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动画制作者们大部分是在从事着广告工作,只有极少数人参与了娱乐片的制作。1935年,在实拍电影和纪录片领域活跃了多年的安森·戴尔回到动画界。他创立了英格兰制片厂,试图挑战美国在动画领域的王者地位。一开始,戴尔曾尝试着将一些名曲动画化(如《卡门》(1935),1936年上映),但很快他便转向制作一个广为英国大众所熟知的角色:小山姆。小山姆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小个子士兵,经常成为别人的替罪羊。关于他的故事,最早是由喜剧演员斯坦利·哈罗威在剧院的舞台上演的。而后随着其知名度的扩大,小山姆的故事也开始在广播电台里连播。
哈罗威为戴尔的动画片录制了18段独白,第一个故事是《山姆和他的滑膛枪》。为了有所突破,戴尔决定把该系列制作成彩色动画。尽管在叙事手法和摄制观念上与哈罗威舒缓而富有技巧的陈述方式不太吻合,但该片在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应当加以肯定。由于市场的反映过于冷淡,制作5集之后,该系列的赞助商们便撤资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些投资者们慷慨地把全部设备都留给了戴尔,于是他重新组建了一个小型的工作室来制作广告片。这些片子中较具代表性的是戴尔于1937年制作的一个短小而有趣的预告片《坏脾气的国王》。
1936年,《每日快报》的漫画家罗兰德·戴维斯尝试着将其连载漫画中的一个角色:《马儿史蒂夫》的故事制成动画。该片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失败的:戴维斯的画风没有丝毫可圈点之处,他选择的黑白表现手法也已经过时,甚至在情节和一些小噱头的设计上也落入动画片的俗套。公众对此片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在缺乏本土艺术家的情况下(麦克拉伦独特的风格还处于成形阶段),英国一度成为外籍动画家们停留的港湾,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洛特·雷尼格、赫克托·霍平、安东尼·格罗斯、约翰·哈勒斯和伦莱。
伦莱,是个怪才,他于1901年7月生于新西兰的基督堂市。15岁时,他来到惠灵顿当地的一所专科学院就读。在一次同美术老师的讨论中,伦莱突然领悟到造型艺术中“运动”的含义。伦莱说:“我认为每个画家、每个艺术家都是在进行着一种探索,即对其脑海中浮现出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影像加以提炼并使之具象化。由于我对‘运动’情有独钟,所以我没完没了地重复着这方面的提炼。”
17岁的时候,伦莱完成了他的第一件动态艺术作品。他用滑轮和曲柄把一些水果箱连在一起做成一个可以活动的雕塑。由于他只对“形式”的问题感兴趣,所以在他看来,电影不过是一件理想的“控制运动的工具”而已。1921年,伦莱在澳大利亚学习了一些传统动画的基本技法,但他很快就放弃了手工绘制的方式转而寻求其他制作动画的途径。尽管伦莱十分憧憬莫斯科和梅尔郡的戏剧艺术,但他却来到萨摩亚群岛。在南太平洋这片人间乐土待了两年之后,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使他离开了那里。(www.xing528.com)
1929年,为了让伦敦电影协会提供赞助,伦莱运用传统动画技术制作了一部长达9分钟的片子,名为《图撒拉瓦》,在萨摩亚语中意为“万物轮回”。尽管该片获得相当的反响,但仍然无法与迪斯尼的光芒相抗衡。1936年,由他制作的5分钟短片《彩色盒子》上映。同年,杰拉德·诺克松用相同的技术手段制作了另一部由伦莱企划的作品《万花筒》。这两部抽象作品都获得好评。1936年,伦莱与杰出的纪录片制作人汉弗莱·詹宁斯合作了一部木偶片《机器人的诞生》,该片的一大亮点便是用一系列抽象的画面为观众展现出一场壮观的暴风雨。在同年的《彩虹之舞》里,伦莱首先采用了真人实拍,然后再用特殊的色彩效果使之变得抽象化。1940年,伦莱完成了他在英国制作的最后一部作品《音乐海报》。尽管英国政府为了号召民众支持战争以此片作为“铁幕”升起的标志,不过能在影片中尝试更多的新技术已经让伦莱感到十分的欣慰了。
1944年,伦莱移居到美国纽约。1958年,伦莱的《自由分子》一片于布鲁塞尔电影节上获奖。这部片长为5分钟的黑白短片呈现的是一些电子微粒,伦莱认为这种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他的绘画方式。1979年,在预感到死亡的迫近之后,伦莱完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两部作品:重新制作的《自由分子》与始创于60年代的《空间微粒》。1980年5月15日,伦莱于沃里克的罗得岛谢世。
总的来说,伦莱的影片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对色彩与造型艺术的探索,《彩虹之舞》便是最好的例片。另一类则着眼于对结构、色彩透明度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如不饱和的色彩及灰调和蓝调的运用。《文身交易》和《色彩的哭泣》可看作是此类影片的代表作。第三类是对三维空间的开拓,如:《自由分子》《空间微粒》。这个天才的新西兰人最主要的贡献便是对动画观念的创新,比如将动画抽象化的《图撒拉瓦》,不使用摄影机而直接在胶片上绘制的《彩色盒子》,以及前所未有的用手绘方式将实拍影片抽象化,如《文身交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