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清明节真正气清景明

让清明节真正气清景明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明郊外踏青张秉政认为,清明节本是一个天朗气清,风和景明,非常安静的节日,我们祭奠先人,享受春光,千万别走了样,也让上天先人同处一个安宁祥和的环境,让清明节真正气清景明。清明节正因为地位独特,内涵丰富,古代诗人对清明节也情有独钟。二是清明节气,北方乍暖还寒,南方春意盎然,诗人当然也要引吭高歌。

让清明节真正气清景明

Section Four Let the Qingming Festival be true Clean and righteous

在当前,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清明节文化内涵,让清明节真正气清景明

就这个问题,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张秉政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清明节不应变成是单纯的上坟扫墓,因为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清明节里,人们上坟扫墓,缅怀先人,这个节日的内核是有纪念性、祭祀性,但这个节气还有农事活动、踏青郊游活动等内涵。

张秉政说,当前节日也被商品化,一些不法商人借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之机,在祭品上大捞一把。更令人不可理喻的是,在某地出现有人花钱雇人祭祖现象,这不仅丧失了上坟烧纸、祭拜祖先的意义,这种行为本身亦可说为不敬不孝。

孔子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具备,才可以事亲。“祭则致其严”意思是,祭祖祭奠先人就是敬祖,我们此地老人会说“上坟烧纸是烧给后人看的”,这话说得很朴实。通过祭奠先人实际上也是一种感恩教育孝道教育。在上坟点燃纸钱时,在对自己父母、前辈深深怀念的同时,追忆起自己的先人和自己在一起生活点点滴滴,念念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或先人的训导,也同时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走过的路,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对不起祖宗和父母的事,同时也警醒自己今后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个过程也就叫“慎终追远”(曾子语)。作为孝子对父母会更加敬爱,百倍珍惜父子、母子、祖孙之情。人人都这样做,社会自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民风会更加淳朴,社会会更加和谐。所以祭奠祖先要“严”,孔子又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因而雇人去烧纸上坟是荒唐的。有人说,祭奠神仙,就像头顶三尺有神灵,祭奠父辈先人,正如父母、先人就在眼前看着自己一样。

清明郊外踏青

张秉政认为,清明节本是一个天朗气清,风和景明,非常安静的节日,我们祭奠先人,享受春光,千万别走了样,也让上天先人同处一个安宁祥和的环境,让清明节真正气清景明。(www.xing528.com)

相关链接:古代诗人为何对清明节情有独钟?

清明节正因为地位独特,内涵丰富,古代诗人对清明节也情有独钟。内容中含有“清明”“寒食”的唐诗335首,宋词520首,数量之多是其他23个节气无法相比的。从唐玄宗李隆基,到白居易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无不吟咏过清明节,佳篇名作令人难忘。

为何清明节能引得诗人兴致勃发?为何清明诗歌能在二十四节气诗歌中独占鳌头?学者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清明是传统的祭祖扫墓、追思故人的日子,许多诗人因此吟咏,留下了千古佳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诗人高启写过一首诗,则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悲痛:“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二是清明节气,北方乍暖还寒,南方春意盎然,诗人当然也要引吭高歌。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有一首《南歌子》写得有滋有味:“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另一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一首《临江仙》中也把清明景色写得惟妙惟肖:“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三是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健身娱乐节,这也亢奋了诗人的情绪。五代花蕊夫人有一首诗,专咏斗鸡乐趣:“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宋代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则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