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古往今来的真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储备知识。
匡衡是西汉时期的重要人物,他《诗经》讲得最好,因此成为汉元帝看重的人。凭着这种学识,匡衡从一介草民成长为一代名臣,而且后来做到西汉王朝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在这位风光无限的权臣身上,谁也没有办法想象当年他是怎样的贫穷与困顿,更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利用自己的顽强,掌握了足以让皇帝都为之惊叹的学识。
在东海郡承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户普通的农民人家,这里就是匡衡的家。他们家像所有的农户一样贫穷。所以匡衡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读书这种高雅事儿与他无缘。可是匡衡却很不服输,他认为读书是人人平等的,只要学就可以会。特别是后来他跟一个人学了很多字,开启了匡衡识字的大门,他对看书上了瘾。
可是生活却很现实,并不是你想要读书,家里就会让你去读书的,艰难的生计只能让匡衡的读书成为一个梦。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每天下地给人家打短工,晚上休息的时候就找一本书来看,在那段时间里,匡衡所看的书是没有一定范围的,可以说什么书都看。
这让他产生了求知若渴的心态,一天不吃饭他能忍受,可一天不读书就成了不能忍受的事。晚上读书就要用到灯光,他家那么穷,哪里有钱买蜡烛呢?他苦思冥想,便在自己家的墙上凿了一个小洞,这样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个小洞里透过来,他借着小洞口透出来的微弱光线看书。这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凿壁偷光”的故事。
随着所学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匡衡开始对书本有了越来越多的渴望。有一天,他听说村里的富翁文不识家藏了好多书,就想去文不识家借书来看。但他很清楚这不可能成功,所以他就想了另外一个办法——给文不识打工。
他很顺利地成了文不识家的短工,每天干活的时候,匡衡都特别卖力,干的比别人都多,文不识很高兴,也很喜欢他。到了结工钱的日子,文不识便把匡衡叫来,想把工钱付给他,还对他表示感谢。(www.xing528.com)
可是匡衡却拒绝了,说自己不要工钱。文不识非常不理解:这样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打工不就是为了挣钱吗?他连忙问其原因,匡衡说:“我知道主人家有很多藏书,希望你能把家里的书给我读。”
文不识看着这个有志少年,深深地被感动了,于是答应让匡衡每天在他家里看书。从此,匡衡尽情地畅游于书海之中。
后来,匡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问也与日俱增,并且拜了当时的一个学识很高的人为师,专门学习《诗经》。很快,他的《诗经》造诣超过了绝大多数人。
由于匡衡在诗经方面的学问渊博,他慢慢被太子所知。等太子成了皇上之后,就提拔他做郎中,遇到什么事还会问一下他的意见。匡衡将自己的见解滔滔不绝地讲给皇上听,这让皇上非常受益。很快,匡衡便由郎中被提升为博士,然后又升为光禄大夫,之后直接到宫中教太子读书去了,最终坐上了西汉王朝丞相的位置。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古往今来的真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储备知识。我们可以不求大富大贵,但这并不代表可以没有知识。因为知识可以让我们活出不同的人生,也可以让我们看到更远的风景。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