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出发,可以将点、线、面位置关系的教学内容分为平面的概念与公理、空间中的异面直线、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和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四个部分。本节从这四个部分出发,梳理有关点、线、面位置的关系。
(一)平面概念与公理的教学
从古希腊开始,欧几里得将几何构建为一个以公理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平面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世纪,希尔伯特把点、线、面三个概念作为他的几何公理系统的基础,他没有给出平面的定义,而是通过公理系统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定义延续至今,数学教科书普遍遵循希尔伯特的公理系统,对平面不加定义,而是通过公理进行刻画。在一个立体图形中,平面往往起着奠基的作用。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平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平面几何中,平面并非单独研究的对象,平面概念是连接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的枢纽。在欧几里得的公理体系中,平面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欧几里得研究几何体系首先是在平面上,然后才在空间内研究。同时,刻画平面的三个公理是立体几何公理体系的基石,是研究空间图形并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公理1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的依据,公理2提供了确定平面最基本的依据,公理3是设定两个平面交线位置的依据,它是构成线面角、面面角、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基础。
平面的概念在几何建构中可以体现划归的思想,立体几何问题总是划归为平面问题解决。立体几何的定理条条都是在讲退策,退到平面上。同时,掌握平面的概念是建立空间观念、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基础。
另外,学生在学习平面概念与公理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平面概念在教学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难以理解平面的本质属性及三条公理。第二,抽象程度高。有调查显示,在平面概念的教学之后,学生对平面概念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视觉印象和感性状态,没有数学地审视平面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平面概念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通常采用先观察实例,其次从实例中抽象出平面的概念,然后教学生画平面,最后讲授平面性质的三条公理。因此,究其原因,教师对平面概念的教学不重视,认为平面概念是个容易理解的概念,故在教学中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如何改变上述问题呢?一些研究表明,一个没有数学学位的大学教育程度的成年人在理解平面的概念时,他们的观点具有历史相似性。
因此,有多位学者提出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以下简称HPM)的视角出发设计教学,如徐章稻提到,简单地认为这些概念很基本,可能带来一些教学上的问题:学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学生能理解这些基本概念背后的思想吗?我们知道公理系统是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经过系统整理后的结果,是形式的产物。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说:“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应地也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弗赖登塔尔强烈反对把数学家的工作结果当作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因此,可以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将平面概念公理化的过程展现出来,从而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
(二)异面直线的教学
异面直线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因为这部分内容处于立体几何的入口阶段,在理论上,需要与平面几何知识多作对比和类比;在实践方面,要多观察实物模型,充分发挥直观的作用。研究表明,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表征能力是影响学生异面直线学习的关键。
常规的教学顺序为先从长方体中抽象出异面直线的概念,再利用平面的推广抽象出公理4和等角定理,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为什么要学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划归的数学思想?(www.xing528.com)
这一节的内容十分关键,其中公理4与等角定理是后面继续研究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公理4,即空间中平行线的传递性在课本中是以公理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在《几何原本》中,它是以定理的形式出现,实际上可以通过公理2证明的。所以,事实上它并不是公理,但课本中出于简洁性的需要将其作为公理出现。有研究者认为,此公理作为定理出现,可以训练学生对反证法、同一法等重要思想方法的理解。
(三)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学
线面平面判定定理的教学基本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判定定理的引入,定理的证明和定理的应用。通过观察日关灯管与天花板的关系,让学生发现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将线面平行问题转化为线线平行,定理的证明利用反证法,最后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中应用此判定定理。在教学中对应“线面平行”判定定理本质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移到平面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高中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定理,在现行课标中不要求定理的证明,但要承认判定定理并加以应用。人教版教科书中利用长方体模型直接引入该定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感知、操作、归纳来进行此定理的教学。但在当前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困惑的。当教师归纳出此定理时,学生普遍表示出迷茫、将信将疑。即使像北京市第五中学示范性学校的学生,也似乎只是无奈地接受和承认判定定理。困惑在于仅仅依靠看一看、操作所感知的结果靠得住、可信吗?数学是一门思维性的学科,数学定理不能依靠操作加以确认,未加证明的定理只能是猜想证明。教师也许会声明之后用向量的办法进行证明,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同时文科学生不学后面的选修内容,那这句话对文科生就成了空话。如果教师只是说记住结论,会用就行,那学生怎能在心灵深处确信它的客观真理性,他们的困惑最终只会不了了之。
有关平行性质定理的关注较少,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教学通常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入,营造直线所在的平面与另一个平面相交的情境,让学生经过猜想抽象出性质定理,最后进行证明和应用。其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面面平行性质定理的教学以公理2为基础,让学生举出面面平行所具有的性质,然后抽取其中最基本的性质,即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最后完成证明与练习,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本质。
(四)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的教学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空间中线线垂直位置关系的拓展,又是面面垂直的基础,是空间中垂直关系转化的重点,因而它是点、线、面位置关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既是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深化,又是研究面面垂直、线面角、面面角的基础,在教科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一,线面垂直是立体几何知识框架中的重要支点,是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它与许多重要概念、重要定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线面垂直是各种位置转化的中心环节,在培养能力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线面垂直是解答立体问题中许多具体方法的基石。难点有三,一是问题的引入,二是线面垂直定义的生成,三是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建构。同时,按现行课标要求,在不要求定理证明的情况下,要承认判定定理,而且还要能加以应用。然而,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总结,当教师归纳出这两个判定定理之后,如果不加证明,则学生和学习面面平行判定定理时一样,普遍表现出迷茫和将信将疑。
面面垂直的定理教学可以从生活实例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构建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通过论证形成判定定理并给出应用实例。首先从生活中构建面面平行的问题出发,猜想出面面垂直的定理,接着利用证明来验证,最后回到生活中进行验证,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突出类比的思想,从线线垂直类比到面面垂直。
有些教师认为,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用向量直接证明即可,但证明此性质定理的反证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立体几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很多疑难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