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 子夜黑猫
20世纪80年代,美国航宇局花了许多资源准备长途太空旅行,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宇航员的吃喝。在漫长的旅行中,让宇航员们只吃干粮也很不人道,于是就打算建立一个“闭合生态生命支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宇航员们可以种植粮食蔬菜,也就可以享用新鲜食物了。显而易见,这样的一个系统空间有限,难以承担“多样化”的作物,于是选择种什么就至关重要。在这一场“太空粮食超级选秀”中,一种叫作“藜麦”的古老作物脱颖而出。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有好几千年的种植历史,曾经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
它养育了印加民族,被古代印加人称为“粮食之母”。它走进美国航宇局的视野。它最大的特色在于:蛋白质含量比其他常见的粮食作物高,而且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很接近。在植物中,只有大豆有类似的特点,但大豆的高脂肪、低淀粉并不适合作为粮食。除了蛋白方面的优势,藜麦的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也都很全面。简单来说,如果只用一种粮食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那么藜麦是各种粮食作物中最称职的。这也就是商业营销中把它称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营养食品”的理由。
实际上,“如果只用一种粮食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对于普通人的日常饮食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多样化的食品,不仅经济实惠,还很享受各种美食。但对于太空旅行中的“闭合生态生命支持系统”,可能“寸土寸金”都不足以形容空间的宝贵,用单一植物来满足营养需求就具有了压倒一切的优势。在美国航宇局对藜麦的评估中,结论是藜麦“高蛋白,易使用,可制作多种食物,在受控环境中可能大大提高产量”。
藜麦(www.xing528.com)
作为粮食的藜麦,收获的是它的种子。藜麦种子不大,通常直径2毫米到3毫米,颜色很多样,主要有白、黄、红、紫、黑等。种子外面包裹了一层皂苷。皂苷具有表面活性剂活性,可以用来洗衣服,在医药上也有一些用途。但在口感上,它的苦味会使食物无法食用,所以藜麦收获之后要进行“去除皂苷”的处理。然后,它就可以像其他粮食那样用来磨成面粉,或者当作杂粮烹饪食用了。
藜麦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通常认为难以耕种的土地,比如保水性差或者缺水、天然肥力低、酸性或者碱性土质等等,它都能生长。
但作为粮食,藜麦的不足也很明显。它需要长在日照时间短、温度低的地区。温度稍高,其生长就受到抑制,这种高度的温度敏感性大大限制了它的推广。
其次,产量低也是它的缺陷。在传统的耕种方式下,藜麦的亩产量只有几十千克。20世纪80年代,在农学家们的努力之下,它的亩产量有了很大提高,比如美国科罗拉多的试验中最高亩产能达到130千克左右,在美国航宇局的温室中也达到了类似的产量。此外,还有文献报道最高亩产达到了220千克,这跟大豆的亩产量差不多。
如果让粮食们“单挑”的话,藜麦的营养组成的确可以战胜其他各种常规粮食。但是,没有人只吃单一的食物,它的“营养优势”也就完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食物组成来获得。它本身是很好的粮食,但没有什么特殊的营养功效,也不会带来额外的“保健功能”。考虑到它远高于常规粮食的价格,要不要去吃它,就得先看看自己的钱包,然后再去抉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