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美国早期动画的发展过程,斯图亚特·布莱克顿、埃米尔·科尔和温瑟·麦凯,三位动画家与动画艺术的起源与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对这三位动画艺术家以及早期的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家作简单的介绍。
1.布莱克顿:动画雏形发明者
布莱克顿1857年出生于英国的冒险家家庭,幼年时随家人移民新大陆。他从事动画之前,主要是在临时剧团做表演,同时为报纸作插图。1896年,他以《纽约世界晚报》记者的身份采访刚刚为电影发明做出贡献的爱迪生。采访结束后,他为爱迪生画了一张人物炭笔速写。自此之后,两人便有了交往,礼尚往来,爱迪生拍下布莱克顿画素描的过程,做成短片送给他,名字是《布莱克顿,晚报漫画家》。影片的内容,以工作中的漫画家为人物,片长不过1分钟,曾在公共场合进行放映。布莱克顿原本就对捕捉生活动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个能表现绘画过程的电影更是引发了他的兴趣。
1899年,布莱克顿约来亚勃·史密斯组成“维它公司”,这家公司是后来华纳公司的前身。公司的成立,同时也开辟了美国的电影事业。当时正值美国和西班牙战争时期,戏院争相放映战争的新闻片。布莱克顿和史密斯合作,做出了早期第一批利用停格拍摄技术兼具特效的动画影片。片中运用了水烟枪粉和穿线的剪纸为活动道具。在今天看来,影片的制作虽然粗糙,但从形式上却具有了早期的新闻片的雏形。
1900年,布莱克顿拍摄了称为“戏法影片”(trick film)的《迷人的图画》(图5-2所示),内容表现的是画家本人表演速写的过程。影片虽然不能完全被归入动画影片的范畴,但动画的雏形在此片中已经得以展现。
图5-2 动画片《迷人的图画》,1900年。拍摄:布莱克顿
1907年是布莱克顿对动画做出历史性贡献的一年,他制作出一部接近现代动画概念的影片,片名叫《一张幽默有趣的脸》。影片使用黑白素描和剪贴的方法来简化拍摄程序,在制作过程中反复地琢磨和推敲,不断修改画稿,终于完成这部接近动画性质的短片。影片一开场是布莱克顿用粉笔在黑板上画速写,接着作者所画的单张画变成活动的。
影片采用的是停机再拍的方法,作者每在黑板上画一幅图画就用摄像机拍摄下来,最后将拍摄的影片剪接在一起。影片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人们惊异自己眼中所看到的能够运动起来的动画。这部影片是保留下来的最早的美国动画影片。它已体现出美国动画日后的风格特征,由此开始了幽默动画电影的局面。这些电影只要跟着大众流行走,形式和内容无须太复杂,电影中的道德观很单纯,善良必战胜邪恶。
有关“停机再拍”的原理在电影的起源中已有详细的论述,本书不再赘述。影片中,画面的闪动对于早期动画来说是很普遍的,是摄像师手动曝光不一致所导致的。接着布莱克顿在《在闹鬼的旅馆》(1906年)、《魔术的喷泉笔》(1907年)以及其他的一些动画影片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例如溶叠、重复曝光等技术。
后来,布莱克顿把大部分的精力投注到他经营的“维它公司”,而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动画的创作上。
2.法国的科尔:把漫画拍成动画片第一人
美国的动画片是在各大报纸刊载的当时极为流行的“图画故事”中发展起来的。科尔(图5-3)在美国曾把漫画家麦克·马努斯笔下的小淘气拍成动画片《斯努卡斯》(又名《佐佐尔》)。但是这部系列影片远不如费休绘制的《麦特和杰夫》(又名《迪克和杰夫》)那样成功。费休很多年来在绘制漫画和动画片上很有声名。在同一时期(1915年—1920年),《快乐的流氓》和《宿醉》两部动画片在美国很受观众欢迎,使作者贝特·格林成为美国当时著名的动画家。
图5-3 法国人科尔,把美国漫画拍成动画片;1908年—1921年共拍250部左右动画短片
科尔早年曾经师从政治漫画家安德烈·基尔,受其自由色彩影响和基尔交往的绘画界朋友的启迪,发展出学院、反理性、反中产的“不连贯”美学特质。科尔后来进入法国高蒙片厂工作,在编剧之余,制作出一部手绘的《幻影集》。1912年科尔受邀前往美国加入“伊克莱”公司,展开另一阶段的动画创作。在公司安排下,他将当时知名的通俗漫画家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做成动画。1908年—1921年间,科尔共完成250部左右的动画短片。他的动画不重故事和情节,而倾向用视觉语言来开发动画的可能性,如图像和图像之间的“变形”和转场效果。他所秉承的创作理念是将动画导向自由发展的图像和个人创作的路线。此外,他是第一个利用遮幕摄影结合动画和真人动作的先驱者,因而被奉为当代的动画片之父。
温瑟·麦凯厌倦了过于劳累的多重负荷劳动,最终回到为报纸绘制漫画的领域。对于动画领域具有创新贡献的布莱克顿则转向电影制片的领域,布莱克顿死于1941年。科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返回法国,从1918年之后便不再制作任何影片。1938年,他在极度贫困中死去。
美国由于布莱克顿和温瑟·麦凯的成功(图5-4),动画工作室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3.温瑟·麦凯:为动画着色、设定动画情节、发展全动画第一人
温瑟·麦凯是美国纽约赫斯特的一名英俊的动画师。他于1867年生于美国密歇根,早年曾为马戏团、通俗剧团画海报,后来进入报社当记者和画插画,并成为知名的漫画专栏画家。最初引起麦凯对动画艺术关注的是家中的小孩把漫画书做成手翻书。从那时起,麦凯就发现了绘画活动起来竟然有如此的魅力。当然在此之前,他也曾看过布莱克顿和科尔的动画短片。他不是发明动画的人,但却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人。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方面,温瑟·麦凯都为美国的动画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尝试。
麦凯在1911年使用停机再拍的摄影手法,制作了他的第一部动画影片《小尼姆》。著名的“梦游士小尼姆”,首刊于1905年。影片以他自己漫画作品中的“小尼姆”为摹本,加之为人物所设计的一些逗趣动作,以及所经历的光怪陆离的一些怪事,使得影片既具有动画的特性,在当时又具有一定的可看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作品中,麦凯亲自为影片中的一格一格画面进行着色,动画从此有了颜色,小尼姆身穿鲜亮的黄颜色,手捧鲜艳的红花,坐着活灵活现的巨龙钻入二维画面的深处。使得影片不但因为颜色而更加真实,而且在二维的画面中,利用透视使其具有了三维的空间效果。作品表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幽默而细致的观察,加之漫画效果的动画表现,在早期的创作当中使得自己的作品独树一帜。
图5-4 温瑟·麦凯,世界上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人,第一个为动画着色的人,第一部被公认为有一定情节的动画片《恐龙葛蒂》
图5-5 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动画片《恐龙葛蒂》
1912年,麦凯又完成了《蚊子的故事》。在这部影片中,画面的效果是简单而纯净的,单线条夸张的人物造型给人以美感。影片的叙事十分简单,主要是利用蚊子重复动作,而形体又在不断变化来营造幽默和讽刺的效果。
1914年,麦凯推出在电影史上被公认为具有一定情节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影片,同时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恐龙葛蒂》(图5-5)。影片已经具备了简单的故事、主要人物并结合了真人的表演。片头是在舞台上麦凯像一个驯兽师一样,手持鞭子引出屏幕上的恐龙葛蒂从洞穴中爬出所做的一系列动作。通过这些动作以及一个庞然大物被命名的女性化的名字葛蒂来塑造片中人物顽皮而又腼腆、调皮、喜人的性格。这些性格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进行表现的。影片结束时,银幕上出现线画的麦凯骑上其背,让葛蒂载着慢慢走出画面。从影片的制作方面来看,人物的运动还有些问题,背景还处于单线勾勒的状态,但作为动画电影早期探索的影片,片中的成绩得到后人的肯定。
《恐龙葛蒂》是在动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所用的宣纸超过5000张,处于当时的制作条件,每一格的背景都需要重画,可见作者的制作量是巨大的。麦凯的才华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影片中所采用的制作方法是简单而烦琐的。他把一张透明的纸钉在画板上,这个画板上留有一个7英寸×10英寸的边框。首先他在第一张纸上绘制好动作和背景,再把第二张纸放在上一页纸的上边,动作有细微的变化,背景再完全的重描。温瑟重复了960次这样的过程,从而制成片长为1分钟的影片。
从此以后,动画片的创作和制作水平日趋成熟,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制作各种内容的动画片,并把片中的人物人性化。这一做法可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日后迪斯尼创作动物拟人化的影片。
在创作《恐龙葛蒂》之后,1918年,麦凯又制作了《路斯坦尼雅号之沉没》(泰坦尼克)。这部影片在动画电影史上的意义,在于其现实性的题材。它所表现的内容对于动画片来说是极具扩展性的,可称为动画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记录性质的影片。麦凯基于当时的故事片无法使这一悲剧性新闻事件(五月花的沉没)得以重现,而这正巧能充分发挥动画的特性,利用逐格摄影的手法使观众能够近乎于亲身地感受当时的情景,特别是轮船沉入海中的段落,几千人坠入海里消失在波涛中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从影片的制作方面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麦凯从某些方面已经突破了早期动画仅为制造噱头取悦观众的单一目的。为了重现当时的情景,作者绘制了将近25000张的素描,是当时突破性的创举。在今后几年的创作当中,麦凯不断创作有关成人的动画,利用梦境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生活。
总之,麦凯对动画艺术多方面的开创做出了努力。对于多种角色的塑造,通俗的情节叙事,完整的故事结构以及暗示三维空间的画面美学风格,对于早期动画业的发展,麦凯的努力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发展全动画观念的人。他以一个漫画家专业的素养,为动画开辟了道路,同时也预示了美国卡通时代的来临。
4.拉乌·巴瑞:第一个创立学徒制之人,发明画纸上打孔第一人,发展动画史上第一套固定绘画的系统第一人
拉乌·巴瑞1874年1月29日生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1903年来到纽约。1912—1913年,第一间动画公司在纽约设立——拉乌·巴瑞片厂,巴瑞是年青的杰出艺术家,最初他在法国开始了自己的动画生涯,后来把工作室移到纽约。他在《坏脾气的猎人》系列当中,创作Silas Bumpkin。
他不像其他的卡通画家那样,是在秘密的地方进行,他信奉让其他人来了解他的动画制作方法。他是第一个创立学徒制的人,而这种方法仍是至今沿用的方法。他对于动画事业最大的一个贡献,是发明在画纸上面打孔,这样就可以把每一张纸的尺度统一进行规定。避免了帧幅转换时产生的跳动,从而形成序列帧。在序列帧中,一套背景只画一次。在前后两帧之间为角色的运动留出空间,插入纸张在此空间中画出中间动作。这样,就可以逐步在纸上画出角色在不同时刻的运动形态。把两张已打好定位孔的画纸用特有的定位器固定在一起。因为打孔的这种纸是比较厚重的,不像以前的纸那么透明,所以他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把绘画板下面安上灯,制成一种特制的透光工作台,这样就能增加纸的透明度,以便于动画创作。他制作了动画所使用的定位钉,发展了动画史上第一套固定绘画的系统。巴瑞所发明的这种方法,解决了从开始就困扰动画师们的一个问题:如何使处于某一特定环境下的角色运动起来,却不用每次都把角色和背景重新画一遍。
5.约翰·伦道夫·布雷和艾尔·霍尔德:在赛璐珞上描绘动画形象第一人、建立动画片基本拍摄工业标准方法第一人
1914年,艾尔·霍尔德和约翰·伦道夫·布雷一起想到在赛璐珞片上描出动画形象,取代以往的动画纸。画家不用每一格的背景都重画,他们将人物用墨水画在赛璐珞胶片上,然后与静态的任何背景叠在一起进行拍摄,当一个人物形象和背景重叠的时候,就把这条线刮掉。由此建立了动画片的基本拍摄方法。(www.xing528.com)
布雷·霍尔德系统(取两人的姓氏)在工业当中成了一种标准的操作方法。这样,形象与空间的关系显得更为逼真,动作节奏以及画面的跳跃问题也得到控制。这一革新,为日后动画影片的发展,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多少年来,这种动画制作工艺一直被沿用。
约翰·伦道夫·布雷是一个幽默杂志的美术师,他在1910年创作了《小狗与香肠》这部影片,被认为是第一部讲述故事的动画片,情节讲述了一只跳蚤阻止小狗吃香肠的故事。他还制作了一个系列短片《说谎上校》,影片的灵感来自于漫画卡通《西奥多·罗斯福》,讽刺了当时美国政界的虚伪。这部影片成为第一部系列的卡通短片。20年代末,布雷发行了《托马斯猫的初演》,这是第一部彩色动画影片。正如片名所告诉我们的,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只小猫,首次表演追猎老鼠,但却在面对一只大老鼠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这部电影很成功,但它所采用的技术(双色双底着色)的成本却太昂贵了。这种电影胶片极易受到刮划和磨损,因此无人再重复此类试验,直到十多年后才有人再次尝试制作彩色动画影片。艾尔·霍尔德在30年代时成为迪斯尼的编剧。
6.比尔·诺兰:发明全景拍摄第一人
比尔·诺兰,另一个先锋人物。1913年,他发明了全景拍摄。但他不知道,如何能让一个人在一个小的、带有框的背景中运动起来,也就是说能运动得像滑雪一样流畅、不间断。于是,他去药店找来一卷很长的卷轴纸,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很长的景。这时,画中的人物形象静止不动,作者依靠拉动这一长长的卷轴纸上的背景,与此同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从而给人一种运动起来的视觉效果。
7.麦克斯·弗莱谢尔和达夫·弗莱谢尔两兄弟:最富创造力的动画家
麦克斯·弗莱谢尔在某些方面是美国最富有创造性的动画家,1915年,麦克斯·弗莱谢尔发明了转描机(图5-6),可将真人电影中人物的动作转印在赛璐珞片上(图5-7)。同时他又进一步发展了拉乌·巴瑞发明的技术“rip and slash”(定位钉)。是为了节省动画制作的成本,使得背景可以尽量多地使用,把人物运动的部分剪掉,其余的部分则进行反复使用,而整体的视觉效果则是运动的。因为当时这一方法方便了动画影片的制作,所以曾广泛运用。后来保罗·泰瑞发明了另一种制作方法——把赛璐珞片一张张地叠在一起:就是把一张或多张的动画形象,还有一张背景叠在一起,当这样一种方法引进之后,以前的方法就被替代了。结合以上两种制作方法,1916年到1929年,麦克斯·弗莱谢尔创作了《逃出墨水井》。以此进入了动画界。影片是由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片中卡通形象和麦克斯·弗莱谢尔配合一起演出。这一系列都是依照同一个剧本拍摄的,影片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来有些程式化:麦克斯·弗莱谢尔兄弟发明了一个戴着帽子的小丑,在一个图画的世界开始自己的冒险并对弗莱谢尔兄弟做出各种恶作剧。在影片中,人物流畅的运动是转描机的功劳。在创作《逃出墨水井》的同时,他们还创作了《小丑柯柯》(图5-8)。弗莱谢尔兄弟所绘制的小丑柯柯,在他受到处罚而被关进那个他原来从那里出来的墨水瓶以前,曾对他的创造者和片中别的一些人物开了很多玩笑。这个主人公固执、富有破坏性的,甚至有些愚蠢的恶作剧,为后来的影片《唐老鸭》中那只鸭子的恶作剧作了前驱。
在有声电影初期,弗莱谢尔兄弟放弃了小丑柯柯的形象,另创造了一些富于人情味的新型人物。他们创造的那个妖艳性感、像以后的“美女照片”的《少女蓓娣·普波》,可以说是他们最叫座的作品(图5-9)。在这套影片中,制作者们过多地考虑了影片当时的商业问题。无论从人物的形象设计还是剧情都显得有些通俗,后来这部系列影片因为受到《伦理法典》和道德协会的干涉而中断。但在今天看来,这些影片还是具有可看性的。他们的另一部作品《水手波贝》风行很久。波贝这个力大无穷的水手原来是由西格尔所创造,用来替菠菜罐头做广告的。这套影片是依照同一个剧本摄制的,正像以前制作《小丑柯柯》时一样。波贝受一个满面胡须的流氓的欺负,这个流氓名叫“布鲁托”,想霸要占波贝的妻子“橄榄油”。波贝最初被打败了,可是当他把一罐菠菜吞下肚去以后,立刻就变成一个无敌的大力士,像葛拉克男爵那样,把周围一切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从此以后,波贝就成为美国人脑海中想象的英雄主义的化身了。
8.帕特·苏利文和奥托·迈斯莫尔最有影响力的《菲利克斯猫》
图5-6 转描机
图5-7 赛璐珞片动画《Cel Animation》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的几年,新的工业技术推动了动画工业的蓬勃发展。在这个时期,动画影片是靠怪异人物的一些滑稽的动作来吸引观众的。就当时来说,影片经常随意穿插一些并不高级的笑料。
在这个时期的动画史上,谈到有一定影响的动画作品,不能不提及帕特·苏利文和奥托·迈斯莫尔的动画系列短片《菲利克斯猫》。苏利文出生在澳大利亚,移民美国后,他在报纸上创作漫画,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菲利克斯是默片时代的动画片中最有名的动画明星。菲利克斯名字的英文书写是felix(图5-10),与快乐的读音相近,是幸福的意思,这也是为了提高这个动画人物名誉的一个表示。
图5-8 动画片《小丑柯柯》,1919年,弗莱谢尔兄弟绘制的第一个动画角色
图5-9 动画片《少女蓓娣·普波》,作者:弗莱谢尔兄弟
影片创作于1923年,在整个20年代,菲利克斯出尽了风头,名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米老鼠出现以前最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在当时,它的名声甚至可以和卓别林相媲美。
这一动画形象受到儿童和当时知识分子阶层的喜爱,究其根源,菲利克斯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卡通外形,更主要的在于它是第一个有思想、有主意、有人物个性的、真正鲜活的动画影片中的人物。作者也试图通过动作来塑造它的性格,通过精心设计,菲利克斯每次在考虑下一次的行动时,总喜欢把双手放在身后,原地向前或向后踱步。把影片中的动物赋予人的个性,在动画史上,这是第一次,在当时看来很有意思。在《菲利克斯猫》中,包含了很多能够显示出动画特性的视觉表现。
菲利克斯丰富的表情、富有性格的姿势和动作,以及菲利克斯人性化的情绪和思想,使得菲利克斯在众多动画角色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连续十年最受欢迎的卡通明星。同时,菲利克斯也是首次成为商品的卡通角色,有菲利克斯猫玩具、菲利克斯猫贴纸等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个以儿童为固定受众群的动画电影市场,一套有创意的动画电影销售模式,也因此建立起来。因此,它在世界动画电影史上意义非凡。”
从《菲利克斯猫》中不难看出当代动画的影子。首先,这个形象就是后来米老鼠的雏形。系列动画短片的这种商业运作模式和工作室化的制作流程,虽然是初级的,但它为日后迪斯尼动画王国的兴起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其次,这部动画片的情节处理和人物造型均吸收了当时好莱坞戏剧式电影的特长,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实验动画的先锋行为和初期动画的某些幼稚的姿态,使得动画片赢得了更广泛的观众群。
图5-10 动画片《菲利克斯猫》,1923年,作者:苏利文
影片中的菲利克斯幽默、机智,超过了20年代其他的动画形象。但它的命运和其他默片时代的动画明星们一样,因为没有声音而毁灭了。这个影片是基于哑剧的喜剧,对话出现的位置总是不十分恰当,系列片的最后一部发行于1928年8月,也就是米老鼠首次出演的前3个月。他们曾经尝试过加上声音重新制作,其中包括一些电视系列,但菲利克斯再也没有20年代的辉煌了。
由此不难看出,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有其特殊性,它的发展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随着声音的出现,这一人物被后来擅于在音乐和语言的配合下进行表演的米老鼠所取代。
早期动画的许多形象都是直接从报纸上的漫画中取来,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不很成功,因为报纸的平面无声形象的直接引用无法使荧屏上这个三维空间的形象表现出他们应有的性格。这需要动画师不仅精通绘画,还要具有很好的使用电影语言的能力,因为它是一门视与听的艺术。
经过时间的洗礼、历史的冲刷,今天我们回顾早期的动画史,苏利文所绘制的《菲利克斯猫》仍然能在历史上有一席之地的原因,还在于它为动画片——同时也为连环图画——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在声音尚未进入之前,这只聪明的小猫在卖座上的成功,引起了很多以动物为主题的动画片,如本·哈利孙和曼尼·高尔德创作的《疯狂的猫》,尤布·伊沃克斯创作的《青蛙弗利普》,沃尔特·迪斯尼创作的《幸运的兔子奥斯瓦尔德》,最后还有尤伯·艾沃克斯和沃尔特·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