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学科化到生活化、综合化的儿童艺术教育

从学科化到生活化、综合化的儿童艺术教育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艺术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儿童艺术课程内容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生活化、综合化的过程。儿童音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与欣赏,儿童美术教育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三部分。简言之,儿童艺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欣赏与艺术表现两大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基于儿童生活、发展、学习的整体性,儿童艺术课程更应该是综合的。

从学科化到生活化、综合化的儿童艺术教育

儿童艺术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儿童艺术课程内容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生活化、综合化的过程。开始,艺术学科课程主要从学科角度安排教育内容,与儿童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如中班下学期折纸活动包括10个课题:“兔子”“两只孔雀”“皮球”“兔子”“宝塔”“飞鸟”“战斗机”“小篷船”“坦克”“‘动物园’和‘阅兵式’游戏”,基本上都是关于折纸的知识技能,直接联系儿童生活的课题很少。

然而,“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仅是知识的或认知的建构”[19]。有意义的学习必然是和儿童的经验、生活、需要、兴趣、心理结构等密切关联的。20世纪80年代末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儿童艺术课程愈加注重与儿童生活的联系。艺术领域课程中不管是音乐还是美术活动都渐渐关注儿童生活。如大班下学期的歌唱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毕业歌”等就非常贴近大班幼儿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不再麻烦妈妈,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快要离开幼儿园了,大班幼儿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眷恋之情。世纪之交的儿童艺术课程基本上按照生活逻辑建构,而不是过去学科逻辑的体系。因为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可能按照学科分为“音乐”“美术”“舞蹈”等。例如,“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是从幼儿活动方式的角度,从不同侧面将体验、探究和交往相互融合成为一体,以我与自己、我与自然、我与社会这三个内容维度组织幼儿经验的幼儿园课程[20]。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说过:“教育中唯一重要的是各式各样的生活。”[21]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艺术领域课程包括音乐和美术两个科目。儿童音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与欣赏,儿童美术教育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三部分。简言之,儿童艺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欣赏与艺术表现两大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例如,大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总计有21个,其中歌唱活动7个,韵律活动6个,欣赏活动5个,打击乐3个。美术活动一共有46个,其中绘画活动21个,手工活动20个,欣赏活动5个。艺术领域课程能注意到艺术领域内部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如中班上学期第一周音乐活动是“好娃娃(歌唱)”,相应的美术活动是“我长高了(绘画)”“娃娃在睡觉(手工)”。但是还有很多艺术活动既没有考虑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也没有考虑音乐学科或美术学科内部各种活动的关联,如绘画与欣赏、手工与欣赏、歌唱与韵律活动等。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以主题进行整合,如主题《我们吃什么》中“薯片脆脆”“五颜六色的蛋糕”“漂亮的勺子”“我的牙齿会唱歌”“锅碗瓢盆交响曲”“煎鸡蛋”等与艺术领域相关的活动围绕主题让幼儿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综合的,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儿童的学习也是整体的,尤其儿童的艺术学习是儿童全身心整体投入、多感官参与的过程。基于儿童生活、发展、学习的整体性,儿童艺术课程更应该是综合的。(www.xing528.com)

艺术学科课程体现一种理性主义知识观,“它把知识看作是外在于人的,是独立于人的和价值中立的,认为知识有它自身的系统和体系,学习就是掌握这种系统的知识”[22]。因此,艺术学科课程注重艺术学科本身的逻辑,强调儿童对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经验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23]逐渐在儿童艺术课程中产生影响,因此,儿童艺术课程不仅关注儿童生活、发展的逻辑,而且更加关注儿童亲历艺术实践获得的经验,关注儿童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建构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