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社会急遽变化,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生态观、整体观、整合观、系统论、终身教育思潮、个性化教育思潮、主体性教育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等思想影响着新世纪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可以说进入全面探索阶段,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实践探索丰富而深入。
笔者以“儿童艺术”“幼儿艺术”“儿童音乐”“幼儿音乐”“儿童美术”“幼儿美术”“儿童舞蹈”“幼儿舞蹈”“儿童戏剧”“幼儿戏剧”等为主题,经过粗略处理与统计,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共计检索到2000—2010年所发表的论文1336篇,其中关于儿童艺术课程与教学的论文有944篇,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结构探析》(张卫民,2003)、《学前儿童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印小青,2006);关于儿童艺术研究的论文有86篇,如《儿童艺术更合乎自然的本性和艺术的尺度》(刘晓东,2000)、《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与成人艺术家的比较》(边霞,2004);关于外国儿童艺术教育(或思想)的论文有72篇,如《试论马克思的审美理论及其对儿童美育的启示》(孔起英,2001)、《贝内特·雷默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陈迁,2008);关于儿童艺术教师研究的论文有68篇,如《儿童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幼师高等专科教育艺术学科定位思考》(熊瑛,2007);关于儿童艺术教育功能与价值的论文有57篇,如《生态学视野下儿童艺术教育的心理功能探析》(常艳涛,2008);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的论文有32篇,如《论数字化课程资源库与儿童艺术教育的整合》(徐韵,2009);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论文有31篇,如《当前幼儿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佳,2007);其余论文涉及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和反思、儿童艺术教育历史等方面。
笔者以“儿童艺术”“幼儿艺术”“儿童音乐”“幼儿音乐”“儿童美术”“幼儿美术”“儿童舞蹈”“幼儿舞蹈”“儿童戏剧”“幼儿戏剧”等为主题进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检索,共检索到博士学位论文8篇,分别是《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张金梅,2003)、《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易晓明,2004)、《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秦元东,2004)、《艺术感觉与儿童发展》(陈迁,2005)、《情感·艺术·生态式艺术教育》(高蕾,2007)、《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研究》(王丽,2007)、《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闫春梅,2007)、《回归本原——论现代儿童音乐教育》(杜悦艳,2008),另外还有2篇在CNKI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上检索不到,分别是《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边霞,2000)、《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学前儿童对视觉艺术文本的解读》(孔起英,2001)。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到的硕士学位论文颇多,共计120篇,其中关于儿童艺术课程与教学的论文有59篇,如《回归自然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刘丽玲,2003)、《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柳志红,2003);关于儿童艺术的论文有26篇,如《5—6岁儿童绘画创作中的艺术思维研究》(刘剑眉,2005)、《儿童与音乐的对话——5—6岁儿童音乐欣赏特点研究》(刘洋,2006);关于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的论文有8篇,如《美术教育促进自闭症障碍儿童心理发展》(高贇,2007)、《孤独症儿童音乐教学方法探究》(孙韵,2010);关于外国儿童艺术教育(或思想)的论文有8篇,如《赫伯·里德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研究》(康小花,2003)、《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张钡,2010);关于儿童艺术教育功能与价值的论文有7篇,如《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郑玉香,2005)、《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李芳,2008);关于儿童艺术教师研究的论文有6篇,如《幼儿园教师音乐素养的构成研究及其启示》(孙晨燕,2010)、《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高鹭,2010);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现状研究的论文有5篇,如《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毕玉娟,2009)、《吕梁市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张静,2010);关于儿童艺术教育历史研究的论文有2篇,如《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历史演变研究》(李英姬,2004)、《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基本问题的历史研究》(吴丽芳,2007);另外还有论文涉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等方面。
除了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以外,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系列与儿童艺术教育相关的著作。不少学者尝试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视角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涉及儿童艺术基本问题、儿童审美艺术心理、儿童艺术行为等方面,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边霞的《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孔起英的《儿童审美心理研究》、易晓明的《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的人文化建构》等。关于儿童艺术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散见于有关学者的著作中,如滕守尧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生态式艺术教育观,著有《艺术与创生》《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主编了《走向生态的儿童教育研究丛书》。边霞的《幼儿园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了生态式儿童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呈现了丰富的实践成果。(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科研成果非常丰富,如陈淑琴的《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许卓娅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孔起英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许卓娅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黄瑾编著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林琳与朱家雄编著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王懿颖编著的《学前音乐教育》、张念芸编著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边霞主编的《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设计》、许卓娅主编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等。而且,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研究越来越重视儿童艺术欣赏教育,如李慰宜与侯小燕编的《幼儿美术欣赏与表现》。特别是屠美如主编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主要研究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基本原理、课程框架及具体实施,针对儿童美术教育重视技能技巧训练,忽视美的全面素质培养这一误区,以欣赏教育为突破口,对儿童艺术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5]。另外,一些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儿童戏剧教育研究,如张金梅的《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研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间艺术与原生态艺术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常俊玲的《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深入考察了颇具代表性的原生态艺术传承之典型形态,着力探寻原生态艺术传承中所体现的生态奥秘和生态式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在关联。
这一时期儿童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也极其丰厚,主要集中在儿童艺术研究、儿童艺术课程与教学、儿童艺术教育基本问题、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儿童艺术教育师资培养、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儿童艺术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等方面。在此,我们尝试融合儿童艺术教育理论、制度与实践从以下方面探讨这一时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