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民史与移民政策
推力与引力
研究美国人简直就像在研究全世界的人,移民将世界各国的种族和文化带到美国,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美国的移民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融合程度之深,都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立国后,美国接待源源不断来自各大洲的移民约4500万。现今2.5亿美国人中,除极少数土著外,全都是移民及其后裔。可以说,美国是人类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能否和平相处共同繁荣的一个试验场。
美国移民中除了非洲黑人被迫贩卖至此外,都是自愿迁移来的,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来到这片新大陆呢?简单地说,无非是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母国的推力和美国的引力。具体地说,有经济、宗教、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仍然是经济的原因。在欧洲,农业革命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土地兼并,产生大批多余的农业人口。工业革命的结果又使许多工人被机器取代,变成失业和无业游民。加之营养、卫生、医药等条件的改善,人口的自然增长加大,仅18世纪中到19世纪中,欧洲人口就增长了一倍。社会隐伏着面临饥荒的危险和战争的可能。美洲的发现和美国的建立为欧洲的多余人口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安全阀,欧美两地具有极大的互补性,美国能提供的正是欧洲所缺乏的:廉价土地、就业机会、高工资等等。移民不仅能很快找到工作,而且不必等候太久,便有可能从政府那里廉价甚至无偿地获得一块自己的土地。
从宗教上说,欧洲存在着宗教迫害,美国则实行政教分离,公民享受法定的宗教自由。从政治上说,当欧洲仍是专制王朝的时候,美国已经是一个民主国家,民众具有更多的公民权利和参政机会。从社会上说,旧世界往往等级分明,阶级之间有很深的鸿沟,广大下层人民难以享受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教育机会,而美国尚处于初创阶段,阶级分界不明显,加之机会和教育的相对平等,社会地位的提高要容易得多。这些因素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人身上的具体平衡就决定了一个移民的选择。总体而论,移民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母国不尽人意的状况,到美国来寻求机会、创造更自由更富裕的生活,移民的憧憬便构成了所谓的美国梦。
至于移民潮的时间和流量,还直接受到母国和美国的具体状况的影响,诸如战争、饥荒、经济危机、交通条件、信息流通等,各因素互动的作用决定了美国移民史中的波浪起伏。
殖民者
在1776年美国建国前来的移民被称为殖民者,这批最早的移民创建了殖民地,也创建了殖民地的制度,后来的移民不得不去适应他们的制度立法和文化风俗,而这时期的移民中90%以上是英国人,这就决定了美国的发展趋向。
北美最早的移民定居点是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在西南部和佛罗里达设立的。此后法国人沿密西西比河也设立了定居点。荷兰人17世纪初在哈得孙河流域建立了新荷兰和新阿姆斯特丹。瑞典人在特拉华河畔建立了新瑞典。新瑞典很快被新荷兰吞并,新荷兰又于1664年被英国吞并。英国人于1607年在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定居点,1620年后清教徒创建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从此英国便开始了持续的移民潮,奠定了以盎格鲁—撤克逊文化为主体的美国文化的基调,其中最主要的标志是白人新教英语文化(WASP)。从1630年至1643年,约有两万移民定居新英格兰地区,其中五分之四是英格兰和威尔士人。
1660年后,英王室反对从英格兰和威尔士移民,但鼓励别处向北美移民,于是一方面是从非洲贩运黑人,在1662年后的一个世纪里约有14万黑人被贩到北美,他们是美国最早的移民群之一。另一方面是欧洲其他地方的移民,从18世纪初开始数以千计地涌入,其中最大的群体有两个,第一个是人数约25万的苏格兰—爱尔兰人,他们祖上是前一个世纪从苏格兰迁移到北爱尔兰的新教徒,后来与当地人混血,这些移民大多为逃避宗教迫害和英国歧视而来,其中不少以契约奴身份支付旅资。他们大多成为阿巴拉契亚山区的拓荒者,散居肯塔基、田纳西一带,一是因为那里的土地最廉价,二是殖民地的人们也希望他们到西部边疆去对付印第安人。
第二个大群体是德国人,人数约20万,他们是殖民地最大的非英语族裔,遭到一些人的怀疑和反对,故而大多定居在社会较为宽容的大西洋沿岸中部,尤其是宾夕法尼亚,也有的径直去了边疆地区。德国移民由于语言不通,经常相聚而居,自成一体,他们耕作有方,小社会很是繁荣。殖民时期的移民还有来自英国的5万被放逐的犯人、3万来做工的穷人,来自爱尔兰的几千个信天主教的契约奴,以及为数不多的对英国不满的苏格兰人、法国的胡格诺教徒、犹太人等,殖民地当局迫使犹太人通过通婚放弃信仰,实行同化。这些移民渐渐地改变了殖民地的人口构成,1713年后非英裔人口增长了四倍。到独立战争时,在大约250万的总人口中,英裔只占52%,黑人占20%,其次是苏格兰—爱尔兰裔和德裔。
老移民
早于1890年代边疆封闭前来的移民习惯上称为老移民,他们主要来自西欧和北欧。独立战争后的一段时间内移民很少,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交通也渐渐方便了,于是从1820年开始,移民重新大量涌入。19世纪中每十年的递增速度是惊人的:1820年代的移民为14万多,1830年代就升到60万,1840年代又增到170万,1850年代为260万,内战时速度有所减慢,然而到1870年代又增到280万,1880年代更达到520万的空前高峰,这阶段的移民总数为1550万。
这批移民中仍以英国、德国和爱尔兰人居多,也有许多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丹麦、挪威和瑞典、还有法属加拿大、瑞士、荷兰和中国等。这些人中有受宗教迫害的德国犹太人,有因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而被迫离开的自由主义者和知识分子,有逃离1850年代和1880年代两次土豆灾荒的爱尔兰饥民,有赶来参加1848年加州金矿热的淘金者,更有被1862年宅地法吸引来的渴望土地的农民。当时欧洲人口猛增,美国则正在加速进行工业化,挖运河、修铁路、开工厂,都需要大批劳力。刚发明的汽轮和火车更使欧洲到美国的旅途变得空前地简捷便宜,各州为了发展经济,还纷纷派人前往欧洲招工,预付路费。
在19世纪的老移民中,有许多因为宅地法获得土地,成了拓荒者,在中西部各州开设农场。也有的去了东北部的城市,进了工矿。还有一些散居在太平洋沿岸,其中有不少为修铁路而招来的华工。除华人等少数亚裔外,老移民在文化上和美国人比较相近,被认为较易同化。
新移民
从边疆关闭后至1930年代来的移民被称为新移民,他们主要来自东欧和南欧。1907年时,新移民已占移民总数的五分之四。19世纪末至一次大战前是移民涌入的高峰,年移民数经常超过100万,1910年代共入境移民880万。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中,新移民的总数就赶上了上一个世纪里来的老移民。
19世纪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已经影响到东欧和南欧,引起大量工农业人口向美国流动。新移民中数量最多的是意大利人、犹太人、波兰人和匈牙利人,也有来自拉美和加拿大等地的。犹太人主要是为了逃避宗教迫害,因为东欧和俄国陆续发生上规模的反犹暴力,迫使大批犹太人投奔美国。也有一些是为了逃避一次大战时的强制兵役的。旅行的廉价快捷也产生了一些往返于两地的临时工,他们到美国打工只是为了挣钱回家改善生活。
新移民多属斯拉夫民族,在种族和信仰上比老移民与美国人相差更大。此时美国政府的赠地政策已经结束,新移民又大多身无分文,因此只有不足四分之一的人能够进入农业,五分之四的人都去了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工业区,在工矿从事不熟练工种的劳动。他们聚居在城市里环境恶劣的贫民窟中,语言不通,文化不同,许多美国人感到他们简直难以同化,因此在呼吁城市改革的同时,也开始呼吁对移民的限制。
移民政策的变迁
美国最早的移民政策是1790年的归化法,它规定移民在美住满2年后即可归化为美国公民。联邦党执政后,出于对移民通常支持杰斐逊民主共和党的不满,于1795年将归化年限增到5年,后又增到14年。杰斐逊当总统后,于1802年将它恢复为5年,从此保持不变。
由于美国地多人少,劳力短缺,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对移民抱欢迎态度。在自由女神的入口处,犹太女诗人埃玛·拉扎勒斯的诗句引起过无数移民的共鸣,这首题为《新的巨像》的诗写道:“把你们拥挤土地上的不幸的‘人渣’,穷困潦倒而渴望呼吸自由的芸芸众生,连同那些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人们送来,我高举明灯守候在这金色的大门。”美国一向被视为穷人的乐园、受压迫者的天堂。
但事物总有它的另一面,当一批移民定居成为美国人后,他们就可能对新来的移民挑剔指责,加以反对。英裔在1830年代就反对过爱尔兰移民,说他们是天主教;反对德国移民,嫌他们不能同化。反对新移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移民可能成为他们就业的竞争对手。1850年代,美国出现了第一次排外高潮,代表者为秘密组织“一无所知党”,成员在受到询问时,一概回答不知道。该党以保卫新教为由,在东北部活动最猖狂。他们要求延长归化年限,限制选举权,明确提出限制移民。然而当时社会的焦点是奴隶制问题,一无所知党影响有限,不久便随着内战的逼近而消失了。
内战后的1875年,美国首次对移民采取有选择的区别对待,宣布一部分人为“不被需要者”,禁止入境。这些人包括罪犯、娼妓、白痴、精神病和传染病患者、一夫多妻者、激进分子、以及中国人和日本人。最早的限制移民法则是1882年由加州发起通过的“排华法”,当时东西大铁路已经贯通,参加修建的中国苦力在加州成了劳务市场中不受欢迎的竞争者,在以工会为首的反华势力的压力下,排华法得以通过,规定中国劳力不得再进入美国,中国人永远不能归化为美国公民,此法持续到二次大战时中国成为美国盟国后才被取消。1892年,美国将埃利斯岛设为移民的审查处,凡移民入境,必须先在此接受审查。1907年,加州又发生反日骚乱,美日之间缔结“君子协定”,日本答应不再发给劳务护照。
一次大战爆发后,美国掀起反德浪潮,强调做百分之百美国人,否则便是不爱国。三K党叫嚣新教白人的美国,孤立主义者也要求加强移民限制,加上俄国革命成功引起的赤色恐惧,1917年国会在推翻了威尔逊总统的否决后通过了识字考试法,要求移民必须具有阅读英文或本国文字的能力。
1921年,美国通过紧急配给法,规定西半球外的移民总数为每年35万,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移民总数,移民数额按民族分配,各民族的移民配额为1910年人口统计中该民族居住在美国的移民总数的3%。由于这样计算的结果使新移民占的份额最大,1924年国会又对此进行修改,使之向老移民倾斜。新移民法将3%改为2%,配额按1890年的统计为基数。同年,还立法禁止一切亚洲移民,以保持国民构成。
大萧条开始后,限制移民的呼声更高了,1929年通过的民族配给法将每年的移民总数降至15万,各民族的配额按1920年的统计为基数,并规定每个民族每年至少有100人的名额。该法重申了禁止亚洲移民,对西半球移民继续保持开放。直到二战后,西半球国家才终于纳入配给法,大多一年只有100个名额,而西欧北欧的名额却经常空缺。整个1940年代,移民总数降到53万。
二次大战前后,美国接纳了约25万由国会特许的难民,主要是反纳粹反法西斯人士和犹太人。到1956年,根据无家可归者法,一年可接纳配额外此类特殊移民60万。由于美国在冷战中以自由世界自居,其移民政策却具有明显的种族倾向,不免使之尴尬。1952年通过的“麦卡伦—沃尔特法”企图改变这一印象,将移民的条件从种族转到个人。该法规定西半球外的移民总数为每年15.4万。取消对亚洲移民的禁止,给予一定份额,一般为每年100人。对移民要按规定进行安全审查,禁止共产党员入境,并对不受欢迎的移民实行遣返。有技术的移民则可在该国的份额内优先入境。国会不顾杜鲁门总统的否决通过了“麦卡伦—沃尔特法”,以后历届总统都曾要求重新修改移民法。
1965年移民法是一个具有实质性变化的法律,它废止了按种族配给的原则,将家庭团聚、对美国的价值和移民动机作为衡量移民的主要原则。该法规定东半球移民总数为每年17万,每个国家每年不得超过2万。移民条件有三:一是近亲在美国,二是科学家等有专长的人才或美国所需要的工人,三是难民和灾民。该法还第一次对西半球移民实行限制,规定总数为每年12万,但不具体区分国别,遵循先来先到的原则,1976年也改为每个国家一年不超过2万。1980年后移民不再区分东西半球,改成全球移民总数为每年32万。1965年移民法实施后,引起了又一次移民潮,这也和第三世界的发展变化有关。从1960年开始的30年中,移民达2000万,包括不在份额内的几十万直系亲属和难民,以及几百万非法移民。西欧移民明显减少,亚洲和拉美移民急剧上升,墨西哥、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名列前茅,更有大批墨西哥移民偷渡到美国,成为非法移民。1986年的移民改革控制法试图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一方面规定惩罚雇主,一方面对1982年前来美的非法移民实行大赦。到1992年,300万申请特赦中的大部分得到了美国国籍,但还是未能制止非法移民的暗流。
1990年的移民法将年度移民总数又增加了20万,每个国家人数升到2.5万,难民人数增加一倍。新移民法更有利于企业家和技术工,并规定了投资签证,每年为外国投资者保留一万名额。凡投资100万美元,创造至少10个全日制就业机会的申请者便可移民美国。在某些高失业率地区,投资额可降到50万。显然,美国已经越来越成为富人的乐园了。
二、一体多元的美国人民
人口构成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1790年第一次普查的总人口为390万。1800年的人口为530万,内战前的1860年增至3144万。1900年人口为8000万,限制移民前1920年最后一次普查首次突破1亿大关,为10571万。1970年突破2亿大关,达到20330万。1990年的人口为24963万。
由于美国人种混杂,已有一半美国人无法确定自己的种族归属,因此不可能做到绝对精确。大致按人种肤色划分的话,在目前约2.5亿美国人中,欧裔白种人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非裔黑种人最多,约占11%,拉美裔约占9%,亚裔黄种人比例不足3%,土著更是不足1%。
在美国,种族的差别往往比阶级的差别更引人注目。虽然目前各种族内部都有相当悬殊的贫富不等,但作为整体来说,各种族间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收入、职业、教育、住房、医疗等各个方面。1970年关于家庭收入的抽样调查显示,欧裔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高于全美家庭收入的平均指数,尤以犹太人为最高,达到172%。而其他族裔中除了日裔和华裔外,均低于平均指数。根据1987年的统计,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占总人口的13.5%,但白人中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只占10.5%,拉美裔中这个百分比为28.2%,非裔中则达到33.1%。
种族问题一向是美国最重要最敏感的社会问题之一。经过几个世纪的斗争和磨合,尤其是1960年代风云激荡的民权运动,法律上的平等问题可以说已经基本解决。为了弥补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国会还通过了“赞助性反歧视法”的法律,规定了在就业、入学等方面的少数族裔比例,并限时限进度达到。该法至今仍在实施,但对此也一直众说纷纭,还不时出现白人对反向歧视的抱怨和诉讼案。
造成种族间财富和权力分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文化、地理都在同时起作用。各个种族迁移到美的时期不同,状况不同,移民的落脚点、居住地、谋生手段和社会地位也就各不相同。同时他们在母国环境中历史形成的性格气质、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又会使他们在教育、职业、家庭等问题上采取不同态度和选择,这又影响到他们及其后代的发展前途和速度。客观地说,每个族裔都经历过一个艰苦的适应新大陆的过程,大多都要从社会的最底层开始,面对歧视,顽强奋斗,才能逐渐被美国社会所接纳而逐渐向上流动。由于移民时间的先后,还出现了一种反复多次的继承格局:当先来的一个移民群适应后从同族聚居发展到各自散居,从贫民窟升迁到居民区,从非熟练工种转入技术工种或专业职位,新来的一个移民群便马上去填补他们留下的空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社会变迁。
土著
美国本土的土著为印第安人,后来由于领土扩展,才增加了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和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亚人。目前美国土著人口大约200万。
印第安人很可能是在最后一个冰川期到达美洲,当英国人来到北美时,他们仍然过着原始公有制的部落生活。他们的人数最多估计为1000万,分为600多个部族,讲着200多种语言。白人的入侵开始了两种文明间三个多世纪的仇恨和战争,在这场对于北美生存空间的争夺战中,印第安人被彻底击败,他们人口锐减,陷入悲惨境遇。经过近期的恢复生养,印第安人250多个部族的总人口有所提高,约为150多万,大部分住在西部。
大凡白人移民刚到时,总有一二十年的相对和平时期。但白人不可避免的土地扩展势必引起和印第安人的武装冲突,战斗的结果总是白人获得最后的胜利,通过强迫签订协议和不再侵犯的诺言,逼印第安人让出土地。但白人破坏协议是迟早的事,等他们进一步侵犯印第安人领土时,战争便重新开始,印第安人又一次被战败,于是再签订协议,再违约。如此反复,印第安人被不断地往西驱赶。
18世纪殖民时期,英法争夺北美,各自拉拢印第安部族。法国在北美以毛皮贸易为主,只设点而不定居,因而与印第安人关系略好一些。英国为了表示姿态,于1763年规定以阿巴拉契亚山的西边为界,只准界东殖民。此举联络了与印第安人的关系,打败了法国,却激怒了殖民地人民,成为他们要求独立的理由之一。在美国革命中,印第安人往往帮助英国人,所以战后美国视之为战败一方,更加任意占其土地。
独立后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政策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强迫西迁,主要标志为1830年的“印第安迁移法”。面对美国的西进,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曾试图进行部落联合,并在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中站在英国一边,但他们没有成功,只好再往西退过密西西比河。曾以打败印第安人出名的杰克逊总统签署了印第安迁移法,该法将俄克拉何马定为印第安领地,东部印第安人必须迁去。当时南方有两个部族不愿迁移,他们已经接受了白人文化,自认为是主权国家,其中彻罗基人直接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最高法院裁定印第安迁移法为非法,但是政府却无视法院裁决,动用军队,于1838年将印第安人逼走。他们一路步行,四分之一的人死于这条“血泪路”上。1840年,被迫迁到那里的10万印第安人面对完全陌生的生存环境和西部印第安人的敌视,开始了极其痛苦的适应过程,从此陷入无穷的灾难之中。
印第安人的生存方式需要大片土地,而白人则认为他们在抛荒。内战后,印第安人失去了更多的土地,集中在更有限的保留地中。加之大平原的开发,铁路的修筑,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野牛几近灭绝,更加难以维持生计。于是他们作绝望挣扎,和白人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双方都有比较惨重的伤亡。1890年的伤膝战役结束了公开的战争,印第安人被彻底战败,再无反击能力,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开放的边疆了。
第二阶段是从1870年代至1930年代的强迫同化。内战后,国会设立了美国印第安事务局,开始将印第安事务作为内部事务来处理。1871年,国会宣布与印第安部族协议的时代已经结束,从此国会将直接制定有关政策。1887年国会制定强迫同化的“道斯土地专有权法”,俗称分地法,将保留区的土地分为小块,以与《宅地法》相同的数量分给每个印第安家庭160英亩,单身的可分一半。保留地分配后余下的地可以出售给非印第安人,但个人分得的土地在25年内不准出售或出租(此限制在1891年被取消)。接受土地成为自耕农的印第安人可以获得美国公民身份。此举目的一是改造印第安人为私有财产者;二是削弱其部族权,以联邦法替代部族法,使每个印第安人直接对联邦政府负责;三是进一步减少印第安人拥有的土地。1905年时,有一半印第安人成为美国公民。与此同时,为了使同化从幼年便开始,还开办了许多住宿学校和全日制学校,将印第安儿童与家庭隔离,学生不许穿民族服装,不许说自己的语言,学自己的历史,还要忘掉自己的宗教和习俗,全部美国化。(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是从1934年开始的部族恢复。罗斯福的新政包括一项对印第安人的新政,使新政的救援和就业计划适用于他们,并以自由主义的开明态度对待他们。1934年的“印第安重组法”取消了分地,将土地还给印第安部族,允许他们合作耕种。保留区可以进行自治,重大事情由部族公民表决决定。关闭寄宿学校,实行双语教育和宗教自由,鼓励印第安人保持自己的文化。
50年代,同化派在国会中又一度占了多数,他们在1953年规定了赔偿、终止和重新安置三项政策,对历史上印第安人因美国政府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加以赔偿;终止印第安部族的独立地位,印第安人成为普通公民;鼓励和安置印第安人进入工业生产行业。
和其他种族一样,印第安人的觉醒也已开始,他们组织了美国印第安运动,举行游行、上告和抗议,从70年代起在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文化方面赢得了一系列诉讼案。1975年的“印第安自治法”将州政府的部分权力交给部族议会,鼓励各部族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实现自治后,印第安事务局应尽量减少干预。现在,约有四分之一的印第安人生活在保留区里。印第安人在农业、工业、旅游和矿产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矿产,美国五分之一的石油和三分之二的铀在他们的土地上。虽然如此,印第安人作为整体,还是落后于一般美国人,他们中有20%生活在贫困线下。
当1867年美国买下阿拉斯加后,爱斯基摩人也成了美国土著。他们属蒙古人种,很可能是在五千多年前从东北亚迁到北极海和白令海沿岸来的,分布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一带。他们终年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圈内,只在短暂的夏季进行狩猎,他们的衣食用品几乎都从海兽身上获得,住的是用雪块搭成的雪屋。爱斯基摩人原本生活在原始公有制中,然而这半个世纪来,他们已经大大美国化了,石油带给他们丰厚的财富,孩子们在学校里受的是标准的美国教育。
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亚人大约是公元7世纪时从南太平洋岛迁来的,他们使用独木舟和故乡保持了几百年的联系后,便几乎与世隔绝。波利尼西亚人是棕色人种,社会组织相当完善,成立了王国。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和航海,他们的双体木船可以进行远距离航行。1778年,英国探险家发现了夏威夷,随之而来的观光客带来了各种疾病,致使波利尼西亚人在半个世纪中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三。19世纪中,夏威夷发展甘蔗和菠萝种植园时,由于劳力不足,从中国、日本和菲律宾输入了移民。波利尼西亚人宽容好客,和移民相处融洽,现已相当现代化和美国化。花环和草裙舞是他们的传统,在一个名叫尼豪的小岛上,一切都还保留着原来的风貌。
欧裔
美国人口的大多数为欧裔,其中最大的英裔占15%,其余四大族裔为爱尔兰裔、德裔、犹太裔和意大利裔。英裔是美国最早的移民,他们带来了英语,带来了英国习惯法、代议制和审判制,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长期居于领先地位,成为美国的主流文化。美国的移民史虽然是各民族融合的历史,但后来的移民都必须首先适应英裔的主流文化,目前美国人中约有2900万英裔。
爱尔兰人是最早的移民之一,殖民时期定居在山区边疆的苏格兰—爱尔兰移民是来自北爱尔兰的苏格兰血统的新教徒,并非现在所称的爱尔兰裔。所谓爱尔兰裔指的是凯尔特—爱尔兰人,他们是天主教徒,这两种爱尔兰人不仅互不相干,甚至带来了在故国时的敌对情绪。英国在17世纪征服爱尔兰后便实行惩罚性法律,直到1829年才废除。爱尔兰人在异族的严酷统治下,训练出一种私下组织起来进行反抗的才能,这使他们到美国后大显身手。
第一批爱尔兰移民于1820年代到达美国东北,他们大多是农民,没什么资金,只好停留在波士顿、纽约这样的入关城市,干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平均寿命只有40岁。1840年代,马铃薯歉收造成的饥荒饿死了爱尔兰300万人口中的100万,还活着的人携家带口大批逃往美国,他们占了这20年中美国移民总数的一大半。整个19世纪中,有400万爱尔兰人移居美国,主要分布在马萨诸塞、纽约、宾州和伊利诺伊四个州,其中五分之四居住在大都会地区,还有一些散居在他们参与修建的运河、公路和铁路沿线。美国有句老话:每根枕木下都埋葬着一个爱尔兰人。当时美国人认为他们穷困落后,不可同化。然而,经过几代人的集体努力,爱尔兰人发挥了他们的政治组织才能,利用美国的民选制度,逐渐掌握了所在地区的政权。1880年,波士顿选出第一位爱尔兰市长,随后又控制了纽约等一系列大城市的政权,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20世纪初的城市改革。在教权上,他们也同样成功,长期掌管着美国的天主教会。1960年,作为第四代移民的肯尼迪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总统。
一般来说,爱尔兰裔在政治上的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他方面的成功。他们有善于辞令的传统,却未必重视教育,很少爱尔兰裔从事经商或学术,他们的社会进步速度在欧裔中是最慢的。但他们毕竟来得早,又没有语言障碍,两三代后大多陆续进入中产阶级,目前1600万爱尔兰裔的经济状况已经略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准。
德裔目前约有2500万,人数仅次于英裔。18、19世纪当德国还处于各邦小诸侯统治时,德意志人便向北美移民。此后两个多世纪中,他们陆续来到美国,相对而言,不像有的民族那么集中。殖民时期的德裔大多由威廉·宾恩从德意志各邦招来,由于美国人发音的错误,被误称为宾夕法尼亚荷兰人。他们在边疆开荒种田,是出色的农场主和工匠。他们大多自成一体,至今仍有与世隔绝的阿密什人,过着当年的生活,拒不接受现代文明。独立时,德裔有300万,占殖民地人口的10%。
19世纪是德意志人移民最多的时期,共移民500万,集中在俄亥俄、伊利诺伊、威斯康星和密苏里四州。那些因为1848年革命失败而移民的德裔被称为1848年逃亡分子。德裔是反对奴隶制的坚定分子,他们中有30万人参加了联邦军。20世纪初,德裔加快了同化的速度。1930年代,为逃避纳粹,又有大批德国知识分子来美,成为美国科技文化领域的拔尖人物。德裔还给美国带来了啤酒、汉堡包、圣诞树等,他们在科学、医学、工业、教育、音乐等方面的成就也被广泛承认,他们的收入高出美国平均指数的11%。
犹太人自从公元70年被罗马帝国逐出故土,便开始了流落全球的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他们寄居的国度不同,但受到的歧视却大致相同。处于绝对少数的他们不得不逆来顺受,经常被隔离起来,在自己的孤岛内生活。由于他们没有拥有土地的权利,只好从事经商、放债等职业。18世纪后,他们的情况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在比较开明的西欧,犹太人开始享有政治权利。美国最早的犹太移民是从西班牙、葡萄牙迁来的赛发尔德犹太人,随之而来的是德国犹太人,称为阿什卡纳兹犹太人。美国革命时,犹太人不足三千。在东欧犹太人大批迁入前的1880年,美国犹太人口为50万,大多来自德国。他们散居在各地,当零售商和专业人员。在当年的货郎中,有些人发家成了富商大贾。
18世纪中,俄国占领了许多犹太人居住的东欧地区,对他们实行严酷的隔离管制和强迫同化,直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才逐渐宽松。但是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刺,反犹骚乱迫使大批犹太人逃离。从1880年到1920年的40年间,共有200万犹太人迁移美国,其中75%来自俄国。他们最集中的聚居地就是纽约曼哈顿的东南端。东欧犹太人世世代代被隔离,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俗,穿着特别,举止粗俗,讲的是意第绪语,脸上还留着从隔离区带来的惶恐神情。他们难以散居,集居在贫民窟里,大多一家一户地将服装拿回家加工,被称为血汗工厂。早先来到的中产阶级犹太人现在已是居民区犹太人,后来的则被称为闹市区犹太人。
然而这些犹太人在收入、教育和职业方面的上升速度比其他种族要高出一倍。犹太人由于不能务农,长期生活在城市,且有经商传统,所以在适应美国城市的商业社会方面占了优势。再加上犹太人一向受歧视,十分珍惜美国所提供的机会和自由,犹太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和慈善事业传统也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一般来说,他们比较同情弱者,在政治上先是倾向社会主义,后来倾向自由主义。此外,犹太人历来尊重知识,充分利用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公共教育。即便移民代未能提高受教育水平,第二、三代进入高等院校的比例也大大超过别的移民群。目前犹太人占美国人口的3%,在诺贝尔奖得主中却占了25%。大学教授中犹太人占10%,名牌大学中更占到30%。科学家、作家、富翁和影艺界中成功的犹太人数不胜数。
意大利人大批移居美国的时间和犹太人相仿,也在1880—1920年间,当时意大利也还没有统一。在此之前,美国约有5000意大利裔,大多来自比较富裕的北部,他们散居各地,不少是工匠小商,贩水果者尤为多。1880年,意大利移民首次超过1万,以后逐年上升,在20世纪的最初20年中共移民300万。这些移民主要来自贫困的意大利南部农业区,那里社会等级分明,农民贫穷无权。移民大多留居在东海岸大城市,有些从事食品店、餐馆的经营,更多的则依赖包工头介绍在工厂、矿井、石料场、捕鱼业里当劳工。还有一些到了加州,那里有一半人从事农业。
意大利裔视家庭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地区观念也很重,从同一地区来的人常聚居成一个小意大利。他们的互助会数量颇多,却从不合并,种族观念不如家族地区观念来得重,因此作为群体在政治上的进展不快。他们对天主教会也不如爱尔兰裔那么热中,教会势力不大,子女也很少送进教区学校学习。意大利裔重苦干,很自立,重视家族荣誉和互助,不到万不得已,不接受救济。现在,他们在收入上已经超过爱尔兰裔,政治上也开展起来了,逐渐在各方面融入美国社会。
非裔
美国黑人是北美最早的移民群之一,他们现在已经与非洲黑人大不相同。阿拉伯人在8世纪征服北非后,开始贩卖黑人为奴,送往西班牙和葡萄牙。欧洲人征服美洲后,许多人参与了在新大陆贩运黑奴这桩利润甚丰的买卖。在几个世纪中,估计有1000万黑人被强行卖到西半球,其中到达今天美国境内的有40万,18世纪是黑奴买卖的高峰期。
现在美国约有黑人3000万,约占总人口的11%。他们有三种不同的背景,一类是“自由的有色人”的后代,他们的先辈在内战前就是自由民。当首批黑奴于1619年到达弗吉尼亚时,他们的身份是契约奴,期满后有获得自由的可能,和其他殖民者没太大的区别。这批人肤色较浅,很早就适应了美国社会,接受教育比例高,成为黑人中的精英。1909年,以威·爱·伯·杜波依斯为首的这批黑人领袖创立了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开始为黑人的种族进步而奋斗。
第二类是1863年被解放的黑奴的后代,他们是黑人中的大众。1661年后,奴隶与否便以肤色区分,除了个别特殊情况,黑奴不再可能获得自由。美国革命时,黑人占人口的18%。1808年开始,美国禁止从国外进口奴隶,革命领袖们也大多主张废除奴隶制。但是从1793年轧棉机发明后,棉花种植成了南方不可抗拒的发展势头,奴隶制向西南方向转移,最后在极南部的几个州中牢牢扎下了根。在北方废除奴隶制后,奴隶制便成了南方的特殊问题。内战时,美国有50多万自由的有色人,黑奴则有500多万,他们长期被迫处于人身依附的状态,解放后一无土地二无资本三无教育,甚至连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很缺乏。重建时期结束后,他们生活艰难,受歧视,被隔离,还要面对白人私刑报复的威胁。对南方所谓的“分离而平等”的种族隔离,最高法院于1896年宣判为合法。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中,像布克·托·华盛顿这样一个奴隶出身的黑人领袖便从实际出发,号召黑人学习技能,加强训练,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种族的经济状况,而不强调意识形态,尽管他一贯主张黑人应享有平等的宪法权利。黑人大众起步晚,长期的奴隶制和种族歧视构成了他们上进的严重障碍,因而进步迟缓。
南方黑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举北上,到1920年,共有75万移居北方城市。北方第一次出现了黑人贫民窟,引起了北方社会的警惕甚至敌意。在南方,黑白两方被合法地隔离,在北方则处于实际上的隔离。从1940年到1970年代,又开始了第二次大迁徙,共有400万黑人离开南方农村来到北方城市,地理的跨度加上时间的跨度,适应过程无疑是极其艰难的。
第三类黑人来自西印度群岛,他们只占黑人总数的1%,但收入却高出黑人收入平均数的一半。他们于20世纪初来到美国,大多住在纽约。由于他们在1838年就获得解放,比美国黑人早了一代,而且那里的奴隶制与美国不同,奴隶具备独立生活的经验,后来又有了城市生活的经验,因此适应美国生活比较成功。他们中专业人员、知名人士的比例大大高于一般黑人,有不少当上了纽约的警察、法官和行政官员。
二次大战后,美国黑人的进步加快。从1954年的布朗诉教育局胜诉后取消种族隔离到1964年民权法等的通过,黑人赢得了一系列立法的和政治的胜利,包括“赞助性反歧视法”。许多黑人利用美国士兵权利法上了高等学校。1990年,11%的黑人具有大学以上的教育,是白人该比例的一半。黑人在音乐、体育、文学等方面都对美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三位美国黑人获得过诺贝尔奖,还有的当上最高法院法官、驻联合国大使、政府部长、教授等,一个新的黑人中产阶级也已出现。1994年时,南方有7000黑人在从政,国会有40个黑人议员。尽管有这些明显的进步,黑人的总体水平还是落后于美国其他族裔,表现在失业率高,就业率低,依靠福利的比例高,平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入的62%。美国的种族矛盾主要围绕着黑人展开,非裔要完全融入美国社会还有待时日。
亚裔
目前美国有亚裔700多万,约占总人口的3%。亚裔主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和越南。最早成群来的亚裔是华人,被1840年代加州的淘金热吸引而来,从那时到实行《排华法案》的1882年,大约一共有37万华人到达美国。其中五分之一留在夏威夷,其余在以加州为主的西海岸。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向外移民,从1880年代至1908年《君子协定》,移民约40万。日本人到美国比中国人晚了将近一代,他们中有三分之一留在夏威夷,三分之一留在加州。20世纪最初30年中,韩国、印度、菲律宾开始向美国移民,菲律宾移民数量最多,约有18万,其他移民不过1万。1924年移民法颁布后,亚洲移民被禁止,直到二次大战才开禁,此后有大批难民涌入。1965年移民法实行后,亚洲移民数目激增。越战后又涌入以越南人为主的东南亚移民。现在亚洲移民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
二战前来美的华人大多来自广东台山,绝大部分为男性,他们留着长辫子,主要当农场劳工,还有1万多人参与了铺设太平洋中央铁路的路轨。由于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华人只能集居在一起,后来就形成了唐人街。华人中男女比例长期失调,在华人移民高潮的1890年男女比例为27比1,到1930年仍为4比1,唐人街的娼妓、鸦片和赌博众所周知。由于华人吃苦耐劳而所求甚少,遭到白人劳工敌视,美国工会带头反对华人。《排华法案》后,华人劳工被禁止入境,华人被禁止归化为美国公民,禁止上法庭作证反对白人,禁止与白人女子通婚。1913年的《外籍人土地法》又规定,不能申请成为公民的人不准在加州拥有土地,这样华人难以务农,开洗衣店和餐馆便成了他们的传统行业。华人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便自行组织起来,成立华人总会,自筹资金,发展经济,并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第一代华人中不少返回了中国,也有的因为缺乏路资,被困在了美国,他们很不容易地坚持下来,并供子女上学。华人回避政治,默默工作学习,经济地位慢慢上升,受教育程度也随之提高,成功的华人陆续搬出了唐人街。
二战后来的华人大多来自香港和台湾,在1960年代中,由每年24万上升到44万。他们来自中国各个不同的地区,说的不再是广东话,而是国语。他们的背景也不同,大多有城市生活的经验,教育程度也高得多。在唐人街,他们显然不像老华侨那么循规蹈矩。现在,华裔作为整体,家庭平均收入已经高于美国的平均数12%,华裔受的教育多,有四分之一的就业华人是科学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但唐人街在各种指数上则普遍落后。
日裔在美国的经历与华裔颇为相似,1909年《君子协定》禁止日本输出劳工后,又有1921年的女士协定,禁止日本妇女入境。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在1942年3月至11月,有10万多日裔被关在加州至阿肯色州一带荒漠里的拘留营中,其中一半以上是在美国生长的公民。1944年,最高法院宣布此项拘留为违宪。二战中有30万日裔参战,表现勇敢,忠于美国。日裔一贯以勤奋创业、苦干节俭闻名,早期日裔多为农业工人和园丁,现在日裔已经融入美国社会,不存在清一色的日裔聚居区,在夏威夷日裔是最大的族裔。日裔家庭的平均收入超过美国平均数的32%,第三代日裔中有近90%的人上大学,从事专业性职业。
由于亚裔普遍的高收入、高教育、高就业率、低犯罪率和低福利享受率,美国媒介在1960年代开始将亚裔称为模范少数族裔。当然在亚裔中,状况也很不平衡,亚裔的人均收入仍然低于白人,但他们仍以进步快速令人瞩目。
拉美裔
美国目前有拉美裔2200万,约占总人口的9%,是第二大少数族裔。他们来自加勒比海和中南美,大多说西班牙语,宗教以天主教为主。拉美裔中墨西哥裔为最多,占60%,主要分布在西南各州。波多黎哥裔占12%,大多住在纽约。古巴裔占5%,集中在佛罗里达,还有少量来自其他拉美国家。除巴西等个别例外,这些国家都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西班牙殖民者基本上为男性,由此产生西班牙人、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混血的拉美人。拉美裔美国人中有西班牙人,但大多是混血。
美籍墨西哥人有500万之多,另有非法墨西哥移民200多万,其中有400万生活在美国西南五个州,一半在加州。最早的美国墨西哥人是随着美国对墨西哥土地的兼并而成为美国人的。拿破仑战争后,西班牙王朝瓦解,墨西哥获得独立,于1821年建国。1845年,移居墨西哥的美国人策划了得克萨斯的兼并。1849年墨西哥被美国战败后,几乎三分之一的国土被迫割让给美国,这些土地后来成为美国的六个州和另外四个州的部分。对此,墨西哥人和政府都还记忆犹新。19世纪中期,有一批墨西哥人来参加西部淘金。世纪末,又有来修铁路的,还有许多是季节农工。
从20世纪开始,有过三次墨西哥人移民潮。第一次是世纪初的30年,当时墨西哥革命后引发内乱,十分之一的墨西哥人迁移到美国,集中在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州四地,大萧条结束了这次移民潮,成千上万的移民被强迫遣返,其中不少有美国国籍。二战开始后,由于劳力紧张,美国和墨西哥签订“临时劳工”计划,从墨西哥引进合同工。大批墨西哥人加入军队,进入军工生产,一些人战后受惠于士兵法案而受到高等教育,接近了主流文化。此计划于1964年正式结束,期间有400万未获得公民身份的墨西哥人被陆续遣返回国。第三次移民潮从6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60年代中就有44万墨西哥人合法移民美国,从此在数量上稳居移民榜首。同时,由于墨西哥和美国的工资差别悬殊,美墨之间又有两千英里长的边境线,每年总有10多万墨西哥非法移民入境,其中有几万被遣返。因为最大的惩罚也不过是遣送回国,非法移民对此毫不在意。
波多黎哥是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的一个热带岛屿,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人口330多万,距离美国最近的本土佛罗里达也有一千多英里。波多黎哥被西班牙统治了400年,1897年才获得自治权,但第二年美西战争后便归入美国版图,1917年后波多黎哥人成为美国公民。二战后,波多黎哥人获权自选总督和制定宪法。1967年举行的公民投票表明,大多数波多黎哥人赞成继续以免税的联邦地位留在美国而不独立。波多黎哥人迁居美国本土也是二战后的事,由于机票降价,每年有150多万人来往于岛屿和本土之间,1970年时居住在本土的波多黎哥人有150万,相当于岛上的一半。他们绝大部分生活在纽约。
拉美裔的家庭平均收入约为美国平均数的76%,墨西哥裔略高于波多黎哥人。拉美裔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事的职业多为非熟练和半熟练工种。他们的家庭人口比一般美国家庭多,就业的妇女相应较少,这也是他们的家庭收入少的原因之一,享受福利的则较多。拉美裔大多不问政治,若投票就支持民主党。1960年代后,他们的族裔意识增强,开始组织工会,涌现出本族的政治人物。但总的来说,他们的政治影响还与他们的人口不成比例,只是在实行双语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第二代拉美裔进步较大,通婚率提高,正处于逐渐适应美国文化的过程中。
从“大熔炉”到多元化
美国的民族史即移民史,世界各民族的移民在不同的时期来到美国,最后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美国人。从故土连根拔起的移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要重新生根,是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而新旧移民之间也会有一个相处和适应的问题。如此众多的民族的大融合在人类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
美国独立后,国民的民族意识大为增强。原先各自为阵的殖民地有了一个统一的政府,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体化的感觉强化了盎格鲁—撒克逊的主流文化地位。美国在立国伊始,便坚持统一民族的政策,除印第安人外,不许任何民族分地区自治,建立单独的民族区域,任何民族的人都只能作为公民享受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其实即使对印第安人,政策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由于早期移民在种族、语言、文化、价值观等各方面和美国主流相距不大,同化并不是太严重的问题,尽管种族主义的排外情绪和表现始终存在。
强调民族融合的思想曾经长期以“大熔炉”作为形象的比喻。这个词很早便有人用来说明美国人民,但1909年伊斯雷尔·赞格威尔创作的一部颂扬美国民族大融合的同名剧使“大熔炉”一词家喻户晓。赞格威尔的意思是各民族的移民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冶炼成一个崭新的民族,这结果不是合并,而是合成的产物。然而,随着东南欧移民的大量涌入,尤其是一次大战煽起的排外思潮,大熔炉的意思变得狭隘起来,成为各民族移民向盎格鲁—撒克逊的归化。威尔逊总统批评那些以自己个别民族来思考的人还未成为真正的美国人。在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策划的一次毕业典礼上,一个巨大的木锅被放在舞台中央,身着各色民族服装的学生唱着各国民歌,走进大锅内,老师站在边上用大勺搅拌,最后门开了,学生一律穿着美国服装,唱着《星条旗》国歌走出来。移民被彻底同化了,完全放弃自己的民族性,接受单一的美国文化。种族主义排外思潮的进一步发展便导致了美国20年代大规模限制移民的政策。
二次大战后,种族主义成为众矢之的,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主义受到猛烈抨击,到民权运动高涨的60年代终于被彻底摒弃。美国人对自己民族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少数民族正在争取更为平等的地位,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被重新评价,他们的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宏扬。一种观点,一个事件是否包含种族主义因素成了现今“政治正确”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多元,文化的多元,保持自己种族的语言、宗教、学校、习俗等成了理想的状态和追求的目标。昔日那种放弃传统、合而为一的“大熔炉”形象已经被“百衲衣”等强调多元共存的新比喻所取代,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考虑到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种族战争和各民族内部至今存在的争斗,移民在美国的融合基本上可算成功了。目前,各种族间的不平衡状况仍然显而易见,某些少数民族的处境还普遍达不到美国的平均水平,但不可否认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各种族内部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实际情况是,美国所有的种族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了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体制的轨道,他们一旦适应成功,便以个人的身份立足社会,离开聚居区,消失在普通美国人中。人与人的差别从来不能以种族一言以蔽之,哪个同种族的国家内部不存在地区间、阶级间和个人间的明显区别呢?更何况美国各族裔间的通婚已经越来越普遍,族裔的界线本身也在模糊淡化。有意思的是,往往正是那些已经美国化、甚至连母语也不会说的第三代移民,寻根怀旧的情绪最为强烈。也许正因为他们不必像父辈那样遭受歧视、急于同化,也没有父辈所感到的母国与美国的对比,反倒觉得更多缺憾了。对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来说,没有一体便不成其为国家,不允许多元也不符合实际,同化只能是自然和自愿的,一体多元也许是美国人至今达成的最好共识和努力方向。
6 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