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社长上任,陈早春告诉我全社会议人员范围

新社长上任,陈早春告诉我全社会议人员范围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者在车上,桂副署长一再提醒我,在会上,新社长还要做一个表态,可以谦虚一点。老社长兼总编辑、党委书记陈早春与我原先认得,与我握手自然是和善地微笑点头。陈早春老社长告诉我,全社200多人,有资格出席会议的是各部门负责人和副编审以上专业人员。

新社长上任,陈早春告诉我全社会议人员范围

1999年3月24日下午,桂晓风副署长让我跟他同车前往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是桂副署长的精心安排,表示我是新闻出版署派去的,他将代表署党组前去宣布任命决定并将发表重要讲话。在车上,桂副署长再次跟我说到我的任命拖了一些时间,主要原因是两条:一是按规定,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任职,新闻出版署必须事先报中共中央宣传部,经审批才能正式任命,完成这些程序需要时间,何况这中间还有全国“两会”,许多工作只好停下来;二是一个新社长派去这样的大社名社,需要有更多的沟通,要避免发生抵触和冲突。我说完全理解。我心里想的是反正都已经等待了一百多天,反正马上就要正式上任了,也就不去计较为什么延宕如此之久了。

作 者

在车上,桂副署长一再提醒我,在会上,新社长还要做一个表态,可以谦虚一点。我表示没有问题。也许领导看出我有点儿踌躇满志的样子,接着就叮嘱我不要讲太多,要言简意赅;更多的话可以留待以后慢慢说,来日方长,现在说多不一定有利。

我说没有准备稿子,做一个即席表态就是了,领导似乎这才有所放心。

在桂副署长的主持下,我和人文社的领导们在出版社前楼小会议室里先有一个会见。所有社领导的年纪都比我大,作为新人,我自然客气礼貌有加。署人事司李敉力司长,一位温婉的老大姐,按排序把社领导一一介绍给我,我就一一上前热情握手问好。老社长兼总编辑、党委书记陈早春与我原先认得,与我握手自然是和善地微笑点头。副总编辑李文兵握手时脸上微微有些红晕,将欲言而嗫嚅。我听出他是两广人的口音,地域相近自然觉得亲切。副社长林敬是上海口音,长相清秀,握手时不卑不亢,给我留下精明干练的印象。副总编辑任吉生女士是我久闻大名的外国文学专家,握手时她努力表现出十分欣然甚至是快乐的意思。副总编辑高贤均则十分高兴地跟我握手。贤均从来笑容灿烂。作家陈忠实则用“笑起来很迷人”来形容初见贤均的印象,比我的感觉好得多。我和贤均当着大家的面也不掩饰彼此的稔熟与尊重。他最为力主我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1978级的高才生,是我的学长,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在我之上,可自从1996年起我们有过几次见面,每一次他都鼓动我来接任社长,而且完全是无条件地支持,让我有“既见君子”的感觉。

朝内166号正门楼梯

还有一位副总编辑何启治却不在场,他是建议我到人文社任职的最力者。说起何老师,我们的关系就要稍微复杂一些。早在1984年,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为学员聘请了一批导师,其中就有何启治老师,我就分配在他的门下。这么些年,我的创作和编辑工作都得到过何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他是一位为人坦诚的编辑家,对我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先是认真力荐,后来是公开支持,在我这件事情上也就不免遭人嫉恨。令人无奈的是,何老师毕竟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上级决定在我上任的同时,他就不再担任社领导并办理退休,故而在社领导会见时见不到他。我不免怅然若失。还有从社里提任的一位副总编辑、原古典文学编辑室主任管士光,因为还没有正式宣布,所以在小会议室里也没有见上,给我留下一点悬念。

在随后举行的大会上,我见到了何启治和管士光,他们都相继发表了很好的表态性发言。

大会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大。首先是会场不大,看得出来是几间房间打通而成,中间还留着四根承重的柱子,颇为影响观瞻。四墙刷着白色石灰水磨石的地面,会场上摆放的是一张张红色的不锈钢折叠椅,颇为素朴,但也让人觉得曾经阔过。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如此格局的出版社不会太多。何况,当人们捧读从这里生产出去的《莎士比亚文集》、《鲁迅全集》、“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青春之歌》这些名著之后,再来看看这些素朴无华的建筑,心里会有敬意油然而生。

参加会议的人员早已坐好,大概有五六十人。陈早春老社长告诉我,全社200多人,有资格出席会议的是各部门负责人和副编审以上专业人员。我坐在主席台上,看到何启治老师坐在会场第一排,很想过去跟老师握个手,可是台上台下人已然坐定,一片肃然,我作为新来的社长,不能太自行其是,只好跟老师点头示好。

举目朝台下望去,实在认不出几张熟悉的面孔。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著名编辑家刘茵老师我认得,她坐在第一排边上。《当代》杂志的常振家、周昌义我也认得,《当代》发表过我的小说,我在漓江出版社也出版过周昌义的小说。还有就是发行部主任刘国辉,我们已经有过交流。他私底下对我说,你要不来我就准备辞职了。在会议大多数时间他是微微低着他过早谢顶的脑袋。他旁边却是一位黑发浓密的30来岁年轻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猜测大概就是久闻大名的策划室主任张福海,此前桂晓风副署长跟我认真提起过他,很有赏识之意。刘国辉和张福海后来成为我在人文社经营上的主要助手,说是左膀右臂也不为过,这是后话。

其余就认不得几位了。

完全不用着急。不出半年,全社200多号人全都认得的。

会议由老社长陈早春主持。老人家一口浓重的湘音,让我略略有点儿吃惊。原先跟他有过一点交谈,知道他是湖南隆回人氏,口音比较重,不曾想大会上讲话老人家的口音更其重。我这个湖南省的近邻非要仔细辨认才能基本听得懂。我说话也有点儿广西口音,一直打算到了北京要认真改一改,有了老社长的口音在前,心想自己说话太字正腔圆反而不好意思。特别是会后出版社内部竟然有一个小小的笑话,说是“终于来了一个说话听得懂的社长”,把我吓了一跳,心想别整来整去这个新社长整成个播音主持人了,于是此后我说话时反而有意识地放弃一点京味,故意流露一点南方口音,以至于十多年过去,至今说话还会被人一下就听出来“广东、广西那边的口音”;更有甚者,“台湾口音”,让我哭笑不得。

按会议议程,老社长介绍与会领导,念到我的名字,很是亲切又有点幽默地对大家说,喏,这就是聂震宁啦!一听就听出其中的潜台词:传说了这么久的聂震宁,今天终于来了。他的话音一落,会场上立刻响起掌声。我看到坐在第一排边上的刘茵老师,她是资深编辑,而且是获得过全国奖的报告文学作家,当老社长开始介绍我时,她就已经把两只手掌抬起来准备鼓掌,接着是很热情地鼓掌。这一幕让我感动,记忆至今。(www.xing528.com)

掌声还不错,似乎说明许多同事是接受的。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接受的是现实。

老社长陈早春是一位学者,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院(那时我刚念完初中一年级)。他对鲁迅和冯雪峰的关系有很深的研究,对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编辑工作卓有贡献,还著有《冯雪峰》和《冯雪峰评传》等专著。做了15年的老社长,他主持会议自然是轻松的,指着我对大家幽了一默。他说:“看,像不像一个举重运动员!”我确实一直都很喜欢体育运动,说我像运动员我喜欢,不过,在编辑出版人面前说我像运动员而且是举重的,我稍稍感到有点儿意外。那时我的体重只是现在的80%,虽然显得比较壮实,可是穿着藏青色的西服,显得肩宽胸凸,却不像现在这么臃肿。老社长的幽默恰如其分,可是,似乎不太恰如其“氛”,那天的氛围好像不太轻松——据我所知,我在桂林徘徊100多天里,这里却也因为新社长的传闻紧张了100多天——果然,会场上没有什么反应,预期中应有的一点笑声也没有。倒是我自己微微一笑,对老社长的幽默表示心领神会,认为有趣。

大会议程安排自然先是李敉力司长宣读上级人事任命决定:聂震宁任社长、党委书记;陈早春任总编辑;管士光任副总编辑;何启治不再担任副总编辑,办理退休手续;其他社领导原有职务不变。接着署领导发表重要讲话。桂晓风副署长自然要对我做一番实事求是而偏于褒扬的介绍,对“以聂震宁同志为社长的社领导班子”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对人文社今后的改革发展提出希望。晓风同志是复旦大学中文系1960年代高才生,说话逻辑性强、连贯性好,用“滔滔不绝”来形容他的演讲再恰如其分不过了。而且他还善于引经据典,记得那天在讲话中他引用了“给我一个理想的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经典说法,用来鼓励人民文学出版社全体同人要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署领导讲话之后就轮到我表态了。我谨记桂副署长“要言简意赅”的教诲,事实上我正是打算言简意赅的。我记得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所写的:“一个人想求精神上的伟大,必须多感受,多控制,说话要简洁,思想要含蓄,绝对不铺张……”不过,作为一名新社长,必须谈到的都要谈到才行,有人曾提醒我,该说的你要说,否则别人会抓住某一点你没有说而告你的刁状。譬如赞美人文社我要说,这里是一座文学殿堂,我为能进入这座殿堂和大家一起来从事文学出版事业感到无上荣光;譬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我要说,同时还要说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人文社经济效益不好尽人皆知,员工们都在渴求改善收入状况;譬如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我要说,尊重人才、尊重专家、依靠全体员工我要说,加强团结、再创辉煌我要说,坚持在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正确领导下我更要说,如此等等,该说的都说到了。可是,后来去问社里当时在场的同事,他们基本上都记不得我说过这些要点。不过,不少同事却记得我当时说的一段话,而且还有点儿津津乐道。会议没有讲稿和录音,那段话我是记得的,我这么说的:

对于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来工作,有欢迎的也有不欢迎的,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

说到这里,我稍微有一点停顿。我知道,按照领导干部任职大会的表态发言模本,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内容,可是,我是在最具文学出版专业水准的单位讲话,如果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实在话,岂不让刚见面的同事们过于失望?果然,这时候会场上顿时一片肃穆。这是我要的效果。我眼睛余光瞥见李敉力司长略有点不安地扫了桂副署长一眼,桂副署长不动声色在听。我接着往下说: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与大家素昧平生,素无恩怨,我相信,无论欢迎支持与否,都不是冲着我个人而来的,我想大家都是为出版社前途事业着想。为此,我来了以后,请谁都不要告诉我谁欢迎谁不欢迎,谁支持谁不支持。谁要告诉我,我会不高兴的。我不想知道这些情况,因为这些情况没有任何意义。不过,现在既然我来了,请大家务必支持我的工作,支持我和社务会的工作,执行社务会的决议,这一点也是不能含糊的,因为我和社务会同志在为出版社改革发展尽职尽责。什么时候我不为出版社尽职尽责了,甚至损害出版社的利益了,大家尽可以反对我!

说到这里,台上台下都稍稍有了一些动静。台下有的同事互相用目光交流,表示会意和赞许。这更是我要的效果!我身旁的桂副署长身子微微动了动,好像要表达什么,从他的肢体语言里可以读出领导的意思:小聂,说得不错嘛,有意思!——果然,会后他跟大作家李国文老师就是这么赞扬我的,李国文老师很快就把这话转达给我。

见好就收,剩下要讲的就是一些新官上任的过年话了。

就此打住。掌声热烈。

新官上任无须烧火,掌声再一次说明绝大多数同事开始用心接纳我了。

其实,在我们这个国度,一个领导人,无论官大官小,要想大家接纳你并不难,第一,你的来路要正,行事要端;第二,就是不要动不动就摆出一副整人的样子,这就差不多了。善良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同事们啊,大家安于清贫用心做书已属不易,我凭什么还要整治你们呢?放心吧,我的主意已定,“抚民以静”!“抚民以静”!大家准备安静地做出更多好书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