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
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美国重视教育的传统从殖民时期便开始了。当时英国政府不向殖民地提供教育经费,各殖民地便根据自己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来兴办教育,从而形成了美国由地方办教育的传统。南方由于居住分散,不利于集中办学,大都由家长们合作聘请一位教师来教育子女。富裕的人家则自请家庭教师,孩子长大后,还要将他们送到英国大学去受绅士教育。中部居住比较集中,有私人办的学校,也有城镇办的学校,经费依靠私人捐款和公家拨款。当时各地贫穷的孩子都有拜师为徒的传统,一面学手艺一面学文化。总之,教育被认为主要是家长的责任,但私人捐赠教育和教会的慈善学校也一直存在。
对教育最有热情的是新英格兰的清教移民。他们在安顿下来以后,首先是进行宗教礼拜,其次是建立政府,然后就是关注教育了,因为他们急着要培养牧师,还要让每个人学会阅读《圣经》。1635年他们开办了波士顿拉丁语学校,为学生进入大学打基础。1636年,也就是他们到达美洲的第6年,就由议会拨款400英镑——即当年税收的四分之一——创办了北美第一个学院。由于清教领袖们大多毕业于剑桥大学,他们便将该地改名为坎布里奇(剑桥)。两年后第一批新生12名入学。同年,约翰·哈佛牧师去世,将他的图书馆及财产的一半留给学院,议会于是决定将学院命名为哈佛学院。在近60年的时间里,哈佛是北美惟一一所授予学位的学院。学院主要教授古典语言文学、神学和哲学,授课都使用拉丁语,注重的是学生的精神道德修养。毕业生中有一半成为牧师。
1642、1647、1648年,马萨诸塞殖民地连续通过教育法案,要求保证每个需要上学的人都能上学。法律规定,每50户以上的村镇必须指定一个住户教授孩子读书写字,每100户以上的城镇必须开办一个学校。由于清教移民居住集中,学校便像教堂一样,成了新英格兰城镇的特点。学校的教育主要是读、写和算术,宗教自然是渗透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著名的《新英格兰初级读本》在教字母A时,用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在亚当(Adam)的堕落中,我们大家犯了罪。”
到建国时,殖民地一共成立了9所学院,除了哈佛学院,还有弗吉尼亚主教派办的威廉·玛丽学院(1693)、由哈佛毕业生开办的康涅狄格的耶鲁学院(1701)、由长老会办的新泽西学院(1746),后来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由英国国教办的英王学院(1754),后称为哥伦比亚学院、由富兰克林建议创办的费城学院(1755),即现在的宾州大学、由浸礼会在普罗维登斯办的布朗学院(1764)、由荷兰改良新教在新泽西办的王后学院(1766),后称拉特格斯学院,以及由公理会在新罕布什尔办的达特茅斯学院(1769)。这些学院大多由宗教教派创办,由于当时政教合一,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学院由终身制的校董们控制,以便不脱离教派影响。
建国后,合众国宪法只字未提教育,使教育权继续掌握在地方和人民手中。当时13个州中,有5个州的宪法提到了公立学校。从华盛顿开始的历届总统都十分重视教育,立国者们认为,只有普及公共教育才能培养共和国所急需的有知识的公民。杰斐逊主张培养以美德和才能为衡量标准的天然贵族,来取代以前以财富和出身来衡量的人为贵族。他一贯重视教育,认为“对人民普遍地进行启蒙教育,暴政和对身心的压制就会像黎明时的鬼怪一样消灭掉”。他建议在弗吉尼亚建立一个免费的公立学校体系,普及初等教育,选拔优秀生进中学和大学接受教育。杰斐逊提倡更现代化的教育,他在试图改革威廉·玛丽学院遭到失败后,于1819年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学校课程中取消了神学,增加了现代语言、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等内容。
将教育与宗教分开的做法渐成趋势。1827年马萨诸塞州立法禁止公立学校传播宗教,随后又有9个州的宪法禁止拨款资助宗教学校。这促使移民在北方和中西部筹建了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私立学校。
在内战前的改革运动中,推广公共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改革者们认为,良好的教育是良好社会的关键。而教育在一个实行男子普选的民主社会中显得格外重要,是每个公民作出明智选择所必须具备的。被称为“美国公共教育之父”的霍勒斯·曼说过:“在一个共和国中,无知是犯罪。”因为“人民若无知识,一个共和形式的政府就会像一个没有院长或管理员的疯人院一样无法无天,只不过后者规模小,前者规模巨大罢了。”教育对培养有纪律有教养有判断力的国民意义重大。同时,美国人也普遍将教育看作不同阶层之间的最大平等因素,在一个个人奋斗的社会里,教育是最好的投资,尤其能为下层民众在社会上获得机会创造条件。在移民潮开始后,他们又把教育视为使移民美国化的最好方式。
于是,公立学校的思想被普遍接受,由公共税收支持的小学招收所有学龄儿童,不论其家庭贫富。同时,公立学校还由小学发展到中学。1821年马萨诸塞建立了第一所公立中学,1827年马萨诸塞教育法规定,每500户以上的镇必须办一所中学,每4000户以上的要办大学预科。1852年马萨诸塞州颁布第一个强制上中学的法令。到1860年,该州有公立中学一百多所。当时全国只有三百多所公立中学,而私立中学则有六千多所。期间,高等教育也加强了。1819年,美国最高法院在达特茅斯学院归属案的审理中作出有利于私立学院的判决,于是私立大学迅速发展。但学校规模都不很大,最大的也就四五百学生。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普及教育的运动却基本未触动南方。到内战前,南方是大大地落后了。虽然南方白人上大学的比例高于北方3倍,但中小学的入学率却只有美国其余地方的一半。加上实际上学人数和天数等原因,南方白人接受的教育只有其余地方的五分之一。更不用说大批黑人奴隶都是文盲。为了让奴隶驯服,不少州是明文禁止奴隶识字的。
内战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是1862年通过的莫里尔法案,亦称“赠地院校法案”。它规定每个州可按议员人数出售公地来资助教育,每有一名议员可出售3万英亩公地。各州用这些资金至少建立一所大学。这类增地院校的课程应包括全部传统的课程,但须以农业、工艺等实用科学为主。受惠于这项法案,三四十所院校相应诞生,大批学生入学,由此出现了美国庞大的州立大学体系,联邦政府也从此介入高等教育。
内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从1860年的1.4增加到1900年的2.9。同时文盲人数下降,从20%下降到11%,工人素质明显提高。各州相继通过强制教育法,到1880年将近四分之三的学龄孩子在学校读书。公立中学几乎普及,课程设置广泛,包括各种实用技能。黑人儿童也第一次有了上学的机会,但种族隔离的结果,黑人学校条件比白人学校差得多,最高法院却承认所谓“隔离而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直到二次大战后1954年的“布朗诉教育局案”中才最终被推翻。
1870年到1910年是美国高校蓬勃发展的第一个伟大的40年。原来大学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古典、数学和哲学,离社会现实较远。1869年埃略特任哈佛校长后实施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设立新的课程,实行选修制,并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和各专业学院。到1870年代,耶鲁、哈佛等大学都专设研究生院。1876年,以研究为主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在巴尔的摩成立。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内战后很快发展起来了。
高等教育中发生的另一重大变化是女子上大学。男女同校在中西部开始较早,1833年奥伯林大学创办时就实行了男女同校,1858年艾奥瓦大学成为男女同校的第一个州立大学。东北部地区由于传统太强,难以改变,便新建了一系列女子学院,著名的有瓦萨(1861)、史密斯(1872)、韦尔斯利(1875)和布林莫(1885)。一些老牌的大学也设立了附属女校,如哈佛在1879年,哥伦比亚在1889年。到1901年,共有128所私立女校,所有的州立大学都向女生开放。到1920年,美国大学中有一半学生是女子。黑人大学也在战后兴建起来了,如哈华德大学。1890年新的莫里尔法案为黑人的公共教育提供赠地。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又经历一次改革。约翰·杜威等教育改革家强调教育的意义,开办实验学校,改革课程,提倡学习实用本事,边干边学,并推广进步的引导式教育方法,注重学生个人的培养。职业学习、课余学习等也变得丰富起来。同时,职业教育也得到加强。1917年,国会立法扩大职业教育,联邦政府拨款兴办低于大学程度的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也开设职业课,便于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社区学院也在此时诞生了。但是直到1940年,美国大学年龄的青年中只有20%能上大学。
二战后迎来了大学教育的又一次大发展,“1944年军人调整法案”引起高教中的重大变化,国家为退役军人提供教育资金,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高达780万,占全部退役军人的48%。两年后,大学生中有一半是复员军人,许多出身贫寒的人成了家中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教育迅速扩大,不再是中上层社会的特权了。
初等和中等教育
美国宪法中不提教育,除非涉及宪法问题,联邦政府一般不直接插手教育事务,这是由美国的体制所决定的。直到内战后的1867年,国会才批准成立了一个联邦教育办公室,后来长期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到1950年代成为卫生、教育和福利部的一部分。1979年在卡特总统任内,美国才成立了单独的教育部。里根在竞选时还许诺要取消它,后来虽未兑现,但也成功地削减其三分之一的雇员和不少项目经费。教育部负责全国范围的统筹协调工作,包括教育立法,规定教育方向,确定财政资助事项,提供教育补助经费,统计教育数据,确保公民受教育机会等。教育部还要和各州教育界人士定期开会,研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现在美国中小学的经费中有6%来自联邦政府,大多以项目形式提供。
各州宪法都有关于教育的条款,大多将初等和中等教育归入地方政府的责权。每个州都有州教育委员会,由州长任命或选举产生,下设州教育厅。教育委员会负责指定总方针,教育厅负责监督地方执行。教育委员会有权决定学校上课的天数,颁发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执照,规定每个年级的必修课程和最低要求。地方又分成若干独立的学区,每个学区选举产生地方教育委员会,它们是中小学真正的决策机构,权力比州教委会还要大。凡是学区的居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上的大多是家长、教师和商人。他们商定学校的预算和财政申请、聘请或解雇教职员、设定课程课本、制定校规纪律、配置图书馆等教育设施。这样的学区,全国有近一万六千个,这就决定了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学校的经费来源除了联邦政府的拨款外,还有州政府的拨款,这两项一直都在增加。但地方财政税仍然是中小学的主要收入,约占开支的百分之四五十,每个区自定支持教育的财产税额。显而易见,财产多的富人区和财产少的穷人区在教育经费来源上必然差距巨大,公立学校的质量也因此参差不齐。为此,有的州实行再分配计划,将州里的财产税统二归入公共教育基金,再重新分配给各个学校,缩小各学区的差距。有的富人区一方面进行抵制,一方面通过私人捐赠和征收地方特别教育税来保持优势。对此,有的州又规定,随着富人区教育经费的增加,穷人区的经费也自然增长。虽然实行再分配计划的州已经相当普遍,但穷富地区的教育经费仍有一倍半至两倍的差距。
美国的义务教育最初为6年,后来逐渐延长,到90年代平均为10年。各州规定不同,密西西比义务教育为8年,而弗吉尼亚和阿肯色为13年,大多为9年。中小学学制主要有三种:一是6—6制,小学6年,中学6年。二是6—3—3制,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三是8—4制,小学8年,中学4年。幼儿园有的作为学前教育机构,有的作为小学的组成部分。入学年龄一般是5岁进幼儿园,6岁进小学。中学实行学分制,分科选修,学满16个学分可以毕业。必修课程有英语、社会学科、数学、自然科学和体育卫生,选修课范围则很广。有的初中单独立为中间学校,有的高中分为学术科(大学预备)、职业科(学习专业知识,为从事某一职业作准备)和普通科(毕业后从事一般劳动)。中学毕业必须完成4年英语,3年社会学,2年数学和自然科学。此外,中等教育中还有一些专门学校,如大学预备学校、职业学校、音乐美术学校等。美国完成义务教育的人口比例在90%以上。
中小学教师资格是必须上过4年以上大学,具有学士学位。现在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学老师有硕士学位。教师中以女性居多。
由于中小学由地方管理,所以美国中小学在学习内容上也不一致,地方教育委员会必须考虑当地居民特点来决定教育目标和优先考虑的问题,比如重工还是重农抑或重商。各地也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倾向,有的自由,有的保守,宗教色彩浓的地方甚至要在自然科学课中以《圣经》的《创世记》来代替进化论。当然,太极端的做法一般都不会长久。民权运动后,美国强调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的多元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比较注意使教育适合他们的特殊要求,有必要的地区还实行双语教育。针对学习质量下降的情况,美国在1990年代试行了选校计划,打破原地上学的习惯,让家长学生自选学校,试图通过竞争来提高教育质量。
尽管美国的公立中小学已经占绝对优势,但私立中小学仍很普遍,有12%的学生上私立学校。上私立学校的原因很多,有的不满公立学校为取消种族隔离而强制实行的校车接送制度,有的认为教育质量不行,有的感到吸毒犯罪等问题解决不了。私立学校中有五分之四是各宗教组织开办的,其中天主教的学校为最多。也有的没有宗教色彩。私立学校大多通过较高的教育质量、严格的纪律、以及其他特长来吸引家长和学生。一些名牌私立中学相当于大学预备学校,为学生升入名牌大学作准备。这类学校学费昂贵,比较贵族化。私立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学费、私人捐赠和投资。公共提供的经费不足十分之一,属于国家为每个学生提供的医疗、营养等一般性补助。私立学校为了使学生的背景多元化,也提供少量奖学金。
高等教育
美国的大学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其中私立大学的学校数量多,但公立大学的学生数量多,约五分之四的大学生在公立大学学习。公立大学包括军事院校、各州的州立大学系统以及各种地方上的专科学校、社区学院和市立大学等。公立大学学费低,若是本地学生,学费付得更少。州立大学为了方便学生,往往在不同地点设好几个分校,学生可以走读。公立大学也比较容易被录取,有的对本区居民还实行全部录取政策或最低录取条件。尤其是社区学院,始建于20世纪初,到60年代变得十分普遍,被称为“人民大学”,它由地方当局出资,学生几乎免费。它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相当灵活,根据本社区的社会经济需要而定,与当地工农商发展相结合。社区学院还办短期培训班,参加的多为成年人。社区学院占了大学的40%,它使高等教育完全平民化了。
私立大学的种类也很多,有专科学校、宗教性学校、普通大学和专业学院等。私立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学费、私人捐赠、对外服务和政府资助等。美国的名牌大学大多为私立,学费昂贵,但它们也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低息贷款、半工半读等机会。有的私立大学贯彻赞助性反歧视法,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为低收入者、少数民族或外国学生。私立大学一般以质量自诩,配备教师较多。
无论公立还是私立,美国的大学都有很大的独立性。成立大学、授予学位需要由政府审批,但学校成立后政府就不再管理,学校在招生、人事、财务、发展等各方面都可自行做主。大学内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一旦基本方针定了,便由校长掌权。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各大学自定标准。由于美国地方办中学,各校情况很不一样。为了有统一衡量标准,有的私人机构设计出大学入学试题,每年考几次,全国在同一天考,成绩供大学录取参考。现在最普通的是SAT考试,几乎是申请入大学者必备的成绩。申请研究生则须考GRE。各学校录取的分数线不同。除统考的成绩外,要求入学还要填写申请书,附以前学业的成绩单,以及推荐信数封。美国目前大概有60%的中学毕业生上大学,但是只有一半最后完成学位。
美国的大学大致分为四种:一是二年制的社区学院,可以在读完后结业取得准学士学位,也可以再转学到正规大学去上三年级继续学业。二是四年制的文理学院或专业学院,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文理学院学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由于大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所以一二年级一般不设专业。专业学院有工程、机械、音乐等专门学校。三是综合性大学,下设许多学院和学系,既有本科四年,又有研究生课程,授硕士学位,但一般不授博士学位。四是研究性大学,包括本科,但以研究院为主,研究生有时可占学生总数的60%。大学还设各种高级专业学院,如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必须在取得学士学位后方能申请。在美国3500多所大学中,大约有170所属于研究密集型大学,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名牌大学都属此类,它们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在经费和授予学位方面也占很大份额。
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科研和教育投资。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决定向大学科研提供联邦资金,并向大学生提供教育贷款。1963年,国会开始为大学校舍提供资金,条件是学校没有种族、民族、宗教的歧视。大学现已成为科研的主要力量,全国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有一半在大学进行。此外,大学还要承担成年教育的任务,有四分之三的高校实施成年教育计划。
美国的名牌大学很多,其中多数是私立学校,如8个长青藤学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康乃尔大学、宾州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它们都位于东北部,大多建校早,学费贵,有贵族化的声誉。长青藤联合会原是它们的体育联合组织,原因是这些校舍的墙上大多攀附着长青藤。同样著名的大学还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威斯康星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
二、文学
殖民时期
北美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学主要是口头传说,不为殖民者所认可,也从未进入美国文化的主流。一直到近半个世纪以来,印第安人的文化才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
殖民早期,新英格兰实行政教合一,清教领袖大多身兼文化领袖,视文学为当然的宗教工具。他们的著作主要是神学研究,其次是移民历史,还留下了大量布道、书信和日记等第一手资料。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的第一任总督约翰·温斯罗普在带领清教徒横渡大西洋的船上,作了题为《基督仁爱的典范》的演讲,对即将建立的一个尊卑有序、政教合一的社会作了阐述和论证。其他重要的清教作家还有科顿·马瑟和乔纳逊·爱德华兹等。最早的诗人有安·布莱斯特里特和爱德华·泰勒,他们颂扬上帝的伟大,感激上帝的恩泽,有时也捎带着赞美一下人间亲情。值得注意的是,殖民地第一个诗人布莱斯特里特是位女性,她出版了17世纪最受欢迎的美洲殖民地诗集,并表现出相当的女性意识。
新英格兰以外的殖民地更为世俗化,产生的文学中有的记载殖民地历史风貌,如约翰·史密斯的《弗吉尼亚纪实》;有的向欧洲介绍新大陆的新气象,如克莱弗克尔的《美国农民书札》。富兰克林的《致富之路》也流传甚广,其中的格言警句幽默风趣,代表了殖民地后期民间的实用智慧。
独立战争前后,在有关独立和国体的全民性大辩论中,涌现出大量的爱国演说和政论文章,脍炙人口的名篇有帕特里克·亨利的演说《不自由毋宁死》,托马斯·潘恩的小册子《常识》,杰斐逊执笔的《独立宣言》和汉密尔顿等人在宪法辩论中阐述民主体制的《联邦党人文献》。
民族文化的形成
美国独立后将近半个世纪,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文学上的繁荣。在浪漫主义运动的推动下,美国萌生了自己的民族文学。美国文学与其民族一样源自欧洲,但由于疆域辽阔,氛围自由,开拓艰辛,移民频繁,美国人发展出一种豪爽务实的性格,表现在文学上则是平民化、多元化、富于阳刚之气,充满对自由民主的热爱,追求以个人幸福为核心的美国梦的实现。
美国第一位职业作家是查·布·布朗,他的小说以美国为背景,情节跌宕起伏,注重心理描写和道德说教,但大多具有哥特小说恐怖神秘的特点,最著名的是《威兰德》。美国最早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是华盛顿·欧文,他的代表作《见闻札记》集散文、杂感、故事于一体,以浪漫的笔调形象生动地描绘早期殖民地的风土人情,其中《瑞普·凡·温克尔》等名篇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其散文风格也成为一时仿效的典范。詹·费·库珀的“皮袜子”系列小说描写了移民的边疆拓荒,以及和印第安部落间两种文明的冲突,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大草原》和《最后一个莫希干人》是其中精品。早期浪漫派诗人的代表是威·柯·布莱恩特,他的诗讴歌自由民主,谴责奴隶制,赞美美国的自然景色。
19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观念上彻底冲破了狭隘加尔文教义的束缚,完成了对传统清教的扬弃。这场革命一方面更新了意识形态,使之适应已经开始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在文化精神上使美国摆脱了对欧洲的依赖,赢得了真正的独立。这次“美国文艺复兴”的中心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它的产生深受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但它由一批美国的文化精英所发起,融会着美国这片土地的特点,是真正美国式的。超验主义者们崇尚自然,崇尚精神,强调直觉的认识作用,提倡人的自立自强,追求通过超越感性经验而达到的崭新精神境界。超验主义俱乐部的代表人物有爱默生、梭罗、玛格丽特·富勒等,他们的刊物《日晷》曾活跃一时,除了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外,还介绍了欧洲的新思潮和大量古代东方文化。爱默生是美国第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美国学者》一文被誉为美国思想上的独立宣言。其他文章如《论自然》、《神学院献辞》等,也都是当时思想解放的名篇,阐明了超验主义的理想。梭罗的《瓦尔登湖》记载了他在湖旁的生活实践和观察沉思,要点是反对人为物役,提倡简化生活、重返自然。
与此同时,美国也造就了一批伟大的小说家。爱伦·坡在诗歌、小说、文论上都富于创新,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气氛阴郁,讲究技巧,对艺术的形式和效果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的小说以短篇为主,其中《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美国短篇小说中的名篇。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被称为“作家的作家”,对后人的创作很有影响。他的小说大多以清教殖民时期的新英格兰为背景,擅长于描写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演变,着重刻画人性中隐秘的恶,代表作有长篇《红字》和短篇《教长的面纱》等。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堪称美国最伟大的表现人与自然的象征性小说,场面恢弘,气势雄浑,寓意深刻。他在《皮埃尔》等后期小说中继续进行对世界疑虑重重的思索。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内战前最为轰动的小说,书中她对黑奴的悲惨命运作了富于同情的描绘,为废奴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林肯称之为一本小书引发了一场大战。
华尔特·惠特曼的自由体诗《草叶集》雄壮粗犷,散发着美国独特的泥土芬芳,歌颂了平凡的男男女女,被爱默生称为“美国迄今作出的最不平凡的一个机智而明睿的贡献”。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小诗优美清新,捕捉到了别有情致但转瞬即逝的敏锐感觉。当时知识界的名流还有诗人朗费罗、霍姆斯等。
南北战争后
南北战争铲除了奴隶制,改变了美国的政治经济,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战后,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移民浪潮涌入,西部边疆告终,南方重建困难,新的社会问题随之产生,战前的乐观主义受到战争的冲击,文学也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首先出现的是乡土文学。战前,文学似乎是东北部的特权。现在,南部种植园、西部矿区、中西部农场等地方色彩都进入文学,并由熟悉它们和生活其中的人把它们写出来。布勒特·哈特开创了西部幽默小说,将淘金者作为他的主人公。萨拉·裘威特描写东部海滨小镇,他们笔下乐观的小人物大都有善良的心。乡土文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演变到1890年代便衰落了,汇入现实主义的主流,赫姆林·加兰是这一过程中的代表性作家,他描写的中西部农民生活艰辛,愤愤不平,具有反抗精神。
弗兰克·诺里斯的创作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深化,他的小说《章鱼》等揭示了加州小麦农场反抗铁路垄断资本的悲壮斗争。杰克·伦敦的作品《深渊中的人们》和《铁蹄》等在反映城市贫民窟的苦难和工人运动上又进了一步。20世纪初至一次大战,美国文坛上还出现了一批“黑幕揭发者”,他们有的是新闻记者,有的是小说家,专门以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来干预生活,最典型的例子是厄普顿·辛克莱的小说《屠场》,它真实地描述了芝加哥肉类加工厂的肮脏以及工人所受到的非人待遇,发表后震惊社会,激起公愤,导致有关食品检验法的通过。斯蒂芬·克莱恩的早期小说《街头女郎玛吉》是美国最早描写贫民窟风尘女子的,他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描写内战中一个北方战士克服怯懦心理的历程,开辟了战争小说的新蹊径。
马克·吐温和亨利·詹姆斯是美国19世纪后期两位最重要的作家,他们分别代表了美国西部的本土文学和东部的高雅文化。马克·吐温的小说在诙谐幽默中抨击社会丑恶,他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被誉为美国文学的源泉,其他众多的长短篇小说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也都广为流传。詹姆斯继承欧洲文化传统,他的“国际小说”经常通过跨洋的婚姻关系来表现美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充满了细腻的心理描写,代表作有《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等,他在小说理论方面也很有建树。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创作深受詹姆斯影响,她的《快乐之家》、《天真时代》等小说以讽喻的笔法,抨击社会上腐朽堕落、庸俗保守的习惯势力。
进入20世纪,美国随着经济的强盛,越来越摆脱孤立主义,和国际社会连成一片。世纪初欧洲文坛掀起的现代主义思潮很快影响到美国,出现了以埃兹拉·庞德和托·斯·艾略特等人为首的现代派诗歌。庞德的《诗章》和艾略特的《荒原》都包含着对西方文明批判性的反思。其他重要诗人还有罗伯特·弗罗斯特、华莱士·斯蒂文斯和威廉·卡·威廉斯等。
一次大战后
一次大战后美国文学迎来了第二次繁荣,文坛上出现了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作家群,他们大多参加过战争,旅居过欧洲,当他们将曾经为之奋斗的高尚理想对照战争现实时,产生了一种幻灭和被愚弄的感觉。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告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小说描写的都是在欧战中失望的青年,他的作品一时传诵海内外,他的文风也为许多年轻作家所模仿。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特色,这是爵士乐的20年代,也是禁酒的年代,但人们过的是醉生梦死的生活,新贵和旧贵们为了虚荣而忙于勾心斗角。
另外一些小说家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有些还受到30年代左翼文学的影响,向社会制度提出了挑战。西奥多·德莱塞、辛克莱·路易斯、舍伍德·安德森、薇拉·凯瑟等著名作家的创作都跨越战争前后,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欲望三部曲》、《美国的悲剧》等有力地揭示了在美国的特定社会条件下,人的欲望如何酿成一个个悲剧。路易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小说《大路》、《巴比特》以地道的美国语言嘲讽美国小镇的市侩陋习。安德森最著名的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俄亥俄州温士堡》,刻画了小镇上形形色色小人物的惶惑心态。凯瑟擅长描写中西部的拓荒生活,她笔下的女主人公面对天灾人祸,表现得坚韧不拔,代表作有《我的安东尼娅》。约翰·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涵盖了美国世纪初30年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视为一部美国现代的民族史诗。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描写大萧条时期濒于绝望的农民举家西迁的苦难和愤怒。
20年代后南方出现文艺复兴,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作家,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威廉·福克纳,他的《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等十几部长篇小说,以神话般的南方小镇为背景,围绕南北战争前后,写了好几个家族好几代人的生活,构成气势磅礴的系列,反映了美国南方的兴衰变迁。他的小说时而具有悲剧意味,时而具有喜剧色彩,他也是美国小说家中最早成功地运用意识流手法的大师。与他同时代的重要南方作家还有凯·安·波特和罗伯特·佩恩·沃伦,沃伦作品甚丰,他的政治小说《国王的人马》以30年代路易斯安那州的政客休伊·朗为原型,寓意深刻,是美国长篇小说中的佳作。
在戏剧方面,尤金·奥尼尔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他的《天边外》、《毛猿》等作品以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手法刻画人与世界的基本冲突,极富感染力。
3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发展迅速,在纽约“哈莱姆文艺复兴”中产生了诗人兰斯顿·休士和小说家理查德·赖特。赖特的《土生子》描写一个黑人青年在种族主义社会中反常的心理和盲目的反抗。老资格的黑人活动家兼作家杜波依斯对黑人文学也作出过开拓性的贡献。
30年代还出现过一批出色的文学评论家兼社会批评家,如亨利·路·门肯、埃德蒙·威尔逊、莱昂内尔·特里林和菲利普·拉甫,他们的文章和刊物《党派评论》对当时的文坛和社会都很有影响。
二次大战后
战后首先出现的是一批反映二战的文学,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诺曼·梅勒的小说《裸者与死者》。由于冷战的加剧和麦卡锡主义的猖獗,战后文坛曾一度沉寂,但低潮过后,很快便出现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三次繁荣。
50年代,西部崛起了“垮掉派”,这是一次企图冲破当时沉闷气氛的青年反文化运动,垮掉派们在生活方式上处处标新立异,表示对美国通行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的蔑视,但他们在文学上留下的东西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艾伦·金斯堡的长诗《嚎叫》和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
从60年代开始,美国文坛上一些才气斐然的作家不谋而合地发表了一系列风格相似的小说:约翰·巴思的《烟草经纪人》、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托马斯·品钦的《V》、库特·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等等,它们揭露官僚体制的可怖,讽刺现实社会的虚伪,嘲弄世界人生的荒诞。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小说开着毫无节制的玩笑,将悲愤阴沉绝望隐藏在玩世不恭的表面之下。小说艺术的这一创新和发展被称为“黑色幽默”,它标志着美国人所谓天真时代的结束。在黑色幽默派眼里,世界是荒诞浓黑的,要根本改变世界是决不可能的,但感伤的眼泪又过于幼稚,令人厌倦,惟有大笑才能宣泄痛苦,在他们那一阵阵可怕的狂笑中有时也包含着毫不留情的自我嘲讽和厌恶。
在美国当代文学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犹太作家的数量和成就。美国已经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而且犹太移民也已经到了能出作家的时候了。许多犹太作家如诺曼·梅勒,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犹太主题,他们更多地汇入了美国的文化主流。有的则仍然带有比较明显的犹太文化色彩,艾·巴·辛格是“二战”中避难到美国的波兰犹太人,坚持用意第绪语进行创作。他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富于民间传说的乡土神秘气氛,描述了一种古老文化在被另一种文化同化时产生的冲突和人们的沉沦之感。索尔·贝洛擅长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以自嘲和幽默的笔调在小说中描写他的“反英雄”们的悲喜剧,探索当代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思辨性强,富于哲理,代表作有《赫索格》和《洪堡的礼物》。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店员》等小说带有道德寓言的性质,将犹太人的受难上升到人类的受难,体现了将道德完善视为人生目的的犹太价值标准。菲利普·罗斯是美国第三代犹太作家中的代表,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常有意背离犹太传统,代表作有《波特诺的怨诉》。
战后美国的黑人文学发展迅速,首先引起注意的是拉尔夫·艾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写一个南方黑人在北方城市中感到的身份危机,意境新颖,不落俗套。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60年代的黑人文学呈现出哈莱姆文艺复兴以来最繁荣的局面,一批新作家政治倾向明显,战斗性强,如詹姆斯·鲍德温。黑人女作家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托尼·莫瑞森在小说中融合黑人神话,继承黑人独特的文化传统,代表作有《所罗门之歌》和《娇女》等。艾丽丝·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表现出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当代女权运动中,也产生了一批女性意识很强的女作家,她们的作品社会性强,针对性强,自传性强,如玛丽·麦卡锡的小说《毕业班》、西尔维尔·普拉斯的小说《钟罩》等,它们继承凯特·肖班的《觉醒》、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三个平凡的女人》等作品所体现的女性精神,构成了美国女权主义文学的传统。
战后南方文学继续繁荣了一阵,一些优秀女小说家成了中坚力量,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和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在表现南方这个独特的人文环境时经常透露出怪诞的特点。
当代著名作家中还有以《麦田的守望者》一书享誉世界的塞林格,俄国移民作家弗·纳博科夫、以“兔子”系列小说闻名的约翰·厄普代克、多产的女作家乔·卡·欧茨和写小镇中产阶级的能手约翰·契弗等,他们以不同的手法和形式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再现五光十色的当代美国。
战后美国戏剧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和爱德华·阿尔比的荒诞派戏剧《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
当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十分活跃,30年代重视文本研究的新批评派到50年代便失去权威,此后兴起的文论派别繁多,主要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等,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变的姿态。
三、艺术
美术
美国的美术一直深受欧洲的影响。起先,只有在国内不成功的英国画家才会到北美的文化荒漠来,美国本土的画家更是寥寥无几。殖民时期的美术主要限于肖像画,从建立普利茅斯移民区起,政府和教会的要人和富商们便开始让画家按照英国风格为他们画像,好寄回英国给家人留念。这些画像虽有朴实的一面,但大多缺乏技巧,人物显得拘谨呆板,装模作样,很是程式化,画家也往往不知名。
到了18世纪,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生活的渐趋讲究,肖像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技巧走向成熟。1729年从伦敦来到波士顿的约翰·斯米伯特是至此来到殖民地的最有才华的画家,他带来了欧洲名画和雕刻的复制品,影响了殖民地的青年画家。18世纪后半叶名气最大的肖像画家是本杰明·韦斯特和约翰·辛·科普利,他们同生于1738年,后来又都定居英国。韦斯特的作品具有宏伟风格,他于1792年成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对培养北美艺术家作出了贡献。科普利在独立战争前夕由于政治原因去了欧洲,但相比之下,还是他在北美创作的早期作品更有价值,他的肖像画善于表现人物性格和身份,如庄重沉静的《理查德·斯金纳夫人》,清秀可爱的《拿松鼠的穷孩》等,反映了殖民时期北美的一般风尚。
独立后,尤其是进入19世纪后,美国的绘画艺术有了创新和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内战前文化上的浪漫主义运动渗入艺术,画家们视野开阔了,开始探索新的风格和题材,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都有了真正的发展,大自然和历史尤其成为新的热门主题,印第安人的生活也进入了绘画。在确立美国民族意识的杰克逊时代,最流行的当然是关于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巨幅油画,其中名作如在英国学习后赶回美国的吉·斯图尔特创作的《乔治·华盛顿肖像》,现已成为华盛顿的标准像,以及约翰·特拉姆巴尔的《颁布独立宣言》等。还有的画家以近乎宗教的感情和浪漫风格来描绘美洲原野、乡土景色和日常生活,如华盛顿·奥尔斯顿和以托马斯·科尔为代表的哈得孙画派。随着边疆的西移,这个画派的画家从东部的哈得孙河谷一直画到落基山脉,精心刻画美国大自然的宏大神圣。由于印刷业的发展,大量绘画复制品流行,推动了美国一般民众对艺术的兴趣,40年代纽约艺术联盟的会员多达数千之众。政府和私人对艺术的资助也增加了,1905年肖像画家查尔斯·威·皮尔创办了宾夕法尼亚艺术学院,带动了一系列博物馆和美术学院的诞生。
内战后,美国的艺术又迎来一次繁荣,画家各自寻找自己的题材。有的画家如伊斯门·约翰逊和约翰·布朗,忠实描绘飞速发展的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两极分化。有的描绘正在悄然消逝的北美旷野,代表人物温斯洛·霍默无疑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基本上自学成才,油画、水彩都很精通,早年曾给刊物画插图,还当过随军记者,画过军旅生活,开创了以实地速写代替文字报道的新闻路子。他在缅因州的大西洋沿岸离群索居二十多年,描绘变化莫测的大海,描绘和大海浑然一体的渔民,代表作有《追捕》、《夏夜》、《生命线》等。弗雷德里克·丘奇和艾伯特·比尔施太特则向南美和美国西部原野去寻找素材和灵感。托马斯·埃金斯提倡反映真实生活,使用真人裸体写生,代表作《格罗斯博士的临床教学》描绘外科手术讲学,师生专心致志,场面栩栩如生。也有的画家离开美国到欧洲去发展,如威廉·梅·蔡斯、詹姆斯·惠斯勒、约翰·辛·萨金特和玛丽·卡萨特,他们的作品比较接近欧洲风格。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这阶段的画家大多以现实主义的风格进行创作。
20世纪初,随着现代派在欧洲的兴起,美国也卷入了当代艺术的革命。1913年举办的国际现代艺术展览会将欧洲的新潮绘画介绍给了美国观众。由于展览曾设在纽约一军械库内,故俗称“军械库展览会”,它对美国当代美术的影响不可估量。此后的一次大战又迫使一些重要的欧洲画家来到美国,美国画家的画风也随之改变。在两个主要画派中,一派是世纪初形成的所谓“垃圾箱画派”,他们摒弃高雅理想的传统题材,表现城市贫民窟的生活及其他大城市的阴暗面,代表人物有罗伯特·亨利、约翰·斯隆和乔治·卢克斯,他们的艺术对几十年后的画家如罗克韦尔·肯特等还有影响。
另一派是20年代后时兴的抽象派和超现实主义,这些画家们深受毕加索的影响,更加追求前卫和先锋。20年代流行超现实主义,约翰·马林和查尔斯·希勒运用立体派的手法来描绘美国的城乡景色,米尔敦·艾弗里借鉴玛蒂斯和野兽派的风格来创作人物画。30年代还出现了中西部画派,格兰特·伍德画艾奥瓦的农民,称之为《美国的哥特式》,托马斯·哈·本顿画密苏里的边疆精神,约翰·斯·柯里画大草原等等,表明了美国中西部社会的成熟。大萧条的30年代当然也产生了政治抗议的艺术,宣扬社会正义,如本·尚创作了以矿工罢工和被处决的无政府主义者萨柯和凡泽蒂为题材的作品。在经济困难的年代里,联邦政府为了给艺术家提供机会,实施了联邦艺术计划,让画家为许多公共建筑创作大型壁画,公众则通过买票参观展览来支持艺术家。
二次大战后,纽约替代巴黎,成为西方的艺术之都,美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激增。当代艺术是写实与抽象并存,杰克逊·波洛克等以行动绘画为形式,发展出抽象表现主义,泼墨挥彩,即兴创作,不拘形态。50年代后,表现主义逐渐减少了个人主观色彩,代之以各种新的理性抽象的尝试,如更加刺激视神经的光效应艺术,探索形、线、型、色的关系等,代表人物有莫里斯·路易斯。也有的画家如贾斯柏·约翰斯和罗伯特·罗森伯格,将抽象派的艺术技巧用于写实,产生出奇妙的效果。总之,艺术家们受传统的束缚更少了,连雕塑家们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大理石、青铜等为材料,而是随心所欲地使用手头的任何材料来表现略带荒诞的当代生活,尤其是科技和商业化的巨大影响。五六十年代的波普艺术更是着意记录当代荒唐,在欧洲也颇有影响,画家们从流行文化如广告歌星中取材,变相模仿。当然,艺术过分抽象难免会与公众拉开距离,所以也有些画家如爱德华·霍珀又重新回到真实世界,继承垃圾箱派的传统来描写生活中的阴暗面。
如今,艺术在美国受到普遍尊重,艺术馆、博物馆比比皆是,尤以纽约最为集中,其大都会博物馆和现代艺术馆世界闻名,还有许多小型画廊,使不同风格的艺术家都能占有一席之地。
音乐
美国最早的音乐主要是宗教礼拜时所吟唱的赞美诗。1640年马萨诸塞出版了第一本《海湾赞美诗集》,共有150首歌词,都是经改写能以熟悉曲调来唱的圣诗,但不附歌谱。由于清教徒反对在教堂使用乐器,全靠领唱的人来定调子,所以赞美诗越唱越离谱,有时连领唱也控制不了调子。当诗集在1698年出第九版时,终于收入了13种曲调的乐谱。不过殖民地识谱的人也不多,仍然还是各唱各的。为此,波士顿在1722年开办歌唱促进会和歌唱学校来提高唱歌技巧。但一直要到18世纪末,清教徒才允许他们视为教皇制度的乐器进入教堂。
除了谱成曲的祈祷文外,殖民地也流行许多民歌民谣、劳动号子,大多沿用移民从故乡带来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曲调,再配上一些简单的歌词。18世纪初,殖民地从欧洲引进了手写乐谱,逐渐开始创作乐曲,还出版了数量可观的印在白报纸或宽面纸上的歌曲,称为“宽面纸歌谣”,记载了当时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
18世纪中,殖民地开始举办音乐会,波士顿在1731年举行了第一场古典音乐会,1733年查尔斯顿也举办了公共音乐会,查尔斯顿是南方的音乐中心,南方历来民间音乐比较活跃。但音乐素养最高的还数宾夕法尼亚的德国移民,他们举办的大众音乐会吸引了最多的听众。在当时,吹奏乐器也被认为是绅士们的一种雅趣,华盛顿会吹长笛,杰斐逊会拉小提琴,富兰克林不仅会好几种乐器,还发明了一种用几十个半圆形玻璃键制成的叫“哈莫尼卡”的乐器,居然在18世纪末还流行了一阵。(www.xing528.com)
南方丰富的民歌传统到了第二次大觉醒时又有新发展,野营布道会上唱的赞歌形成了圣歌和福音歌。它们和其他歌谣、颂歌等汇合,逐渐形成乡村音乐的传统,1835年出版的《南方的和声》一书将它们记载了下来,受到广泛欢迎。与此同时,黑人将非洲音乐传统和基督教主题相结合,也形成了黑人圣歌的形式。
在东部城市,人们引进了欧洲的宫廷音乐和音乐厅音乐,请来了像“瑞典夜莺”詹尼·林德这样的音乐家。法国指挥朱利恩在1853年把交响乐带到了美国。1848年欧洲革命后,许多德国音乐家来到美国,提高了美国音乐的水平,还掀起了钢琴热。
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曲家是斯蒂芬·福斯特,他也是美国第一位大作曲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歌曲,大多是带有时尚伤感味道的种植园歌曲,如《哦,苏珊娜》、《我的肯塔基故乡》等,风行一时,并流传至今。
南北战争中出现了许多战争歌曲,北方联邦军唱的是《共和国赞歌》,南方同盟军唱的是《迪克西》。铜管乐队不仅在战时大显身手,在战后庆祝和平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帕特·吉尔摩在1869年波士顿庆祝和平大会上指挥了一千多人的管弦乐队和一万多人的合唱队,声势浩大。平时公园里的星期天音乐会也缺不了他们。铜管乐器落入黑人手中,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真正具有美国特色的音乐——爵士乐。
一般认为,具有美国特色的音乐形式有拉格泰姆、布鲁斯、爵士乐、歌舞剧、乡村音乐和摇滚乐。拉格泰姆是一种由黑人佚名乐师首创的钢琴曲调,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采用切分节奏,是从黑人中流行的舞蹈音乐演变而成,后来也有拉格泰姆歌曲。拉格泰姆的代表人物有斯科特·乔普林,他在1899年演奏的《枫叶拉调》曾红极一时,成为每位拉格泰姆钢琴家必弹的名曲。此后便出现了流行歌曲这一行业。白人著名歌手欧文·伯林在1911年演出《亚历山大拉格泰姆乐队》也很受欢迎。科尔·波特是百老汇的名人,创作演出了大量的音乐剧、歌曲和抒情诗。乔治·科汉创作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最流行的歌曲。拉格泰姆在一次大战时渐渐让位于爵士乐,到了70年代又曾一度辉煌。
布鲁斯来源于田间号子等劳动歌曲,具有非洲传统,曲调凄婉忧伤。最著名的布鲁斯歌手是贝西·史密斯,号称布鲁斯皇后。当拉格泰姆、布鲁斯等具有浓郁非洲色彩的曲调加上欧洲音乐的影响,便产生了爵士乐。1890年代,在新奥尔良的林肯公园,查尔斯·博尔登的小型管乐队在为舞会伴奏时使用黑人民间音乐的节奏和格调,对一些简单的旋律进行即兴演奏,形成了最早的爵士乐。1915年,白人汤姆·布朗的乐队把这种音乐带到芝加哥,称之为“迪克西兰”爵士乐。1917年,来自新奥尔良的白人团体“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到纽约演出并灌制唱片,才真正使爵士乐在美国公众中流传开去。与此同时,南方的黑人音乐家也纷纷沿着密西西比河北上,到北方大城市寻找机会。1918年,接替博尔登的短号王乔治·奥利弗到了芝加哥,后来又把路易·阿姆斯特朗请到他的克里奥耳爵士乐队。阿姆斯特朗也是个短号手,被认为是爵士乐历史上第一位真正伟大的独奏家、具有创新精神的改革家,他后来到各国演出,闻名全球,还拍摄电影、电视,成了美国爵士乐的化身。20年代的古典爵士乐也被称为热爵士乐,为了使爵士乐登上大雅之堂,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乔治·格什温专门创作了《蓝色狂想曲》。
30年代爵士乐的中心从芝加哥转到纽约,风格也向摇摆乐转变。人称“公爵”的爱德华·埃林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作曲两千多首,还身兼指挥和钢琴家。他的乐队在哈莱姆的棉花俱乐部夜复一夜地演出,声名大噪,成为纽约一景。到了40年代,白人和黑人开始同台演出,本尼·古德曼是第一位聘用黑人的白人乐长。他将爵士乐和流行舞蹈音乐汇成一体,对摇摆乐的形成推广作出了贡献。40年代后期,人们对摇摆乐又失去兴趣,爵士乐于是分为两派:传统派和急速奔放的比博普。50年代,比博普又让位于比较克制的冷爵士,演奏者大多受过专业训练。60年代的爵士乐继续演变,更趋自由,还受到阿拉伯等东方音乐的影响。
50年代后期,南方首先出现了摇滚乐,这是爵士乐、节奏布鲁斯、南方乡村民谣和教会福音歌的综合,再配以形体的表演。“摇滚乐之王”埃尔维斯·普利斯雷迷住了无数的听众和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他在世时的唱片销量已达5亿张。60年代后开始举办大型摇滚音乐节,每次都人山人海。现在摇滚乐和爵士乐已经相互渗透,成为世界性的音乐,风靡全球,盛行不衰。
乡村音乐的中心也在南方,流行于美国东南部的山区农村,后来又通过广播传到各地。乡村音乐具有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等地的民歌传统,再与民谣、舞曲、圣歌等融合发展而来。田纳西的纳什维尔的电台于1925年开始播放乡村音乐,当时最著名的歌手有汉克·威廉斯,70年代的约翰·丹佛也是公认的乡村艺术家。60年代的鲍勃·迪伦把传统民间歌曲发展为现代歌曲,创作了不少反战歌曲。
在古典音乐方面,美国在19世纪中开始有一些在德国和法国学成回国的音乐家,但他们的作品大都带有较强的模仿性。如钢琴家路易斯·戈特沙尔克,他运用黑人的音乐进行作曲。还有美国第一位正式音乐教授约翰·诺·佩因,他于1875年受聘于哈佛大学,他的作品中不少以美国为主题。20世纪初,美国一些作曲家如沃尔特·皮斯顿、罗伊·哈里斯和艾伦·科普兰在巴黎深造回国后,在国内培养了一批自己的音乐家,如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伦纳德·伯恩斯坦,他是当代世界十大指挥家之一,还兼钢琴家和作曲家。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麦克道尔还曾尝试将印第安人的音乐吸收到古典作品,但最有创新意识的是查尔斯·艾夫斯,他在世纪初的创作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现代派作曲家之一。
早在1842年,纽约交响乐团就成立了,现在是世界上第三老资格的乐团。内战后,美国的交响乐有了长足的发展,1881年成立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是美国第一个能与欧洲乐队相提并论的交响乐团。1891年和1900年又相继成立了芝加哥和费城交响乐团。
美国的第一所歌剧院是19世纪末在新奥尔良开业的法国歌剧院。1825年纽约有了帕克剧院。到1883年,大富豪威廉·范德比尔特等在纽约出资修建大都会歌剧院,成为歌剧演出的中心。20世纪初,纽约百老汇的歌舞剧开始风行,理查德·罗杰斯、格什温、伯恩斯坦等都为歌舞剧作曲。格什温的民间歌剧《波吉和贝斯》是当时歌舞剧中的代表作。20世纪上半叶,黑人古典派歌唱家在音乐会上成绩卓著,最杰出的有罗兰德·海耶斯、玛丽安·安德森和保罗·罗伯逊等。
美国音乐在20世纪终于有了自己的特点,这和推广音乐教育有关。美国早年的音乐家都去欧洲接受教育,1867年奥伯林大学成立了音乐学院,同年波士顿新英格兰公立艺术学院也宣告成立。但直到1920年代初三所著名音乐学院的建立,美国才能在国内培养世界一流的音乐家。这三所院校是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的伊斯曼音乐学院、纽约的朱利亚德音乐学院和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政府为此投入巨资。二战期间,又有大批德国音乐家移居美国,更是增强了美国的音乐实力。现在,美国已是西方音乐的中心之一,拥有世界半数以上的交响乐团,能举办世界一流的音乐会。
四、大众文化:传媒
传媒的发展
1638年,殖民地的第一家印刷厂在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建立,主要印刷一些赞美诗、教义问答之类为宗教服务的材料和识字课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出版了《圣经》的印第安文译本。17世纪末,在费城和纽约也陆续开办了印刷厂,但殖民地的出版物主要还是依赖从英国进口。
殖民地最早的一次办报尝试是在1690年,本杰明·哈里斯在波士顿出版了一份国内外时事报,只办了一期便被当局查禁。到18世纪初,报纸开始涌现,还是集中在波士顿、费城和纽约,最早的有1704年发行的《波士顿时事通讯》、1719年发行的《波士顿报》和费城《北美每周信使》。第一张比较综合性的报纸是富兰克林兄弟于1721年在波士顿办的《新英格兰报》。到1765年,发行的报纸已经达到43家。报纸在传播信息、促进独立、团结组织各殖民地人民上起了重要作用。最早的杂志也出现于此时,如安德鲁·布雷福德创办的《美国杂志》和本·富兰克林创办的《大众杂志》,它们主要供中产阶级消遣之用。
独立后,美国的报纸由于成为党派之争的工具,质量反而有所下降。18世纪末联邦党人办的《美国新闻报》和共和党人办的《国家新闻报》开了这一传统的先河。进入19世纪,随着美国疆域扩展,人口增加,社会进步,书刊的大众市场日趋形成。高速印刷机的发明更是降低了印刷的成本,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报纸也成为越来越强大的社会政治力量。1825年后,新报刊大量涌现,大多由个人创办经营。1842年平装本的出现使原先精装昂贵的书籍越来越平民化、商业化,畅销小说也开始流行,严肃作家对此感到困惑和沮丧。
19世纪是个人办报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成功的办报人和美国第一批报业巨头,这些人不仅通过发行大量有特色的报纸对社会思想造成影响,而且往往身体力行投入政治,还参加竞选公职。1835年,苏格兰移民詹·戈·贝内特出版了美国第一份现代报纸纽约《先驱报》,每份售价1美分。他在创刊号中宣布,报纸的职能“不是教诲读者,而是使读者警觉”。他声明不支持任何政党,不作任何党派或集团的代理人,也不参与任何选举活动。贝内特很重视新闻采集,在各地派驻记者,并使用先进的技术抢先传递消息。
1841年,霍勒斯·格里利创办《纽约每日论坛报》。作为辉格党的左翼机关报,《论坛报》主张改革,反对奴隶制,其社论颇有影响。马克思从1851年起,曾为该报撰稿10年之久。恩格斯也在该报发表过文章。1851年,亨利·雷蒙德与乔治·琼斯一起创办《纽约时报》,以新闻报道的准确诚实著称。格里利本人曾当过总统候选人。雷蒙德也曾担任过纽约州副州长和美国众议员。
1883年,匈牙利移民约瑟夫·普利策买进纽约《世界报》,将其改造发行,以大量揭发材料支持社论观点,引起重视。1889年起该报开始出版连环漫画专版,成为美国最早采用彩色印刷的报纸。到1896年,《世界报》的星期日版发行量居全美第一。1887年,普利策又创办纽约《世界晚报》。1903年,普利策捐资200万美元创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后又捐款50万设立普利策奖,从1917年开始每年5月颁奖。普利策本人也曾当过密苏里州的众议员。1895年,威廉·伦·赫斯特创办《美国人日报》与《世界报》竞争。1896年,赫斯特又创办纽约《晚报》。他陆续收买各地报纸,还拥有国际新闻社和广播电台,形成当时最大的报业托拉斯系统。赫斯特本人曾任美国众议员。作为当时垄断市场的两大报,《世界报》和《日报》都擅长于刊登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被称为“黄色办报风格”,起因是《世界报》在1895年以黄色印刷连环漫画《黄孩儿》。
进步时代的报纸开创了调查之风,揭露腐败等社会阴暗面,对当时的政治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个人办报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1889年,爱·威·斯克里普斯与人联合创办了美国第一个报系,向各报供应电讯新闻。1907年,他建立斯克里普斯海岸联合公司,控制了西海岸各报。1909年,他创立合众社。1925年,他又与霍华德联合,将报系改成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系,是全美最大的报系之一,为近900家报纸提供新闻和图片。1920年,成为报业巨头的他又捐资创办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新闻社。
1910年,约瑟夫·梅·帕特森与其表弟罗伯特·麦考密克共同接管了外祖父的《芝加哥论坛报》。1919年,他们又一起创办《纽约每日新闻》,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通俗小报。1925年两报分开,麦考密克独立主持《论坛报》。两人都是报业巨头。1923年,亨利·鲁·卢斯与人合作创办《时代》周刊,版式创新,图文并茂,栏目甚多,突出人物报道,颇有影响。后又创办《幸福》(1930)、《生活》(1936)等雅俗共赏的大型著名杂志。
20世纪上半叶,随着报业的扩大和越来越依赖广告收入,个人办报逐渐让位给了现代大企业,美国的报刊明显趋于垄断。1907年,美国有日报2600种,但到1945年只剩1750种,分属1300个城市,也就是说,大多数城市已经只剩一种报纸,不再存在竞争了。美国19世纪的传媒基本上以报纸为主,杂志期刊也有过一些,比较有名的有《北美评论》(1815)、《戈迪的淑女指南》(1830)、《纽约人》(1834)、《西部信使》(1835)、《日晷》(1840)、《哈泼斯》(1850)、《大西洋》(1857)等,但杂志的影响和延续时间大多不如报纸,这一情况到20世纪才有变化。
20世纪最大的传媒是广播和电视,1920年开始正规的无线电广播,哈定的竞选演说大概是第一个得到广播的竞选演说。很快,由广告资助广播的制度便形成了。1926年全国广播公司成立,1930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成立,电台数很快达到700多家,广播的听众超过了报纸的读者。1939年在纽约的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商业电视,但由于当时战争正在逼近,电视未能马上发展。战后,电视发展迅速,向其余一切媒体——书、报刊、广播、电影——提出了强劲挑战。20世纪下半叶,无论在新闻信息或文化娱乐的传播上,电视无疑已经取得压倒优势。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在世纪末又迎来了电脑引起的信息革命,种种新传媒的可能性又展现开来。
表达自由
美国的传媒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绝大部分为私人所有;第二是主要靠广告支撑;第三是政府有权调控。大众传媒的形成因此也必须具备至少三个条件,首先是接受该传媒的手段必须是大众所能支付的,如大众买得起报纸、电视机,而使用时又不必付费,或只付很少的费;其次是大众要有一定的购买力,否则商家就不值得花钱做广告;第三是大众要有时间来接受媒体的传播,而现在随着工作时间的缩短,大众的闲暇正在增加。
大众传媒是大众的交流方式,在美国这个大众社会它铺天盖地,无处不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民通过传媒获得信息、教育和消遣,而且是同样的信息、教育和消遣,这对像美国这样幅员辽阔、种族多元的国家来说,起到了难得的统一思想信念、价值观念、甚至趣味的作用。由于媒体影响巨大,美国的政客从不敢低估其作用,总是小心翼翼地注意塑造自己的媒体形象。
殖民时期的曾格案曾对美国的表达自由产生过关键作用。约翰·彼得·曾格是个年轻的德国移民,1733年,他的印刷厂出版了一份党派刊物《纽约周报》,载文揭露讽刺了当时纽约总督科斯比之流的劣迹,科斯比遂以诽谤罪逮捕了曾格。1735年在法庭上,检察官和首席法官都极力维护科斯比,坚持政府和官员不受诽谤这一传统立场。但著名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出庭为被告曾格辩护,他提出诽谤罪只有在言论为虚妄时才能成立,而内容属实的言论则是公民在行使批评政府的正当权利。人民有利用报纸说话的自由,这是受到英国君主立宪制保护的,倘若只有歌功颂德的自由,而没有批评的自由,那就不成其为自由了。汉密尔顿的辩词不仅说服了陪审团,使其一致作出被告无罪的裁决,而且成为美国历史上维护表达自由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演说。
报纸所赢得的独立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贡献,美国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制定宪法时,他们注意不让政府来剥夺或限制人民的这一自由。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定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权利。”所以根据宪法,无论联邦政府或州政府,都不存在对媒体公开审查的制度。但是由于广播电波的混乱,国会在1930年代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负责给媒体签发有一定时限的许可证,指定波长和播放时间,并执行有关反垄断的规定。委员会的经费由国会承担,成员由总统任命。联邦贸易委员会还有权颁布禁止播放虚假广告及误导性商业节目的命令。
早在1830年代初,当法国贵族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访美时,他就注意到:“生活在美国境内的1200万人,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敢于提议限制出版自由。”他的理解是,出版自由和人民主权密切相关:“当每个公民都被授予管理国家的权力时,那就必须承认公民有能力对同时代人的各种意见进行抉择,对认识之后能够指导他们的行为的各种事实进行鉴别。”
美国的传媒由于私人所有并依赖广告收入,因而并不认为自己是政府的喉舌,不仅如此,它们有时甚至将政府视为对立面,发表政府的秘密文件,揭露其腐败和丑闻。1971年,《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发表了五角大楼关于美国军方卷入越战的秘密文件,被政府以泄露军事秘密告到法庭,而最高法院却宣判报纸无罪,认为媒体拥有宪法保障的权利来发表该文件。《华盛顿邮报》在水门事件的调查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穷追不舍,终于导致尼克松的辞职。
传媒的巨大力量也引起了不安与批评。有意见认为,传媒已经过于强大,过于主动地去操纵舆论,甚至制造舆论,以它的偏见有选择地安排和发布新闻,现在应该让它的自由受些约束了。但大部分美国人并没有改变现状的意向,他们认为,传媒若内容不实,可以向法庭起诉其诽谤罪,限制表达自由只会带来更糟的结果。
但实际上,大众传媒也并非完全自由。一方面它们要责任自负,也必须实行自律,例如所有电视台都是美国广播协会会员,自愿遵守会规。更重要的是,它们要受到大众和广告商两方面的限制。它必须时刻通过收视率、排行榜等方式来测试观众的反应,观众反对的,它便决不能坚持。广告商虽然在操纵观众,但他们也必须迎合观众心理,决不愿把广告浪费在观众不欢迎的节目中,也不愿得罪任何一类作为潜在消费者的观众。美国电视节目的质量差距甚大,不能不说是迎合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印刷传媒
报刊书籍属于印刷传媒,是传统的传媒方式。1993年,美国有每天出版的日报、晚报1570种,发行6000万份;星期日报纸891种,发行6200万份。另有周刊、半周刊、月刊、半月刊等报刊7000种。各报的内容和质量区别很大,有严肃高质量的,也有通俗杂闻性的,适应不同读者。
美国没有官方报纸,但有几份百年老报不仅具有全国性影响,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纽约时报》是一份综合性的日报,创刊于1851年,1980年起先后在芝加哥等地印刷出版全国版。平日90多版,星期日140版,1993年的发行量为114万份。该报以报道重大事件准确可信著称《。华盛顿邮报》是份政治性较强的日报,1877年创刊于华盛顿,以报道国会和政府的消息为主,国际新闻和评论文章也很令人注目,1993年的发行量为80万份。《华尔街日报》是金融界最有权威的报纸,也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889年由道·琼斯公司在纽约创办,1940年后由金融专业报纸改为以金融为主的综合性报纸。1993年的发行量为179万份。《洛杉矶时报》是西部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创办于1881年,1993年的发行量为114万份。其余有影响的日报还有《今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芝加哥论坛报》、《波士顿环球报》等。
自从电视普及以来,报纸的读者和报纸的种类都下降了许多。美国人大批离开大城市移居郊区,很关心当地发生的事情,结果地方小报的种类和订户有所上升。现在报业的垄断状态比较明显,全国性的报系控制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报纸,效率果然提高了,开支节省,利润也增加,但内容与形式的类似却已成为问题。报纸在和电视的竞争中,倒变得比以前更负责一些。由于在新闻报道的即时和形象方面,报纸无法与电视相比,因而更加强了侧重调查性的报道与分析。
美国不少报业集团自己办新闻社,但大多数报刊、电台和电视台都直接从美联社和合众社购买新闻,包括文字和图片。美国这两大新闻社都名列西方四大新闻社之中。美联社全称美国联合通讯社,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其前身于1848年成立于芝加哥,1892年改成现名,1900年迁往纽约。美联社在108个国家和地区有分社222个,每天用多种语言发稿300万字。在全世界有订户6000多家。合众社全称合众国际社,1958年由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系的合众社和赫斯特报系的国际新闻社合并而成,总社设在华盛顿,在全世界有订户5000多家。此外,作为政府机构的美国新闻署也对外发布消息。
目前美国的杂志期刊约有11000种,有周刊、月刊、季刊、半年刊等,内容形式适合不同读者的兴趣和趣味。其中大约100种每期的发行量可达50万至100万份。新闻类周刊发行量最大的是《时代》、《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时代》周刊由卢斯与人合作创建于1923年,是新闻周刊中最早获得成功的,发行量为420万份,除了国内版外,还有大西洋、亚洲、拉美等国外版。《新闻周刊》于1933年创刊,由华盛顿邮报公司在纽约出版,也有国外版,发行量为324万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侧重政治、经济、军事的新闻报道与评论周刊,1948年由《美国新闻》、《世界报道》和《美国周刊》三家杂志合并而成。在华盛顿出版,发行量230万份。
50年代末电视普及后,杂志也在下降,像《生活》这样的大型彩色杂志也由于成本昂贵、订户减少、难以与电视竞争广告等原因而不得不停办。总体来说,杂志向小型和专门化发展,在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休闲、嗜好、体育、汽车等各自领域大显身手,著名的有《大西洋月刊》、《哈佛教育评论》、《星期六评论》、《新共和》、《全国评论》、《科学的美国人》、《外交》、《史密森学报》、《纽约客》等。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有《读者文摘》、《电视指南》、《国家地理》、《时尚》、《人民》等,还有不少老年、妇女、家政类的杂志也十分畅销,发行量可高达2000万份。
虽然大众传媒的方式经过了几次革命性的技术更新,但书籍这一最古老的形式却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较过去有所增长。二次大战后,美国书刊的出口大幅增加,60年代开始形成跨国出版集团。1972年,美国年度出书3.8万种,首次超过英国。1977年,美国图书期刊的年度营业额突破100亿美元。美国现有出版机构37000多个,从业人员30万,每年出版新书数以万计。出版业中约有四分之一属于面对一般读者的普通版,即畅销书、小说、人物传记、艺术类、少儿读物等。其余四分之三主要是教科书、参考书、科技类和通过各种读书俱乐部销售的书。美国的科技类书出口比例最大。1987年全国出书5.6万种,年度营业额129亿美元。
美国年度出书100种以上的大型出版社约有150家,年度出书50—100种的中型出版社约有1000家。有的出版社是综合性,有的专门出版专业书和教科书。著名的综合性出版社有时代公司、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哈考特—布雷斯—朱万诺维奇出版公司、麦格劳—希尔公司、麦克米伦公司、哈泼与罗出版公司、利特尔·布朗出版公司等。著名的专业出版社有艾迪生—韦斯利出版公司、霍顿·米夫林公司、约翰·威利父子公司、鲍克公司、矮脚鸡图书公司等。
美国的出版机构除商业性的外,也有非营利的。属于政府部门的有国会的政府印刷局,专门出版国会和政府的期刊和文件。商务部的全国技术情报处则负责出版政府机构主持研究的科技文献及外国官方科技文献的翻译。其他非营利的出版机构有大学和学术团体的出版社。大学出版社有100多家,著名的有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大学的出版社。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出版机构也有600多家。以出版《不列颠百科全书》为主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原于1768年创办于英国爱丁堡,1902年将总部迁到芝加哥,成为国际性出版公司,在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
广播传媒
广播传媒包括广播和电视。美国的广播传媒分为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两大类,主要是商业性的,由推销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广告支持,有线电视则通过收费维持。非商业性的主要是教育和文化台,一般由大学主办,依靠私人捐款以及私人机构、企业、基金会和政府的赞助。非商业性的电视台大多属于建于1967年的公共电视台系统(PBS),电台则属于全国公共电台网系统(NPR)。
无线电广播在1920年代开播后,发挥过很重要的传播信息、联系大众的作用。40年代末电视兴起后,广播逐渐被取代,不得不根据自身的特点另辟蹊径,寻找自己独特的听众和市场,如人们在汽车里还是普遍收听广播。现在美国大约有1万个电台,大部分为商业性的,以专门的形式针对专门的听众,如音乐台就分门别类地播放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乐、乡村音乐等,听众可各取所需。新闻节目主要是地方新闻,还有天气预报、交通状况、人物采访、主持人和佳宾的讨论、听众拨打电话参与的谈话等等,电台也是一些宗教组织所使用的传教工具。
美国政府也筹建了一些对外广播的电台,最有名的是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美国之音”。它由美国战时情报局创办于1942年,在国内外设有上百个转播站,用36种语言昼夜向全球播报新闻,宣传美国。
电视目前在美国的传媒中占有压倒优势。1993年,美国98%的家庭至少有1台电视机,平均每天收看6小时。电视已经成了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从新闻、消费到文化诸方面,对人们观点观念的形成、购物的选择、公职人员的选举等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美国现有近1200个大小不等空中传播的电视台,其特点也各不相同。其中约900个台是商业化的,其余近300个台是非商业化的。美国三个最大的全国性电视网都是私人的,商业台中大多数都与它们有关,接受其节目。最早于1926年成立的是全国广播公司(NBC),其次是在1928年成立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原是全国广播公司的蓝色广播网,因法律规定一家公司不得拥有两个以上广播网而于1943年独立。这三大公司在1980年代前几乎垄断了90%的电视观众,它们彼此之间也竞争收视率和广告来源。每个公司除了每天晚上黄金时段都有半小时的新闻节目外,还有一些自己特别制作的专题传统节目,颇受欢迎。1993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CBS的时事分析节目《60分钟》。这三大公司近年来也经历了几次兼并易手的过程,如1996年迪斯尼公司兼并ABC,1999年维亚通讯公司兼并CBS,都是媒体适应市场变化的大事。
80年代后,三大电视网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先是一些独立电视台的建立,后是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发展。它们频道多,节目内容广泛,使不同兴趣的观众都有选择余地。1993年美国已有11000个有线电视系统,1980年成立的有线新闻广播网(CNN)已成为极具影响和实力的新闻节目制作公司。70年代初录像机开始普及,1976年时代公司建立家庭影院公司,专门提供电影节目,也很有市场。1992年,各电视台所占观众的比例大致为,三大公司占54%,有线电视台占23%,独立电视台占20%,公共电视台占3%。
美国的商业性电视节目中广告占了很大的比例,从政治竞选候选人的广告、宗教广告到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应有尽有。新闻每日早晚都有,还有每小时正点插播的新闻,杂志式新闻报道、专题新闻、采访等节目。娱乐有电影、记录片、电视剧、系列片、动画片、问答比赛等,一些电视剧可连续播放几年甚至十几年,它们由于插播肥皂广告而得名肥皂剧。美国人对商业性的电视节目颇多争议,称之为消遣性强而品位不够,一些节目内容粗俗,趣味低级,尤其是性和暴力的表现令人担忧。为了充分发挥电视的积极作用,1951年联邦通讯委员会专门拨出242个电视频道用于教育。1953年成立全国教育电视及电台中心。1967年国会立法正式拨款成立公共电视台系统,现有290家公共电视台,除教育内容外,还播放和共享一些高质量的文化节目。
五、大众文化:电影
爱迪生公司
电影发明于19世纪末,是当时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欧美各国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1891年,爱迪生及其助手威廉·迪克逊成功地研制出一种供一人通过看片机观看的“电影视镜”。1894年,商业性的电影视镜在纽约百老汇推出,观众投放硬币,摇动一只手柄,便可看到影像转动的西洋景。到1900年,爱迪生公司生产了约1000台这种电影视镜。1895年爱迪生开始与人合作研制“维太放映机”。1895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先在巴黎用活动电影机公映影片,标志了电影的正式诞生。随后1896年4月,爱迪生也在纽约的剧院里开始向公众放映影片,受到热烈欢迎。美国各城市纷纷建立电影院,很快形成放映网络,电影终于替代了巡回游艺场的西洋景。
作为电影机的发明者,爱迪生公司赢得了专利权。他随后联合竞争者组成电影专利公司,企图控制电影的生产和发行。但是比沃格拉夫公司生产了新的摄影机,避开了爱迪生的专利,很快也自产影片,形成各自的托拉斯系统。爱迪生公司于1889年开始拍电影《,处决苏格兰玛丽女王》大概是美国第一部商业片。1903—1912年是电影的单本片时代,每本大约放映10分钟左右。埃德温·鲍特于1902年拍摄了《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描写消防队员得到火警报告后赶往现场救火的情景,场面颇为生动,引起观众兴趣。1903年他又拍摄了《火车大劫案》,叙事更为详尽,动作也很激烈,并成功地运用了剪辑艺术,轰动一时,开创了以后的西部片类型。但爱迪生毕竟是个科技发明家,他只是把电影当作活动照片这样一种新鲜玩意,并不去探索电影作为一门独特艺术的表现手法。到1915年,爱迪生公司就停止了生产影片。
好莱坞的诞生和默片时代
美国的电影制作最初是在纽约、芝加哥、费城等东部城市开始的,后来制片人在寻找外景时发现了南加州温暖的阳光和丰富的地貌,非常适合终年拍摄电影。同时也是为了逃避专利公司,一些独立制片人开始迁到这里,在好莱坞这个洛杉矶郊区小镇落户。很快,这里便聚集了许多制片公司,到1910年前后,美国电影的制作中心便从纽约转到洛杉矶,好莱坞成了美国电影的同义词。
1909年,首先来到好莱坞拍片的是戴维·沃克·格里菲斯,他也是默片时代对电影艺术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在美国被誉为“电影之父”。在他之前,无电影导演可言,摄影师就是一切。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语言,直到今天,人们仍能在电影中辨认出他开创的东西。从1908—1912年,他在比沃格拉夫公司拍了约450部短片。他的影片镜头多,情节多,还包含社会内容,注重情感因素。格里菲斯后来在独立制片公司的资助下拍片,1915年,他的划时代杰作《一个国家的诞生》问世,获得空前成功。威尔逊总统看完后说:“它像是用闪电写历史,太真实了。”影片描写南北战争后南方三K党的崛起,内容虽受到批评,却标志着电影技巧的一次革命。影片长12本,镜头多达1500个,要连续放映3个小时。影片成本10万美元,赢利超过100倍,成为好莱坞最早的豪华巨片。1916年格里菲斯又拍了《党同伐异》,虽然商业上不太成功,但也被公认为是经典影片。这两部影片都创作于一次大战期间,表现了格里菲斯对于人类纷争的看法。
格里菲斯对电影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非常敏感,他声称要用它来拍摄人们的思想。在技术上他大胆创新,如采取分别拍摄镜头再进行组接等手法。他推近摄影机,使观众更加接近银幕。他熟练地使用了特写镜头、远镜头、近镜头、摇镜头、长镜头等来加强视觉效应。他剪辑有方,使电影叙事有张有弛,富于节奏感。他还采用平行剪接来表示同时发生的两场戏,产生蒙太奇的效果。由于格里菲斯不仅注重技巧,还用电影形象地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的理解,有人称他为“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知识分子和诗人”。他的影片经常取材于文学戏剧和通俗小说,形成一种现实主义背景加浪漫主义情调的电影风格,这对好莱坞以后的电影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1921—1931年的十年是默片的黄金时代,电影业发展神速。好莱坞电影已经开始冲击世界各国,并从欧洲吸取经验和吸引各种人才,如后来成为巨星的葛丽泰·嘉宝和查理·卓别林。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享盛誉的喜剧明星,他一生共拍了80余部影片,其中《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卓别林以悲喜剧的方式表现小人物与命运的抗争,他还在影片中针砭时弊,讽刺独裁统治,嘲弄现代文明的荒诞等,感动了无数观众。他的《淘金记》与《一个国家的诞生》、《大阅兵》、《大学新生》并列,是默片时代最卖座的四大影片。
好莱坞黄金时代和制片厂体制
默片在放映时往往配有音乐伴奏,所以并非完全无声。但直到1927年10月华纳公司上映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才开启了有声电影的历史。有声电影出乎意料地吸引观众,以至两年内观众数量几乎翻了一倍,好莱坞由此进入黄金时代,在30—40年代它以近7000部影片称霸世界。
在1916年后的十年中,电影迅速成为一个行业,出现了几百家小公司和几家大的制片公司,它们扩展制片厂,组建生产线。制片厂体制到三四十年代达到全盛期,当时好莱坞这个电影帝国主要由5个大公司和3个小公司组成,它们控制了从剧本、表演、拍摄、制作到放映的全部环节。这5家大公司是派拉蒙公司、米高梅公司、华纳兄弟公司、20世纪福斯公司和雷电华公司。3个小公司是环球公司、哥伦比亚公司和联美公司。大公司除拍片外还拥有自己的发行和放映网络,小公司拍完片则须依赖大公司的网络发行。
当时,这8家公司年产电影450部左右,完全以流水线方式制作。制片人是制片厂政策的执行人,也是影片制作的总管家。他负责组织分工,监督从剧本到推出的所有阶段,并有权撤换导演和演员。导演在当时更像个技师,有的导演连最终剪辑权都没有。电影的特写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演员身上,观众喜欢的演员能够创造极高的票房价值。环球公司首创明星制,演员不用艺名用真名。高薪聘用名演员,片酬可达上百万。
电影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引起了社会对其伦理问题的关注。由于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表达自由,美国不存在联邦一级的审查机构。但有的地方政府有立法,也曾查禁过影片。为增强自我审查,1922年好莱坞成立了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海斯任主席,该会在1945年改名为美国电影协会。1930年协会在教会等方面的配合下,通过了被视为电影伦理法规的海斯法规,确定电影伦理的基本原则,严格限制表现凶杀淫秽等内容。影片必须有电影制片法委员会颁发的许可证才能上映,无证放映将面临被查禁的危险。这些规定再加上好莱坞本身的商业趋向和标准化生产,使影片显得程式化。好莱坞批量生产出来的电影与其说是艺术品,不如说是娱乐品。电影拍摄成本高,风险大,制片商不敢轻易冒险,只能竭力使影片迎合观众品味,符合公认的价值标准,谁也不得罪。但观众的品味也难以捉摸,于是从保险出发,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影片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后,类似的影片就会一拥而上,直到观众不再欢迎为止。好莱坞电影逐渐成为商业化类型电影,情节未必需要真实,但浪漫情调却不能没有,尤其要做到表面的完美无瑕,好将观众带到他们梦想的世界中去,由此好莱坞也被称为“梦幻工厂”。
电影的类型化及其突破
20年代,好莱坞影片就已形成类型,到三四十年代又得到强化,主要有故事片、纪录片、传记片、歌舞片等。细分则又可分出爱情片、喜剧片、西部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等。爱情喜剧片一直是深受观众欢迎的类型,1934年弗兰克·卡普拉导演的《一夜风流》大获成功,成为喜剧片的范本。卡普拉随后又拍出《迪兹先生进城》、《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等影片,并以《一夜风流》、《富贵浮云》和《浮生若梦》三部影片连续三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959年,美国电影协会授予他戴维·沃克·格里菲斯奖。1982年,他又获得终身成就奖。
西部片也称牛仔片,以传奇化的美国西部开发为背景,尤其是内战后到边疆封闭这段时期,反映当时采矿、建铁路、养牛、和印第安人较量等状况。约翰·福特是西部片的泰斗,他执导的《关山飞渡》(1938)是西部片的早期代表作,后来还有《愤怒的葡萄》等影片。警匪片也就是犯罪片,描写一些向社会秩序挑战的硬汉类型。西部片的背景是雄浑的大自然加马背上的英雄,警匪片的背景是喧嚣的城市加汽车里的强盗。
音乐歌舞片和音乐喜剧片在20年代末随着有声电影的兴起而兴起,它们将音乐与叙事相结合,再加上一个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它们在四五十年代特别受欢迎,此后便不那么流行了。《雨中曲》、《音乐之声》等是音乐片中的代表作。
对于好莱坞电影的俗套,好莱坞神童奥逊·威尔斯带头突破。1941年,他的《公民凯恩》成为美国第一部现代主义的优秀影片。这是一部非类型化的实验电影,一部创新之作,被誉为现代电影的里程碑。影片采取倒叙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报业大亨凯恩的一生,内容丰富,结构新颖。其中既有真实纪录,又有抽象隐喻,摄影技巧上也十分成功。影片一问世就受到高度重视,1998年被评为美国电影史上百部最佳影片之首。
新好莱坞
40年代末50年代初,由于电视的出现,电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电影观众数量从40年代的每年40亿人次锐减到50年代的每年20亿人次,电影院纷纷关闭,有的大电影公司也不得不与其他产业合并。同时,好莱坞还经历了麦卡锡时期的黑名单冲击,400名艺术家受到排挤,社会影片大幅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些平庸的作品。为了渡过难关,美国电影努力从技术上进行革新来吸引观众,在1952—1954年间创造出了新的彩色电影、宽银幕、立体电影、全景电影、汽车影院等电影方式。进入60年代,美国90%的家庭拥有电视,电影观众降到每年10亿人次,从根本上动摇了好莱坞的制片体制。不过这样一来,制片人倒也不必再去苦心迎合所有观众的口味了,艺术家反而获得了解放,许多著名影人离开好莱坞去了纽约和旧金山。
独立制片人增多了,老导演又逐渐退出,一些青年导演尤其是学院派导演有了更多创新实验的机会。他们接受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影响,开始改变风格,讲自己的故事,开创了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新对旧的叛逆使好莱坞电影改变了一贯的乐观浪漫面貌。电影观众现在主要是青少年,一半的票房收入来自19岁以下的观众,他们对传统道德很是怀疑。新浪潮影片不再那么善恶分明,也避免皆大欢喜的结局,甚至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1967年阿瑟·佩恩拍摄的《邦尼和克莱德》成为新电影的代表,它描写一对潇洒风流的强盗被击毙,否定了好莱坞影片大团圆的套路,对美国的正面形象进行了颠覆。1969年丹·霍佩尔执导的《逍遥骑士》中的垮掉派主人公也被无故击毙。1975年马丁·斯柯塞斯拍摄的《出租汽车司机》也很轰动,后来他又拍摄了《恐怖角》和《基督的最后诱惑》等新潮流影片。
新潮流的另一个旗手是弗朗西斯·科波拉,他的《巴顿将军》、《教父》、《现代启示录》等都是创票房价值的名片。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和《星球大战》也属于此类影片。从拍商业片开始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更是不断显示其天才,从《外星人》、《侏罗纪公园》到《辛德勒的名单》等,尽管风格各异,却都是誉满天下的巨片,他的名字已成为票房成功的象征。在喜剧片方面,主要有杰里·刘易斯、伍迪·艾伦和梅尔·布鲁斯等。引人注目的还有黑人电影和妇女导演的崛起。1916年黑人曾组建过林肯电影公司,但40年代后就很少拍片了。1992年,约翰·辛格尔顿取得执导《街坊的小伙子们》的权利并一举成功,此后他导演了19部黑人影片。斯派克·李也是很有成就和前途的黑人导演。女导演在好莱坞一向罕见,在1939年到1979年的40年中拍的7332部故事片中,只有14部是妇女导演的。1981年,美国导演协会成立了一个妇女指导委员会。到1990年,妇女导演的故事片占到与协会签约制作的故事片的5%,涌现出玛莎·库利奇、贝妮·马歇尔、凯瑟琳·比格洛等一批比较成功的女导演。
从70年代到80年代,新好莱坞完成其使命。在这十年中,每年拍摄约200部影片。好莱坞电影树立了新的形象,与电视观众的竞争也达到了平衡,现在电影每年拥有10亿至12亿人次的观众,还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美国电影在世界雄踞首位,全球上座率最好的一百部影片中美国影片要占到88部。好莱坞制片公司的面貌也随之改变了,现在形成7家跨国公司,控制着本土和国外的发行权,它们是华纳、环球、哥伦比亚、迪斯尼、派拉蒙、米高梅和20世纪福斯。独立制片公司很多,在80年代初,它们就摄制了一半以上的长片。代理人现在处于好莱坞的权力中心,在电影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数艺术家不是商人,他们委托代理人替他们与制片公司打交道,支付收入的10%作为报酬。像迈克尔·奥维茨的创造性艺术家经纪行拥有600多位客户,控制着制片人所需的一大批演员、编剧和导演。
制片厂老板则要对股东负责,他们的责任是赚钱而不是艺术。小制片公司用自己的钱担风险,他们一般不拥有自己的设备而是租用大公司的设备,拍些成本不太昂贵的片子,因此可以更多关心艺术的创新。制片人是真正的实权人物,负责监督和组织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他要开发剧本,雇佣导演和演员,筹集资金,权衡利润和艺术的平衡。更重要的是,他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弄清楚制片厂和观众到底想要什么,电影业的控制权不在影人而在商人。这种重商主义是电影容易循规蹈矩的重要原因,与其冒险不如拍些有赢利保障的片子。只有极少数导演如斯皮尔伯格能有决定权,因为他的经济成功已经使他可以自己出资拍片。
时代在演变,制片人和公众变得更宽容了,导演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自由和个性。二战后,反文化的氛围首先在西部形成,受其冲击的电影界抱怨道德约束太多,电影开始探索一些以往不大涉及的社会题材,如吸毒、诱奸、强奸和同性恋等。60年代后,由于影片中性和暴力的增多,影片开始按观众年龄段分类。1968年设立电影制片法和定级管理委员会,将电影伦理的裁判权交给导演,不受国家直接干预。电影根据其内容分为四级:A级表示所有人可以观看,PG级表示17岁以下孩子必须有父母陪伴才能观看,R级是有限制的观众,X级是17岁以上观众。鉴于各地对淫秽的概念不同,1973年联邦最高法院将判决何为“淫秽”的权力交给地方法院。
奥斯卡奖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是美国电影的隆重节日,于每年3月举行。1927年,由米高梅总裁梅耶和明星夫妇道格拉斯·范朋克和玛丽·壁克馥等发起,电影界成立美国电影艺术科学学院,宗旨是提高电影艺术和科学的质量,表彰成绩卓著者,加强部门协作,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第一届学院奖评出了1927—1928年度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女主角奖等。奖品为一小型金色人像,后称奥斯卡,第四届后学院奖也因此称为奥斯卡奖,并以此扬名世界。在获奥斯卡奖的名单上列有《西线无战事》、《一夜风流》、《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巴顿将军》、《阿拉伯的劳伦斯》、《教父》、《辛德勒的名单》等传世佳作,也列有弗兰克·卡普拉、约翰·福特、伊利亚·卡赞、弗朗西斯·科波拉、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等著名导演,更有玛丽·壁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凯瑟林·赫本、克拉克·盖博、蓓蒂·戴维斯、费雯丽、詹姆斯·史都华、葛丽亚·嘉逊、英格丽·褒曼、汉弗莱·鲍嘉、约翰·韦恩、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安、梅里尔·斯特里普等光彩照人的明星。捧走奥斯卡奖是每个影人的荣誉和愿望,一般说来评奖是公平的,由几千名评委投票产生,但也有些大明星却始终与它失之交臂,如大名鼎鼎的葛丽泰·嘉宝竟与最佳女主角奖无缘。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科技、艺术和商业的有机结合,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像思维是具有革命性的。由于它的易于被接受,电影一出现就注定要成为一种为亿万群众所欢迎的传媒方式。在短短一个世纪中,好莱坞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象征,对美国社会影响之大实在难以估量。电影表达和宣扬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战争年代,它鼓舞士气。在萧条时期,它替代兑现不了的美国梦。电影一直在为大众的感情宣泄和感情激发服务,体现了大众的理想和梦幻。电影甚至为美国创造了一种共同的文化,或者说集体潜意识,还给美国人的审美观提供了统一的模式,展示了服饰举止的时尚风格。电影是美国人认识世界的途径,更是美国生活方式影响世界的手段,一个人不需要任何思想准备就可以领会好莱坞影片所要传达的信息。
电影不仅是艺术,更是庞大的娱乐业,美国的一大支柱产业。早在30年代,电影业作为十大产业之一,就能与钢铁汽车业相比。尽管有电视的挑战,到70年代,美国的电影观众就基本稳定在每年10亿人次。到1993年,美国电影的国内票房为52亿,发行收入为26亿,贸易顺差仅次于飞机制造出口,为美国第二行业。像《魂断蓝桥》这样一部影片,它的国内外票房加上电视和录像的总收入高达10亿美元。目前美国每部电影的成本在2700万美元左右,巨片的预算可达6500万美元,而成功的影片收入在1亿多至几亿美元。明星演员的片酬可高达千万。一部影片的成败有时可以决定一个制片厂的成败,制片人不得不慎之又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