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克里米亚宣布独立,西方国家随后决定开始对俄进行经济制裁,乌克兰危机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虽然在2015年2月达成的明斯克协议显露了各方合作的曙光,但直到目前为止,全面停火一直未能实现。来自欧盟的经济制裁确实使俄罗斯经济急剧下滑,但其所起的作用至多是确保俄罗斯不断地回到谈判桌前,并未使之作出任何实质性让步。此外,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经济制裁是一把双刃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乌克兰危机久久悬而未决,伤害了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包括看似立场坚定的德国。2014年10月14日,德国经济部发表该年度秋季经济预测报告,大幅下调了2014年和2015年德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由春季预测的1.8%和2.0%分别下调至1.2%和1.3%,下调幅度分别达到0.6%和0.7%个百分点[57]。
尽管德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源于多种因素,但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发酵、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互相制裁效应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默克尔提出以上“折中方案”的原因所在:为了督促乌克兰问题的尽早解决,欧洲制裁不能停止,但与此同时,过于严厉的制裁同样也会伤害到德国自身。
至此,乌克兰危机已不单纯是一次地缘政治危机,随着欧美与俄罗斯互相制裁措施的出台、欧盟对乌克兰经济援助的增强、西方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取得外交胜利的倾向,致使乌克兰事件对德国经济界也造成不小影响。其中,德国在危机相关地域贸易环境、德国与俄罗斯外贸发展以及德国投资和景气预期遭到较大冲击。
(二)德国精英和民众中依然倾向与俄罗斯继续发展合作
1.德国政界的不同声音和同一结论
在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德国政界针对俄罗斯的批判声音处处可闻。乌克兰事件后,默克尔曾称普京在克里米亚的做法是“历史的倒退”,称他是“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人”[58]。在2013年11月18日所作的政府报告中,她明确指出,乌克兰有权自己决定同欧盟的关系,第三方无权干预。她还强调,欧盟东部伙伴国及其与欧盟双边关系发展并非针对俄罗斯。欧盟东部伙伴国的经济现代化,俄罗斯也会从中受益。她甚至将普京的做法称为“冷战时期的思维”,认为“面向欧洲”并不意味着“放弃俄罗斯”[59]。在2014年3月13日的政府发言中,她措辞严厉,认为俄罗斯的行为是“强权政治”,是“将一己的地缘利益置于理解和合作之上”,这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行为模式”,如果俄罗斯继续一意孤行,“迟早会伤害到自身”[60]。而时任德国国防部长的基民盟党人冯德莱恩则在2014年6月10日接受《明镜周刊》的采访中指出,“现阶段的俄罗斯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伙伴,因为伙伴必须遵守同样的原则。而普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我们的信任”[61]。德国总统高克则拒绝参加2014年2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冬奥会,因为普京重新上任后通过了一系列“排除异己”“罔顾法制”的政策[62]。
相对而言,来自社民党的政治家们则显然对俄罗斯抱有更大宽容。在2014年1月31日至2月1日召开的第5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施泰因迈尔(社民党)在他的讲话中指出,“美俄欧在国际安全事务上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俄罗斯的欧洲安全是不可想象的。”[63]此外,俄罗斯的战略地位对德国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
虽然德国政界有不一样的声音,右翼的联盟党更加强调对俄罗斯提高警惕,不应抱有不切实际的美好关系幻想,但他们也同时不愿意把跟俄罗斯的关系彻底搞僵。即使在目前的乌克兰危机环境下,默克尔也一再重申“武力解决是不被接受的”,“应努力通过外交途径使俄罗斯重回谈判桌”,在上述冯德莱恩的采访中,在说明俄罗斯现在已经“不是伙伴”的同时,她也补充道,“但俄罗斯也不能成为我们的敌人”[64]。
2.民众的声音
在乌克兰危机发生以后,德国民众对俄罗斯的印象有较大的恶化。在2014年3月7日,由Deutschlandtrend发起的一项调查中,只有15%的德国人认为俄罗斯是“值得信任的伙伴”(美国得票为38%,低于平均水平)[65]。在时代在线网站(ZeitOnline)于2014年4月16日所做的另外一项调查中,55%的德国人认为俄罗斯是“危险的”,76%的人认为德俄关系“被损害了”,只有10%的人依然将俄罗斯当作“值得信赖的伙伴”。
此外,在同一个调查中,只有32%的德国人认为德俄关系依然重要,绝大部分人认为俄罗斯“腐败”“罔顾人权和言论自由”“社会差距过大”“法制化程度不够”。与此同时,同样是绝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德国人承认俄罗斯的政治影响力,认为其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民族自豪感”“国土资源丰富”“体育方面非常出色”“国家风光优美”[66]。
但单独针对克里米亚事件,德国民众显示了与政府不同的倾向。在t—online针对克里米亚事件所做的一项在线调查中,仅有26.1%(6087票)的德国人选择了“克里米亚事件代表了俄罗斯对乌克兰主权的侵犯,不可容忍”的这一选项,70.8%(16502票)的德国人则选择了“我对此没有意见,克里米亚本来就属于俄罗斯”[67]。在另一项针对乌克兰事件的最终前景预测的网络调查中,则只有18%的人认为乌克兰会最终加入欧盟,俄罗斯以失败收场,30%的人认为克里米亚将成为“独立”国家,俄罗斯会接着向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提出领土要求,42%的人则认为事实上的分裂不会出现,但俄罗斯会继续扰乱乌克兰东南部环境,以阻挠乌克兰加入欧盟。此外,70%的人认为乌克兰不应因为克里米亚事件就断绝与俄罗斯的关系,只有27%的认为乌克兰应当这样做[68]。
此外,民众对于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在乌克兰事件中的作为也持不同看法。根据《每日镜报》(Tagesspiel)于2014年3月6日所做的在线调查(见图6.1),可以看到,78%的德国民众认为西方对俄罗斯的批评是虚伪的,俄罗斯只不过在捍卫自己合法的利益。
图6.1 《每日镜报》的在线调查结果
2014年7月17日,马来西亚客机MH17坠毁事件之后,德国民众的天平有所倾斜。根据《明镜周刊》于7月27日发布的最新在线问卷结果来看,支持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制裁的比例达到了52%,即使大众普遍认为这“会对德国的工作岗位造成不利影响”。但在同一份问卷调查中,支持德国政府“单独进行制裁行动”的德国人只有40%,54%的德国人持反对态度[69]。
综上所述,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德国人民对俄罗斯的印象呈下降趋势。但展现出比政府更多的对俄罗斯行为的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德国中左翼媒体和政党的宣传,另一方面也出于人民不愿蹚这摊浑水的意愿。在目前欧债危机压力尚未过去、国内经济改革争议不断的情况下,对于乌克兰事件,人民更希望政府少插手干预他国事务,多解决民生问题。
3.学界的分析
德国学者对德俄关系和俄罗斯的地位问题观点纷纭,难以简单判断其整体倾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分析俄罗斯的时候,德国学者与德国政界不同的是:不喊政治口号,更加冷静而务实。虽然研究切入点不同,但德国学者的俄罗斯形象分析大多基于对德国的俄罗斯政策的出谋划策,在此前提之下,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俄罗斯对德国的重要程度、俄罗斯政治外交实质分析、德国的“俄罗斯政策”应如何相应调整。(www.xing528.com)
①俄罗斯战略地位:重要的地缘政治合作者和全球秩序构建“挑战者”
就俄罗斯对德国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问题,较为权威的界定应属2013年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和德国美国马歇尔基金会(GMF)发布的题为《新力量、新责任——德国在变革中的世界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要素》的文件。在该文件中,50多位德国外交领域的精英将德国外交战略关系按照“重要程度”和“分歧程度”两个标准将世界重要国家分别定义为德国“共同奋斗的伙伴”、“挑战者”及“秩序扰乱者”三个类别(见图6.2)。俄罗斯则处于“挑战者”类别之中。文件对此给出的定义是:“德国与这个类别的大部分国家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纯粹经济领域的合作程度,其中一部分国家与德国在构建一个和平自由的世界秩序上拥有共同的利益导向”[70]。
图6.2 德国外交领域专家根据德国外交关系对世界重要国家的分类
这种表述大致符合德国学界对于俄罗斯地位界定的主流观点: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力量的一极,同时也是欧盟东部最重要的邻居。德俄经济上合作态势良好,政治上应各取所需,求同存异。在构建世界格局时,德国需要俄罗斯的帮助,但俄罗斯与德国并不是“共同奋斗者”,虽然德俄之间存在共同利益,但由于价值观差异甚大,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竞争者”和“挑战者”。
但俄罗斯与图中其他“挑战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它还是欧盟的重要邻国。同样是在上述文件中,德国外交学者们认为,“对于欧盟的邻国,无论是在东部还是在南部,其内部发展比起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说与德国的利益更为息息相关。因此,德国必须为这些邻国在稳定、民主、法治国家以及市场经济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71]
②俄罗斯政治外交:“专制”的“伪民主”国家和重归“大国”的倾向
虽然德国学者从不同方面论证了俄罗斯在德国外交上的重要程度,但对俄罗斯的国内状况却并不看好,也因此认为,德俄关系中的“战略”二字并未落到实处。海因里希·福格尔(Heinrich Vogel)认为,只要德俄关系中一直存在“求同存异”的倾向,而非就实质冲突展开对话,其“战略”伙伴关系就是存疑的[72]。他同时认为,俄罗斯在政治上并未像德国政府所期待的那样,在“缓慢但却坚定地推进民主改革步伐”,而是在采取拖延战术,其转型只有俄罗斯自己努力才能做到,但俄“政治精英”深受苏联时期影响,现在的俄罗斯实际上就是一个腐败的专制国家,所谓的“民主”只是幌子。经济上,虽然俄加入了WTO,但贸易壁垒比比皆是,国际关系上它所做的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重回大国地位,例如在联合国和地区参与危机管理时,俄的重点是保护自己的专制统治。它的目标非常明确:杜绝国际上对自己的制裁,保持与军火老顾客如叙利亚阿萨德的来往,在与西方国家共同进行危机管理时掌握先机。因此,德国不该被“经济上的蝇头小利”所迷惑,应切实敦促俄罗斯开展法治国家和民主化改革,甚至“做好与俄罗斯发生冲突”的准备[73]。
对于普京,德国学者们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是“专制”(Diktatur)。首先,普京的重新执政被普遍认为是“强制上台”[74],在普京重新上台之后,俄罗斯“政治精英”越来越显示出政治上专制,国际事务上很难作出妥协和退让的态势。更有学者使用了“普京主义”一词,认为普京治下的俄罗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灰色”的元素。对于普京的评价,即使在俄罗斯也是毁誉参半的。绝大部分人认为他在经济发展上表现抢眼,对外事务上的强硬态势也有利于俄罗斯重建大国地位,但政治上他表现出了越来越“专制”的倾向,这又令俄罗斯人大为不满。因此,现在的“普京主义”实际上陷入了停滞期。“统一俄罗斯党”本来为普京的政治野心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但由于梅德韦杰夫被边缘化,其领导层内部的多样化和权威性受到打击。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与外部的开放性交流,导致党内腐败程度上升。党内小团体增多,从内部开始有争议和动摇的迹象。这种情况似乎只有通过“除去普京的普京主义”这一悖论才能解决。或者俄罗斯应当放弃这一模式,重新走民主化、现代化的道路,“不破不立”“变革或者垮台”的危险正在迫近[75]。
③德国的“俄罗斯政策”:应更加触及德俄矛盾核心
在普京第三次上台,尤其在乌克兰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学界开始思索,是否应当有一个全新的“俄罗斯政策”。许多学者认为,普京在外交上越来越强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转移国内民众对其执政过程中暴露出的内政问题的不满。为了平息上述俄罗斯民众对“民主”的渴望和对“专制政府”的怨气,普京抓住俄人民对于“大国地位”的幻想,对所谓“敌对国家”实行“攻击型外交”,来提升自己的人气[76]。普京执政风格一直是务实的、理智的。他在进行任何政策之前都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克里米亚事件与当时俄罗斯的国内环境有很大关系:普京在第三次上任之后民调不断走低,在乌克兰事件上表现强硬有利于其巩固国内政权。这恰恰展现了普京对国内事务的控制力逐渐弱化,只能通过极端外交手段转移公众的注意力[77]。而普京的“专制统治”逐渐向极端“独裁”发展,事实上也代表着他控制力的削弱[78]。
针对乌克兰事件而“唱衰”俄罗斯,认为普京的做法不过是强弩之末的不在少数。上文提到的麦斯特就认为,德国在与“后苏联国家”搞关系时不必小心翼翼地在意俄罗斯的观点,因为俄罗斯对“后苏联国家”的控制已经不够了,现在的“后苏联国家”都想要摆脱俄罗斯的控制。从之前几次冲突看来,俄罗斯对于现代冲突的解决能力极低。俄罗斯的欧亚联合计划只是在做最后的尝试,在利用欧盟经济处于弱势期的机会,将这些国家拉到自己阵营,但俄的政治和经济魅力都远远不够[79]。同时,俄罗斯在这些地方的经济诉求和地缘政治利益经常互相违背。它希望用经济杠杆,例如提高能源价格、提供优惠措施或者实施经济制裁等方式控制这些地区,但实际上,这些国家是俄最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过多为了政治而干预与其经济发展的做法最终会损害到俄罗斯自身的利益[80]。
此外,与俄罗斯协调的实现机会也是非常小的,因为在这些地区,俄罗斯的利益诉求与欧盟大相径庭。它并不想解决地区危机,反而想利用这些危机,以保持它的影响力。因此,德国应尽量降低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81]。
与麦斯特一样,德国学界普遍认为,在“后苏联国家”地区,俄罗斯与西方的利益诉求不可能达成一致,其基本认知是相悖的。例如针对乌克兰,俄方认为乌克兰属于“俄罗斯大家族”的一部分,是其“欧亚联合”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它只会极力阻止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普京为俄罗斯划定了一个“势力范围”,针对隶属该“势力范围”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原独联体国家)他无法忍耐西方所施加的影响,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影响归根结底会危及他自己的“专制政府”[82]。
在德国的俄罗斯政策上,苏珊·斯图尔特(Susan Stewart)认为其是具有一定连续性的。2006年,德国政府提出的“以交融促改变”(Wandel durch Verflechtung)明显是20世纪60—70年代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中,“以接近促改变”(Mandel durch Annaherung)的新时代变体。2008年,德国政府更是提出“多维度的德俄现代化伙伴关系”(multidimensionale deutsch—russische Modernisierungspartnerschaft),充分说明德国的“俄罗斯政策”不应、也不会仅仅集中在经济合作关系上[83]。而由于普京的“强制上台”展现出了俄罗斯政治往负面发展的倾向,德国政府应当采取更为强有力的措施,将俄罗斯的“政治现代化”提上日程。
综上,德国学者对俄罗斯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俄罗斯的战略地位对德国来说依然重要。
二是俄罗斯到目前为止并未实现向“民主国家”的转变,这是乌克兰危机发生的最根本原因。这也说明了,德国政府目前为止的俄罗斯政策是有缺陷的。
三是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有赖于俄罗斯国内政治环境的改变,德国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促使俄罗斯进行这种改变,因此,中断联系是不理智的,应当更加促进德俄关系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上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