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永济渠的历史渊源
Chapter Three Historical figures of Yongji canal
《隋书·炀帝本纪上·卷三》载,大业四年(608年),“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山阳渎之后,在黄河以北再开一条运河,沿洛阳东北方向开凿,沟通沁河、淇水、卫河,通航至天津,接着,溯永定河而上,直达涿郡,这便是永济渠。
永济渠可分为两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经今河南省的新乡、汲县、滑县、内黄,河北省魏县、大名、馆陶、临西、清河,山东省的武城、德州,再经河北省的吴桥、东光、南皮、沧县、青县,抵今天津市。北段自今天津折向西北,经天津市的武清、河北省的安次,到达位于今北京市境的涿郡。
永济渠是“黄河北流”的产物。杨遵义《隋唐宋永济渠故道流经今临西县哪些地方》一文中称,历史上,黄河屡在华北平原上肆无忌惮、摇头摆尾地北流,最终造就了永济渠,也促成了今天的海河水系。黄河北流是永济渠的成因,永济渠又是黄河北流的主要通道,黄河是永济渠的主要塑造者。
沁河是永济渠的源头。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春秋时为“少水”,西汉始称为“沁水”,也称“洎水”,近代称沁河。河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自北而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晋城市郊区,切穿太行山,自山西省晋城市郊区的拴驴泉进入济源市紫柏滩流入河南省;经济源、沁阳、博爱、温县,于武陟南流入黄河。明朝周梦旸编撰的《水部备考》载:“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东北,由红荆口经卫辉府,凡六十里,入卫河。昔隋炀帝引沁水北通涿郡,盖即此地也。”(注:红荆口,即今获嘉红荆嘴)方履篯《沁河考》云:“沁水出山西沁源县东。”《沁源县志》云:“沁河在县东,其源有四:一在滑凤村东北沟中,石崖下一穴出水湍急。一在崖头村北山麓,有泉一泓,旱涝如常,俱由琴峪而南,至阳城村转东。一由车家岭底,水在地下出,势甚雄放,由绵上镇至阳城合流。一在白狐窑马圈沟,至交口村相合。”历史网《山东段运河在古代社会中的发展演变》一文中指出,隋炀帝之所以选择沁水入河处作为永济渠的渠首,是因为沁水入河处与南岸的通济渠入河处洛口遥遥相对,舟船往来于两渠之间最为便捷。同时沁水自源头至入河处,汇聚了大小二十多条河流,水量十分丰富,从而解决了永济渠的水源问题。
开永济渠引沁水东北流会清水,清水即淇水。李全、王云《山东运河文化研究》考证,沁水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在今河南武陟县流入黄河。淇水在殷末和卫国时为京畿之河,流淌着山水,十分清澈,所以又称清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南流至今汲县东北淇门镇南入河。东汉建安中,曹操向北征伐驻今河北临漳一带的袁尚,于淇口作堰,截水量充足的淇水,不入黄河,兴建白沟水渠,流向东北,以通粮道。此后淇水成为卫河支流。诗经里的一首诗《氓》中,一共3次写到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将一条淇水作为背景贯穿全诗。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隋唐永济渠》一文中表述:永济渠自“卫县以东,北至独流口约五百公里(就直线言)之流程,实亦与郦注之淇水、清河(淇水下游名清河)流程略相一致……具见永济渠之工程实多循汉魏北朝之旧河道也。”
沁河与黄河交汇后成为卫河,现在的卫河古为白沟。史料记载,白沟是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军事目的开挖的古运河,始于建安九年(204年),距今1800多年。白沟本是黄河古道,原名宿胥渎。舒乙《辉煌的隋唐大运河:一半在地上 一半在地下》一文中记述,白沟的前身是战国时黄河北岸的运河,先筑古阳堤,将太行山各路的水截住,不入黄河,汇于嘉义境内,沿堤东流,经卫辉市流至浚县的新镇,和山西来的淇水汇合,流入黄河。据临西水利专家徐登阶先生考证,白沟当在今临西西部一带南北纵贯。曹魏修治后白沟水量增加,连同与它接连的清河,成为河北水运干线。永济渠以曹魏旧渠为基础,将渠道拓展成为大渠,白沟构成隋炀帝北征高丽修凿的永济渠的前身。(www.xing528.com)
大业四年(公元608)隋炀帝开永济渠画面
黄河北泛,在馆陶分出屯氏河。《汉书》载:“馆陶,河水别出为屯氏河,过郡四,行千五百里。”《馆陶县志》载:“汉元帝永光五年,黄河又决高唐,分出鸣渎河。不久,在馆陶又分出屯氏别河。”《水经注》载:“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渎又东北,径信成县,张甲出焉。”《汉书·沟洫志》述及其流经路线时有“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渤海入海”的记载。郝金龙主编《故城探源》(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中记述:“屯氏河与东行的黄河主流以同等的流量向北分流,因为屯氏河是自然决堤,决堤后行,流入沿线的低洼地带,田地人口并不稠密,所以《汉书·沟洫志》接着说:“此开通后,馆陶东北四五郡虽时小被水害,而兖州以南六郡无水忧。”屯氏河与大河(黄河)分水并流70年,至汉永光五年(前39年),“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汉书·沟洫志》)隋炀帝时开永济渠,一部分就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的。戴敬仁《隋代永济渠寻踪》中认为,(地处山东和河北交界处的)永济渠源于汉代黄河北流形成的屯氏河和屯氏别河。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黄河决于馆陶北流分出屯氏河,汉永光五年(前39年)在馆陶再北流分出屯氏别河。
从今天津市至古涿郡为永济渠的北段,系改造两条自然河道而成。一条是古潞河下游,它位于今天津市和武清县间。另一条是桑干水(今永定河)下游,当时它位于今武清县到古涿郡南郊。
永济渠自隋代开凿后,历代屡有修浚,水流的走向也屡有变化。《隋唐宋永济渠故道流经今临西县哪些地方》一文中记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九月,魏州刺史卢浑开永济渠,使永济渠的运道更加畅通。宋代,是永济渠水患的多发期,黄河曾多次决口,顺永济渠北流。崇宁元年(1102年),下诏开临清坝子口,增修御河西堤(即今鲧堤),开置斗门,决大名、恩、冀、沧州及永静军积水入御河。崇宁二年(1103年),又修御河西堤。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二月,东京留守杜充为御金兵,决黄河南流入淮。从此,黄河北流之局基本结束。永济渠失去了上游来水的补充,以至于(金)“宣宗迁汴,故道湮废”。
《坤舆万国全图》上面的“黄河北支”已不是隋唐运河永济渠,而是元世祖下诏开凿人工河道或疏浚包括永济渠、勾践河(黄沟)在内的历代运河河道及自然河道形成的从北京到山东的京杭大运河。
在世界运河史上,中国古运河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永济渠更是在运河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地面运输和交通条件简陋的时代,运河的开凿一般是围绕着漕运、交通、灌溉展开的。永济渠的开凿,使沿河两岸水运发达,货畅其流,从而促进了沿线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