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整合内外源性路径实现优化

整合内外源性路径实现优化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美育代宗教”符合中国艺术精神与民族教育传统,因为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审美,而不是宗教和外在的神。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整合外源性的路径与内源性的路径,既紧跟世界发展步伐,又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展望未来,既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又以开放的视野走向世界,融合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路径,开展研究与实验,探讨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走向繁荣的必然途径。

整合内外源性路径实现优化

不管是中国古代优秀艺术教育思想还是西方先进艺术教育理念,都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共生互补、在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的世纪,也是传统与现代不断对话与交流的世纪。为了推动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必须引进和学习异域文化,同时还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选择和鉴别能力,保持敏锐的文化自觉。儿童艺术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学习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与实践,而且需要从中国传统艺术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儿童艺术教育才会焕发生机、蓬勃发展。

中国近代许多学者试图结合中西之长,构建有益于近代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提出,中国近代美育思想得以诞生并得到发展。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融合康德功利主义美学理论与儒家“礼乐相济”的美育思想,以“普遍”“超脱”的美育取代宗教,培养高尚人格和献身精神。“以美育代宗教”符合中国艺术精神与民族教育传统,因为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审美,而不是宗教和外在的神。“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既秉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以艺术教育培养人格精神的人文传统,又兼容和吸收了西方重理性,重艺术技法,把艺术作为情感表达的艺术教育思想。”[41]鲁迅的“为人生而艺术”、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等美育思想都是在整合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虽然他们的美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结合中西以振兴教育的路径,可以给予当今及今后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以启示。另外,我国21世纪初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思想就是既植根于本土又与世界艺术教育密切相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思想。

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整合外源性的路径与内源性的路径,既紧跟世界发展步伐,又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对待中国传统与西方先进艺术教育思想,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都是不正确的,而应该认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局限,促进它们的对话与交融。只有这样,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才能达成一种加达默尔所说的“视域融合”,并且生成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中国传统艺术教育思想不可能直接套用于当代中国社会情境,需要结合当代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开掘;对于西方先进艺术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吸收也要有一个消化、吸收与本土化的过程。因此,对于中国传统与西方先进艺术教育思想,我们都应该立足于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批判性地吸收、创造性地利用。展望未来,既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又以开放的视野走向世界,融合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路径,开展研究与实验,探讨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走向繁荣的必然途径。

【注释】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大出版社,1998:297.

[2]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M].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42.

[3]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28.

[4]俞吾金.超越知识论——论西方哲学主导精神的根本转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74-84.

[5]欧用生.课程发展模式探讨[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49.

[6]汤姆·安德森.为生活而艺术[M].马菁汝,刘楠,译,匡宏审,校.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144-149.

[7]Rosemary Althouse,Margaret H.Johnson,Sharon T.Mitchell.The Colors of Learning:Integrating the Visual Arts into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2:3.

[8]汤姆·安德森.为生活而艺术[M].马菁汝,刘楠,译,匡宏审,校.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103.

[9]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93.

[10]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43.

[11]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学前儿童对视觉艺术文本的解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1:21-22.

[12]滕守尧.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2.

[1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466.

[14]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译者前言.

[15]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译者前言.

[16]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467.

[17]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0.

[1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0.

[19]Steve Seidel,Shari Tishman,Ellen Winner,Lois Hetland,Patricia Palmer.The Qualities of Quality:Understanding Excellence in Arts Education[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29.(www.xing528.com)

[20]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4-240.

[21]萧净宇.超越语言学——巴赫金语言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4.

[22]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1.

[23]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24]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81.

[25]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368.

[26]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齐雪,赖达富,译,谢嘉幸,李小莹,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08.

[27]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齐雪,赖达富,译,谢嘉幸,李小莹,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09.

[28]许卓娅.试论回归本位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J].幼儿教育,2007(2):14-16.

[29]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齐雪,赖达富,译,谢嘉幸,李小莹,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11.

[30]Steve Seidel,Shari Tishman,Ellen Winner,Lois Hetland,Patricia Palmer.The Qualities of Quality:Understanding Excellence in Arts Education[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35-36.

[31]陈静,杨己洁,朱静芸.生活取向的幼儿园班本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3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3.

[33]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述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3.

[34]李泽厚.美学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53.

[35]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352.

[36]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20.

[37]马达,陈雅先.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论稿[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88.

[38]田景正,张传燧,路雪.外国学前教育引进与20世纪下半期中国学前教育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2):51-56.

[39]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2.

[40]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13.

[41]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