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济渠名称的演变与优化研究

通济渠名称的演变与优化研究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通济渠的名称演变Chapter Two evolution of names of Tongji canal通济渠的名称因年代的变迁而变更,也因流域的不同而迥异,从通济渠名称的变更中可看到通济渠流淌历史的悠久及它对沿岸城镇兴起与发展的深刻影响。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唐朝初期,统治者又将通济渠更名为广济渠。此后,史学界就将通济渠称为“唐宋汴河”,以区别于在南北朝后期湮废的“汉魏汴河”。民间口授相传,又把通济渠称为“古汴河”。

通济渠名称的演变与优化研究

第二章 通济渠的名称演变

Chapter Two evolution of names of Tongji canal

通济渠的名称因年代的变迁而变更,也因流域的不同而迥异,从通济渠名称的变更中可看到通济渠流淌历史的悠久及它对沿岸城镇兴起与发展的深刻影响。

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最重要的一部分,先说说“运河”一词的出现。程玉海《中国大运河的形成、发展与繁荣》一文中记述:在二十四史中,“运河”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北宋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中,即“开成二年(837年)夏,旱,扬州运河竭”。在此之前,运河的各段都是用“沟”“渠”“水”等来命名的。用“大运河”统称运河各段,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五》有“过东仓新桥入大运河”之说。此后,虽然各段的名称,如通济渠、永济渠、通惠渠、会通河等概念仍广泛使用,但宋史明史、清史中对“运河”某段或整体,已常使用“运河”和“大运河”的概念。运河的“运”字本意为运输,但在社会体系之中,借助水的流转,运河成为漕粮运输、文化传播、市场构建和社会平衡的载体

宋代使用“大运河”这一概念时,指的是隋唐至北宋的运河及河道流域。元、明、清使用的“大运河”,主要指元代后形成的运河及河道流域。后人使用的“中国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等概念,是因其所包含的历史、地理、河道走向、文化研究范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概念。为区别于元代的京杭大运河,后人把隋朝开凿、唐宋更获其利的运河称为“隋唐大运河”或“南北大运河”。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吴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一文中表述:宋代“漕河”名称广泛使用,但同时“运河”一词开始出现,《四库全书》所列宋代文献中有94种使用了“运河”的名称。“大运河”的概念也首次在南宋江南运河段出现。

1997年,白寿彝先生为总主编的《中国通史》一书,使用了“京杭大运河”概念,指出元代“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以替代隋唐以来那条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旧运河”,并使用“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与整治”作为该节的标题。程玉海《中国大运河的形成、发展与繁荣》一文中记述:现代历史著作使用这一概念(京杭大运河)时,也明确把它限定在元代以后中国大运河的范围里。京杭大运河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县北关,全长1794公里,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自十九世纪后,由于南北海运开辟,津浦铁路通车,加之黄河改道淤塞运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断航,只有江浙一线仍畅通无阻。

浙东大运河,得名自唐宋的浙江东道,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以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为中心点,西起萧山西兴,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甬江,全长239公里。程玉海《中国大运河的形成、发展与繁荣》一文中记述: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位于绍兴市(越国都城)境内的山阴古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西晋时,会稽(绍兴)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西小江,东到东小江的完整运河。南宋初建都绍兴,皇陵亦在绍兴,浙东运河绍兴段成为当时的皇家御河,也是重要的通商航道。(www.xing528.com)

中国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的总称。2008年3月,首次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明确了申遗方案,决定以城市联盟的形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把隋唐大运河整合进来,把“京杭大运河申遗”改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后来,浙东运河也被纳入。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域最广的运河,全长2700公里,跨越南北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2014年6月22号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开封东京码头,仿制的古代船只,运粮船在汴河中川流不息,再现宋朝舟船云集、漕运繁忙的情景。

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杨广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凿了直接沟通洛、黄、汴、泗、淮诸水系的通济渠。

隋各段运河至唐代通称为漕渠或漕河。“百度百科”上注解:漕渠是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汉长安城及唐长安城都分别开有漕渠。漕河是古代运漕粮的河道。吴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一文中表述:早期运河多称沟或渠,如邗沟、灵渠等,天然河道则称水,如黄河就被称为“河水”。尽管运河历史悠久,滥觞于灵渠、邗沟,甚或更早,但运河名称的产生以及“专称”的确定却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唐朝初期,统治者又将通济渠更名为广济渠。唐朝中期以后,又改称汴渠,又名浪荡渠。“百度百科”注解:汴渠是中国古代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骨干运河,也称汴河,又名通济渠,全长650公里。《开封府志·卷五·汴河》载:“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曰汴堤。宋定都汴梁,汴水穿都中,有上水门、下水门,岁漕江、淮、浙、湖之粟六百万石达京师。常至决溢,设官司之。元至元二十七年,黄河决,始淤塞。旧府治南有汴梁故迹,即其地也。”《归德府志·卷十四·河防》载:“汴河,在府城门南五里,或曰浪荡渠,元至元中淤。嘉靖中曾疏之,今复成平陆矣。”清光绪何庆钊等修撰《宿州志·卷三·舆地志》载:(汴水)“南渡后渐湮。元泰定初,黄河行故汴渠,仍于徐州泗水,至清口入淮。而泗州之汴口遂废,汴水湮塞,埇桥亦废。”《宿州地区志》载:“元泰定元年,黄河行故汴渠,仍在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泗州之汴口遂废,汴水湮塞,宿州埇桥亦废。”受地域和时代双重因素的影响,通济渠西段也被称作“漕渠”和“洛水”,东段称作“汴梁”“汴渠”“汴河”或“汴水”。通济渠东段中循用了汉魏汴河故道。

至北宋末年(1127年),金人攻陷东京后,汴河干涸,失却了舟楫、灌溉之力。此后,史学界就将通济渠称为“唐宋汴河”,以区别于在南北朝后期湮废的“汉魏汴河”。民间口授相传,又把通济渠称为“古汴河”。1966年冬至1970年春,沿湮废的古汴河,修整河道,命名为新汴河。2016年8月12日,国家水利部正式批复新汴河景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新汴河截引濉河上游来水面积2626平方公里;沱河及新北沱河上游来水3936平方公里,合计流域面积6562平方公里,自成水系,直接向东注入洪泽湖,为淮北涡东地区增加一条排水入湖的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