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以中秋节为例

如何优化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以中秋节为例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华人普天同庆的中秋节来临了。今天,中秋节这样传统的节日该如何过?赏月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节庆文化的理解,一、节庆文化的符号意义;二、节庆活动;三、节庆文化精神。竹节的“节”当是本义,节日的节已是引申义。2.中秋节庆活动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俗以中秋月为团圆的象征,并有亲人团聚之俗,所以又把中秋节叫作“团圆节”。

如何优化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以中秋节为例

Section Two How to Celebrate Traditional Festivals——Taking The Mid-autumn Day as an Example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球华人普天同庆的中秋节来临了。中秋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为了满足民众的节庆活动、休闲娱乐等精神和生活需求,几年前国家已把它列为法定假日。祖祖辈辈生活在大运河两岸的百姓,中秋节到来时,就在河边赏明月、吃月饼、家庭团聚……生活在运河边上的大诗人白居易就留下了“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的佳句。今天,中秋节这样传统的节日该如何过?在社会急剧变革的现代社会,如何过节,如何突出传统节庆文化意韵,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赏月

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节庆文化的理解,一、节庆文化的符号意义;二、节庆活动(以中秋节为例);三、节庆文化精神。

当今在西方节庆文化大举入侵、商业文化浪潮剧烈冲击下,民族传统节日越来越出现边缘化的趋向,传统的节日内涵越来越淡,对传统节庆文化的理解,挖掘越来越少。以至于一些青年人认为过节就是吃点喝点,把节庆当成“美食节”,我们民族文化的节庆内涵正在丢失。

1.节庆文化的符号意义

节日是怎么回事?“节”这个词从哪里来?它传达出来什么意蕴?“节庆”它是如何组成的?先看《说文解字》中“节”的原义,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当是本义,节日的节已是引申义。人生须臾,转眼就是百年。先人深感时光流逝,为了摆脱混沌空蒙,用一种清醒的时间感来把握对此认知的序列理念,就想到用植物竹子来比喻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如竹筒,有人打比方说,“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而节即竹节部分,不愿让所有日子都‘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精心过,好好过,不一样过。”(见翁敏华《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总之,让它红火起来,这就是节庆。“‘节’正是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见乌丙安著《中国民俗学》)好在传统节庆中,有七个节日“月日同数”,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读起来非常有韵律感,同时也有视觉美感。再如中秋节,它又不一样了,表现为“月内取中”:正月十五,上元节,即元宵节;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中元节,中秋节;十月十五下元节。一方面便于记忆和掌握,另外也体现了我国先民追求和谐对称的审美观念。一年365天,分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中季季有节日。先人派定的这些节日,很有讲究,很有科学道理,同时和西方节庆大不一样。西方的节庆如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或是情人节,往往是与历史和人事相关,而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往往是人和天在一起商量定下来的,也就是它关乎自然,关乎人事,关乎生命。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一首二十四节气的儿歌,每每看到这四句歌词,耳边似乎还有清脆的童声。这是岁时节日,它是按季节气候排定,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东汉科学家张衡曾在《灵宪》一书中写道:“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意思是指月亮受日光的反射而发光的,太阳从不同角度照射到月球上,当月球背向太阳看不见时,就是农历初一,称为“朔”,当月球被太阳照射转向地球时,就是农历十五,称为望。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几乎是直射到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所以月亮看起来显得又圆又亮,所以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也特别招致国人喜爱和重视。中秋月升起时,月亮在东,太阳在西,遥遥相望,故称为“望”,三五明月满,美满吉祥。三是月和日奇数重叠排列。如正月正(大年),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这些为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如二月二(龙抬头),六月六(晒衣节)等,这些节可过可不过。所以称为“不拘小节”。所以节日之节字,确实传达出了节日日期为时光之“关节”和“调节”时序的深切意蕴。节气不饶人,老百姓好说这句话。节气倒个过,更不得了。“气节”引申意义,关乎我们国人对民族的情怀,“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华夏儿女应当重名节、有骨气,敢于担当。

我们的传统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新年的节物,桃花是清明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的节物,菊花属于重阳的节物。古代诗人节日诗篇,无不对节物作歌颂之描写。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餐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年糕(南方),元宵的汤圆清明节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节的巧果,中秋节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等等。民以食为天,我们也被称为饮食男女。中秋夜,除了品尝月饼以外,还有一种节物叫“芋艿”,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流传。传说明朝期间,倭寇侵犯东南沿海,戚继光带兵抗击,在中秋节时,被倭寇偷袭,围在山上,戚继光带领士兵靠挖野芋艿煮食,最后突围成功。后来为了纪念遇难的士兵,戚继光给它取名叫“遇难”。从此以后,东南沿海的人民在欢度中秋时都要吃糖芋艿,意思是在全家团聚时不要忘掉国家和民族的危难。而“遇难”这个名字也就慢慢衍化成现在的“芋艿”了。

2.中秋节庆活动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并将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日,分别称为“孟”“仲”“季”,八月十五日正当秋季正中,故称中秋,也称仲秋。俗以中秋月为团圆的象征,并有亲人团聚之俗,所以又把中秋节叫作“团圆节”。

3.节庆文化精神(www.xing528.com)

(1)关乎自然

一年365日,我们先人充分发挥他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的智慧,把节日调节均衡有序。农忙时,节就少一点;农闲时,节就多一点。中秋过后,重阳节、冬至、小年、大年,排得满满的。这种行事体现到关乎对自然的亲近,顺时而动。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是在诠释人应当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适应自然,又能有所作为。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人地的关系曾经经历人靠天(人为自然奴役),人胜天(自然界的主宰,改造自然),人顺天(人与自然界是朋友,人是自然界物种之一,依赖自然规律,天人合一)的三个阶段。科学家认为,现在人与自然界是失衡的,其原因是人往往把自己看成为宇宙主宰,万物的灵长,而现在最不把自己当成动物的一员。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净干蠢事,要征服自然,向大自然开战,造成水土流失山洪频发、海面上升、冰山消融、环境污染、生物灭绝之患。过去岁月中我们一度喊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在所谓“人定胜天”的口号下,干尽了荒唐事(例如,小麦亩产十一万斤曾登上过《人民日报》头版)。人作为高级动物,也天然受地理、自然环境、气候所影响。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诗经》记载并歌颂之)。再以鼻子为例。非洲黑人鼻子特宽大,是缘于靠赤道炎热能把热量及时交换出去,甚至包括东南亚地区居民。欧洲人鼻子一是长,一是前端带钩。是因为北欧纬度高,气候冷,要把冷空气预热一下,否则进入肺部不舒服,带点钩可以阻挡过量冷空气进入。一些地方人个矮,一些地方人个高,皆与地理纬度影响有关系。所以人必然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生育。传统的节日设置考虑到日月星辰,四季转换。民俗学者翁敏华先生就此作了很好的排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旭日;三月三,上巳节,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四月初五,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我们去祭祀祖先,去远足踏青,享受春天;五月初五,毒虫百脚需要我们好好对付,我们就插艾条,喝雄黄酒;七月七是为星星设立的节日;中秋节是为月亮设的节日;九月九是重阳,是为老人设立的节日,我们登山去,享受秋天的斑斓和绚丽,享受人生接近高迈之年的老成与良知。这些节日关乎山的、水的、春的、夏的、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也有农事的(如元宵节闹元宵实为“闹春耕”),都与自然密切相关,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个天指的是上天,大自然。华夏民族太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在首都北京有天坛公园、地坛公园和月坛公园。顾名思义,天坛是皇帝用来祭天的,称天朝,自称天子,天的儿子;地坛是皇帝用来祭地的,祭土地神,祈求地母显灵,五谷丰登;月坛是皇帝用来祭拜月神的,现在仍有月坛公园。在北京西城南礼士路旁。原名夕月坛,是北京五名坛之一,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清皇帝祭月神,造土台方四丈,高四尺,坛面以白色琉璃铺砌,白色象征月亮皎洁。四周至各色花草及松柏,喻“花好月圆人长寿”之意。历史上曾遭日寇劫掠。北京市政府现在已把月坛公园修葺一新,扩造月广场、醉月林、静月轩、畅月坪、疏月庭,这些建筑名字都特别雅致,体现月文化的精华。北京还有先农坛、社稷坛,这些都关乎自然,关乎我们先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对大自然的敬畏。

我们的传统节日体现出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水乳交融的关系,中秋月夜,月光皎洁,丹桂飘香,金风送爽,人们品尝上天赐予我们的各色水果和自己制作的团圆饼,吟唱着对自然、对上天、对月神的歌,不烧火,不吃肉,让心灵走向恬静。我们应当感谢上苍,感谢自然的馈赠。

(2)关乎人事

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所谓“和谐”,可以这样理解,‘和’,人人有饭吃;‘谐’,人人有言论自由。当下,城市化发展迅猛,社会发展急剧转型,经济发展快速,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经济专家预测,人均接近3000美元时,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定的局面。有专家说,传统节日,历来就是国人和谐人事的有效时间节点,国人相互沟通的有效的平台,我很赞成。

在孔夫子时代,人们逢年过节时,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社会的急剧转型冲击了当今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传统节日里,那些礼仪的,虽是象征性的,但却很微细而不乏温情的节日活动,会给原来匆忙而又功利、平淡而又无趣的生活增加温馨和亮色。试想一下,当一轮明月镶嵌在夜空中,清辉撒满庭院,丹桂飘香,玉露生津。你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端上月饼、水果,打开桂花酒瓶,其乐融融,你还会有烦恼吗?当你和你的家人相互祝福,相互拥抱(不仅仅是和子女,也要和父母相拥,夫妻更要拥抱,你才会真正享受到“体贴”的含义(必须是身体肢体的接触,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明月高挂天穹,往往给人以丰富的想象,这时也许你会诗心荡漾,把酒对青天,想到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而感物伤怀,思念故土,眷恋亲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我们对月举杯,缅怀先人、思念故土、亲人,面对花好月圆,我们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感悟生活的韵味和自然的情致。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所以传统节日是调节情感、和谐社会家庭生活的重要节点。

(3)关乎生命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太快,物质过剩,消费过度,享受主义、末世情怀等,造成了一些人的心理疾患,如抑郁、狂躁、不快乐、幸福指数低。大家还记得,我们曾经历过消闲都不准谈的年代——休闲不是福,不是财富,而是罪恶,是奢侈品。咱们运河名城淮北,也是煤城淮北,曾一度为了创煤炭高产甚至喊出:“活着干,死了算,地球转一圈,我转一圈半。”当时报刊宣传的口号也是“轻伤不下火线”。职工生病,单位有时不准报病假,不让休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命关天。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我们论及生命,谈到这个“闲”字,《说文解字》云:“闲,栏也,从门,中有木。”本意是栅栏,是指养马养牛的圈。后引申为安闲、静闲。什么是“闲”,钱钟书说得好:“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假如你心里很快活,不是因为洗澡水很温暖,不是因为这朵花很漂亮,而是你心无挂碍,轻松的灵魂使你专注欣赏美的感觉。”传统节日给你提供的就是这种“闲”,静闲,安闲,流露真性情的“闲”。大诗人李白的《独坐静亭山》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静亭山。”这个闲已达到物我两忘,人与自然交融之境,就如中秋之月透过门隙照在大地上,是那么闲静悠远。中国文人雅士善于休闲。如陶渊明、苏东坡、李白、王维、李笠翁、林语堂都是“快乐天才”。他们寄情山水,善于养性。世事沧桑,文明在进步,我们的淮北大老爷们在节假日往往还是狂吃滥饮,仿佛胃不是自己的,身体不是自己的。“喝,喝死装睡着。”我在矿山讲学,一个矿区干部在劝酒时我亲耳听到的,太豪爽了。在市井我们还听到有人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吃到肚子才是真的!”凡此等等,中国人经历太多的兵荒马乱,太多饥灾之年,饿怕了,有饥饿恐惧症。现在还是多半一见面就说:“你吃了吗?”一些人过节还是满足于口腹之欲。在现代社会我们要真正理解“闲”的内涵。“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矣。”“一个人举物把一个手抬起来,另一个手必须放下来,这样才能取得平衡。”“车子需要保养,器官老化需要修复。”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往往熟视无睹。一些人在单位是工作狂,不停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以过去的榜样为标准。人生无常,生命有限。超负荷运转,生命不支,有的便倒下了。现代医学找到了节点,所有亚健康慢性病的根源就是慢性伤害的累积。这句话很令我震撼,不知大家以为然否。作为过来人,一度不把自己身体当作自己的,不断生命透支。长期伏案,腰椎间盘突出。现在我感悟到了,那明月、清风、古人、今人,都是宇宙间匆匆的过客,要关爱别人,关爱子女,关爱父母,关爱兄妹,关爱学生,关爱朋友,同时也要关爱自己,关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生动存在过的身体。“爱我们自己。”我们不要经常批评和责备自己,不要用不当的食物、烈酒和坏情绪虐待我们的身体。我们过去因营养不足造成健康不良,今天营养过剩,也会促成很多疾病。我们要少吃多动,要发呆,要冥想,从过去的事情中解脱出来。我们爱自己,而且要不断肯定和赞美自己。爱别人,也爱自己并且赞同自己,就会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信任、价值和承认将在你的头脑里协同起来,在你的生活中会创造更多友爱的人际关系,带来更好的工作动力。

过去中秋节,在我们运河两岸,还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自己或者和亲友一起,诸如到别人地里偷个果,摘个石榴什么的,谁也不会介意。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也希望大家生活、工作都有个好兆头。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在节日里我们温暖自己、温暖家人。在丹桂飘香、明月皎洁的节日里,送上我所有最美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本节参考书目有盖国梁著《节庆趣谈》,王邦雄著《生命的学问十讲》和翁敏华先生相关演讲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