水肆虐之苦。明洪武六年(1373年)到正统十一年(1446年)的70多年间,黄河决口25次,主流离城只有5里。黄河水患是开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威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6月,黄河决口,使7500余顷良田化为一片黄汤,14000多户难民无家可归。永乐八年(1410年)秋,河决开封,环城200余丈,7000余顷良田顿成泽国。在危难之际,于谦受职为河南巡抚。

关于于谦为开封百姓治理汴水的经过,汴梁晚报记者王兰兰在《护城卫士——镇河铁犀》一文中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她这样写道:“明宣德年间,一艘官船从黄河花园口起锚,顺流而下,新任河南山西巡抚的于谦,身着青衫,临风而立。此时,正值汛期,轻舟如飞,于谦诗兴大发,脱口吟出《黄河舟中》诗:‘顺风吹浪片帆轻,顷刻奔驰十数程。舵尾炊烟犹未熟,船头己见汴梁城。’船靠柳园口,于谦和书童登上大堤,极目远眺,古都开封呈现在眼前。于谦沿着千疮百孔的堤坝巡视,顿觉不安,这样的堤坝,怎么能抵挡凶猛的洪水?”

“看到这样的情形,于谦首先厚筑险工地段堤障,计里置亭,设亭长负责督率修缮。明正统五年(1440年),河水上涨,侵逼开封城。他亲临工地,组织和指挥民众进行抗洪斗争。据说,当年他把皇帝赐给他的蟒袍丢进河里堵水,表现出了誓死战胜洪水的决心。于谦因黄河水逼近开封城,特修复过去被河水冲圮的东北西三面护城堤,共40余里。”

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开封百姓,于谦多次巡查黄河水情,并采取了一些治河措施。但是,由于受当时条件的约束,人们没有能力根治黄河,因而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怪上。当时,人们认为,黄河屡屡泛滥,是河妖作怪的结果,只有铸造一尊铁犀,才能镇服黄河里的妖孽。为了顺乎民心,祈求神灵庇护,增强百姓的治黄信心,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命人铸造了镇河铁犀。当年5月,铁犀铸成,被安放在当时的黄河岸边新建成的回龙庙中。于谦亲撰《镇河铁犀铭》,铸其文于犀背。大意是说:这尊铁铸灵犀,“雄威赫奕”,镇守着河堤,就能够制止河水肆虐;开封城的安全有了保障,老百姓就能过上风调雨顺、男耕女织的好生活。他的愿望正是老百姓的祈求。

于谦以身作则,和水患做斗争,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后来他在天顺元年(1457年)的“夺门之变”中遇害。为纪念于谦,开封人民在回龙庙旁又建了一座庇民祠,祭祀于谦和与他同时治豫的名臣年富。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口,洪水灌城,开封百姓十之八九葬身鱼腹,回龙庙和庇民祠被黄水荡平,镇河铁犀也深陷于泥淖之中。

崇祯十五年(1642年),河决祥符朱家寨与马家口,回龙庙及庇民祠全部毁于河水,并被掩埋于地下,铁犀仅有一部分显露地表。清顺治年间,将铁犀掘出。康熙年间,巡抚阎兴邦治豫,三年中幸无大水患,阎兴邦认为有神灵庇护,遂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捐俸重修庙宇。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建庙宇,改名镇河铁犀庙。庙的前院供奉河神金龙四大王,后院安放铁犀,面北向河。

阎兴邦又改建铁犀镇河庙碑和铁犀铭碑,并撰《铁犀铭》。但虔诚的迷信和祭祀激发不了铁犀的镇河神通,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在张湾决口,洪水围城8个月之久,铁犀镇河庙在这场浩劫中化为废墟,并被黄沙所掩埋,所幸铁犀与阎兴邦所立的两碑均完好无损。

“1940年,侵占开封的日军,为了收敛铜铁铸造枪炮子弹,用汽车将铁犀掠至城内,妄图将铁犀熔化后制造军火。铁牛村村民奋力抗争,想方设法用金钱买通了办事人员,才使铁犀免遭冶熔之灾,使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又回到了铁牛村。”中途经过铁犀旁的贺广华女士告诉我们,每逢年节,这里都会有很多村民和外来市民前来烧香祭祀,还会有老百姓把孩子带到铁犀旁,用红绳系在孩子脖子上祈求平安。

在铁犀旁,我看到了香炉鞭炮的纸屑,可想而知逢年过节这里是何等的热闹。在铁犀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小洞,当地人传说是当年侵华日军的枪炮留下的弹孔,但是真实性有待考究。

在废弃的院中,我们还看到立于康熙年间的镇河铁犀庙碑,历经沧桑和风雨剥蚀已经让它面目全非,看不清任何字迹。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市为发展黄河旅游事业,拟将铁犀移往柳园口黄河游览区,但铁牛村村民以“铁牛村不可无铁牛”为由,坚决不同意铁犀搬迁。开封市有关单位尊重群众意愿,照原犀翻铸一尊另立于柳园口,从此开封有了两尊铁犀。目前,除了柳园口的仿制铁犀外,据说在杭州西湖湖畔的于谦祠里,也有一尊复制的开封铁犀。

“开封的一切兴衰荣辱都和古老的黄河与息息相关。眼前这座镇守黄河的铁犀,千百年来目睹了中州大地连遭水患的历史,承载着古代人民战胜水患的美好愿望。”离开了铁牛村,张秉政教授说道。

◇考察州桥遗址

离开了铁牛村,我们来到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山路和自由路交会处南侧的州桥遗址,这是北宋时期御街和汴河交汇处的一座著名的桥梁。它见证了隋唐大运河与汴梁城的繁华与落寞。

据明成化《河南总志》记载,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783年),因唐代开封城称汴州,州桥即称为“汴州桥”。此桥横跨在当时作为南北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的通济渠上。

考察组来到州桥遗址采访,开封市文物工作队负责人王三营向我们介绍,五代时期,州桥更名为“汴桥”。北宋时期,通济渠改称汴河,并把汴河视为天河,所以也称“汴桥”为“天汉桥”,又名“御桥”,百姓仍称其为州桥。宋神宗时,曾经过较大的修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榫、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牙、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由此可知,州桥架设在从皇城宣德门直至外城南薰门的御街大道与汴河交会处,是一座造型古朴、雕刻美的大石桥。

王三营说,金、元两代,州桥未有变动。明代,开封作为朱元璋第五子朱棣的封地,曾大兴土木,修建了周王府,重修了城门。同时,根据漕运之需,将宋代州桥的棚梁式改造为拱券型。堪称明代开封百科全书的《如梦录》记载:“州桥下即汴河,其桥脚北过县角,南到小纸坊街口,又名天汉桥……桥高水深,舟过皆不去桅。”明崇祯十五年,明军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开封交战时,为了阻止义军的进攻,扒开黄河大堤,致使洪水淹没开封,州桥亦被淤埋地下,至今已370余年了。

1984年8月,开封市市政公司修筑下水管道时,开封市宋城考古队勘探发现州桥遗址。随即对遗址进行初步考察,在下水管道工程范围内开一条南北长20米、东西宽4米的探沟,清理出部分桥面,并向下清理出桥孔下的淤泥。据初步发掘可知,州桥为南北向砖石结构的拱形桥,南北长17米、东西宽30米,保存基本完好。桥面用的是青石板,但石板已残缺不全,裸露在外的大部分是青砖。桥洞内出土文物数件,有瓷碗、瓷炉、瓷盆、瓷罐等,但大多是金、元、明等朝代的遗物。可惜因为州桥遗址的两端上面都是大型建筑物和交通要道,无法进一步发掘,考古工作者只能回填,使重见天日的千年古州桥又被埋于地下。

“州桥作为一座逾千年历史的古桥,其自身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王三营先生说,州桥是汴河与古代开封城中轴线交会处的一座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古桥梁,是大运河汴河段上一处重要的古桥梁遗址。州桥保留完好的建筑结构、形制特点,特别是它保留的木筏基础,把我国桥梁始用木筏基础的历史提前到北宋时期。州桥在宋代桥基上建筑明代砖石拱形桥的特殊现象,从一个断面形象展示开封“城下城”“城摞城”的奇观。同时,州桥作为汴河与古代开封城市中轴线的交叉点,更是成为当时开封城市的商业中心。因此,州桥遗址对于我们研究大运河的兴衰变迁、研究汴河与开封城市格局关系的发展演化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实地材料。

如今仅在其原址的马路旁边竖立一块“州桥遗址”的牌子,以提示过往的人们。不过现在开封市已有一个关于古州桥的开发方案,建一个“古州桥遗址博物馆”,该计划在古州桥遗址上,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开发。分别建造地下、地上展馆。其中地下部分是古州桥进行复原性开发,供世人观赏。

州桥和镇河铁犀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它带给人们的历史价值却是弥足珍贵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想隋唐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昔日的繁华。

门上春秋——走进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

年画始创于门神画,它寄予了华夏民族趋吉避凶保家平安的愿望。说起中国的年画,不得不提开封朱仙镇,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

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练,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

开封木板年画博物馆馆长任鹤林正在刻制一块年画雕版

◇“守望”:任鹤林与木板年画

在开封鼓楼广场南邻的书店街上有一座仿古建筑的二层小楼,由任鹤林父子创办的开封年画博物馆就坐落于此。近两百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着包括史料文献(复印件)、年画藏品以及印版在内的300件藏品,系统地展示着年画的“前世今生”及制作工艺。作为行走隋唐大运河重点考察对象,运河沿岸民风民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考察组的文化考察范围之内。

这个木版年画博物馆是中国首家民办木版年画专题博物馆。2002年由“非遗传人”任鹤林创办。展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在二楼上。展品不少,有画作实物、年画印版、馆藏文物。

“朱仙镇的年画被称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它传承了我国民族绘画的技巧。年画题材广泛,制作工序复杂,庄重深厚,色彩艳丽,充满泥土的芬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领队张秉政教授在博物馆年画前凝神贯注,深有所思地说。

开封木板年画博物馆馆长任鹤林向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介绍开封木板年画的历史

拜见了馆长任鹤林先生,说了一些开封年画正宗非正宗的话题,任先生很激动,他认为开封才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早在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宋代成熟的雕版技术和纸张的应用,成就了最早的线版版画在开封出现。

朱仙镇在明末清初,成为离开封最近的运河码头,也是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当时,成熟的木版年画销量很大,年画生产基地慢慢地从开封转移到交通更便捷的朱仙镇。

此后,年画基地在两地间几次交替。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名称的由来应该追溯到解放后,任鹤林的大学老师刘铁华组织了开封朱仙镇年画生产合作社,一度很有影响,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年画样式。

这样,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名字便流传开来。任先生对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名字的较真,并无他意,只是一个文化传承人对史实准确与否的还原罢了。

今年67岁的任鹤林,197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自1978年起,专业从事开封民间木版年画艺术收集、整理、研究工作,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位于河南开封市鼓楼区中心位置的鼓楼上,贴着两巨型开封木板年画,均出自任鹤林之手。

“自从上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新设备的发明,传统的年画制作工艺就进入了衰退期。目前在河南,上世纪50年代以前老版雕版的年画非常稀少;而相比之下,同样是老版雕版的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北武强年画、山东潍坊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现存的加在一起有几千块。要传承民间艺术,首先要有研究的范本,这正是我现在很着急的地方。”任鹤林对考察组说道。

任鹤林说,早期的年画大多以“门神”的形式出现,所以我在博物馆里布置了名为“门上春秋”的展览。近年来,任鹤林组织开封年画老艺人一起,耗时六年将近300幅史料复刻完毕,所刻年画再现了开封木版年画的历史风貌和艺术魅力。

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任鹤林着手收集、研究年画艺术,对传统年画进行数次整理,曾赴新加坡、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进行年画专题展演,最近他还被邀请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授课。

任鹤林认为自己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用了近5年的时间,把国内全部朱仙镇年画史料复刻完毕。而他付出的代价是,每天凌晨1点前没睡过觉,身体健康大受影响。

任鹤林的小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对木版年画有着与父亲一样的热爱。他不仅学习制作木版年画,还与父亲一起致力于木版年画的整理研究,父子俩自己出资创办了开封年画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目前,博物馆的展出规模有限,还有很多藏品不能展出供大家欣赏,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够扩大规模,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年画艺术,将之发扬光大。”他说。

而现在,任鹤林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木板年画进行抢修和保护、推广,而开封政府也将他的木板年画作为城市的名片挂在了开封的四个城门以及鼓楼上,这是这个城市对木板年画所做的最好的推广与保护。

◇“传承”:尹国法与木板年画

考察组告别了木板年画博物馆,又来到了朱仙镇上,准备探寻这里木板年画制作的古老工艺。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起于北宋——当时开封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的商人大量涌向京城。庞大的市民阶层促进了世俗文艺的发展,活跃的世俗文艺又给年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隋唐大运河(即当地人称为运粮河)从这里流过,也催生了年画的出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将我国雕版印刷业推向繁荣。自此,年画也由笔画转向刻版印刷。

朱仙镇——岳家军在此地大败金军的地方

朱仙镇是当年抗金英雄岳飞大破金兀术的地方。在岳飞路上的一间作坊内,考察组见到了作为朱仙镇天成年画老店的第五代传人尹国法,他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乙未羊年版画。这幅年画是根据新发行的羊年邮票,连续工作十余天,刻了七块木版创作而成,3000多张的单幅销量,让这位老手艺人对年画这门手艺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多的信心。

从业28年,让更多的人认识、喜欢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尹国法的梦想。为此,他多次赴北京等地参加地坛书市等各大展会,不遗余力地推广朱仙镇木版年画。

作为一项传承千年的民俗艺术,朱仙镇木版年画产业在发展上也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人才的匮乏,朱仙镇木版年画行业自律和产品研发的缺位,都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壮大造成了一定影响。”尹国法如是说。

为了更好地传承木版年画,尹国法在各大美术院校中挑选了十几位有天资的学生,向他们传授年画刻版和印刷的手艺,并通过这些年轻人与学界、业界保持着频繁沟通,不断地将新想法在木版上展示出来。而开封市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木版年画行业组织建设,以期更好地推动这项传统手艺的发展。

如今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早已从门神发展出神话故事、戏曲以及佛教、道教、儒教等多种题材。今天的艺人们,除了依然制作各种传统文武门神外,也加入了反腐倡廉、讲文明树新风等诸多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元素。

◇“创新”:张保德与木板年画

在小镇的运粮河旁,考察组见到了年近古稀的木版年画传承人张保德,为了让考察组更好地了解木版年画,张保德亲自演示起来。只见他往木板上涂上一层墨水,拉过一张宣纸铺在上面,拿起砖头大小的刷子在宣纸上来回刷上几下,一张年画的坯子就出来了。

这是第一道工序,称黑坯。黑坯晾干后要整齐,然后套色,每一种色彩印刷一次,一种颜色就需要一块色板,一幅画往往用10多块镂板。分十几次套色才能完成,之后,一幅精美的年画可出炉了。对木版画情有独钟的鲁迅先生曾在书中赞道,“朱仙镇木版年画,刻线粗健有力,不染脂粉,人物无媚态,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年画的特色。”

历时五年,张保德呕心沥血创作了大型木板年画《清明上河图》

张保德不仅对传统的木板年画有研究,并在传统的木板年画上进行大胆创新,对年画的刻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融合。随后,他拿出了自己历时五年,呕心沥血创作的大型木板年画《清明上河图》10米长卷给大家看。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作品生动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该图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属国宝级文物。张保德从2011年开始钻研,历经5年努力,终于刻出超长《清明上河图》木版年画。

此雕版由4块梨木板组成,宽0.4米,总长8.1米,正反两面雕刻,版面被密密麻麻雕刻上了人物、街道、运河、货船等。雕版中的人物、景物惟妙惟肖,立体感强,层次分明,雕工精致。

张保德老人说:“现在的年画刻版仍采用原来的花样模式,缺乏创新,不少人只注重年画的商业性,却忘了年画是开封的传承文化,忽略了年画本身的特色。他呼吁对年画刻版进行改革创新,让年画文化传承下去。”

而现在,他的孙子因为不热爱木板年画而从事商业,这成为了在继承和创新路上艰难行走的张保德的一块心病。

“木板年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传统木板年画需要得到世界的认可,只要自己还能刻动,就不会让这门传统技艺在自己的手上消失。”看着自己的木板年画,张保德老人说道。

站在昔日运粮河古道旁,面对保德老人的木板年画长卷《清明上河图》,张教授颇多感慨。他说,“今天从上午开封书店街到朱仙镇,我们一直在关注木板年画,又拜访了三位工艺大师,收获不小。大师们的精湛技艺值得钦敬,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努力更令人赞赏。我们是文明古国,也是制造大国,特别需要的是‘工匠精神’,需要有情怀的、有温度的、有内涵的、有民族特色的作品。那些无创意、老俗套的大路货再难有好销路。”保德老人连连点头。

曾经的岳家军在此地大败金军,曾经的运粮船在运河上川流不息,朱仙镇因河而兴,因河而废,在朱仙镇中流过的运粮河已经枯竭,运粮河两岸曾经繁华的店铺也已经破败,昔日的繁荣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抹不去的唯有因河而兴的记忆。

山陕甘会馆与中原“三绝”

从明末起,黄河水患从未间断,而在黄河下游的东京汴梁城开封也多次受黄河水的光顾,直到清初,开封城仍是废墟一片。到乾隆年间,开封日渐繁华,南来北往的客商纷至沓来。

在位于开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第旧址上,起初是山陕两省的富商为扩大经营、保护自身利益而筹办同乡会,后又加入甘肃籍商人,遂名“山陕甘会馆”。

这里不仅是商人的集散地,更是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行走在前往开封山陕甘会馆的路上,领队张秉政教授满怀喜悦地告诉队员们,此次考察的对象除了明清商人的商道文化,中原三绝也是此次考察的重点。

“在图片上看太吸引人了,从没看过这么精彩的砖雕,石雕也是精美绝伦,更难能可贵的是木雕,历经200多年的水患和战火一直保留到今天实在是不容易。”合上地图,考察组信心满怀,想必此次考察之行会有很大的收获,至少对中原的艺术文化有一次新的领悟。

车子在开封的宋都御街停了下来,经司机师傅指引,队员们穿过一条小街,在街道的二分之一处看到了山陕甘会馆的真面目。仅仅是大门照壁的砖雕就已经让队员们十分欣喜了。

开封山陕甘会馆的照壁为“一”字形,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建设,沿街东西走向,并用青砖磨砖对缝而成。会馆照壁壁芯的造型正是古人对“天圆地方”之说的具体反映。壁体之上是砖饰人物、花卉、山水、鸟兽、博古图等,题材多样、技法精湛。砖饰以上为庑殿顶,覆以绿色琉璃瓦。

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等级最高形式。其屋面可分前、后、左、右四坡,并分由前、后坡相交的一条正脊及前后坡与左右坡相交形成的四条垂脊,因此,庑殿又称四阿顶或五脊殿。

正脊为绿色高浮雕荷花脊,两端均置龙形大吻,龙口大开,咬住正脊,它既有较强的防水功能,也是正脊上主要的装饰构件。看着门外的文字介绍,考察组已经入了神,仅仅是大门外的装饰就已经让队员们有所震撼,而照壁的背后书写的“忠、义、仁、勇”四个大字,成为会馆一景,不少游人在此驻足,留影纪念。

“照壁中间的‘忠、义、仁、勇’四字,这是人们对关圣大帝关羽品格的高度概括,那么这里为什么崇尚关羽呢?原因是关公老家在山西,是中国历代推崇的武圣人,也是武财神,是山西人的骄傲,所以,山陕甘会馆当然少不了他老人家了。”边欣赏着照壁上的砖雕,张秉政教授边给队员们讲解了会馆中供奉关帝的原因与由来。

从古到今,在民众的心目中,关羽是一位义薄云天、堂堂正正,不为金钱美色所动的盖世英豪。后来,他又变成了“义”的化身,成为了商人所礼奉的武财神。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皆有境外客商云集,而晋商更是独领风骚,数量多且分布广。聚于一地的同籍客商,以成立“商会”和建立“会馆”的方式相联络,为其自身利益服务。

各地商会敬奉的主神便是关公,会馆建筑的格局则完全仿照关帝庙的式样。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建立,特别是信仰自由和政治环境的宽松,大量私营个体商户和非国有经济的商家又请出神化的关羽作为心理依托,期望能保佑自己生意兴隆,常交好运。

正脊为绿色高浮雕荷花脊,两端均置龙形大吻

穿过甬道经过钟鼓楼和戏台,考察组走进了会馆的灵魂建筑——大殿,大殿内正中央供奉着关帝,背后一个走廊展览着开封的历史文化和山陕甘商人在此的经历。在大殿中,不时有游客前来祭拜关羽。

巍峨的关庙

“我们来自洛阳,因为家里世代以经商为主,今天特地来这里参观参观,也拜一下关帝老爷,好保佑我们财源滚滚,事事顺心。”王先生拜过关帝像后和我们交谈起来,在他所去过的商人会馆中,开封的山陕甘会馆是很大的,也是最具有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仅仅这里的砖雕、木雕、石雕已经让他叹为观止了,他边说边用手机拍摄着屋檐上的砖雕。

经过了解才知道,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雕刻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大殿屋顶正脊为镂空的龙凤牡丹,正脊中间置狮驮宝瓶,檐角置走兽狮、吼、马、羊、鱼,垂脊置仙人,两边置龙形大吻。

正脊中间置手卷式匾额,琉璃烧制,行书“城圣大帝”四字,这是其他会馆所不具备的。大殿檐下雕刻有七层木雕,题材丰富,是最为精彩的地方。

大殿内部的吉祥图案更加绚丽多彩,“二龙捧寿”“刘海撒钱”“三国故事”“蝙蝠扑云”等刻画得惟妙惟肖。大门里有一块长2米的青石铺地、四周“回”纹镶边,中间为一“寿”字,该石称为拜石,又称“如意石”,是参拜关圣帝君的标志。向北上台阶,供桌下侧仍有一拜石。这两块拜石均为原物,可见当年香火之盛。

“没想到只是大殿的砖石木雕这么精彩,可想而知当时的会馆的档次是何等的高级雅致,来到这里真是开眼界了。”张秉政教授参观完大殿后情不自禁地说道。

考察组了解到,大殿中的砖石木雕只是沧海一粟,在整个会馆雕塑就有上百处,会馆的砖雕主要集中在照壁上,零星还散见于其他墙体上。斗拱下边的平板枋雕以祥云图案,把上下分成两大区。祥云下为32个垂花砖柱,柱头为龙头,垂花分别雕成石榴、金瓜、荷花、莲蓬等吉祥多籽造型,垂花柱与垂花柱之间由夔龙卷草图案相连将空间铺满。

垂花柱以下里外墙体上分布有10个长条形画框,每个画框饰以拐子龙纹,框内分别雕刻有“狮子绣球”“喜鹊闹梅”“山雀玉兰”“鹭鸶荷花”“松鼠葡萄”“麒麟呈祥”“八仙过海”,以及“刀马图”等。

纵观照壁的砖雕画面,给人一种紧凑而不拥挤、繁丽而不冗杂、布局严谨匀称、凸凹处理得当的感觉。你看,飘动的衣服袖带、翻卷的花草叶片、生动的人物表情,飞翔的鸟、奔跑的兽,均达到了“凿的花能拿起来,凿的兽能跑出来”的艺术效果,可见匠心独运,技艺高超。

会馆的木雕十分讲究刀法和风格,以及利用材料本身自然的特点去寻找材料内在的表现力,在表面的色泽、纹理、结构等微妙变化中相形度势、因材施艺、量形取材,加以斧凿,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韵味。

山陕甘会馆每座建筑物的木构件上,特别是大殿和厢房檐下的桁、枋、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采取的雕刻手法有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浅浮雕、悬雕、透雕等多种技法。

在人的视点与雕刻面的关系上,创造了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破时空透视等艺术形式,广泛利用有限的空间,通过起位升降、线条流畅、光影处理等造成的视点错觉,达到了非常巧妙的艺术效果。

会馆的木雕题材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与三国相关的故事有“古城会”“长坂坡前救阿斗”“刘备访庞统”等,这些故事画面,构图精练,刀法简约,生动地把关羽、张飞、刘备、赵云、庞统各自的身份、性格、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并重点突出了“义”“勇”“求贤”的主题。

会馆的石雕装饰大多用于柱础、栏杆、抱鼓、壁芯、香案和墙基等处。大殿内柱础全部雕刻,柱顶石凿有花饰是重要宫殿和庙宇的标志。栏板柱子既有拦护的实用功能,又有使建筑的形体更加丰富的装饰作用,雕刻有力,线条简练,很好地起到了衬托大殿雄伟的作用。整个院内有盘龙石柱灯八个,采用高浮雕技法,刀法奔放自然,线条流畅遒劲,给会馆增色不少。(www.xing528.com)

“真为几百年前的能工巧匠们点赞,这么宏大细致的工程也是当时商人文化繁荣的象征,中原‘三绝’因物构图,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建筑物浑然一体,代表了中原建筑物的精华,真的在历史中闪闪发光啊。”张秉政教授边看边赞叹。

山陕甘会馆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华丽的会馆,建筑艺术别具风格,各殿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琉璃制品,堪称清代雕刻艺术的珍品。无论是商人中供奉的象征“义”文化的关公,还是精美绝伦的中原“三绝”,都让这座汴河水流过的土地绽放出灿烂辉煌。

舌尖上的河南(二)

作为大运河流经的重要地域,商贸发达,交通便利,开封人自然少不了在吃方面下功夫,说起开封的小吃,不得不提到鼓楼夜市一条街。

◇鼓楼夜市一条街

开封的夜市历史悠久,北宋孟元老在其《东京梦华录》中对当时分布在东京城内的州桥夜市、东角楼街巷、马行街店铺、大相国寺百姓交易市场等都有详细记载:“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宵不绝。”而在此之前的唐朝却是“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将坊和市分开,实施封闭式管理。

“通宵达旦、热闹异常的小吃夜市是开封这座古城的一大特色。市声嘈杂,饮食品类繁多,颇具地方特色,以至于每天晚上整个鼓楼广场都灯火通明。”

张秉政教授介绍时又说道:“市井生活、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考察组立体考察运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封、洛阳作为历史名城,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更走在前头。”

鼓楼广场是开封最大的夜市所在地。入夜,广场两侧,统一规格的小吃货车整齐地排列在饮食区内,高吆低喝、悠扬婉转的叫卖声和餐具的碰击声,汇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使广场成为开封不夜城的聚光点。

鼓楼广场是开封最大的夜市所在地。入夜,广场两侧,统一规格的小吃货车整齐地排列在饮食区内,高吆低喝、悠扬婉转的叫卖声和餐具的碰撞声,汇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使广场成为开封不夜城的聚光点。

鼓楼,在开封已经历600多年的历史。但在1948年毁于战火,对于大多数开封人来说,它仅是存于老照片里的记忆。去年,当这座高大的城楼重又矗立在鼓楼广场,人们打量它的目光中流露出更多的是新鲜。开封人的眼中,鼓楼这片地方,更为熟悉的是夜市。

考察组行走在鼓楼广场夜市一条街上,已经被来往的商贩和光临的食客们所吸引住了。

夜市小吃的品种繁多,味道各异,有老开封人喜欢的黄焖鱼、馄饨、火烧夹羊肉、油茶、豆沫、胡辣汤,也有年轻人喜爱的杏仁茶、八宝粥、冰糖红梨、花生糕等。夜市上的凉粉摊很多,“老开封们”吃凉粉颇有讲究,红薯粉、绿豆粉做成的凉粉,切成薄片,加入豆酱和辣椒,若炒得不黄不焦,他们是不会满意的。

在小虎炒凉粉的摊点前面,排满了前来购买的游客,做凉粉的师傅也是热得满头大汗,“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因为自己做的方式和放的材料也与别家不一样,所以味道也不一样,大家都爱吃。”张老板边炒着凉粉边告诉队员们,几乎每天晚上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每晚都能够卖出200多份,由于地段好,交通比较便利,他的这个小摊位前经常挤得水泄不通。

“不吃开封的炒凉粉,就等于没有来开封。”刚刚品尝过开封炒凉粉的游客张先生说道。而夜市上的小笼包子,是开封人特别钟爱的食品,它灌汤流油、甜而不腻,味道可以和天津狗不理包子相媲美。除开封传统风味小吃外,还有全国各地的名吃特产。

花生糕是开封特色风味小吃的一种,大都是穆斯林制作的,香稣可口,甜而不腻,没有一点粘牙的感觉。

“我之前是说相声的,因为自己的条件不是太好就改行卖夜市,每晚也能挣几百块钱,来开封考察一定要去第一楼吃一次灌汤包,马三立相声里的‘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吃起来汤直流’,说的就是开封的灌汤包。”一名商贩告诉考察组,他已经在鼓楼经营了3年时间,每天晚上通宵达旦地售卖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了。

在开封的上河城小吃街,考察组考察了更多的开封饮食文化,烩面、胡辣汤,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全场两百多米的小吃街座无空席,里面还表演着传统的豫剧、变脸、相声等节目,就餐的人们不时拍手叫好,边看节目边品尝美食已经成为这里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开封第一笼包子

◇开封第一楼“灌汤包”

第二天,考察组来到了开封第一楼,品味这里的灌汤包。开封第一楼是一家百年老店,毗邻鼓楼广场。该店所经营的“第一楼小笼包子”,系传统名吃,源于北宋东京名吃“王楼山洞梅花包子”。第一楼小笼包子造型优美,其形制“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

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第一楼灌汤包果然名不虚传,不愧是开封饮食文化的掌上明珠。”品藏过第一楼的灌汤包,张秉政教授兴奋地说道。

边听相声,边品尝美食

在开封市最繁华的市中心鼓楼广场边上,还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包子店——大梁包子店,门店前面的牌匾也没有。说起开封的包,当属第一楼及黄家包子最为出名,但是这两家都是属于灌汤包子,而大梁包子店的包子是发面包子,售卖对象是上下班的大众,在两个月前还是五毛钱一个,现在已经涨为七毛钱了,尽管如此,前来买包子的市民仍然排起了长队,除了卖包子,还有馄炖、八宝粥、咸菜等,基本上都是打包带走,也可以在店里吃。

“早上吃大梁包子已经成为我的习惯,自己吃完也会给家人带一些回去,经济实惠,而且是地道的开封味。吃大梁包子已经成为几十年的老习惯了。”家住在鼓楼边上的王松江先生是大梁包子的老顾客,可以说,这家老字号已经伴随他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吃大梁包子已经成为他日常的一种习惯。

包公祠大门

说不尽的黑脸包公

说起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人们就会想到宋朝的包拯。近些年来,不论是人们口口相传,还是书籍、影视作品中,包公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在河南开封,考察组一行决定考察包公祠和开封府,了解清官包拯在这片土地上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对运河两岸人民思想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包公祠

“千百年来,每当人们遇到腐败逆流弥漫政坛、忠贞之士遭受压抑、广大民众溺于水火,正气不得伸、有冤无处诉的时候,便会想到这位敢说真话,敢斗邪恶,为民请命的清官,希望上天鉴临,惩治奸恶,驯致太平。包拯的形象已经在隋唐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了。”翻阅着包拯的生平资料,张秉政教授意味深长地说道,考察组对这次考察充满了期待。

汽车行驶在开封的街道上,穿大街过小巷,在包公祠门前停了下来,在门外的石碑上,考察组了解到,包公祠是为纪念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坐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史书记载,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1984年,开封市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祠。

包公家训

进入宏伟气魄的包公祠大门,考察组便看到了对面的包公湖,湖面视野开阔,让人心旷神怡。“包公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园林风景区内有假山、瀑布、石雕等。”跟随着讲解人员的讲解,考察组参观考察了这座纪念包公的祠堂。

进入包公祠大殿后,中央有一尊包公座像,高3米多,蟒袍玉带,端坐靠背椅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包公座像两旁陈列着历史文物,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和普通砚台等。山墙上镶嵌有反映包公政绩的彩陶壁画,分为体恤民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清正廉明四个主题,壁画边缘有龙凤图案,展示了包公的气魄和威严。

大殿外有一尊香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香炉上焚香祈愿。“我们来自河南洛阳,因为丈夫从事行政工作,当然要学习包公的清正廉洁的精神,顺便烧香也祈求家人平平安安。”来自河南洛阳的王女士是一名小学教师,她和丈夫、儿子一家三口来开封除了参观包公祠还要参观开封府,“学习包拯体恤民情、清正廉明的精神对于我工作是有很多帮助的,也让我警醒。”说着,一家三口笑了起来。

考察组漫步进入二殿,二殿内有包公石刻像拓片一幅,线条清晰生动传神,逼真地再现了包公的风姿。更令人感动的是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的家训充分地体现了包公清心寡欲、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和嫉恶如仇、憎恨贪官的无私精神,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党在今天倡导家风正,党风必正,社会风气必正是正确的。”在参观中,张秉政教授向大家说道。

在观看二殿中央竖立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为北宋遗物,上面刻有北宋183位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唯有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指痕。

“这是人们敬爱包公,观赏碑刻时指指点点,天长日久而磨出来的指痕,是包公受人们尊敬的实证。”讲解员说道,元代诗人王恽赋诗称赞:“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诗中赞扬包公和范仲淹的盛德和威名光耀千古,把贪官污吏比作可恶的乌鸦,即使千百年后,见其碑犹如见二公其人,仍惊惧万分,不敢近前逗留,可见“包青天”名不虚传。

在东西配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和优美传说,如“包公掷砚”“陈州放粮”“怒打銮驾”等。东配殿那三口威风凛凛的铡刀,让考察组想到了影视剧中包拯的三把御赐的铡刀,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上铡皇亲国戚,中铡贪官逆臣,下铡平民百姓,显示了包公除暴安良的雄威。

开封府大堂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大堂前就是大家熟知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令人望而生畏。

殿中的群体塑像“包公铡赵王”是包公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精神的形象体现,看了真是大快人心。特别是东殿的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毕现、栩栩如生。

参观考察完包公祠后,考察组感慨良多,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民造福,为国家造福,也可以为己谋利,为己掘墓。而近些年一些党员干部纷纷倒在权力和金钱的“石榴裙”下,在权钱交易中丧失自我、锒铛入狱,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警示每一个共产党员吗?难道非要等到失去人身自由的时候才会想起什么是人生最宝贵的吗?答案可想而知。

“每年的十月份是游客最多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开封菊花展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各个旅游经典区域也是人头攒动,不亚于逢年过节的阵势,这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喜爱和对包拯的敬仰。”在包公祠管理处,考察组了解到近几年人们对清廉文化的重视和尊敬,也显然受当前的廉政风暴的影响。

进入开封府内,树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就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图为正厅院中的“公生明”巨石。

◇开封府

离开包公祠,考察组便到了开封府,这里是开封的府衙,也是包拯为官的办公场所。开封府位于包公东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坐南衙而驰名中外。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

开封府与包公祠在建筑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开封府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布局规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

它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府衙文化区、包拯传说文化区、道教文化区、刑狱文化区、教育科举文化区、游艺文化区、府尹人文文化区、潜龙宫帝王文化区、休闲文化区。

进入开封府内,树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就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三字,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其北面的“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告诫官员们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绕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正厅,是北宋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府衙举行重大活动、公开审理要案的地方。大堂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大堂前就是大家熟知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令人望而生畏。梅花堂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小院之中,它是传说中包公倒坐南衙的地方。

随后来到的院落是潜龙宫。据记载它是宋仁宗为纪念他的父亲宋真宗曾任开封府尹而建造的。而后的大殿是潜龙殿,殿内是三位皇帝的雕塑,他们在没做皇帝之前都曾做过开封府府尹或开封府府牧,所以有人说开封府为藏龙卧虎之地。明礼院坐落在开封府的东北角,是开封府的科举教育文化区。院内的建筑是“拱奎楼”,它的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其后的小楼,叫“桂籍堂”,它是每次科举之后,开封府把本府中举的考生重新造册,在孔子像前隆重举行“入桂籍”典礼,之后就把名册珍藏在这里。

由于北宋时道教被尊为国教,所以在开封府中建有一座有关道教的天庆观。走近庭院,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太极八卦台以及道教主题建筑——三清殿。开封府校场的主题建筑“英武楼”是开封府的演武迎宾场所和宋朝科举时武举考试的场所。

开封府的西南角是刑狱文化区,也称“府司西狱”。设有狱神庙、囚车、狱神皋陶,并形象地展现了宋代刑罚的一些场面。

“考察过包公祠和开封府后感慨良多,公生明,廉生威。包拯为后世为官之道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行政执法不能依赖清官政治。老百姓盼清官,要清官,百姓的‘清官情结’今天体现得如此强烈,值得深思。”张秉政教授说道。

据了解,中国民间关于包拯的故事颇为丰富,在通俗文学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包拯去世后,包拯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合同文字记》和《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是最早的宋人创作的包拯断案故事。

而历史书籍也记载了许多关于包拯的故事及事迹,《龙图公案》《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等明清小说中记录了大篇幅的包公故事,而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所有的戏曲种类。

一代清官包拯、于谦、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沧海桑田,千年后的今天,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激荡灵魂。可以说,无论时空如何转变,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已经铸成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熠熠生辉。考察结束后,行走在回程的路途中,考察组人员陷入深深的思考。

回头望去,包公祠与开封府依然屹立在开封这片大地上,汴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依然生机勃勃,这里因为有这样一位清正廉洁的“包青天”而更加的钟灵鼎秀,人杰地灵。

延庆观与开封“城摞城”

在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信仰文化也可称得上是丰富多彩。除佛教在中原大地比较盛行外,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以在我国扎根时间长、传播范围广、影响范围大、受众人数多而闻名。

在距离开封府不远处,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东北部的延庆观便是如此,它是为了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的道观,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名观。

◇延庆观

“延庆观号称中原第一观,是道教全真派的宫观,始建于金代,全面发展于元代,与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喆(即王重阳)及其包括丘处机在内的七大弟子有密切的关联。”一边行走在延庆观内,领队张秉政教授一边给队员们讲解着延庆观的历史,一边让大家留心脚下奇特的“城摞城”景观。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思想文化的源头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的道家那里,而真正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教义、教规和严格组织形式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后来,历经漫长时期的曲折演变,道教又形成了数家教派。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历史上与社会的诸多领域和层面都有交接,在我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想了解传统中国,不接触道教,就像绝缘于儒家、佛教一样,会不得要领。

面对入口处山墙上的壁画,队员们细细端详。几位英姿飒爽的仙人,或跃上云端、舞刀弄枪,或挥拳击掌、发出电光,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构图简洁而充满诗意,充盈着缥缈的气息。延庆观的规模不大,属于那种娇小玲珑的锦绣景观,而其中的玉皇阁是建筑艺术的珍品。

此阁为元代的砖石建筑,不同于我国很多留存至今的那些砖木建筑,也就是说该建筑通体不用一片竹藤、一块木料,所用尽为烧砖或石头。

延庆观指示牌

玉皇阁分三层:玉皇阁第一层(下层)为正方形,四四方方,四平八稳。外部为四坡檐顶,在檐脊上方还雕有标志等级制度的五个走兽,分别是:龙、凤、狮、马、鱼。雕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它一方面是五行的象征,金、木、水、火、土,另外也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体现。

玉皇阁顶升前的珍贵照片

“底座上部四角的脊线、第三层阁体的屋脊上,站立着几种小动物组合的脊兽,其下悬挂着风铃,倘若风起,悦耳的‘叮当’声或可奏响。第二层的阁体,周身波折着缠绕了绿色的琉璃瓦与鸱吻、龙头等饰物带,显得厚重、优容。”

听着观里工作人员的讲解,再看简介,得知阁体上还站立着几个蒙古人的武士像等,不过由于观察角度的限制,考察组不能一一识别了,只能整体上感知玉皇阁的稳重、新颖,与众不同。

开封城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洪水,过去的地层都深埋在今天的地层之下。根据考古资料可知,元代的地层在今天地层之下的三五米处。

由此,玉皇阁的底座本来也是深陷地下数米的。为了保护文物、防止浅层地下水对古建筑的继续侵蚀,数年前相关部门整体抬升了玉皇阁。今天看到的玉皇阁已经是距离元代地面向上“拔高”数米的玉皇阁了。

玉皇阁采用砖墙穹顶结构,元代穹顶在伊斯兰教建筑中使用较为普遍,但在道教建筑中较为罕见,玉皇阁是研究西域伊斯兰教建筑形制与风格对中土建筑影响,以及元明中国砖石拱顶建筑嬗变的重要实物,外观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风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

玉皇阁既是汉蒙文化巧妙结合的产物,同时,对研究中国元代的文化艺术、建筑特点也有重要意义。而且使开封地区自宋朝以来的古代建筑保持了宋、元、明、清的完整序列,没有出现遗憾的空白。

这里游人稀少,不像其他景区那样熙熙攘攘,故而显得幽静雅致。竹木扶疏,正是闲庭信步的好去处。东北处厢房的屋檐下,木雕精致,彩绘繁复,可见工匠用心之良苦;屋角的马头上,砖雕的双钱以及石榴、牡丹、嫰荷等花卉,栩栩如生,似乎依然能够感受到匠人的刻刀在其间的优雅游动。

庭院中,低矮的海棠还是那么鲜红,而虬龙般的桑树上,似乎搓皱的叶片与桑葚已经一并冒出了。在东南方的一隅,两棵巨桐并肩而立,一株凌霄树左曲右扭着攀缘直上。

桐花还在含苞,凌霄花尚未绽放。再耐心地等候几天吧,届时,满树的桐花迎风“呼啦啦”的歌唱,周遭的凌霄花开怀和弦,那才是美得天空都要灿烂呢。

北面的一个大殿内,有图示和沙盘模型,系统地介绍了关于道教的知识。只是由于时间匆忙,队员们粗略浏览、阅读,没有来得及深入揣摩。还有一个地下展厅、地下宫殿位于玉皇阁正下方,是开封市唯一的地下宫殿式参观游览场所,主要有走廊、回廊、中心区域三部分组成。

进入地下宫殿,踏着八卦阵图,考察组看到了国内第一例砖混结构国宝级文物玉皇阁的整体顶升过程,领略国保文物玉皇阁从地下到地上的历史变迁。考察组也走马观花似的“通过”了一趟,见识了实施玉皇阁提升工程时出土的若干器物,譬如坩埚、瓦罐和耳杯。

而玉皇阁升顶,就更加证实了开封是一座“城摞城”的城市。玉皇阁顶升后,其原来的基座依然被保留,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修建了与原基座持平的地下展厅,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玉皇阁的“前世今生”。

◇开封的“城摞城”

考察中,考察组重点考察了开封的“城摞城”现象。城摞城指的是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叠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观。历经20年考古发掘,我国考古学家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这都是由于历代黄河泛滥所造成的。

据了解,除最底层的魏大梁城因埋藏太深和勘探技术手段所限未能发现外,其余5座城池均已相继发现和初步探明。至此,“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这个一直流传在开封民间的神秘传说,终于被考古证实。

考古资料表明,发现的5座城池基本处在同一区域,摞在最上面的是清代开封城,最下面的则是唐代中原重镇汴州城,其中城市规模最为庞大的,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北宋国都东京城。

今天繁忙的中山路是1000多年来这座城市不变的南北中轴线,其下叠压着明清时期的路面和北宋的御街遗址,形成“路摞路”现象。由于这几处遗址多埋藏较深,且处于今天的交通要道不易进行发掘、开发,开封市的文物管理处准备在中山路沿线的上述遗址处设立标识牌,分别介绍其历史沿革和考古发现情况。

地下,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则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

两种都堪称世界奇迹的景观同时出现在一座城市。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经的上百座大中小城市里,像开封这样与黄河关系如此密切的城市恐怕并不多见。

黄河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风、沙、兵火侵扰,作为一代雄城的北宋东京城(故址)逐渐被泥沙掩埋,完全从地面上消失了。正是黄河的缘故,历史上,开封从国都衰落到省城,进而成为一个地区性城市,一步步走向衰落。

然而,也正因为黄河的泥沙“大被”,东京城等才得以免遭更多的兵火风沙摧残而较完整地保存给今人一份丰厚文化遗产。每念及此,不少专家学者常常感叹:毁也黄河,功也黄河。

世事犹如头顶的浮云,看客聚来也得离去。品味着是金庸先生的、也曾是大家的杨过,遐想着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交合,在场院内一群女士的优美太极剑与太极拳术表演中,考察组离开了历史风沙刮过却独自留存下来的延庆观。

重走东京梦华,再现汴梁繁荣

码头的主航道中一条货船逆水而上,船右舷上面的水手们都在严密注视,时刻应对,避免与停泊的船只发生碰撞。在江河上通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船头前面一艘停泊在码头……

每天早上的开园仪式

或许很多人已经非常熟悉中国的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风情,人在行、骡马会走动、街市商贩能吆喝,如此一幅水会流、人会走的《清明上河图》,作为象征中华文化的符号,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展现,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时隔千年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如今在现代高科技的配合下把当年北宋都城汴梁开封的市井生活展现得栩栩如生。作为中国的传世名画,图画以长卷形式,并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在东京码头,仿制的古代船只

古老的东京汴梁城的繁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如今在开封的龙亭湖西岸,一座以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营造法式》为建设标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拔地而起。

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2009年,清明上河园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在中国的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是国家黄河黄金旅游专线重点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如此宏大的场面用建筑的艺术重现当年的风采,备受世人瞩目。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借以参加商贸活动。现在人们对它的意见不一,真为古人的技艺和今人的工艺而折服。”还未到达园内,张秉政教授看着门外的简介,就已经被文字所描述的场景吸引住了。

清明上河园不仅再现了《清明上河图》,而且把历史活化。每天上午九点,清明上河园都要举行开园仪式。每天定时表演节目:包公迎宾、杨志卖刀、林冲怒打高衙内、梁山好汉劫囚车、燕青打擂、李师师艺会情公子、王员外招婿、宋式民俗婚礼、编钟乐舞、马术、气功绝活等20余个。晚间大型晚会《东京梦华魂》节目,游人可换作宋装,手持宋币,感受古人生活习俗。

当欣赏完实景演出《岳飞枪挑小梁王》后,同行者不禁发出感慨:“原以为只能在电视电影中欣赏到的精彩片段,在上河园中也欣赏到了,非常得震撼,精彩绝伦的表演不亚于电影技术,真为表演人员点赞。”

考察组了解到,清明上河园对流传至今的宋代民间手工艺和民俗文化进行广泛征集,对失传的古老艺术进行挖掘、抢救,并在园内集中体现。游于园中,队员们也欣赏到了汴绣、木版年画、官瓷、茶道、纺织、面人、糖人等手工艺术的现场表演制作,以及曲艺、杂耍、神课、博彩、驯鸟、斗鸡、斗狗等民俗风情表演。

考察组到达拂云阁,看到它雄健端庄又不失隽秀舒展,供放宫廷重要文件及国画书籍,也是园内登高远眺绝佳处。外观为四层,内夹三个暗层。取名“拂云”,一是明示此阁高耸,轻拂白云;二又暗含“吹拂红尘烟云,洗出清明世界”之意。

在趣园中,是孩子们自由玩耍的天地和大人们童心复萌的乐园。在这里可以投镖、射箭、爬绳、钻圈、荡秋千、溜滑梯,纵情嬉戏,体验宋代游戏的乐趣。

在园中的宾馆和旅店称之为官驿,并备有标准间、夫妻间和豪华套房,供游客休息下榻。所有的店员全部装扮成大宋时期的装束。在到达汴河时,考察组登上汴河桥,这里正是《清明上河图》中画得最为精彩的片段,也是整幅画的核心,三千八百米汴河,一展半园碧波满目情,站在上面,整个清明上河园尽收眼底。

在主题广场上,走进大门,绕过一座前有张择端站像、后有清明上河图传奇故事浮雕的影壁,便是公园的主题广场。广场中央的池水中浮动着一只造型古朴的宋代木船,船上桅杆高耸,云帆高挂,象征着宋代繁忙的漕运和高超的造船技术。

行走在东京食品街上,考察组品尝了古都开封特色小吃:开封小笼包子、开封桶子鸡等。小吃佳肴应有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到此来品尝开封美食。

实景表演《岳飞枪挑小梁王》,非常震撼

“从来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开封小吃,来开封就是为了品尝小吃,顺便旅游,在这里不仅是大饱眼福,而且尽尝开封美食,还要在这里待上几天。”王顺友是山东人,第一次来河南的他第一站就选择到了开封,旅游加上美食让他的行程非常愉快。

在东京码头,队员们看到了仿制的古代船只,运粮船在汴河中川流不息,再现宋朝舟船云集、漕运繁忙的情景。在园中的民俗街,许多游客在此选购宋代气息浓郁又有欣赏珍藏价值的古玩字画。

清明上河园还设有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繁华京城、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等八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四个文化区。

还设立了宋代科技馆、宋代名人馆、宋代犹太文化馆和张择端纪念馆。清明上河园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实景,汇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以及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东京城繁华街市风情。

清明上河园与龙亭公园、天波杨府、翰园碑林等景区毗邻,在开封西北隅形成大型仿宋建筑群,这些被历史淹没的建筑奇迹是否真的存在过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存在于历史的记忆中。

“清明上河园已经是开封的一个符号,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它不仅是了解开封的一个窗口,更是了解宋朝文化、建筑、饮食、风俗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对研究运河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张秉政教授说道。

一千年前繁荣昌盛的宋朝大都会——开封,已经消失在历史尘埃里,然而开封最为繁华的时刻却被《清明上河图》与《东京梦华录》形象、生动地记录保存了下来。作为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在业界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如今,清明上河园已经代表着整个开封,与古老的宋朝文化一起,以一个新的姿态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