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Two Life Customs
一、服饰
(一)衣服
古今服饰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夏装
过去,夏装多为粗布。后来,洋布进入中国,人们穿起洋布做的夏装,色彩比较单调。20世纪80年代,男女背心曾流行过一段时间。后来,人们穿起的确良衬衫和的确良裤子。再后来,各种各样的化纤衣料开始流行。改革开放以后,女性时兴穿裙子,上穿短袖衬衫。现在,女性的衣着更加斑斓,短背心、吊背服配上花花绿绿的裙裤,构成街头靓丽的风景。另外还有纱布裤子、褂子,凉快,不贴身,好洗——这边洗,那边摆摆就干了。
过去,冬装都是棉袄、棉裤。男穿青,女穿蓝。20世纪60年代,开始穿笼袄褂、笼袄裤。80年代后,开始穿皮衣,近年人们大多外着西服,内配毛衣。
上衣
清末淮北地区一带,男子不论青年壮年,均穿长袍马褂,也有着长衫、坎肩的;再就是穿大腰筒裤,颜色多为蓝、黑色,富有者穿蓝紫色。农民多穿左大襟或对襟衣服,多穿短装,束腰。文人学士、乡绅富户多穿长袍马褂,纽扣整齐,两袖肥、长,不束腰,不敞怀。辛亥革命后,人们着装的质量和式样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富商渐次着起制服、礼帽,西装革履。富贵人家男子多数只穿长袍,不穿马褂,冬季多是绸缎、毛皮;夏天,长短衫非绸即纱。农民和城区贫民,无论冬夏,多着家织土布短装。1927年以后,中山装、学生装开始出现在街头,但绝大多数人仍穿长衫,年节期间、庆吊、拜友做客时,须外加单马褂。中青年爱穿蓝色,但到了夏季,上衣则以白色为主。青年学生则穿童子军服和学生服。
清末,妇女上穿大襟袄、大襟衫,腰系长裙,下穿长裤。那时,不论男女,长裤均为大腰裤,称为“大裤裆”。一般上装为右开襟褂,中青年多紧身,老年袖口肥大,长至臀部,服装颜色多为蓝、黑、青、紫,嫁时为大红色。妇女渐次着旗袍、罗裙,穿高跟鞋。
新中国成立后,长衫大褂逐步绝迹。男子由列宁装、中山装发展到西装;妇女有列宁装、春秋衫、两用衫、轻便衫以及各式各样的裙装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流行军装和工作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工作服渐渐不再流行,军装虽不如原来盛行,但至今类似警服等草绿色服装仍穿着在部分青年身上。
20世纪70年代末,衣服的色彩开始趋向五彩缤纷。90年代后期,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西装、滑雪衫、T恤衫也先后流行起来。
裤子
清末,一般女性下穿大腰筒裤并扎腿(即用布带在脚踝处将裤口扎紧),除嫁时着大红色外,服装颜色多为蓝、黑、青、紫。男性穿大腰筒裤,颜色多为蓝、黑色,富有者穿蓝紫色。农民多穿短装,扎腿、束腰。老年人多尚黑色。随着中山装的流行,蓝色已成为主要色调。但农村老人,尤其是老年妇女,仍穿黑色。
少儿多尚红绿鲜艳的裤装。幼时夏天勒肚兜,穿“牛腿裤”。牛腿裤的做法是把方布上角剪作半圆凹形,下角从中裁作二片,每片左右两角缝合。冬天上穿小袄,下衣为“连脚蹬”(鞋裤腿是连体的,不另外穿鞋)。四五岁以前,穿“开裆裤”,裤有“袢膀”套肩上。五六岁时,即改穿“收裆裤”,裤也不再带“袢膀”,而于腰间系裤带。再长大些,式样渐同成人,唯色彩鲜艳些,衣服上也多以动物、人物等图案为饰。
20世纪70年代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如窄裤腿、喇叭裤、西裤、牛仔裤及各式裙子均先后流行起来。80年代,各类西装风行于市,男女青年着直筒裤、牛仔裤、健美裤、西裤者颇为多见。服装质地多为毛料、丝绸或化纤之类,土织布已经绝迹。着棉布者,已不多见。近几年,人们更注重品牌。
鞋
淮北人穿鞋,旧时盛行“双道脸”,即鞋面正中有一腰缝线,至鞋尖处成鹰嘴形外翘。辛亥革命后,鞋式样大变,方口、圆口、尖口、小舌等式样都涌现出来。
两面穿钉鞋或钉靴(一种鞋底脚掌部钉十几个圆形鞋钉的高底鞋,矮帮为鞋,高帮为靴),鞋帮用桐油涂过,不透水。农民除冬天穿棉鞋或用草编成的“茅窝”外,其余时间也多穿草鞋。
老年妇女有“木底鞋”“大鞋会鞋”。木底鞋的功用,类似于今天的高跟鞋。每逢会客、拜客等穿上时,较原来的身高陡增寸许,不但在外观上,便是在心理上也顿感比别人高出不少。
乡村集市出售的“茅窝子”鞋
淮北地区在妇女中盛行过的绣花鞋
儿童,常穿虎头鞋、狗头鞋、兔头鞋、五毒鞋(鞋面上有5种毒虫形象)、绣花鞋及素面绿缎鞋。
1921年前后,城市中始有橡胶雨鞋出现,当时称为中山鞋或晴雨鞋(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胶靴才渐普遍)。1927年后,只有从返乡的军官或路过的商人那里才见得到皮鞋。新中国成立后,除棉布单鞋、棉鞋外,胶鞋如解放鞋、力士鞋、回力鞋及皮鞋等渐在广大劳动群众中流行。60年代起,白网球鞋开始出现,塑料凉鞋则普遍流行。80年代后期,一些高档鞋如“阿迪达斯”“梅斯达”等也开始在部分青年中流行。
现在,成年男子大多穿皮鞋。
旧时男女式袜子,都是用白绸布或白土布缝制,袜底用线纳上花蝴蝶、梅花针图案或“累”字,男用称“包脚布”,女用称“裹脚条子”。缠足妇女因裹脚布臭味大,讲究的人家,专备有熏香的软睡鞋。
机制袜兴起后,很快普及,替代了原来的裹脚布。20世纪60年代化纤织品出现后,各种尼龙袜流行起来。
帽子
男子旧时多戴毡帽、瓜皮帽,也有礼帽,夏季戴草帽。新中国成立后,帽子多依军帽式样和质料,有多种颜色,质料另有毛呢的。农村除上述帽子外,更多的是线织猴帽。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人多不戴帽子,夏季除草帽外,还流行旅游帽,中老年多戴鸭舌帽。
女子旧时头上多顶块蓝布手巾或青丝巾,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城市中年轻女子有讲究戴毛线手工织帽的,式样多种。老人则戴青灯芯绒或平绒帽,也有戴毛线织的帽子。
最后的小脚
儿童帽有“福巾”“狗头帽”“亮帽”“老头帽”等多种。福巾外形略同于风帽。帽顶额两侧留两个洞,有半圆形盖,镶以羊毛或免毛边以代耳。额部与下片缝合而稍凸出,折回钉于下片。下片当额处,钉有“长命富贵”四个银字(或银小剪刀)以示吉祥,帽顶绣花,脑后处钉两条丝涤,下各坠一绒球,并系之。两旁有二指宽的飘带,头有剑形,尖系小铜铃,头动则铃响,周遭镶花边。这种帽子,皆用水红或桃红缎子作面,以花绒或浅红布作里,中间加薄棉絮做成。
狗头帽形状略同于福巾,但脑后部分较短小,无飘带。
亮帽,又叫“格萎帽”,正面有“如意头式”“蝴蝶式”“虎头式”等。两端缝合宽约二指的“帽格萎”,使成圆形,中间裱以“袼褙”,以加大硬度。面及格萎上均绣花,戴时头顶部分露于帽外。这种帽,六七岁以上小孩就不再戴,多为家庭自制,现城中已绝迹,唯农村偶有小孩戴着。老头帽呈圆椎形,顶端有一个大绒球,状如马戏团的小丑帽。
毛衣
淮北冬天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过去很少穿着毛衣,主要穿棉衣。建国后,开始出现毛衣,也主要是线衣,即用粗线织成的线衣,或用羊毛捻成线织毛衣,春秋天穿或冬天配在棉衣里面。20世纪70年代知青下乡,带来了织衣技术,手工毛衣逐渐流行。近年来,商品繁荣,机织的毛衣风行于市,人们普遍穿着毛衣,还注重品牌,棉衣倒很少见了。
内衣
旧时,乡下人冬天几乎就谈不上有内衣,普遍是空壳子棉袄、棉裤,只有富裕之家穿点粗布内衣。现在,普遍穿着内衣。过去下穿灯笼裤,上穿粗布衣。近年来,细布充斥市场,各种各样的织衣工艺把人们的衣着点缀得丰富多彩。现代内衣、内裤为人们的必备衣着。
(二)饰物
发式
清末,淮北男子留发,只剃去额前及四周部分,发分三股编成一条辫子垂于脑后,下端以黑色或红色头绳束缚,名为“松辫”。民国以后,老年人剪去辫,留成“披散毛”;中年人多剃光成和尚头;青年人多留大分头;留洋头的没有,剃光头的倒多。再往前,小孩留小辫。
新中国成立后,老人多剃光头,中年人或剃光头,或留发为小平头、分头,青年人则多留大、小分头、大包头。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人发形变化多样,留长发也在一部分男青年中成为时尚。
剃头
理发俗称剃头,淮北人普遍很重视。过去,农村的理发由固定的理发师承包,一两个月轮一回,每年按人头给粮食,如小麦、黄豆等。走村串巷的理发师,挑个担子,这头装着温水的火炉子,那头放着工具什物,也就有“剃头的挑子一头热”一语。没有找到师傅的村子,村民则趁着逢集赶会的日子或平时到就近的集上理发。新中国成立后,城镇的理发店增多,到20世纪80年代后国营理发店逐渐被个体理发店代替,后者多为江浙一带的南方人所开。理发店门旁设有电动彩色玻璃柱,不断变换色彩,招徕顾客。一度,妇女流行烫发。近年来,各种名目的美发店、美发厅比比皆是,设施也越来越高档豪华,服务项目、内容不断翻新,如美眉、美目等。女孩尚洋风,染黄头发、绿头发、红头发多见,成为街头一景。
清末,妇女戴耳环,发髻上别簪子,戴彩色梳笼。女子也编辫子,未婚者垂于脑后,婚后窝成纂盘在后脑上,以包网包上系好,上饰金银或铝铜质的纂心花、簪子、荷花针、纥针等。青年女子戴耳坠子,手戴银镯和花戒指;成年女子戴耳圈子,指戴铜顶针,有钱人家戴金戒指,老年妇女戴耳丁子。新中国成立后,女子的独长辫多改为双长或双短辫,婚后多剪成散短发,俗称“二刀毛”。有“二刀毛打牙子,洋袜吊带裤衩子”的说法。头饰至“文化大革命”时消失。近年来,女子发式除老人外,变化多样,烫发者甚多,昔日头饰也日益恢复并朝多样化发展。富有之家的妇女多佩戴环缀、戒指、簪笼,或金或银。
二、饮食
淮北地区粮食以小麦为主,因而主食以面食为主。一般一日三餐,早、午饭多为稀饭、馍(卷子、馒头、烙馍),晚饭多为面条之类。面食种类很多,烙馍普遍为人们所喜爱。过去,一般农家吃高粱面、玉米面、山芋干面等杂粮面食,以及蒸窝头、蒸花卷、贴饼子,或勾稀饭,配以红薯,红薯或烀而食之,或煮稀饭食之。一般农户只在麦收后短期内或逢年过节时,方能吃点麦面,称为“好面”。20世纪80年代后,城乡百姓主食即以麦面和大米为主了。但在农村,农民还是多以豆杂面擀面条,作为晚饭。
过去,淮北人早饭多吃自腌咸菜和酱豆。冬天有一种常备的腊八菜,以胡萝卜、葱、蒜等加醋、盐闷制而成。特别是农家自制的臭豆,用麻油调匀,味道甚为可口。农家早晚以自家腌制的咸菜(酱豆、萝卜干、腌辣椒之类)佐餐,午餐多是炒些萝卜、白菜、豆芽、豆腐之类的蔬菜。只有待客或逢年过节时,才买肉杀鸡,吃点荤菜。
近年肉蛋之类的荤菜逐渐增多。城市居民的中餐菜肴较为讲究,一般家庭有荤有素。口味一般偏爱咸辣。乡下百姓随着生活改善,饮食结构有所变化,长年能吃上麦面,平常日子也吃些肉类。
现在城乡之间在饮食上稍有差别,主要体现在菜肴的多少、食米的多少以及口味的追求方面。
(一)主食
馒头
馒头又称大馍、卷子,因形状不同而得名,原料是麦面,放碱水或老面头发酵后上锅蒸成。在北方,馒头是最大众化的主食。
烙馍
淮北人最爱吃烙馍。烙馍用未发酵的面(白面)烙成,圆形,直径约1尺,厚薄如道林纸,两面皆有鼓起的大小不一的气泡。如果是纯麦面所做,圆圆的,白白的,糊花点点,非常美观。烙馍很好吃,咬在嘴里松蓬蓬、干生生,又柔软又有弹性。如果用鸡蛋、香油,摊在烙馍里,再放鏊子上烙,就更好吃。烙馍搁得时间长,发干变硬了,就用水湿湿,做菜时放在菜锅边上蒸一下,吃起来又软和又有菜香味。用烙馍卷上各种菜肴,或用两张单饼贴合在一起,中间夹些青菜或鸡蛋烙熟后叫“菜合子”,吃起来味道更佳。
拍打
拍打俗称“龟打”。用高粱面、玉米面、山芋干面、豆杂面做成面团,略略拍按成约1厘米厚、碗口大小(或约龟背大小),放在锅内或鏊子上。有时也用少许麦面包进杂面做成,便于下咽。随着杂粮在主食中日益减少,拍打即使在农村也渐渐绝迹。
喝饼子
喝饼子如巴掌大小,烧菜时,锅中略多放些水,将面饼贴在锅内壁上沿一圈,盖上锅盖焖菜,菜好时,饼也就蒸熟了。它表面松软,背面贴锅的一面结成一层黄壳,脆香可口。
窝窝头均以杂粮面蒸成,其中山芋干面做的窝头香甜、筋软可口。将窝窝头切成片炒炒吃,别有味道。过去杂粮多,主食离不开窝窝头,而且菜少,多蘸点辣椒酱吃,故有“窝窝头,蘸辣椒,越吃越添膘”之说。
面条
面条也是淮北人喜爱的食品,多用麦面制作。面粉加水和匀达到一定的软硬度后,放在案板上揉透,用擀面杖擀成大大的薄片(有“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的歇后语),折叠后用刀切成细条状即为面条。建国后,出现机械面条机,制作出的面条长短、粗细一样,称为挂面。有的食品厂也专门生产挂面,晒干后包装成一斤一卷在商店销售。
淮北濉溪名吃:丁家壮馍
烙烙馍
吃面条俗称吃汤,清水放入葱、姜等调味品,开锅后放入面条,经两滚(开)或三滚(开)后用漏勺捞出,浇上醋、酱油、盐、味精即食,喷香爽口,吃着舒服。
旧时,淮北农村用杂面做面条,有豆面条、绿豆面条。豆面黏度不够,制成的面条易断,俗称豆茬面条,黄豆油大,豆茬面条香;绿豆面黏性大,面条细,吃起来筋道;豆茬面条和绿豆面条都比麦面条贵,稀缺,平时很少吃。为老人祝寿时必吃面条。
水饺
水饺,淮北称扁食,制作时称包饺子。旧时,一般过年节才吃。饺子馅主要是猪肉和红萝卜,配以葱、姜、辣椒、芫荽等辅料,混合剁成泥状。用死面擀成直径5—7厘米的圆片,包前馅里浇上酱油、醋、麻油和其他香料,随吃随包,开锅煮熟后即食。食时蘸调料,称为荤饺子。荤饺子做工细、精,程序复杂,用料考究。食起来香喷喷,别有风味。
也有用鸡蛋、芹菜或其他青菜脱水后做馅的,称为素饺子。
还有一种叫包角子。正月十五点花灯,要包角子。旧时,生活艰苦,人们吃的东西少。初冬,收红萝卜时便把萝卜缨子留下,晒干,剁碎洗净用来包角子。角子个大,用直径20厘米、厚度在2—5毫米的面皮包,配以葱、姜、辣椒等调料,营养成分不高。吃上几天,聊以过节。现在乡间早点铺还有卖,调料已加入荤油。
二抹头
二抹头是介于干饭(米饭)、稀饭(米粥)之间的稠米饭。可咸可甜,是生活困难时好做的一种饭。
米饭
过去,淮北没有米饭。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和南方人的涌入,淮北人开始吃起米饭。做米饭很简单,将清水淘净后的大米放入锅里,水面没过大米。封锅后煮15分钟左右即熟。淮北(人)属北方,不习惯吃米饭,因为感觉吃不饱,往往还要配以杂食。不过,清水米稀饭倒颇受欢迎。浓肉汤或肉菜浇在米饭上称为盖浇米饭,颇受人们喜爱。
其他如干饭(米饭)、稀饭(米粥,其中小米粥较有特色)、马糊、卷子、煎饼等,各地大致相同。近年来,城市中快餐类增加了用白面做的煎饼,而过去的玉米面煎饼却少见了。
馓子、焦叶子
馓子是面食的一种。把面拉成细细的面条,缠成一束,放在油里炸,即成馓子。馓子可干食,也可放糖冲开水做成馓子茶。(www.xing528.com)
把添加芝麻和盐的面皮放在油锅里炸得酥脆,称“焦叶子”,也是淮北人喜做的传统食品。
叠糖
腊月二十四、春节时一般人家喜欢叠糖。用红薯熬成糖稀,掺炒面卷成卷,切成长方块,食之和淮北点心酥糖相似。
(二)副食
肉类以猪、羊肉为主,牛肉次之,不少人爱吃狗肉。烹、炒、煎、炸、焖、烧等各种制作方式俱全。但老人口中的“炒”,其实大多是烧或焖。用肝、心、肺、肚等内脏做汤,甚为鲜美;配以其他素菜制成各种小炒,味道颇佳。鸡、鸭、鹅、鱼、蛋类普遍为人们所喜爱。淮北境内湖塘盛产家鱼、鲤鱼、鲫鱼、鲇鱼、黄鳝等鱼类,除配豆腐和其他佐料做成“红烧鱼”外,特别喜欢以糖、醋制成“糖醋鱼”食用。
不论是红白喜事的酒宴还是平时的客宴,档次越来越高,越来越讲究。由原来的鸡鸭鱼肉,发展到生猛海鲜。城乡到处酒店林立。菜系由原来的淮扬菜发展到川菜、徽菜、粤菜。
(三)菜肴
传统上,淮北人好自制小菜。春天腌咸蛋,夏天晒面酱、西瓜酱,秋天晒盐豆、磨辣椒酱,冬天腌萝卜干、雪里蕻。
四季蔬菜有大葱、大蒜头、生姜、豆腐、豆芽之类。春季有小白菜、蒜苗、水萝卜、菠菜等。乡间多到田野挖苣荬菜、香荠菜食用,其味清香鲜美。夏季,黄瓜、茄子、韭菜、芹菜、青椒、西红柿、豆角等为家常菜。尤其是西红柿,大人小孩都喜爱,不但可作水果生食,而且可以炒菜、做汤或拌以白糖当作下酒菜。入秋,进入瓜菜季节,土豆、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藕、冬瓜、北瓜、南瓜先后上市。深秋时节,城乡各家爱挖窖贮藏蔬菜,以备冬天食用。还喜自家腌制萝卜干、青辣椒、腊菜等咸菜和配制豆酱、培乳、辣椒酱等酱菜。乡间有“杂面窝头沾辣椒,越吃越添膘”之谚。在中老年的食谱中,还保留着蒸吃野菜的习惯。有灰灰菜、地枣苗、扫帚菜、老鸹嘴、洋槐花、藤花、榆钱子、芹菜叶、茼蒿等。做时拌些干面粉,稍放些盐,放在笼上蒸熟即可。蒸菜原是旧时春荒时期救命饭,“文化大革命”时期,吃忆苦饭时,便做蒸菜吃。近年来春季菜市场中常有售卖,但其作用主要是换换口味。
(四)风味小吃
淮北风味小吃历史悠久,摊点遍布。早中晚各有特色。以面食为主的地方特色饮食再加上一套较为完整的沿袭下来的烹调技法形成远近闻名的招牌菜和名吃。
早餐
早餐一般有汤配水煎包、辣汤泡烙馍或配水煎包、热粥、豆浆配油条或糖糕、馓子、麻花。此外,还有油酥花烧、大小烧饼、菜合子、菜角、壮馍等。
中餐
风味中餐有把子大肉配干饭,再浇上肉汤,加几块同炖的油炸豆腐干、海带片。还有(丸子汤)绿豆面条。近几年,特别时兴羊肉、牛肉拉面。
晚餐
小酒小菜,种类繁多,一些乡村习食面拌疙瘩汤,俗称“盐茶”。
蛤蟆鸡蛋
鸡蛋外壳敲开后将蛋瓤轻轻放进烧得滚开的水中,煮熟后蛋白裹着蛋黄形似蛤蟆,故名蛤蟆鸡蛋,又名荷包蛋——因外观酷似荷叶而得名。旧时,多为这种吃法。荷包蛋营养丰富,有汤有肉,放糖,甜软可口;孕妇补身子、产妇坐月子、伤病人员都吃它。
三、居住
淮北建房,在方位上一般选择坐北朝南,称作“堂屋”。若单独一个院落的房子,门向东、西的称“厢房”。先前农村鲜有瓦房,农民家庭一般为四合院。房屋多是土墙草顶,前墙一面开窗。室内阴暗,夏天闷热。面朝门者为主房,为家中辈分最长者居住,两边称偏房,为儿子、儿媳居住。面朝南的房子称堂屋,面朝西称东屋,面朝东称西屋,面朝北称南屋。正门两侧叫耳房,一般作厨房或磨坊用。如儿子较多,偏房不够分配者,也有所谓“三间屋、两头房”的,即三间房子,老人住一间,另两间各住一房儿、媳。豪富之家,如儿女较多,往往有一进院子、二进院子、三进院子。每进院房互相联结,房屋结构、形状和大小大致相同,只是最后一进院子主房较高。贫寒人家多居住在低矮的草房或简陋的庵棚内,往往一家数口拥挤在一起,谈不上什么长幼之分。
建房前,要先请“风水先生”看地形,在不犯禁忌之处建房。民间习俗,房屋的高度要事先与邻居商定,不能有高低之别。生育未满月的妇女禁止进入他人住宅。
建国后,住宅习惯基本依旧俗,但居、往禁忌逐渐减少,房屋质量逐渐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城乡出现“建房热”,新住宅不断增加。一般是瓦顶砖墙,还有建造楼房的,宽敞且舒适,样式讲究。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大致沿袭旧的居住习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砖墙瓦顶的房屋逐渐增多。房内的布局,一般是当门后墙放大方桌,两旁置座椅,两头内间作卧室,放置桌柜等。有条件的,对着门的后墙则悬挂字画之类。
丁氏宗祠
城区居民居住习俗和乡下大致相同。只是城内房子多是砖瓦结构,且有少数两层楼房。机关干部多居住集体或统建楼房里,1房1个单元,多至60多平方米,少则30多平方米。
(一)四合房
淮北传统上讲究住“四合房”,即东、西、南、北屋俱全,围成一个院子。门朝南的北屋为主房(又名“堂屋”),一条甬道便从主屋门穿过南屋正中。一般地,条件好的,院内铺满石板,稍次则从各房门连到院门口,仅铺在甬道上,甬道两旁种些花草。富裕人家,屋内用方砖铺地。主房正中供神像。没有宗祠的,把祖宗神龛供在偏房内。主房内八仙桌、太师椅、条几、春凳俱全。卧室内窗明几净,箱、箧、柜、橱罗列,床帐被褥铺摆整齐。书房内设文房四宝。客厅里放置古玩,悬挂字画,构造、用料讲究。
中原民居堂屋的中堂
(二)大杂院
一般城市居民,多是数家同住一大院内。一家人或二代,或三四代同堂居室一般无内外区别。炊具、炉灶也在屋内。
房屋式样一般无大差别,仅从规模大小、用料优劣上来区分。上等房屋,以石条为基础,青砖砌墙,顶梁、木桁条、椽子等均用上等木料,屋顶覆小瓦。次一些的,屋墙外砖内坯,俗称“里生外熟”;房顶瓦背上,用泥灰塞缝,俗称“翻瓦脊”。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述房屋均从青色小瓦改成青或红色大瓦。
(三)草屋、棚
新中国成立前,淮北草屋很多,泥土墙,墙内间杂红草、麦秸或小芦苇。除草屋外,另有居住条件更差的草棚、石灰棚,均极低矮,是用篱笆外垒泥土作墙而搭成,居民大都是家无隔夜粮的苦力小贩等。每逢炎夏雨季,这些居住处臭气熏人,时疫多从这些地方引发。改革开放以后乡村草棚逐渐消失。
(四)公馆大院
官宦人家,居住名称为公馆或大院,前面冠以姓氏称呼,如李(家)公馆,徐(家)大院等。公馆或大院的样式,多为三进院落。
大院的每所院落都有主房。主房比其他房间高大,由屋主居住,有3间(室)或5间(室)两种。讲究的要修走廊。如不修走廊,便在左右依墙砌台,覆上条石,高与人腰齐,俗称为“扶手石”。3间(室)一明两暗(左右两间为暗),5间室则敞3间,故俗称“明三暗五”。主房左右为配房,由儿、媳居住。另有客厅、书房、储藏室等。有花园的人家,多将花园置在院后,并设后门与花园相通。三进院落中,头门如果用“铁壳门楼”,门口必设置石鼓、闸板。门洞房内多住佣、仆。厨房设在院内左侧,厕所在院内右侧。
新中国成立后,公馆、大院逐渐成为多家杂院。
(五)住宅楼
20世纪60年代,城镇居民住宅楼渐渐兴起,均为公建房,但大多为简易楼,两三层高,且多家合用厨房和卫生间。70年代以来,住宅楼群兴起,多五六层高,每房自成体系,或一室、或二室、或三四室,均有厅房、厨房、卫生间。在居民聚居的小街巷内,因住房紧张,很多房屋被居民自己改造成两层楼(或新盖简易两层楼)。近年来,房地产热,开始兴建居民小区,摩天大楼,别墅,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宽敞舒适。
四、行旅
(一)启行
旧时凡有事外出,均翻检皇历,选择黄道吉日出门。出远门前,必到祖先神龛前叩拜,说明“不孝子(或孙)”外出原因、方向,祈请祖先神灵保佑。凡外出前一顿饭,家中必为之包扁食饯行。凡外出做生意者,所做扁食多故意不捏严口,煮时扁食张开了,便说:“挣了!挣了!全挣了!”以求吉利。若扁食全部好好的,“一个也不挣”,就不好了。
(二)旅具
轿
淮北地区的轿子,多用木板制胎(框架)。前帘以外,其余三面幔黑布,左右开小窗。轿内偏后处有坐板,前有轼,俗称扶手板。轿前敞开为门,门有布帘,分上下两截。上帘有小窗,可以从内向外探视。轿上有顶。轿身左右各有一长杠穿过,长杠两头楔有横木。轿分小轿(二人抬,俗称“二抗子”)、中轿(四人抬)、大轿(八人抬,俗称“八抬大轿”)。大轿为官府所用,巨族豪绅在婚娶时偶有用之。
淮北地区习俗,名医出诊,必乘轻便小轿,接送已嫁出的闺女必雇轿。此外,婚嫁用轿为“四明轿”,丧葬用轿为“引魂轿”,妓女坐轿为“绿呢轿”,囚犯上刑场均坐“无顶小轿”。
民国时,普通民众用轿,多靠租用。有竹轿、木轿,轿上有围子,轿顶插着轿仁子,轿后跟着打伞的。
濉河上捕鱼
驴、马、牛
在淮北,驴作为代步的交通工具,曾时兴了很长时间。民国时期,以毛驴“赶脚”的人极多,农闲时,更有许多农民加入“赶脚”的队伍。小家户,生产用牛,俟牛下犊,用牛拉犁、拉耙种地。大户买大牲口骡子、马。骡子是马和驴交配生出来的。牛两岁能干活,领墒。壮牛好牛能活十七八年。套车有套三牛的,也有套两牛一骡子的,骡子夹中间。有钱人家,喂牛吃草、麦秸、豆料、麸子、油秫秫(玉米);喂驴、骡子、马都用麦、糠、草。用驴推磨时,给驴蒙眼,可防晕,同时也防它吃粮食。驴、马、骡子和牛配套耕耙地、推磨、打场、拉车。马(公)配驴(母)生马骡,驴(公)配马(母)生驴骡。驴骡圆尾巴根,耳朵大点;马骡尾巴扁点,耳朵小点。
一般说来,中老年人,妇女好骑乘毛驴,价格也便宜,远路近路都很适宜。
拖车
拖车是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各地都有,主要是运农具,如犁子、耙等物件,一般三头牛拉,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拖车用木头制作,结构正方体型,一米多高,在地上拉着走,与地面的摩擦力很大,像雪地的爬犁,基本上是用牛、马、骡子拉。现已废绝。
大车(多牛)
大车是标准的牛车,很古老,用硬木制作,有车厢、车帮、车堵头,做工讲究,由大木制成,并用数百根铁钉加固。其长约3米,宽近2米,有4个木制的轮子,直径近1米,据说由汉至今千年没有改变。淮北农村大型运输主要用它,用3头牛拉,午季拉麦,秋季拉豆,平时往地里送肥料也用它。使用时一般需要两人,一人赶车,另一人转弯时掌控方向。今已废。
独轮车
独轮车又名“红车子”,有两种,一种为“土牛”,车面为一平板,板下有两个撑子,当中一个木轮,四周钉铁皮护着,一人推,上面可坐2~3人。另一种为“洪车”,洪车又名“二把手”,车面中间有一凸形中空短木栏,左右为平板。车轮一半在板下,一半在短栏内。一人推,木栏左右可坐一人。推车时车把手两端系一宽扁带子,挂在后脖上。推车要求上身稳,腰要活。俗称:“推小车子不要学,只要腿腚磨得活。”以前没有平车,都是用红车子。用木轮子,木轴,木头挖眼。
人力车
人力车多为穷苦劳力从车主处租来,每天交车价(租车钱)。人力车又名胶皮车(俗称“东洋车”),两个橡胶轮,上面载一车斗。车斗后侧有布篷,撑起后即可遮阳,也可挡雨。车厢内后有靠背,下有踏板。因乘客多要求快速,拉车人极为辛苦。巨商大贾、官吏豪绅、名戏子,往往备“包车”自用,以显气派。建国后,人力车一度绝迹,现在又出现在一些街头。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在使用的大车
单牛车
濉溪以南养水牛,用双轮牛车。两个轮子,车把架在牛身上,既架辕子又拉车。多适宜缓丘陵地带、路况条件不是太好的地方。
马车
远途货运或带客多用马车。淮北地区有专门营运的“马车档子”(又名“马车行”)。收费多视里程、人数、货物的数量而定。
平车
平车是建国后才有的,人拉两轮车。比人力车大,用小型轮胎,轻便,两个把,人架着走。
自行车
20世纪60年代,自行车代步是件很神奇的事情,曾作为年轻人结婚的“三转一响”四大件的“一转”大件。如今,自行车很普遍,倒有些“车多为患”了。
船
民国初年及以前,津浦铁路未通车时,人们多乘坐运河船出行。船有帆船和动力船两种。帆船由人力划,动力船建国后才有。运河水系和皖北几条入淮水系常有动力船出航,湖汊、小河有小木船用作摆渡和捕鱼。
手扶拖拉机
沈阳产的手扶拖拉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淮北农村的最早的动力车,四个轮子,分车头和车厢。车头为一柴油机,两个长长的把手,驾驶时因手扶掌握方向而得名。
四轮车
20世纪80年代后,汽车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四轮车风行淮北乡村。在手扶拖拉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车头部分。车头有四个轮子,挂着一个车厢,动力增大,车厢增大。四轮车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汽车
汽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大型运输工具,驾驶室与车厢浑然一体,载重大大增加,有5吨、7吨、10吨,甚至出现20吨及以上的载重车。
火车
建国前,陇海铁路徐州至蚌埠段从淮北境内穿过。建国后,为开发淮北煤炭,又修建了徐州至淮北段铁路,称为“符夹线”(符离集至夹河寨)。现在淮北市铁路已能通至武汉、合肥、阜阳、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2017年底淮北高铁开通。
轿车
建国后,淮北地区轿车开始出现并增多,先后有吉普车、老上海牌、红旗轿车。改革开放后,桑塔纳、帕萨特、奥迪、本田等新款轿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