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Five Entertainment Customs
游艺民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形式的民俗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从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的游戏,到精巧又有严格规则的竞技;从因时因地、自由灵便的戏耍,到配合各种特殊需要的综合表演,都属于游艺民俗的范围。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淮北游艺民俗的绚丽多姿却可用“十里不同风,一乡有一俗”来形容。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处,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淮北的历史文化积淀尤为厚重。1960年建市以后,随着淮北煤矿的大规模开发,祖国各地以及周边地区的人口涌入,邻地文化的渗透,多种文化的兼容并蓄,荟萃了各地方游艺民俗的精华。外地有的这里有,外地没有的这里也有,使得淮北游艺民俗极为丰富多样,斑斓多彩。
一、游艺
舞龙
舞龙是淮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的游艺民俗,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和乡土文化之一。据考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民俗活动中就有舞龙项目。说到舞龙,不能不提到龙的起源。中国龙是古代众多氏族在不断兼并与融合中形成的一种综合图腾——以蛇为主体,集合狗脚、马头、鹿角、羊须和鱼鳞于一体的神兽。龙乃中国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中国人对之敬畏有加。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是华夏的始祖和标志,历代帝王不仅自称为真龙天子,还把他的宫室器物都刻满了龙。在民间,舞龙最早是用来求雨的。经代代相传后,今天舞龙成为一种重要的喜庆活动。
在淮北地区,从城市到乡村,逢年过节及庆典盛事,都可见欢快的舞狮活动,在锣鼓或快或慢或轻或重的打击发出的声音中,一只或数只威武的醒狮在舞狮者的导引下,或昂首阔步,或俯颈低头,或摇头摆尾,或搔头洗耳,或舔毛擦脚,或噬炮吞烟,或登高抢球。围观者兴高采烈、击掌叫好。舞狮,是一种富有民族色彩的舞蹈形式,也是一个倍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游艺节目,把百姓的欢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民间对狮子十分崇敬,其地位仅次于龙,人们把它当作雄伟、威猛与吉祥的象征,以此驱魔避邪。据考证,舞狮,大约始于汉代以后。中国原不产狮子,《后汉书》记载,汉章帝时月氏国(西域一个小国)进贡狮子,当时叫“狻猊”,从那时人们便把雄健、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又模拟狮子的形象和动作,逐渐形成狮舞。开始时盛行于宫廷之中,后来才逐渐发展到民间,成为节日和社戏中的主要娱乐节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变革,舞狮逐渐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以北派和南派为主。淮北地区舞狮属于北派舞狮形式(也称北狮),表演者一人或二人全身被狮被遮盖,下身着与狮同样颜色的裤子,双脚穿花靴,引狮者扮武士,手拿绣球,在京鼓、京锣的打击声中表演。
舞龙
舞狮子
耍旱船
旱船是淮北民间游艺项目之一。逢年过节,城乡各地都流行这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表演。“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他装饰物,把一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旱船”,自然是陆地上的船。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他人物的。扮演者有男有女,在淮北农村中不尽相同。如今,许多地方的跑旱船,不再男扮女装,而是由姑娘、媳妇化装后直接饰演姑娘、媳妇。也有些地方,仍然是男扮女装。跑旱船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乘船者有时与“艄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面。
踩高跷
每到农历正月或者庙会节庆期间,淮北城乡一队队踩高跷者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每队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随之便出现许仙、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一向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高跷,是表演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演出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关于高跷的起源,人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高跷会一般是由群众自发串联组织起来的。高跷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在踩街过会时,沿途的人们有时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作逗留,或表演答谢。
大头娃娃
大头娃娃俗称“大头和尚舞”。在淮北地区广为流传,每逢新春佳节,民间舞蹈“大头和尚”便以“太平会”名义,走村串户,恭贺新禧,消灾祈福。其表演是将纸制大头和尚变形面具套在头上,由两个分帖子的人领路挨家挨户分帖,口讲吉利话,待户主出钱后,便将贺年帖贴在门上,然后再表演舞蹈,动作机械、诙谐、滑稽,锣鼓节奏别具一格,充满欢乐气氛。关于大头和尚的起源,南宋时已有“上元佳节,装演大头和尚”的记载。古时,舞蹈形式一般为二人表演,一饰和尚,头戴笑和尚面具,手拿拂尘或蒲扇;一扮柳翠,头戴大头面具,手执扇子或手帕。和尚有掸尘、拜佛等动作,柳翠有搔面、搔耳等表演,以及两人嬉逗、追逐等即兴舞蹈,动作夸张,风趣幽默,逗人发笑。后来发展到大头娃娃舞,一般分两队,四至八人不等,男队戴男大头娃面具,女队戴女大头娃面具,穿红绿绸衫、腰系绸带,行进时作扭秧歌队形,广场表演有相互穿插、逗趣、嬉笑等动作。
大头娃娃
打花棍
打花棍又称“打莲湘”“花棍舞”“霸王鞭”,是淮北地区民间流传极广、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歌舞表演形式。因表演者手持一根3尺长、中间开孔穿有铜钱的竹竿,上下飞舞,表演时,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人数不拘,唱词多据民间唱本,也可现场编唱,敲击肩、背、脚、头、臂、腰、腿,变换快慢节奏,发出清脆的响声,处处充盈着飞舞之美,被称为“汉族民间舞的又一瑰宝”。
花棍系由一根约长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制成,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彩漆,两端饰花穗彩绸。舞时可由数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参加。打花棍的起源传说很多,一种说法是打花棍起源于“霸王鞭”。秦末楚汉相争时期,项羽与刘邦谁先进入函谷,首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称王。项羽一路所向披靡,每攻下一城池,便站在马上,挥舞马鞭,高歌劲舞,欢庆胜利。因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霸王鞭”由此得名。这种舞蹈形式由南至北流传,各地又添加了新的内容。旧社会因穷人利用这种歌舞形式作为讨饭谋生的工具,见景生情地编唱些吉利话,以求得人家施舍,因而得名“打花棍”。还有一种说法是,打花棍产生于苗族的传统民俗之中,由狩猎和御敌转变而来,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这种表演形式。
扭秧歌
扭秧歌,也叫秧歌舞,在淮北城乡广为流传,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舞活动形式。秧歌队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一二百人,领队者手持一把用彩绸装饰的花伞,被称为“伞头”或者“伞把子”,既是秧歌队的指挥,又是善于即兴编创歌词的好歌手。秧歌的曲调非常丰富,现在能搜集到的曲子有几百首,既能登台表演又适于在生活中随时哼唱。它所反映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在淮北游艺民俗中别具一格。秧歌的曲调各有特点,韵味也各不相同,有的以优美、秀丽、节奏舒展、抒情性强见长;有的则以节奏紧凑、音调简洁、似说似唱、善于叙事著称等;有的又因曲调欢快、活泼,风格清新、开朗,适于载歌载舞的表演。秧歌的唱词也是千变万化的,有时见到什么唱什么,走到谁家唱谁家,所到之处随时皆可见机而唱,唱词都是临时即兴编出。相传,在唐朝时,我国南方已经开始流行秧歌,是劳动人民劳动时哼唱的山歌一类。以后每到过年、逢庙会时,秧歌调便在街头演出,载歌载舞,久而久之,成为习俗。
打腰鼓
打腰鼓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它融舞蹈、歌曲、武术等于一体,动作整齐豪迈、遒劲剽悍,十分壮观。关于腰鼓起源于何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现有两种流行的起源传说,一说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原有迎神驱邪之意,后来发展为民间舞蹈。由于冬日地冻天寒,打腰鼓本身就是抗寒,而看那沸腾场面,又何尝不是驱寒的好办法?因此,冬闲的农民便以打腰鼓为乐,逐渐成为习俗,继而发展成文艺表演了。另一种传说为秦汉时期,戍边的士兵装备了一种鼓,操练军卒,以鼓为号;遭敌袭击,打鼓报警;两军对垒,擂鼓助阵;战斗胜利,击鼓欢庆。这就是后来的腰鼓,腰鼓作为一种娱乐,逐渐成为民间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腰鼓早期流行于陕北安塞县一带。安塞腰鼓以其独特风格、豪迈粗犷、刚劲奔放、气势磅礴而闻名天下。如今在淮北地区,打腰鼓已经发展成为锻炼和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
独杆轿
独杆轿俗称“四老爷”坐独杆轿。演员用丑官扮相,称“四老爷”,以坐独根竹杆被人抬起为坐“轿”。演员头戴圆翅乌纱帽,着官衣,脚穿薄底靴,脸谱鼻上画豆腐块样,鼻卡八字胡,风趣异常。抬起舞动时,故作滑稽动作,纱帽翅上下翻飞,引人发笑。此舞多在节庆活动时,与舞龙、舞狮、旱船等同时表演,偶尔也出现在文艺汇演的舞台上。
坐独杠
河蚌舞
河蚌舞俗称“歪歪精”舞,源于《战国策·燕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典故。是用竹子、彩纸扎成蚌壳形状,有女子着戏剧中花旦服饰置身在“河蚌”中间,煽动两翼蚌壳起舞,并以锣鼓伴奏的表演形式。装扮成蚌精的姑娘,两手操作蚌壳,配合渔翁的撒网、收网、落空,及鹬鸟的啄食、被箝住等情节,非常有趣。此舞多在节庆活动时,与舞龙、舞狮、旱船等同时表演。
挑花篮
在淮北民间艺术活动中,一般都有前导队。前导队以挑花篮为主,挑花篮的人员多装扮成古代仕女模样,浓妆艳抹,穿着古代织锦服饰,挑着花篮不停地穿插、移位,变换着队形,舞步颇为轻盈。
挑花篮又称花篮舞、担经挑,源于何时不详,据说是原始社会以巫舞祭神保留下来的一种遗俗。《诗经·陈风》“坎其击鼓,宛丘之下”说的就是这种舞蹈。传说“伏羲为大龙,女娲为小龙”,花篮舞主要是愉悦人祖奶女娲。旧时“挑花篮”者舞到兴处,走到中间背靠背而过,两身相碰,象征伏羲、女娲相交之状。其唱词也多与伏羲、女娲有关。这个舞蹈的一些动作,与汉代画像石中人首龙身的伏羲、女娲下部交尾的图像基本吻合,是原始生殖崇拜的一种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挑花篮也不断改进,有的表现现代生活,更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赶毛驴
赶毛驴,原是陕北的民间传统游艺活动之一。解放军南下时传至淮北,这一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翻新花样。赶毛驴常常是随秧歌进行,秧歌队伍在前面行,赶毛驴的跟在后尾跑扭。“毛驴”一般是用纸、布或橡皮制成,外观涂黑色,“驴脖子”吊铜铃一串,“驴头”挂红绸,选一位英俊秀气的少女“骑”上。(实际是“驴”身空心,人身在其中挂上)少女两手紧握“驴缰”,跑动时故意晃荡,活像一头真毛驴跑动。后面紧跟一位英俊的男子,头围白毛巾,身束红丝绸,或其他色腰带,手执长竹鞭,鞭梢拴一撮红毛绸。赶驴时,男的一边挥舞长鞭,一边前后奔跳着,嬉逗和调戏毛驴身上的少女。当秧歌队扭大场时,赶毛驴即可自由奔场。有时还让赶毛驴打场子,女的有意让毛驴嘴碰观众,吓唬后退,男的红缨鞭可在空中放响声,并示意观众扩大圆场。随后,游戏开始了。一会儿跑飞“8”字,一会儿跑圆圈,式样不断变化。有时“走平川”快如风;有时“上坡”慢如牛;有时“过河”高低不平,坐立不稳;有时“下坡”人身前仰引恐慌,直至受惊发狂,陷入泥坑挣扎等动作出现。男女嬉逗时,更使观众大饱眼福:有时像兄妹,有时胜夫妻,有时如初恋情人。做出的动作既调皮,又带调情、打闹,有喜、有愁、有乐、有怒。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喜不自禁。
唢呐演奏
淮北城乡都有唢呐班子,民间称作“响”。班子一般是一杆唢呐、两笙,加磬、鼓、笛、管、小锣,不超过八人。唢呐,原名“苏尔奈”,本属回族所用,明朝王折“三才图会”,才被称作唢呐,谓军中之乐。因为回汉饮食不同,故历来唢呐班子都是另开桌,排于大席之外。久传下来,民间便把它作为“响”了。在淮北,民间红事白事都要请“响”,起轿、落棺、进庄、过桥、接供、拜堂,等等,都要有唢呐吹奏。如今,唢呐演奏也参与重大庆典活动,或者走上舞台作为独特的民间器乐演奏。唢呐吹奏曲《百鸟朝凤》《今天是个好日子》《今天是你的生日》《走进新时代》等,深受人们喜爱。
花鼓灯
花鼓灯是流传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相传,花鼓灯起源于夏代,在涂山脚下,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女娇十分想念大禹,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祝愿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来。由于她望夫心切,精诚所至,化成了一块巨石,后人称为“望夫石”“启母石”。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赶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此就有了花鼓灯。至宋朝花鼓灯已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举行的艺术灯会,花鼓灯都是作为压轴戏,因此被称为“缀大灯”而闻名于世。花鼓灯演出时,演员有固定的分工,整个灯班的领舞、领歌者称为“伞把子”。男角总称“鼓架子”,穿短上衣、灯笼裤,头扎白毛巾,“鼓架子”有大小之分。女角总称“兰花”,花鼓灯舞和歌的精华,几乎全由兰花来体现。1952年在北京怀仁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花鼓灯表演,演出结束后中央领导接见演员,周总理盛赞花鼓灯是东方芭蕾。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将花鼓灯列为中国民间舞蹈专业的必修内容,分为基本动作、步法、扇花、鼓绢花和动作组合五部分。1958年以后,随着淮北煤矿的大规模开发,花鼓灯艺术在淮北地区逐渐传播开来。
泗州戏
泗州戏唱腔优美,使听唱者废寝忘食,像是“魂”被唱腔拉去。因此泗州戏也称“拉魂腔”,是淮北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形成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源于江苏海洲一带,本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一种小戏。当时有姓邱、张、葛的三个艺人善唱这种小戏,姓张的一直留在海州,发展为现在的淮海戏;姓葛的去了山东,发展为柳琴戏;姓邱的将戏传到了淮北泗州一带,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了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后来泗州艺人大多把姓邱的当成“祖师爷”,目前还有不少老艺人自称“邱门腿”。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拉魂腔”出自山东滕县一带,在柳子戏等古老剧种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后由姓武的两兄弟的徒弟经苏北传入淮北地区,再与当地民间演唱艺术结合而发展成为泗洲戏。据已故老艺人魏光才等所持的一种综合性的说法,泗州戏是由苏鲁交界一带的“拉魂腔”的南路流传到安徽后扎根淮北,还经历了一个说唱的阶段,才逐渐在吸收当地演唱艺术过程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距今已有约200年历史。
早期的泗州戏形式比较简单。它从一人敲板演唱“小篇子”,一人有柳叶琴伴奏的“唱门子”,逐渐发展为“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小戏班。他们以柳叶琴、梆子、小锣伴奏,并加入帮腔,因其简陋,只能在农村“跑坡”唱“地摊子”。后来出现了女演员,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所丰富,进而变化成一生一旦对唱、对舞的“对子戏”形式,再进一步又发展到唱庙会、堂会。直到1920年前后才有固定班社正式上台演出。
柳琴戏
1949年以后,泗洲戏在声腔艺术、表演艺术和剧目的创作、整理工作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除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剧目外,如《结婚之前》《两面红旗》《摔猪盆》等,还整理改编了一批受到群众欢迎的传统剧目,如《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拾棉花》《走娘家》《打千棒》等,受到了群众的赞赏。
淮北梆子
淮北梆子也叫淮北梆子戏或沙河梆子,流行于淮北地区。由河南梆子流传演变而来,具体时间无从查考。据民间老艺人回忆,清嘉庆年间有河南商丘唱梆子戏的杨坦等数人来安徽北部地区演唱,并设科班传艺。受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曲艺的影响,唱腔与原来河南商丘梆子有所不同,不分男角和女角,不分板式、长短句,唱时多衬哪、呀、唧、嗷、吼、咿、呜等虚字。这是艺人吸收地方小调变化而形成,称“沙河调”。沙河调的唱腔以演唱曲调来分,主要有慢板、流水、二八、飞板、跺子等十多种。但在演唱时,演员可根据剧本规定的情景,结合人物思想情感,予以千变万化。因沿用河南梆子以枣木梆击节,又名沙河梆子。沙河梆子进一步发展,不仅在演唱时吐字巧、腔弯俏,亦讲究偷字、闪板,灵活多变。红脸唱腔,吸收地方鼓书艺人的唱法,如半说半唱,先吐字后放腔,数十句连唱后拖腔而完毕,不受7字、10字唱词限制。弦乐伴奏,只用一把京胡(软弓)。
建国后,沙河梆子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阜阳、宿县、淮南等地相继建立专区、县、市级专业剧团18个,始定名淮北梆子。1960年成立安徽省“淮北梆子戏剧团”,其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凡专业剧团皆配备了编导人员。挖掘传统剧目700多出,经常演出有500多出。如《渭水河》(又名《文王访贤》)、《火烧子都》(又名《伐子都》)、《伐苏秦》(又名《洪昌府》)等。在淮北地区,田间地头的群众,都能唱几句红脸、黑脸梆子戏。
淮北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流行于苏、皖北部和皖豫苏交界地区,是极具民间特殊演唱风格的稀有剧种之一。
淮北花鼓戏据传源于明初,又有记载称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解放后,淮北及丰、沛、萧、砀地区的民间花鼓班有百余个。1960年后急剧减少,现能坚持长年演出的,已经寥寥无几。
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尤其“寒调”,唱来如泣如诉,如哀如叹,别具一格,极富个性。民间向有“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之说。乐多哀音,行腔幽婉低徊。可谓原汁原味民间俚俗戏曲音乐的活化石。
淮北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的舞台表演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戏曲“虚拟表演”的原始状态。所有情景纯用虚拟手法表现,男女演员可互扮各种角色行当。
“花鼓大走场”是淮北花鼓戏最具特色的“绝活儿”。表现形式为男角背花鼓(称“鼓架子”)。在“盘鼓”和“八句子”中舞姿丰富多彩。女角头扎绣球,手舞长绸,脚绑垫子穿“三寸金莲”绣花鞋。表演技术难度高,演员需有深厚的基本功和熟练的表演技巧。国家文化部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里记载有淮北花鼓大走场的部分音乐和舞蹈。
淮北花鼓的唱腔保留了中华民族“歌言情”的原始风貌,充分展示了淮北地区妇女“哭言泣语”“哀叹悲歌”的独特抒情方式和浓郁地方特色。并且吸收了众多地方小调,汲取民歌的营养,形成了宿州调、浍北调、口子调、寒板、货郎段调等丰富的唱腔曲调。对研究中华民族戏曲传统、丰富民族戏曲音乐、发掘戏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生态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价值;对创建地域特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和对外文化交流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最具淮北地域特色而又没被开发的原生态“土特产”,是值得珍惜的一种珍稀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
坠子戏
坠子戏是淮北民间剧种之一。一说形成于河南安阳,一说形成于山东冠县。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典籍记载:坠子戏20世纪40年代初起源于安徽萧县一带。它是由单口坠子经过“大扬琴”“道情班”和“曲艺剧”的过程逐步演变而成为坠子戏的。为扶植这一稀有剧种,安徽省于1959年批准成立了“安徽省坠子戏剧团”。号称坠子戏“三大元”的刘元芝、陈元孝、陈元萍都是坠子戏早期的优秀演员,著名坠子戏演员朱月梅、张立峰等曾为坠子戏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安徽省坠子剧团始终坚持“两为”方针,上山下乡,为工矿、农村的广大观众送戏上门,受到淮北地区人民群众的欢迎。
大鼓书
大鼓书是淮北比较常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唱大鼓书的服装、道具、伴奏都很简单。一只扁圆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几根竹棍组成的鼓架子上,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伴奏有一把三弦。大鼓书于清朝末年开始在东北地区流行。民国年间形成了奉天大鼓、吉林大鼓、江北大鼓等几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流派,淮北地区的大鼓书则融汇了淮北的方言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说书者往往不用三弦伴奏,只是大鼓和打板即可。
淮北地区唱大鼓,多是在秋冬农闲季节,有的是艺人走村串户演唱,也有的是在逢集、赶庙会的场子上唱。大鼓书的段子有长有短。短段多是从《封神榜》《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等古代小说戏曲中摘编的精彩故事片断,如《糜氏托孤》(长坂坡)、《黛玉悲秋》、《红娘下书》等,也有《孟姜女寻夫》《小姑贤》一类的民间故事。中长段则需两个月。由于其表演是连唱带说,很像带唱的评书,所以民间称为“大鼓书”,把听众叫作“听书的”,而称大鼓演员也叫“说书先生”。唱大鼓的过去属于“江湖人”,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自小拜师学艺,其间吃穿都由师傅负责,当然登台演出的收入也都归师傅,空闲时还要帮师傅家干家务零活,熬到正式出徒后,才能自立门户演出谋生。
淮北丝弦
没有其他任何乐器伴奏,没有任何其他人物协助,常常是一人独持一器,独自操弦,独自演唱,便利而又随意。盲人演唱此曲种,群众称为“瞎腔”,一人拉坠胡,足蹬脚踏板,口唱曲调,称“三张嘴”。师傅传授此技术,徒弟必须先学“三张嘴”,才能学段子,学大部书。
淮北琴书
唱丝弦加上洋琴伴奏,叫唱“洋琴”的,再后来,唱洋琴学会说大部书,才有“琴书”之称。唱琴书的“三张嘴”是敲琴、打板、唱曲。淮北琴书,历史悠久,确切年代,无法考证。淮北琴书既能说唱传奇大书,又能咏唱抒怀寄情的曲段。它是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淮北琴书的音乐曲牌有《大八板》《小五板》《垛子板》《慢板》《快板》《喜调子》《哀调子》等曲牌。琴书开场前,先合奏一段曲牌《大八板》,群众称为“打闹台”,艺人称“拉拉场”(把观众吸引过来听书),优美、动听、欢快的音乐把观众吸引过来以后,即开始演唱小段,然后“开正本”(唱大部书)。淮北琴书在演唱小段之前,还有一段和观众交流的语言和唱段,以表现艺人谦虚和蔼的态度。
淮北渔鼓
淮北渔鼓起源于道士们传道或者化募时叙述道家之事的一种独特方式。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习用,宗教内容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65~100厘米,鼓面直径13~14厘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渔鼓很火的时候,几乎天天晚上社员们都会在村里唱戏,院子每天挤得满满当当全是人。逢年过节时,村里街坊更经常席地而坐,敲起渔鼓、简板,拉起丝弦,一唱唱到深夜。走街串巷的老艺人原汁原味的唱腔,更是令人着迷。民国年间,濉溪民间渔鼓艺人郑合玉演唱渔鼓,曲调清婉,在当地很有影响。渔鼓的发展史承载着我国民间音乐、戏曲艺术、乡俗礼习、宗教文化等多学科的衍变信息,具有重要的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拉洋片
民间技艺“拉洋片”历史悠久,清朝同治年间的“拉洋片”就以其表演方式的独特,道具新颖,集响器、画片于一体的绝技,在民间广为流传。其操作均由一人完成,或以历史传奇为题,或以社会现实为题,针砭时弊、自编自唱,唱词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拉洋片”起源于北京城,旧时的俗名亦叫“西洋景”“拉大画”和“拉大片”。是天桥撂地表演的一种民间杂耍。拉洋片的艺人,起初所拉的大片是由专业画工绘制,同现在电影银幕那么大。表演者登在凳子上用长棍指点解说,用锣鼓伴奏。看完一张再换一张,每次观众二三十名。之后艺人将“大画”缩小,每幅宽一米五,高约一米多,全镶在玻璃框子里,放入看箱内,箱前有八个小圆窗口,镶嵌八块放大镜,原大片共八张,系有绳索,依次放入看箱中,看完的拉上来,画面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又称“西湖美景八大片”。表演时,观众坐在箱前的板凳上通过箱子上的小圆窗口往里观看,对里边的画片看得清清楚楚,对唱词也听得真真切切。所用的伴奏乐器,只有一面扁鼓和一副小钹。鼓槌是两根支点在中间的小杠杆儿,后端穿孔系上长绳,以手拉绳时,木槌上下敲打鼓面,小钹的敲击方式与鼓相同,一副钹分两面上下相对,牵动绳子上下相合而敲击。表演者所唱音律朴实无华,近似叙述,唱词分上下句,合辙押韵,通俗易懂。随着时代发展,电影电视电脑的普及,会这门技艺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了,“拉洋片”的绝技表演濒临失传。
魔术
魔术是淮北地区常见的民间艺术表演。魔术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魔术活动的踪迹。人类的童年,对太阳、月亮、火、雨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只能解释为是神话般的非人力的力量。另一方面,人类也有征服自然的愿望,盼望着能采撷到丰富的食品,希冀庄稼丰收、畜牧兴旺,于是,头脑中自然地产生一些幻想。在我国浩瀚的神话海洋中,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乃至种瓜立即结瓜、爬树可以登天、肢解后而复活,等等,就是证明。这些幻想情景,体现在古人祭天、祈年等游艺色彩较浓的习俗活动中,魔术的雏形便由此产生了。
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举行百戏盛会,盛会上即有中国的传统魔术《鱼龙曼延》等节目,又有罗马来的魔术师表演了《吐火》《吞刀》《自缚自解》等西域魔术。外国最早的魔术是三杯魔球,也叫三仙归洞,有人说这是中国传出去的,也有人说起源于印度。以往淮北地区街头魔术表演较多,艺人在庙会集市摆地摊,表演一些精彩的小戏法或者变扑克牌等。也有一些厂矿单位在文艺会演时,有大变活人等大型的魔术表演。(www.xing528.com)
马戏
广义的马戏,兼指各种动物的表演,甚至包括人表演的杂技。狭义的马戏,则专指以马为中心的表演。“马戏”一词在汉代已见诸文献。如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说:“戏弄蒲人杂妇,百兽马戏斗虎。”但马戏的出现,远在汉代以前。
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当原始人进入逐水草而居的时期起,马就逐渐成了人类的朋友。人们驯养野马,平时作为肉食贮备,在狩猎或迁徙时就不鞍而骑,在原野上驰骋,这就出现了最初的“马术”。汉代是百戏艺术最为繁荣的时期。所谓百戏,包括各种乐舞和杂技,当然包括马戏。从汉代石刻中,常常可以看到马戏的场面。到了唐代,马戏出现了崭新的气象,一些全新的节目被不断创造出来,例如走马击钱、立马写字、骑马钻圈,等等。清朝以骑射立国,故清帝多好马戏。《清稗类钞·戏剧类》有《文宗观马戏》条,说:“咸丰时,每至上元日,文宗辄于未申之交,驾至西厂,先陈八旗马诸戏。”“诈马”“马”,都是前人对马戏的旧称。近代西方马戏进入中国后,马戏表演注入了新的内容,包含了魔术、杂技和驯兽等表演。马戏艺术把杂技和动物表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
淮北地区的马戏,主要流传于宿州一带。在宿州的埇桥,马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杂技马戏表演由来已久,素有“马戏之乡”美称,历史上被同行视为巡演不过之地,更有“宁走三江口,不过蒿、桃、柳”之佳话(宿州的蒿沟、桃沟、柳沟)。如今宿州市埇桥区有各类民营马戏团245家,从业人员11000多人,万余名马戏艺人常年巡回全国各地演出。日前,被中国杂技家协会批准为“中国马戏之乡”。
二、竞技
踢毽子
踢毽子是中国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也是淮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竞技活动。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它起源于中国汉代;唐宋时期开始盛行,在民间流传极广,集市上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明代开始有了正式的踢毽比赛;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在毽子的制作工艺和踢法技巧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
毽子的制作方法是:先将动物的尾羽捆扎成束,插入作为底托的铜钱方孔中,再用布裹紧缝牢。毽子种类可分为鸡毛毽、皮毛毽、纸条毽、绒线毽等几种。毽子的基本踢法,主要有“盘、拐、绷、蹬”四种,用脚内侧踢为“盘”,用脚外侧踢为“拐”,用脚面踢为“绷”,用脚掌踢为“蹬”,用脚趾踢为“挑”,用脚后跟踢为“磕”等。依照踢法的不同,传统踢毽比赛可分为记数赛、计时赛、花样赛几种。踢毽子是一项良好的全身性运动,它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健康。1963年,踢毽子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之中,并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加以推广。
踢毽子
跳绳
跳绳是淮北地区广泛流行的健身竞技项目,无论是在城市的广场,还是乡村的学校,到处都可以看到跳绳的人群。跳绳在我国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跳绳运动。据《帝景物略》《济南府志》等一些史料记载:隋唐时期将跳绳称作“透索”,明代称“跳白索”,清代人们形象地把跳绳称为“绳飞”。至今人们仍把跳绳中的单摇跳、双摇跳叫作“单飞”“双飞”。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跳绳运动。它不仅仅是一项大众体育健身运动,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广泛参与的体育竞技项目。
抖空竹
抖空竹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的杂艺游戏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北方为盛。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宋朝时期,宋江写过一首七言绝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清代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道:“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指北京)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车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抖动时姿势多变,使绳索翻花,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等动作。抖空竹的技巧颇多,有“仙人跳”“鸡上架”“放捻转”“满天飞”等诸多名目。
抖空竹
空竹由圆盘和轴两部分组成,圆盘边上有哨口,用线绳缠绕在空竹的轴上,通过两手握的杆与连接着的线,可以把空竹转动和舞动起来,并发出悦耳的响声。空竹多为单圆盘或双圆盘,又叫单葫芦头或双葫芦头。初学者先用双头空竹学习,因为比单头空竹容易掌握些。而单头空竹玩起来变化灵活,花样繁多,为最常见的空竹玩法。抖空竹是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适合老年、青少年、成年人等多个年龄段的人,开展体育活动,或进行身体锻炼。近年来,淮北地区一些空竹爱好者经常开展活动,在一起学习技巧、交流经验,进行集中训练。
打陀螺
打陀螺是淮北地区流传较广的民间竞技活动。陀螺又叫“得螺”“格螺”。打陀螺玩法多样,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等多种形式。陀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木制、陶制、竹制、牛角,有鸡型的、盘状的,最常见的是上部似圆柱下部似圆锥的。
打陀螺原是广西、云南、贵州瑶族等地开展得较为普遍的传统体育活动。滇南彝区把正月十六作为陀螺节,赛前要举行祭祀陀螺神仪式,即将本队最后压阵的陀螺倒放在地上,让参赛队员轮流抽打,以祈比赛得胜。根据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1998年审定的《打陀螺竞赛规则》,打陀螺成为我国民族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滚铁环
滚铁环是中国民间十大经典游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淮北较为流行。铁环的制法及玩法很简单:用一根钢筋,弯成一个直径约40厘米左右的圆圈,再用一个半圆的小钩作“车把”,推着铁环向前转。铁环亦可用箍木桶的铁丝圈或竹篾圈代替。滚铁环可以比快,也可以比慢。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如今“滚铁环”已难见踪影,偶尔还有些地方把它作为竞技比赛活动。
斗鸡
斗鸡是淮北城乡常见的活动。我国的斗鸡历史悠久,最早起于夏朝少康时期,到了春秋时已相当流行。关于斗鸡的记载,早期可见于《战国策·齐策》《左传》《史记》等书。公元前679年齐桓公以宋国违背“北杏之会”盟约为由,率诸侯国讨伐,取胜后筑高台以斗鸡庆祝胜利,是关于斗鸡的最早文字记载。两汉以后,有关斗鸡的史事记载和诗赋歌咏,不绝于书。汉代王孙公子、富家子弟斗鸡走狗,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曾有三代帝王都喜欢养斗鸡。南齐郁林王喜好斗鸡,花数千倍价钱购买斗鸡。北齐幼主高恒擅长斗鸡走狗,还给斗鸡封官赐爵。唐代是饲养斗鸡的鼎盛时期,“斗鸡皇帝”唐玄宗专门成立皇家鸡坊,每到节庆时,总要展示皇家斗鸡。历代文人骚客中也有不少斗鸡爱好者,他们不仅养鸡斗鸡,而且还写了许多关于斗鸡的华丽诗篇,三国曹植的《斗鸡诗》、应玚的《斗鸡诗》、刘桢的《斗鸡诗》、唐朝杜淹的《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等都是其中名篇。旧时淮北民间斗鸡常被用作赌博,新中国成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斗鸡曾被当成“四旧”来取缔。近年来,随着传统民间节会活动的恢复,淮北城乡斗鸡游艺又见兴盛。
斗羊
在淮北农村,斗羊的习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深受群众的喜爱。据说这里的斗羊比赛自西汉初起,盛行于三国时代,在20世纪中期曾一度中断。如今每逢传统农历羊年,或者一些庙会节庆期间,举行斗羊比赛,吸引众多群众前来观看,别有一番情趣。近年来,淮北农村大力发展养殖业,许多农民成了养羊专业户,为使斗羊这一极富乡土气息的传统娱乐活动流传下去,一些地方相继成立了“斗羊”协会。“斗羊”时选择特有的勇猛雄壮的羊种,体重可达二百公斤左右。“斗羊”比赛是根据羊的齿龄(牙口)分等级配对进行角逐。分领斗、挑斗、自由斗等,其场面粗犷,精彩激烈,扣人心弦。
斗蟋蟀
淮北人喜欢斗蟋蟀。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今已被废除,但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长达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盛不衰。
斗羊
斗鹌鹑
斗鹌鹑是淮北民间喜爱的一种竞技活动。斗鹌鹑的禽戏从隋唐开始,斗的是雄鹌鹑。根据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唐玄宗时,有西凉人进献鹌鹑,能随金与鼓的音响高低、节奏急缓进行争斗。因此,唐玄宗将鹌鹑养于宫中,以为斗禽游戏。到宋代的时候,斗鹌鹑的风气在社会上日趋盛行起来,一般在农历八月前后,等鹌鹑换毛后聚群相搏。米有炖《元宫词》写道:“遇着中秋时节近,剪绒花毯斗鹌鹑。”这八月十五斗鹌鹑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斗禽,通常是春斗鸡、秋斗鹑,雄鸡主“阳”鹑补“阴”,由于鹌鹑体小易养,比斗鸡开销小,所以明清以后,斗鹑之风更盛于斗鸡。
斗鹌鹑,通常在早晨进行。因为要把鹌鹑饿一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把它们饿着了,自然会为争食拼命。斗鹌鹑的场地一般是在一个长方形的藤编栏中,栏内放上少许谷米,裁判先用双手遮住两只鹌鹑,不让它们看见对方,裁判见饿极了的鹌鹑慌慌地要啄地上的米了,迅速将拦在两只鹌鹑间的手掌抽回。两只鹌鹑一抬头,发现有争食的,便是大嘴过去,啄头、蹬肚子、翅打、咬身子、锁脖子,斗个不可开交。
鹌鹑上了斗场,往往在三五分钟之内便可分出胜负,因此也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多次获胜的鹌鹑,当然是身价百倍,当成宠物厚养。至于败者,好点儿的做个“鸟媒”,锁在笼里诱捕其他鹌鹑,大多数则只有一条路——被宰杀食用。虽然这不免残忍,但对于败者也是无可奈何的命运,因为鹌鹑是种极脆弱的生灵,一次斗败,终生心有余悸,不可能再参加任何比赛。一只战败的鹌鹑,于战场上已是废物,然而在盘中还能找到其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鹌鹑“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为补身之佳品。
荡秋千
荡秋千是淮北城乡群众喜爱的民间活动,每逢节日聚会,或者农闲之时,在秋千架旁或者大树下,爱好此项活动的青年男女,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了秋千,他们一会腾空而起,一会俯冲而下,尽情地欢乐,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秋千,繁体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辶”旁,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打秋千时,人在空中荡来荡去,翩翩若飞,很有趣味。荡秋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锻炼身体和意志,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
拔河
拔河是淮北地区人民群众喜爱的集体角力竞技活动,也是全国各民族人民都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拔河历史悠久,据《墨子·鲁问》和《荆楚岁时记》杜公瞻注介绍,这种竞技源起春秋后期,当时楚、吴之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国名匠公输般为其设计一种名为“钩强”的器具,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勾住敌舟,不让其逃脱,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不让其接近,以免被俘。其后,这种钩拉敌舟的战术操练又从水上移到陆上,基本动作从“退则钩之,进则强(拒)之”,演变为单一的“钩”,即“拖”“牵”技巧,进而演绎成一种竞技项目,称为“牵钩”或“拖钩”。拔河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两人对抗,也有多人对抗;有徒手对抗,也有利用器械进行对抗,等等。拔河受时间、场地、器材等因素的影响不大,且易于开展。拔河既能锻炼身体,提高力量素质,又能开发智力,锻炼意志力,同时又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每逢节假日,淮北城乡各地经常开展拔河比赛。
打夯
打夯是淮北民间为了夯牢地基的一种体力劳动。人们常常配上动听的“号子”,开展有趣的竞赛。人工打夯一般由五个人操作,师傅稳定夯架,掌握夯的落脚点,四名小工各拉一根系在铁扣上的麻绳,一齐用力往上拉抛,任凭夯从半空中落下而全然不顾。旧时开夯的鞭炮响后,吉祥祝福的词句首先从师傅口中传出:“风水宝地建新房啊!”伙伴:“哈!嘿!”师傅:“孝子贤孙聚满堂呀!”伙伴:“好!好!”主人就笑眯眯地给每人一个红包,红包数额不大,几元足矣,入袋后打夯人就按部就班进行。当一边将要完工,忙晕了头的主人还没有表示,师傅又喊:“打到边了!”伙计:“哈!嘿!”师傅:“抽支烟啦!”伙计:“好!好!”主人听后立马拿包香烟,连声说:“抽烟、抽烟。”到了吃饭时辰,其实早已烧好饭菜的主人就是故意等着,意思想叫他们多夯一会儿。师傅不干了,大喊:“金龙配凤凰啊!”伙计:“哈!嘿!”师傅:“肚子来帮忙啦!”伙计:“好!好!”主人就会快速端上分量十足的酒菜上桌,尽情享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工打夯的工作已经逐渐消失。
三、工艺
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淮北地区的剪纸艺术,融合了南方的纤巧秀逸,北方的浑厚苍劲。而每一位艺术家又独成一体,令人目不暇接。剪纸是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桌子、柜子等上面,以表达自己的喜乐、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又称之为“剪画”或“窗花”。剪纸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民间戏曲故事、儿童、动物等,既饶富情趣又起装饰美观作用,故深受大家喜爱。在今天,剪纸不再局限于应用的范围,俨然成为艺术形式的一种。
中国结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精致华美的艺术品。中国结年代久远,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盘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都带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淮北地区中国结编织爱好者较多,在城乡集贸市场,到处可见琳琅满目的中国结产品。
盆景
盆景是淮北地区民间工艺品之一。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巧妙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把它布置于矩尺盆中,“缩地千里”“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我国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料中发现,盆景的起源有近四千年的历史。近年来,淮北市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艺术展览。
根雕
根雕工艺在淮北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根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像做装饰品。根雕树桩、枯根,本不是艺术,但将这些“璞玉”雕琢成“器”,便构成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各种优美造型,使人浮想联翩。根雕就是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过去,根雕一直以民间艺术形式存在着,这使根雕市场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根雕也慢慢向市场化过渡,通过市场,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如今,根雕这种不仅拥有实用价值,更提供了艺术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在诸多场所都很能见到它的身影,包括茶庄茶楼、宾馆酒店、公司大厦和家庭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淮北地区根雕艺术专营店不断增加,根艺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艺创作水平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陶瓷画
在濉溪县、烈山区以及临涣煤矿有陶瓷画艺人,潜心研究和创作陶瓷画。陶瓷画是一门陶瓷工艺,取材多样,有山水、花鸟、人物、写实等。其表现形式不仅继承了传统绘画技法,更大胆借鉴了西方绘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油画、水彩、水粉等都可以在瓷画上得到全面的表现;陶艺技法中的雕刻、捏花、印花、彩绘等表现手法也在瓷版画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陶瓷画以其独有的历史积淀,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它与其他形式的装饰画相比更显魅力。淮北市陶瓷画没有形成市场规模,有些工艺已经失传。
根雕
陶瓷画
泥人
“泥人”是北方流传的一种民间彩塑。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或廉价的材料,制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博得民众的喜爱。在明清以后,民间彩塑赢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淮北地区也有一些捏泥人为业的艺人,每逢过年过节,在庙会和集市上,挑个挑子或者推着小车,摆放着自己捏的泥人到处叫卖。这些泥人作品,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呈现的形象,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艺人在泥塑中运用绘画技巧,使作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观赏性。
面人
捏面人是淮北民间工艺之一。面人也称面塑,面塑艺术起源很早。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南征,班师路过泸水,就曾经用面人祭河。相传从那时开始,面塑艺术就流传开来。捏面人所用的原料是江米面,也就是糯米面。不过它是先和普通的面粉加水揉制成,然后又加上糖和麻油再煮、再揉。揉到面软硬适度,塑而不变形为止。之后分门别类地调颜色。面人多取材于古典民间戏剧人物。捏面人者工具不多,但很特别。剪刀、牛骨签、小梳子之类的工具是不能少的。艺人们手拿工具,在各种颜色的面团上挥动,一团粉红的面脸上,就添上了眼睛、鼻子、嘴、耳朵、头发,甚至还有牙齿、头饰。身上的衣服,也配备齐全,还有因姿态而造成的衣褶。脚上有鞋,手有手指,手里舞刀弄剑,更劲道十足,一点也没有“面人”的感觉。
糖人
制作糖人是淮北民间的一种手工艺,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制作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制作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器具。
糖人是以蔗糖和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据说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的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画,时称戏剧糖果,后来也被称作稠糖葫芦、吹糖麻婆子、打秋千稠饴、糖宜娘、糖官人、糖宝塔、糖龟儿等。
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吹糖人是把糖料吹制成各种造型。制作时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秆挑上一点糖稀,再对这麦秸秆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再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挑下,冷却后成型。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画糖人就是在石板上用糖浆画。石板多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用时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便可以插上草把出售了。塑糖人,即用模具塑造。塑出的糖人有罗汉、财神、寿星、狮子、宝塔等。
糖人不易保存,过去甜品短缺时,在把玩过后会吃掉糖人。现在的人们多觉得很不卫生,就很少去吃了。
草编
淮北地区民间草编工艺较为流行。草编是利用各种柔韧的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而成的工艺品,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作。据史料记载,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另据《礼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用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
在淮北地区,民间草编织工艺按料的不同可分为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琅琊草编、马拌草编、三棱草编、稻草编、麻编,等等。其中以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最为普遍。按编织物的用途分类,属于用器类的有篓、筐、盒、盘、箱、茶垫、坐垫、筷笼、饭包、菜筛、锅盖、扇子、花盆套、纸篓、信插、茶杯套、草玩具,等等;属于衣着一类的有草帽(有礼帽、童帽、斗笠、太阳帽、麻帽种种)、草鞋(有传统的冬季穿用的“蒲窝”,也有各式拖鞋与凉鞋)、蓑衣、玉米皮凉衫,等等;家具一类的有草屏风等;建筑及室内装饰类有草地毯、灯伞、墙壁装饰纸、草墙纸,等等。
绣花鞋
绣花鞋是淮北民间手工艺之一。这种手工艺品是鞋文化与刺绣艺术的完美结合。淮北绣花鞋绣纹主题来源于生活,表现的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其有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爪蒂花果、山川风物等。最常见的是小孩穿的虎头鞋。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作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外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孩子穿上虎头鞋后,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就有了动感。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一岁左右。此时的儿童跃跃欲试,想要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双虎头鞋,利于孩子脚踏实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妇女穿的吉祥图案有莲生贵子、榴开百子、双蝶恋花、龙飞凤舞等,寓意着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人生。
扎纸糊
淮北民间有扎纸糊的习俗,也就有了不少的扎纸匠人。扎纸人、纸马的匠人,手艺很高明,只要是你说得出来的东西,他都能做得惟妙惟肖。扎纸糊在淮北遍及城乡,除了扎糊一些彩灯、顶棚、屏风、节日娱乐用的竹马、龙灯、彩车等,更多的则是为丧主扎制丧葬品。扎纸糊出自古代礼俗,是对天地神鬼的崇拜。古代的祭祀活动是用真人来祭天地神灵的,扎纸糊取代了活人祭祀陪葬的习俗。旧时扎纸糊主要是金童玉女之类,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的扎些轿车、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等高档用品。
淮北的雕塑文化
淮北是座年轻而又古老的城市,虽是因煤建市、因电兴市的能源工业城市,但这块土地却又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淮北之享有盛名,更因她创造了灿烂的雕塑文化。
淮北,在东汉时属沛国,绘画雕刻水平较高。出土的大量精美汉画像石,线条洒脱,构图层次分明。
东晋雕塑家戴逵(326—396年),铚县(今临涣)人,擅长佛教雕塑。他将西域传来的佛教造像式样与本土艺术相结合,首创干漆夹纻雕塑法,以“夹纻”漆艺用于雕塑佛像,被誉为中国式佛像之父。曾为瓦棺寺塑五世佛,与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及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所献玉佛,并称“三绝”。清末民初,从事雕塑技艺的不下百人,使淮北声名鹊起。
现代雕塑家刘开渠(1904—1993年),淮北市杜集区刘窑村人,擅长纪念碑和肖像雕塑。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无名英雄纪念像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等作品都是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兼容中国传统雕塑的线刻手法,细腻严谨,结构解剖准确。他被誉为中国雕塑界的泰斗和中国现代雕塑的奠基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雕塑艺术,淮北使用相王广场的相王建城、火车站广场的煤海之子、濉溪的酒之歌、人民路的腾飞、世纪广场西侧的“爱园”雕塑园、儿童乐园的成语雕塑园等特色雕塑园和众多街头雕塑装饰和点缀着城市,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庙塑是泥塑的一种,主要为庙宇塑像,我市是泥塑尤其是庙塑的故乡,许多手艺人以此为生。在清末民初,仅从事庙宇塑像技艺的便不下于百人,均具有很高的水平。民间工艺大师李正卿家族中有从事庙塑职业的,有从事婚丧嫁娶职业的,如扎花轿、吹奏乐器、舞狮子、舞龙等。李正卿自小就是在这中艺术环境熏陶下长大的,并学得了多样才艺。父亲和祖父均从事庙塑艺术,他们不但技艺精湛,而且学徒遍布江淮,解放前经常带着一班庙塑艺人行走于江淮河汉之间,尤其在江淮地区颇负盛名。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李正卿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创作了战争题材作品《伟大的胜利》,并在淮北各地进行展览,受到好评。随后,他又创作了作品《李白醉酒诗百篇》《钟馗》《我的父亲》等。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雕塑是目。一批批淮北雕塑大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雕塑艺术推向顶峰,并带动了淮北新一代艺人的雕塑创作,使淮北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城市。
淮北泥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