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较为深厚的心理学基础。只有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更加深入,儿童艺术教育才能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促进儿童的发展。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论等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体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则较多地受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格式塔艺术心理学、通感理论等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加德纳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与存在智能等智能。这些智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组成了各种不同的智能结构。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一个人的优势智能有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劣势智能。多元智能打破了传统教育对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过分“青睐”,开始关注其他以往被忽视的智能。由于其他被忽视的智能都可以在艺术教育中得到发展,因此教育改革将注意力转向艺术教育领域。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开始受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影响,发现原来儿童的智能除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之外,还有诸如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因此,主要培养这些智能的艺术教育受到重视。
格式塔心理学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机体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追求“内在平衡”的倾向,这种趋势突出地表现在艺术活动中。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36],并不是客体本身的性质,而是知觉积极组织和建构的结果。阿恩海姆认为“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中差不多都有心灵在发挥作用,因为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37]。不仅每一件艺术作品(如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曲)都是一个“格式塔”,一个“形”,一个整体,而且在感知艺术作品的时候必须要通过整体感知才能对其进行审美知觉。审美心理实际上就是一个整体心理运动的过程,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因此,儿童的艺术学习是一种整体行为,儿童是以整体的方式通过充分调动各种心理能力,运用多种感官来欣赏和表现艺术的。(www.xing528.com)
另外,格式塔心理学的“异质同构”理论既为儿童的艺术潜能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又为综合艺术教育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每一个形都是紧张力的呈现,并且存在于某种特定的“力”场之中[38]。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本质上都是力的结构,外在世界的物理的力和内在世界的心理的力本质上也都是力的结构,因此可以“在大脑生理电力场中达到合拍、一致或融合”。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异质同构”理论表明,几乎所有的人即使是儿童也与生俱来地拥有艺术欣赏与表现的潜能,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存在某些共同审美要素,可以通过异质同构而“相互迁移、渗透、沟通”。
“通感”理论也为儿童的艺术学习和综合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通感就是超越感觉器官的特异性,达到沟通与替代;也指知觉所获得的表象之间产生的相互替代。艺术通感是由于相关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共同的审美特征而激起的[39]。儿童作为整体性的存在,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一种“一体化的感受”、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动觉等)共同参与来实现的,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儿童也是通过多感官共同参与来体验和表现艺术的。儿童的审美知觉具有多通道性特点,擅长运用多种感官来欣赏和表现艺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雕塑是凝固的舞蹈,舞蹈是流动的雕塑”等现象,其实就是艺术通感在发挥作用,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可以通过通感达到“相互迁移、渗透、沟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