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7],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狭义文化则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成的一套文化心理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其中价值观念系统是其核心”[18]。在此,我们主要探讨狭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系统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影响。
“文化是所有人不得不卷入其中的社会游戏。”[19]因此,文化注定伴随并影响每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旨在传承文化与培育主体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我国都是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在国际化、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宽容、开放,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走向多元、融合、生态的趋势。
然而,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念和思想已经内化到人们的骨髓和灵魂,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儿童艺术教育的变革,因此,儿童艺术教育从观念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彻底转变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以伦理思想、伦理规范为主,中国社会以伦理为本位,中国文化注重培养有道德、有修养的理想人格及人际关系的协调[20]。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一种较为明显的伦理取向。正如钱穆所说,中国文化“是政治化了宗教,伦理化了政治,则又可说它艺术化或文学化了伦理,又人生化了艺术或文学”[2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美善相乐”,美善统一,美与善不可分割,艺术与道德难解难分。“美哉美哉美在于善,如果没有善的内容在,美感形式也就毫无价值。”[22]“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国语·楚语》)中国传统艺术强调“文以载道”,艺术浸透了伦理道德观念,成为教化的载体。相应地,从古代乐教的诞生到周公“制礼作乐”,再到孔子私学,艺术教育都凸显了道德养成功能,体现了浓厚的道德化倾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善美文化的惯性”[23]导致道德化倾向在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中时有出现,这种倾向在“文革”结束后尤为明显。改革开放初期,艺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德育的手段和附庸,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带有较为明显的道德化、政治化倾向,不仅《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的儿童艺术教育目标体现道德化倾向(如“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且在此期间出版的很多教材都带有道德化倾向,如韩德常与李晋瑗编写的《幼儿音乐》教材中有不少诸如《党是太阳我是花》《小东东学雷锋》《好孩子要诚实》之类的歌曲。《幼儿歌舞集》的“序”提到“儿童歌舞对儿童是一种美的教育,它和音乐结合在一起,可以建立儿童的心灵美。为改变现实生活中不美或不够美的现象,不让孩子们沾染虚伪、说假话、自私自利等坏的习气,就要想办法去培养儿童美的思想、观念和情操,让他们在正确与错误的斗争中,学会识别美和丑”[24]。我们并不否认儿童艺术教育具有非艺术功能(如德育功能、智育功能),但“文革”刚结束后的儿童艺术教育体现明显的非艺术化倾向(如道德化、政治化),却忽视艺术教育的本体功能——审美功能。
2.中国传统文化重群体、轻个体,强调“群体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形态儒家文化强调通过“克己复礼”而达“群体和谐”,“克己复礼”虽然有利于社会稳定,但却是以压抑和限制个体的自由与意志为代价的。“克己复礼”,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试问,在“礼”的规诫和约束下,个体的价值何在?“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所全力搭建的是个体社会一体化结构,强调个人在宗法血缘纽带及‘家’、‘国’同构网络中的既定位置,而不是其作为独立人格主体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需求。”[25]归根结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作为独立人格主体的“人”的存在;在中国传统教育里,也常常没有作为独立人格主体的“儿童”的存在。改革开放初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注重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相对忽视儿童的学习及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示范的教学方法,强调儿童对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儿童的模仿,儿童的个性、创造性受到抑制。虽然世纪之交的儿童艺术教育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突显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独特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儿童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等,然而,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还是存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忽视幼儿个性和主体性的现象。
3.中国传统文化重稳定、轻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植根并孕育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农耕社会发展缓慢,稳定少变,大体呈相对静态状态。“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极易滋生恒久意识,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悠久、静定、守常、永恒的,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习故蹈常、好常恶变的习性,反映在传统文化中,是求‘久’、求‘常’观念盛行。”[26](www.xing528.com)
中国传统文化重稳定、轻变化的传统文化心理制约着儿童艺术教育变革,突出表现为儿童艺术教育在理论和形式上体现出先进的观念,但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的仍然是陈旧的观念。虽然表面上看来很多幼儿教师接受了先进的儿童艺术教育观念,可是这些先进观念并没有内化到他们的内心,因此就难以转化为行为。最好的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育实践,那么对于儿童的发展仍是无益的。访谈时一位幼儿园园长谈到这些年来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但有时观念并没有转化为行为:
观念的转变,这些东西可能老师听得多了,也就能脱口而出。不管她做得是怎么样的,但起码她能说得出来,说明她是有意识的,只是这种意识有时候并没有转化为行为。观念的转变是最首要的,现在的老师个个都能说,这说明在观念的转变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变化的。
观念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老师在表达对一个事物的看法的时候,所呈现的艺术教育观比原来更进一步。比如说,有一段时间,老师很怕去谈技巧,甚至一谈技巧就觉得碰到了导火索,好像自己教育观不正确,但是老师现在会辩证地看这个问题,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视角做判断,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还有一个就是老师更加开放,认为艺术是开放的,要学会尊重和接纳,可能和这个社会的改变有关系。这些观念,包括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也能感受得到:原来很一元化,现在很多元化,老师在过程中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会注意做到对儿童的尊重。
当然,教师在理论和形式上接受先进的儿童艺术教育观念也是一种进步,但最重要的是将先进观念落实到艺术教育实践中。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先进的观念和思想逐渐显现出来。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虽然漫长而且复杂,但势在必行。
4.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实用
“注重实用,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执著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问题的探求,对于纯抽象的理性思辨及其细节分析不感兴趣,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明显的特点。”[27]中国传统文化重实用的倾向助成了一种经世致用的传统。任何学问都追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有利于政治稳定,或者有益于国计民生。修史是为了鉴戒垂训,察古知今;写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诗歌是为了“言志”;绘画是“助名教而翼群伦”(《宋学上文集·画原》);音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28]。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实用的倾向影响着现今的儿童艺术教育。但至今儿童艺术教育功利化、技艺化倾向仍然存在,艺术教育不全是为了儿童的整体和谐发展,还包含某些外在目的的达成:从幼教机构的角度来看,是为了保存幼教机构自身的利益,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等;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是为了装点自己的脸面,为了考级、比赛、升学,为了使儿童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立足多一个“筹码”等。儿童艺术教育既无艺术性又没有“儿童”是艺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更加民主,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课程与教学更富弹性和创造性,愈加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我国文化变得日益多元、包容,有利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简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更加自主、多元、开放、宽容,因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获得了更加自主的发展,儿童和教师的主体性也越发突显。正如布迪厄所说,如果没有自主性的社会条件,那么就没有自主性。儿童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变革需要更加开放、宽容的社会条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