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济渠的历史渊源及其优化

通济渠的历史渊源及其优化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济渠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通济渠是在前人局部运河和天然自流河道的基础上,开凿串联而成的。通济渠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鸿沟。隋开通济渠,把菏水的一段作为一部分重又予以疏浚启用。数百年后,阳渠故道成为了隋朝通济渠的一部分。通济渠主干在汴水一段,自隋代以后习惯上称通济渠为汴河。隋炀帝开凿通济渠,从开封以东与古汴河分道东南行

通济渠的历史渊源及其优化

Chapter One Historical figures of Tongji canal

隋书·炀帝本纪上·卷三》载,大业元年(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始建于隋朝的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连接了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全长650公里,经现今3省6市20个县区,顺序为:河南省的荥阳、郑州市、中牟县、开封市、杞县、睢县、宁陵、商丘市、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璧、泗县;江苏省的泗洪、盱眙。通济渠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鸿沟

春秋战国时期及以后朝代中,封建帝王们出于政治军事需要,多有开凿运河举措,这为后来隋炀帝时期运河全线贯通奠定了基础。通济渠是在前人局部运河和天然自流河道的基础上,开凿串联而成的。《中国国家地理特刊·时间的琥珀:惠济地图上的运河故事》中记述:“其(通济渠)西段起自皇家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阳渠故道注入黄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今惠济黄河南岸引河口),利用黄河的自然河流;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循汴水故道,经泗水,注入淮河。通济渠第一次贯通了黄河与淮河水系,把当时的重要城市西安、洛阳扬州连接起来,无论从规模或地理位置上,在整个大运河系统中都占有关键地位。”

白沟

隋唐大运河的挖掘,经过了几个时期。每一条大河都连带着大大小小的很多支流,在运河的开凿过程中,利用黄河原有的支流进行延伸扩大,与其他河流接通,使大运河穿黄河而过。事实上,运河和黄河不是完全十字交叉的,起初的时候黄河和运河有很长一段是重合的。

通济渠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鸿沟。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云:“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宋代郑樵《通志·地理略·四渎》说:“鸿沟一名官度水,一名蒗荡渠,今谓之汴河,大禹塞荥泽,开之以引河水,东南通淮、泗。”舒乙《辉煌的隋唐大运河: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一文说:“鸿沟起点位置在今日洛阳和郑州之间,在巩义市和荥阳市北部,引黄河水南下,经尉氏、太康、淮阳汇入淮河,其下游东出的一支,即是后代著名的汴河。”舒乙在其著述中还指出:“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实查史籍,鸿沟的开凿可溯及夏代以前。原来的黄河不走今天的河道,4000年前,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洪涝灾害,据史书记载,现黄河即为禹河,是黄河南侵改道后夺了禹河河道。禹河是最早将黄河和淮河连在一起的人工运河。它既是大禹治洪水的杰作,也是人类改变河道变水患为水利的创造。”鸿沟的开凿联结了河、济、濮、泗、菏、谯、颍、汝、涡等数条河道,形成黄淮平原以人工运河为干流,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水运交通网。鸿沟成为开凿通济渠的重要基础。(www.xing528.com)

菏水,《禹贡》称菏水,《汉书》称泗水,《说文》《水经》称菏水,《水经注》称为菏泽,是古代沟通济水、泗水、淮水,贯通东、西、南、北水运交通的咽喉之河,淮、泗两水通过菏水和济水相连,由济水再通到黄河。《国语·吴语》中记载,吴王夫差战胜齐国后,在今河南商丘、山东曲阜之间“阙为深沟”,沟通了沂水和济水。据后人考证,这条运河就是菏水。当时济水与黄河相通,所以夫差所开的菏水沟通了淮水与黄河,也是黄淮之间最早的运河。百度百科关于菏水有这样一段记述:菏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连接济、泗二水,沟通中原与东南地区,在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上起过重要作用。战国至两汉,沿菏水两岸,先后建有济阴、山阳、定陶昌邑诸侯国。由于受黄河决溢而淤垫,菏水在五代时已湮塞不通。隋开通济渠,把菏水的一段作为一部分重又予以疏浚启用。

阳渠,是汉魏洛阳城对外通航的人工运河和供水通道。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了北魏时期的阳渠:“阳渠水南暨阊阖门,汉之上西门者也……其水北乘高渠,枝分上下,历故石桥东,入城。”《洛阳日报》所登《阳渠:汉魏通漕运,兴盛数百年》一文中记述:东汉时期有关阳渠的修建工程,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共有三次。第一次是东汉建武五年(29年),由河南尹王梁主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泄巩川。第二次修建是张纯在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穿阳渠,引洛水为漕,百姓得其利”。第三次修建是东汉阳嘉四年(135年),汉顺帝下诏书兴修上东门外漕渠和石桥。这次开凿工程规模空前浩大,重新对城东阳渠进行了加宽、加深改造,使城东阳渠西段较东段宽且深。城东阳渠中途改道,通过鸿池陂与洛阳城南张纯所修漕运渠道汇合,东通洛水、黄河,形成“东通河济、南引江淮”之漕运网络,使当时的洛阳城更加繁荣。数百年后,阳渠故道成为了隋朝通济渠的一部分。

通济渠主干在汴水一段,自隋代以后习惯上称通济渠为汴河。早在春秋时期以前,汴河为天然河流,史称丹水,源于孟渚泽(今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古城东北),向东南流经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安徽省砀山县、萧县,至江苏省徐州市区解放北路与黄河故道交叉处汇入泗河。赵汗青《隋唐时代的通济渠如今为何又叫新汴河》一文中记述:“西汉时,汴河是最重要的运输航道。仅以粮食运输数量计:西汉初期数十万石,汉武帝时期增加到四百万石,最多时达六百万石。由于受黄河决口影响,鸿沟水系的其他河流均已淤塞而废弃,唯独汴河,虽也受影响但还能维持通航。当时的汴河,不仅以运河为己任,由江淮流域向关中运送粮食及其他物资。在战争时期,运送兵源和军用物资;而且,为农业灌溉和在战争中以水带兵提供了水源。”

睢水是战国魏所开鸿沟支派之一。《汉书·地理志》载:“睢水首受狼汤渠,东至取虑入泗,过郡三,行千三百六十里。”自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分古鸿沟东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商丘、夏邑、永城,安徽省濉溪、宿县、灵璧及江苏省睢宁,至宿迁县南注入古泗水。建安七年(202年)起,曹操陆续在华北平原上开凿了六条运河,睢阳渠是其中之一。睢阳渠自浚仪西至官渡,东下睢阳(今河南商丘),官渡以上利用鸿沟水源,浚仪以下疏拓睢水河床,官渡至浚仪段为新开渠道。隋炀帝开凿通济渠,从开封以东与古汴河分道东南行,循睢水、蕲水故道直接入淮,截弯取直,使航运更加快捷顺畅。在古睢水、蕲水的基础上建起的通济渠开通后,开封县附近一段睢水即淤废无水。

隋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统治,加强南北沟通与联系,在鸿沟的基础上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从而形成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由于通济渠的通航,西到京师,南达江淮,水上交通十分便利。漕运商旅,八方辐辏,粮商、盐商、茶商、丝商等集聚两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