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建筑和其认证标准

绿色建筑和其认证标准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当前,我国最常用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美国LEED认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有较详细的评价等级和评价方法。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绿色建筑和其认证标准

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我国2014年新下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与一般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与自然更加融合,与外部环境有效连通;绿色建筑可以看成一种资源,以最小生态和资源代价创造最大发展利益;绿色建筑是“零能耗”“零排放”建筑;绿色建筑推行本地材料,尊重当地文化传统,随气候、自然资源及文化差异呈现不同风貌;绿色建筑是在全生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绿色建筑一般遵循着节能、节水、节材、选址合理、回归自然和舒适健康等原则。在节能方面,绿色建筑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发电、取暖、供热和风力发电;充分利用建筑结构光导管进行自然采光,智能照明系统有人体感应装置,可做到有人时开灯/开空调,无人时关灯/关空调,以免忘记造成浪费;特定的建筑结构或是窗户的位置有利于获取自然对流风,利于空气置换;利用保温材料改善墙体热工性能,实施墙体节能等。在节水方面,绿色住宅的水环境系统应该形成建筑物内外循环利用水系统,即“供给—排放—贮存—处理—回用”系统。在节材方面,建筑材料应尽可能的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 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不少于60%;使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等;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再利用,建筑材料中一定要含有可再循环材料;使用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性装饰装修材料等。在选址合理方面,建筑场地应选在无洪灾泥石流、不含氡的土壤处,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此外,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一致、互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无害性;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www.xing528.com)

当前,我国最常用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美国LEED认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对绿色建筑有较详细的评价等级和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有七类,分别是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LEED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1996年制定的,LEED是性能标准,主要强调建筑在整体、综合性能方面达到“绿化”要求。它很少设置硬性指标,各指标间可通过相关调整形成相互补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和LEED认证的指标设置基本相似,但一些指标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如材料和资源指标,LEED侧重于对旧建筑物和拆除建筑物的材料回收使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强调在开发初期就减少用材。此外,在室内环境方面,LEED要求相对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