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源自幼儿生命本源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是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创造等为一体的认知和经验积累活动,是幼儿了解客观世界、熟悉各种环境、学习与人交往、丰富童年生活、发展语言与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阅读需要成人以阅读者的身份加以关照和引导,营造温馨自然的伴读或共读环境,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幼儿体验书香味道和阅读乐趣,进而养成爱阅读、会阅读、会思考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并弥漫、伴随幼儿整个生活环境和童年,成为幼儿的精神享受。
“童年短暂,但因为有了优质阅读,孩子们的一生都有可能优质。”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如是说。阅读,对于人的一生极其重要;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如此,早期阅读引起了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功利思想影响,加之不了解幼儿认知和学习特点,一些家庭和幼儿园赋予早期阅读太多的不切实际的含义与期望,使早期阅读变了味。一是阅读的功利化。成人以“长远的目光”将早期阅读与幼儿未来进行展望式联想,强调死记硬背,而且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二是理所当然的臆断。成人以自我陶醉式的导读,自以为是的提问,想当然的说理布道,让幼儿识记、接受所谓“有用的”知识和道理,有悖幼儿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三是居高临下的教化。成人自己“丢失”了的阅读者身份,却建立一套“你要读书”的行为模式,并通过书写背诵、“正确”答案、巩固练习等量化、任务方式,来强化幼儿对“知识”的掌握,致使幼儿还未上学便已厌学。不仅如此,成人的这些想法和做法,还直接导致阅读作品的事件、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情节的审美性、愉悦性和人文关怀,角色的形象性、功能性和相互关系,文学语言的想象性、逻辑性与虚拟性,书籍装帧的形式美感、视觉映像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丧失殆尽,更使幼儿的自主性、思维性,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作品内隐的冲突、美感、情感以及与作品的对话体验等,在追求内容知识化、实践形式化、目的功利化的过程中,在幼儿掌握、理解所谓知识和道理的被动接受中,被淡化或抹杀了。那么,如何使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呢?
首先,早期阅读要摒弃功利化。早期阅读的核心在于让幼儿喜欢阅读、爱上阅读,拥有洞察世界的眼睛、积极向上的态度、善于思考的大脑、健康优雅的人生。
早期阅读要丰富多样,以养成幼儿主动获取各种信息,以及看、听、读、思的一整套自动化阅读习惯。“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这不仅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要求的,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园不仅要提供符合年龄特点、多样化的图书,创设会“说话”的教育环境和活动区角,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喜欢阅读和表达,而且要与家庭合作共同创设爱书、读书的条件和氛围。家园双方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书香校园、琅琅书声,书店和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读书的人们,商场物品名称、包装说明,街道的广告牌、路名牌、公交站牌、企事业单位名牌等,都是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然习得书面语言、提升阅读水平的有效方式。
其次,成人自身应该是阅读者。早期阅读不仅研究幼儿的阅读及其有效性,还关注幼儿与成人的共同阅读及其互动性和有效性。一方面,阅读,是一个鲜活生命用心倾听、感悟另一个生命的述与说,或兴发两个生命心与心相通的刹那间的感动,或引起共鸣或激起探究欲。另一方面,要相信幼儿和成人一样,是有智慧的人、有美感的人、有思想的人,他们愿意读书并喜欢读书,因为书中有他们的所需所求。所不同的是,阅读中的幼儿其心灵要比成人“飞”得更高更远……所以,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己首先是阅读者,而非授业者或施教者。只有自己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并“以身”熏染,尊重彼此特别是幼儿的阅读者身份,建立以幼儿为本的、读者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共享各自对作品的感悟、思考、智慧与收获,幼儿自然会养成边思考边阅读、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师幼之情、亲子之爱的身教伴读,尤其是共同阅读所呈现出的窃窃私语、静念默思、会心一笑等互动情境,正可谓“池花对影落”。这,才是阅读者成长所需的环境氛围。如此,幼儿怎么会不爱阅读、不会阅读呢!
三是培养幼儿成为阅读者。阅读是从文本或直观(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读者与文(图)本作者的对话,既是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也是人类精神文明与发展进步的源泉。这是一种学习借鉴,一种感悟体验,一种再造想象,一种生活态度。早期阅读是幼儿凭借色彩、图像、符号、文字获取信息或成人声情并茂朗读、直观形象解读的活动总和。这一活动需要幼儿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动作来实现,包括翻阅动作、阅读方式、持续时间、专注程度、图文观察、表达创造等外部行为,以及图文信息处理、加工、思考、探究等心理过程。概言之,阅读是对形符、句法和语义三种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K.S.古德曼,1972)。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对形符、语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就是其阅读的主要方式。
“阅”是观察和浏览式的“泛读”过程。这是幼儿调动或运用不同于日常观看的认知观察,对读物所表现的人(动)物动作、表情、色彩以及景物、场景的观览,结合已有经验形成心理图像或内部语言(具象符号与抽象符号相互转译),以此理解读物形符或语义,实现最初的阅读(前阅读)。
“读”是理解、想象和表述的“精读”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幼儿调动已有经验,将读物中的人、事、物与相关生活或情境相联系,展开联想或猜想,再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准确传达出来。可以说,理解、想象和表述是幼儿阅读从无声到有声的信息处理与加工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幼儿阅读与阅读理解的外化反应,也折射出幼儿阅读与阅读理解的程度。
对于幼儿来说,“阅”和“读”缺一不可,“阅”是“读”的重要预备活动,但只有“阅”是不够的,有了“读”阅读才具有实际意义。对此,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若使幼儿的阅读由动态到静态、由片段到完整、由无声到有声、再从有声到无声,奠定“自动化”阅读基础,就需要成人的引导帮助和精心指点。(www.xing528.com)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善于引导幼儿“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在认真观察(尤其是细节)、专注阅读和思考中感知、理解故事内容;在交流互动、大胆猜想中思考角色、故事情节的逻辑关系;创造性地想象、推测故事情节转折、发生的可能;心口一致地表达与表现;思考所听所看,养成回忆反思、归纳总结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广泛迁移、拓展阅读、开阔视野。长此以往,幼儿“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逐步形成主动、专注的阅读品质,成长为真正的阅读者。
对此,王丽娟副教授在书中有充分而翔实的论述。这本书是她在梳理总结2013年省级立项课题“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幼儿园保教实践和家庭教育诉求编著而成的。书中不仅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内容、价值意义、基本思路、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国内外早期阅读的相关研究评述,以及图画书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等基本内容,还基于图画书教学、使用现状分析,以图画书为载体从幼儿园开展领域和主题教学、家庭阅读指导、家园共读共育环境创设等视角提出支持策略,凸显应用研究价值。尤其是对开本与装帧、结构与构图、造型与色彩、笔触(细节)与风格等图画书的形式、表现语言,以及从“阻力”到“助力”、从“图像”到“图感”、从“图感”到“语感”等图文信息理解与阅读能力获得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与阐述,更是为教师和家长进一步了解图画书、引导幼儿科学阅读提供了有力支撑。书中所录案例丰富多元、图文并茂,有领域有主题,有想法有操作,有理论有实践,有过程有结果,这不仅是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呈现,更体现了研究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透过案例让教师和家长明确了内容方法选择应结合幼儿年龄和学习特点,增强了早期阅读、亲子阅读和幼儿园阅读教学的程度性、相长性和示范性。它点亮了全书。
近年也为一些幼儿园、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著作写过序言,为同事作序丽娟老师是第二位,虽做同样的事情,内心却五味杂陈。第一位是已故同事,我所敬仰的师长、为甘肃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穷其一生的许万里先生。他人已逝,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生创作的儿童音乐作品及其从事学前音乐教学的经验与心血——《歌吟童心》。今天,手捧这份遗产显得格外厚重。再就是我年轻的同事,又曾为学生的丽娟老师。她的成长是我所目睹的,我以有这样优秀的同事、事业后继有人,感到自豪和骄傲!在甚感欣慰的此时内心却是不平静的,我纠结在成绩与付出、收获与辛劳、前人与后人、当下与未来之间。一些读者通常看到的是“书”,却甚少了解书的“背后”。面对我熟悉的人的书,尊重、崇敬、怜惜等词不足以或不能准确表达我复杂的心理。虽如此但我深知并坚信:书有“灵魂”,是用“心”之作而非“笔”写,是心血与价值的结晶。而且丽娟老师的书让我知道,我们的新一代在幼儿园老师的精心培育和熏陶下,在家庭环境的浸润中,懂得了什么是“书”、如何读书,并行进在以阅读为伴的路上!孩子,已然成为阅读者,阅读的受益者。正如丽娟老师所言:作为母亲,和女儿一起爱上阅读。当我挑灯夜读或写作时,女儿总是乖巧地在一旁或作业或读书,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成为早期阅读的受益者。想想看,这是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我能感受到丽娟老师的惬意与骄傲,因为我的女儿也是阅读的受益者。其实,这是许多孩子和家庭的真实写照。
阅读是快乐的,阅读是可以享受的;爱阅读、会阅读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品质,一种幸福,而且这种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是会感染、蔓延的。这或许就是早期阅读及其理想所要达致的目的与境界。
老师们、家长们,一切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人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和条件,让早期阅读伴随所有孩子的美好童年,并使其成为阅读者!
是为序。
2017年初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