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对称性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对称性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双曲线Γ的标准方程,b>0),现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进行系统地探讨和整理.(1)范围由方程③可知,设双曲线Γ上一点P的坐标为(x,y),则坐标分量x适合不等式,得x≥a或x≤-a.这说明双曲线Γ位于两条平行直线x=a和x=-a所夹区域的外部,如图2-4所示.图2-4(2)对称性方程③表明,它所表示的双曲线Γ分别关于y轴、x轴和原点对称.这时,坐标轴是双曲线Γ的对称轴,原点O是双曲线Γ的对称中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对称性

根据双曲线Γ的标准方程,b>0),现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进行系统地探讨和整理.

(1)范围 由方程③可知,设双曲线Γ上一点P的坐标为(x,y),则坐标分量x适合不等式,得x≥a或x≤-a.这说明双曲线Γ位于两条平行直线x=a和x=-a所夹区域的外部,如图2-4所示.

图2-4

(2)对称性 方程③表明,它所表示的双曲线Γ分别关于y轴、x轴和原点对称.这时,坐标轴是双曲线Γ的对称轴,原点O是双曲线Γ的对称中心.

双曲线的对称中心叫做双曲线的中心.

(3)顶点 在方程③中,令y=0,得x=±a,这说明A1(a,0)和A2(-a,0)是双曲线Γ与x轴的两个交点;令x=0,可知方程③没有实数解,这说明双曲线Γ与y轴不相交.双曲线与它的一条对称轴的交点叫做双曲线的顶点,双曲线有两个顶点.

对于双曲线Γ,A1,A2是它的顶点,线段A2A1叫做双曲线Γ的实轴.为了便于观察双曲线Γ的图形特征,画图时通常也在y轴上标出B1(0,b)和B2(0,-b),并把线段B1B2叫做双曲线Γ的虚轴.|A2A1|=2a,|B2B1|=2b,a和b分别叫做双曲线Γ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

(4)渐近线 在图2-4中分别作两组平行线x=±a和y=±b,则这四条直线围成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是

观察方程③表示的双曲线Γ,它的两支向上侧或下侧无限延伸,且与直线和直线逐渐接近.可以证明:双曲线Γ在第一象限内那一部分在直线的下方,并随着x逐渐增大而与直线越来越接近;在第四象限内那一部分在直线的上方,并随着x逐渐增大而与直线越来越接近.双曲线Γ在第二、三象限的情况,与它在第一、四象限的情况类似.我们把直线和直线叫做双曲线Γ的渐近线.

(5)离心率 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对于方程③所表示的双曲线Γ,它的离心率等于.在圆锥曲线的统一性质中,曾用e表示圆锥曲线上一点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的比值,又知对于双曲线Γ有c=ae,可见这个比值e就是双曲线Γ的离心率.所以,双曲线Γ的离心率可表示为,且e>1.

和c2=a2+b2,得,可知越大则e越大,越小则e越小.因为直线是双曲线Γ的渐近线,所以的大小决定双曲线Γ的陡峭程度,即e的大小决定双曲线Γ的陡峭程度.一般地,e越大则双曲线越陡.这是因为e越大即越大,这时由渐近线所夹的内部含有x轴的那两个部分的张口也越大,所以双曲线Γ越陡.

说明 由c2-a2=b2,可知a(实半轴的长)、b(虚半轴的长)、c(半焦距)三者满足关系式a2+b2=c2.●

例3 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F1,F2,点P在双曲线上,|PF1|=9,求|PF2|.

分析 可利用点P在双曲线上以及|PF1|=9列出两个方程,通过解方程组来确定点P的坐标,然后求出|PF2|.

解 由双曲线,得a=4,b=,c=6.

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不妨设两个焦点为F1(6,0),F2(-6,0).

设点P(x,y)在双曲线上,则20,坐标分量x的取值范围是x≤-4或x≥4.

又 知,|P F2|=

由|PF1|=9,即,得

再整理,得9x2-48x-260=0.

解方程,得

由于不在点P的坐标分量x的取值范围内,因此舍去.

另一根在点P的坐标分量x的取值范围内.

说明 双曲线中,a=4.根据双曲线的特征性质可知,双曲线上一点P满足条件|PF1|-|PF2|=±8.题中给定|PF1|=9,容易推出|PF2|=1或17.必须注意,如此利用双曲线的特征性质求解时,要进一步判断究竟有两解、还是应取一解(若给定条件不当还有可能无解).仍设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F1(6,0)和F2(-6,0),此曲线上一点为P(x,y),可知x≤-4或x≥4.

①若,得(www.xing528.com)

再整理,得

解方程,得或x=-2.

由于这两个根都不在点P的坐标分量x的取值范围内,可知此双曲线上不存在点P使|PF2|=1.

②若,得

再整理,得3x2+16x-364=0.

解方程,得或x=-14.

这两个根都在点P的坐标分量x的取值范围内.

时,由

,符合题意.

因此,可取|PF2|=17.(当x=-14时,由|PF1|=可知|PF1|≠9,即x=-14不合题意,但没有必要讨论.)

如上所述判断过程有些繁琐,后面再留意尽可能改用更简方法来讨论这个问题.

例4 如图2-5所示,A,B,C是三个观察哨,A在B的正东,两地相距6km;C在B的北偏西30°,两地相距4km.在某一时刻,A观察哨发现有一种信号,并知道该信号的传播速度是1km/s;4s后B,C两个哨所同时发现这种信号.现用P表示发出信号的地点,试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和指出点P的坐标,以确定这一信号发出地点的位置.

图2-5

分析 信号从点P发出以后,到达哨所A和B的时间差是4s,由信号的传播速度可知|PB|与|PA|的差,于是可断定点P位于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中内部含焦点A的一支上.又由B,C两个哨所同时发现信号,可知|PB|=|PC|,即点P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可求出点P所在的双曲线及直线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可求出点P的坐标.

解 以经过A,B两点的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1km为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2-6所示.

图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和B的坐标分别为(3,0)和(-3,0).已知信号从点P发出以后,到达哨所A和B的时间差是4s,又知该信号的传播速度是1km/s,得|PB|-|PA|=4,可知点P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中内部含焦点A的那一支上.

因为双曲线的半焦距c=3,实半轴长a=2,又由b2=c2-a2得b2=5,所以点P所在双曲线的方程是,其中内部含焦点A的那一支满足条件x≥2.

已知信号从点P发出以后,B,C两个哨所同时发现信号,得|PB|=|PC|,所以点P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由哨所B,C的位置,得B(-3,0),,则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由方程组, 解得

所以,点P的坐标是(8,).

说明 根据已知条件,可断定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又在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我们要熟悉一些曲线(直线)的特征性质,并学会灵活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