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明节:华夏民族的感恩节应优化

清明节:华夏民族的感恩节应优化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张秉政教授提倡:清明节应成为华夏民族的感恩节。今年的清明节过去了。清明越来越成为华夏民族的重要节日。古有寒食节与清明节相邻二节。之所以说它是华夏民族的感恩节,是因为在这个节日中,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是一次祭奠祖先,缅怀前辈的一种崇高情怀的集体释放。

清明节:华夏民族的感恩节应优化

Section Three QingMing Festival Serving as Thanksgiving Day for Huaxia Nationality

今年的清明节已渐行渐远,下一个清明节该如何过?怎样让它变得更有内容、更有意义?

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张秉政教授提倡:清明节应成为华夏民族的感恩节

今年的清明节过去了。短短的几天里,不少地方的“祭祀文化”“祭祀经济”达到高峰,祭祖活动空前活跃,有人形象地形容:“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另据有关报道,国内各大城市每年清明节祭扫费都超过千万元,而因燃烧纸品引发的火灾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在追思先人的同时,更应该去反思:如何深层次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让它变得更有内容、更有意义?近日,淮北日报社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张秉政教授。

记者:请您先简要介绍一下清明节。

张秉政:“三月三,拜轩辕。”今年公历3月29(农历三月初三),当此轩辕黄帝诞辰之日,从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河南新郑市传来消息,海内外炎黄子孙不远千里万里来参加河南省政府举办的恭拜始祖大典。自言“认祖归宗而来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及其夫人陈万水一行也在清明节前赶来拜祖。阳光普照,春和景明,万物争荣,随着政府颁布清明节为法定休假日,亿万百姓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祭奠先人,或远足踏青,亲近自然,或放风筝、荡秋千,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清明越来越成为华夏民族的重要节日。

清明,是春天的大节。之所以说它是大节,是因为它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回升,细雨霏霏,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注: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气候差别较大,故在有些地区,这句农谚就变为“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正是植树造林,也是春播的大好时机,春雨贵如油,老百姓喜欢这雨、这风。农村对这清明雨情有独钟,古谚有“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这是对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的期盼。

在这充满生机的春天,外出踏青,“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多么惬意自在。所以,有人又把清明节称为“踏青节”。

古有寒食节与清明节相邻二节。有史记载:“去冬时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荆楚岁时记》,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二日。寒食节在于祭,怀旧悼亡;清明节在于佑生,求新护生,二者互为阴阳,土生万物,万物有灵。古人在寒食节的活动渐渐顺延到清明节,久而久之,到唐宋时期,二节合一。阴阳和合,成为春天的综合大节。

记者:除了祭扫坟墓,清明节还有哪些内容?

张秉政:清明还应是迎春的节日。后来在社会发展中,才融进了祭祀袓先、怀念故人、种植树木等内容。淮北地区属中原文化,每逢清明来临,常见屋檐下插上柳枝,而且还把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由此生发。这个地域的孩子们喜欢戴柳,女孩子常把柳条去骨做成团花卡在发际,男孩子则喜欢把杨柳的外皮拧下来,做成柳笛。这个地域还流传着“清明不插柳,死了变成老黄狗”等谚语。晋文公用烧焦枯柳做成木屐以及今天折柳插柳,皆是对先人千年相沿的一种纪念。

辛亥革命后,曾定清明为“植树节”,使民间插柳习俗赋予新的社会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植树造林活动与缅怀先烈、祭奠亡亲已成为节日的主要活动。

清明节前,淮北地区油菜花、桃花、梨花开得正艳,人们纷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或赏花,或郊游野炊,或带孩子到旷野放风筝,或去观看斗鸡、斗羊等民俗表演,怡然自乐。正如一首古诗所描绘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记者:作为一种文化生命,清明节有哪些深刻的文化内涵?

张秉政:历经两千余年历史的清明节,它沉淀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成熟的文明缩影,我提倡应该让清明节成为华夏民族的感恩节。这样倡导,没有坏处,不是迷信,也不是一种宗教,而是让我们华夏民族的子子孙孙不忘祖先、不忘祖德、不忘华夏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淮北地区这一带对清明节非常重视,“清明上坟”成了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往往提前五到十天便开始去扫墓。清明扫墓在此地与其他冥节上坟不同的是还要添坟(为坟培土),古人在清明上坟就开始为坟培土,原因是经一年雨水冲刷或鼠患造成墓地残破。其他时间上坟则只化纸钱,不能添坟,即使坟有损毁,也必须等到清明才能添土。淮北这一带特别重视清明节上坟,大人小孩往往一起去,甚至全家出动,客观上也成了亲情的一次聚合。

因此,清明成了较为典型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人们敬天法祖,慎终追远,怀念先人,寻根固本,清明节便成为认祖归宗的纽带。之所以说它是华夏民族的感恩节,是因为在这个节日中,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是一次祭奠祖先,缅怀前辈的一种崇高情怀的集体释放。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清明可说是后辈对先人尽孝感恩的一次春季仪式。说它是感恩节,虽与西方感恩节有不同之处,但根本的一点是相通的:知恩图报。

记者:联系到西方的感恩节,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做一个比较。(www.xing528.com)

张秉政: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人民的节日,是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日,在那一天,美国人要品尝火鸡南瓜馅饼和果酱,全家一起欢聚。远离异乡的游子都要想法归来团聚。

感恩节的由来:史载,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轮船满载不堪忍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正值北美严寒的冬季。他们遇到难以想象的生存困境,严冬过后,活过来的几十人得到当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送来的生活必需用品和食品,印第安人还特地派人教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收获。移民感谢上帝,感谢雪中送炭的印第安人,于是邀请印第安人欢庆节日,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载歌载舞。这个节日在西方一直流传到今天。

从西方感恩节的来历便可知,感恩是人类共同的美德。尽管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国家制度不同、处理情感的方式不同,但尊老敬老、乐善好施、知恩图报的优良美德是人类共同的。讲到中华民族的美德时也当“美人之美”,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得好,“美美于共,天下大同”。

我们华夏民族尊老敬贤、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孔子是华夏民族孝道文化的开创者。他一生著两部大书,一部《春秋》,一部为《孝经》。他曾说过这样的话:“后人要想明了我看重伦理的行动,可以在《孝经》里去找。”他又曾对门徒曾子说:“夫孝,德之本也。”他告诫弟子尊敬老人,不仅是生前的孝敬,还应该死后“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谓“祭之以礼”也就是告诉了我们在祭奠祖先、缅怀先人时所应持有的道德规范,所具有的感恩情怀。

记者:请您谈谈有关感恩的例子。

张秉政:感恩在华夏民族的文明史上首推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可谓大忠大孝。

相传春秋时代,晋国人介子推曾辅佐晋文公。其父晋献公王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谋害太子申生,申生之弟重耳(即晋文公)为了避祸,逃出晋国,流亡期间,介子推为救君主做出割股奉君之动人故事。晋文公登基后,遍封群臣,独忘了介子推。事后有人把介子推未受封之事告知晋文公,晋文公有愧,亲访介子推。介子推不慕名利,背母隐居故乡绵山(今山西介休)。后有大臣出馊主意放火焚山,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大柳树被活活烧死。文公悲痛不已,厚葬其尸于绵山(曾改名为介山),并下令把放火烧山的那一日改为寒食节,禁火寒食。

晋文公在绵山跪拜介子推后又把烧焦的柳树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指其言曰:“悲在足下。”“足下”之说便来源于此,成了下级对上级尊敬的称呼。

出生在咱们淮北相城这块热土的两千多年前的著名经学家桓谭曾在其《新论》中谈到太原郡风俗,不仅提到了“隆冬不火食五日”,还提到是“为介子推故也”。

山西晋中介子推故里每到清明节还有寒食节扫墓禁火风俗遗存。人们对有功不居,不图荣华富贵的先人怀念之,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称之为“子推燕”。

记者: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

张秉政:是的。孝道的本质是感恩,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

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历览古今,尊老敬老,知恩图报的华夏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薪火相继。孝道文化在咱们淮北大地早已落地生根,“芦衣顺母”的闵子骞,堪称“中国第一孝”。

在宿州曹村镇闵祠村,这位被帝王和百姓十分尊崇的孔子大弟子就长眠于此。这里三面环山,泉水涌流,环境幽雅,“鞭打芦花”的千古佳话就诞生在此地,离闵子骞墓冢西南三公里至今还有传说中的故事发生地——芦花湖。

“鞭打芦花”的故事已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宋朝《说苑》里已收入《闵子单衣记》,其中这样介绍:闵子骞小时候,他的后母待他不好,冬天制棉衣,给两个亲生儿子用棉花作衬,而给闵子骞却用不能御寒的芦花,闵子骞冬日难耐寒冷。

有一次,闵子骞驾车送父外出,因寒冷翻车,被父亲呵斥鞭打,结果衣破露出芦花。其父才猛然省悟,回家写书欲休妻,而这时闵子骞反而跪在父亲面前哀求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规劝父亲不要休继母,而抛下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其父见儿如此知礼,便去掉休妻之念,继母也非常感动,痛改前非,从此视闵子骞为己出。

孔子就此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孔子对闵子骞宠爱有加,名列七十二贤之首。历代皇帝赐匾封公,文人墨客赋诗题记,称赞芦衣顺母的佳话。闵子骞其德不单纯是孝顺,这其中还包含着宽容、感恩、善良、仁爱的高尚品质

闵子骞“鞭打芦花”已被改编成地方戏曲在民间传唱,“芦衣顺母”的佳话也可以说是淮北大地一方文明瑰宝。清明期间,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人们络绎不绝前往凭吊闵子骞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