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石竹 刘合群
北京古观象台
巍然屹立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侧的那座古城堡式的灰色高台,就是世界瞩目的北京古观象台。台上陈列着气势磅礴、精美雄浑的8架清代大型铜制观天仪器,台下是幽雅古朴、景致迷人的附属建筑群。这里曾是中国封建王朝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现在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历史的遗珍,它迎接着慕名而来的中外参观者。
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明代称为观星台,台高约14米。清代改称为观象台,至今台体南面的城墙内还嵌着一块刻着“观象台”3个苍劲大字的长石。嘉庆年间,中国北方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台体遭受破坏,清政府曾对它进行过一次大修,台体上刻有嘉庆年间制造标志的城砖便是佐证。从1442年到1446年,先后修建了紫微殿、东西厢房、唇影堂等附属建筑群,观象台初步形成了现在观众所看到的规模。1933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至此,北京古观象台完成历时约500年的连续天文观测的历史使命。
观象台台顶是天文工作者观测天象的主要场所。庭院里的紫微殿、东西厢房则是进行数据处理、归算、编历以及商讨工作的办公用房,暑影堂里放置圭表,用来测量日影长度,定回归年长度等。
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天文仪器是浑仪、简仪和浑象。明正统二年(1437)春天,明政府派人去南京用木料仿制了宋代浑仪、元代简仪和圭表,然后运回北京,校验后浇铸成铜仪,安放在古观象台台顶,供观测使用。(www.xing528.com)
北京古观象台台顶
清康熙八年至十二年(1669—1673),采用当时欧洲各国通用的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方法,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设计监制了6架大型铜仪,它们是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并安装在观象台台顶。台上的明代仪器则搬往台下,安置在紫微殿前。康熙五十四年(1715)台上又增设了一架地平经纬仪,解决了测一个天体的地平坐标必需两架仪器的不便,然而地平经纬仪是由谁制造,截止到目前都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考证。乾隆九年(1744)由德国传教士戴进贤监制玑衡抚辰仪,工期长达10年之久,这是清代在台顶安装的第8件仪器,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架大型铜铸仪器。清制8架铜仪的主要用途是观测天体,确定其方位,进行数据归算、制定历法等,只不过不同的仪器采用了不同的坐标系罢了。
1983年4月1日,古观象台重新对社会开放。台上陈列8架清制观天铜仪,按清乾隆年间的布局安放,供参观者欣赏。它们体型巨大,造型美观,铸工极为精细。它们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例证。
在古观象台下经重新修整过的明清式院里,古槐参天,花草宜人。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从天文学萌芽时期至今,中华民族的祖先勤于观测,从春秋战国开始,各项天象记录从未间断,以丰富准确著称于世。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最早的彗星记录等。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年的帛书中,有一幅十分珍贵的彗星图,绘出20余种神态各异的彗星,形象逼真,令今人赞叹。据统计,从春秋时代到清初,中国史书上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达31次之多,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哈星雷星记录,至今仍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备受各国天文学者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