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思对联的趣事和艺术价值

反思对联的趣事和艺术价值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联是反映社会情状和绚丽人生的特殊文学形式,古往今来,奇文佳句绵绵不断,名人轶事妙趣横生。然后,叫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年关,贪官在家门自贴一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说罢,叫学生对下联,对好即可免罚。这副对联,不仅工整、精巧、风趣,且充满艺术辩证法,它是梅兰芳几十年来艺术生涯的精辟总结。这句戏曲谚语与上述的对联异曲同工。名士在成都一住半年,却始终对不出下联。

反思对联的趣事和艺术价值

对联是反映社会情状和绚丽人生的特殊文学形式,古往今来,奇文佳句绵绵不断,名人轶事妙趣横生。

东晋时,年节将至,大书法家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料儿子刚贴在门口,就让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谁想贴出不久,又被酷爱他手迹的人“盗走”。眼看要过节了,家人很是焦急。王羲之略一沉思,笑着又写一联。然后,叫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下子没人“盗”了。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两个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四邻见了,连连称妙。

传说有个贪官为害乡里,百姓极为憎恨。年关,贪官在家门自贴一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个聪明的人悄悄在上下联各添一句,则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清末,有一卖药发家的商人捐了个官,在家办喜宴时,他穿上天青褂五品官服,十分得意。两个秀才以作联为由对他戏弄,一人曰:“五品天青褂。”另一人大声应和:“六味地黄丸。”场内知情人听了,无不哈哈大笑。

鲁迅小时在三味书屋读书,每晚要作对子。一次,老师写上联:“独角兽。”当时,学生们对了“两头蛇”,“百足虫”,“九头鸟”等。秦镜吾老先生均不满意。鲁迅对了个“比目鱼”,老先生拍案叫绝,他说:“独,不是数目字,但含有‘单’的意味;比,也不是数目字,却合有‘双’的内蕴。两相对合,天衣无缝。”(www.xing528.com)

郭沫若读私塾时,后院有一桃树。一天老师外出,郭沫若与同学们翻墙偷桃吃,惹恼了老师。一再追查,无人承认。于是,出了句责骂学生的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说罢,叫学生对下联,对好即可免罚。郭沫若旋即对出:“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老师听了转怒为喜,从此更加器重他。

我国四大名旦之魁梅兰芳先生非常喜欢这样一副对联:“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像谁,谁就像谁。”这副对联,不仅工整、精巧、风趣,且充满艺术辩证法,它是梅兰芳几十年来艺术生涯的精辟总结。“不像不成戏,真像不成艺。悟得情和理,是戏又是艺。”这句戏曲谚语与上述的对联异曲同工。

江南某个名士游览成都望江楼薛涛故居时,写了一副上联:“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名士在成都一住半年,却始终对不出下联。百余年来,游客成千上万,但无一能对。1964年在望江楼举办的“工农兵赛诗大会”上。一青年工人对了下联:“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表达了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概。若不拘平仄,确属难得。

历代有关对联的奇闻轶事、华景绝句,现已被牛宏泰先生精心编著成《名人对联故事大观》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