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闹天宫》这一台令人炫目的大戏正在摄制下半部时,另一部同样具有东方神韵的艺术短片隆重登场了。只不过它更接近中国古代百姓的平朴生活,更像是一部清新的小品。这就是水墨动画片《牧笛》(图3-13)。
1.动起来的水墨
1959年左右,中国各行业都兴起了“技术革新运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些年轻人提议搞水墨动画实验。于是组织了几个组,探讨如何根据水墨的特点创造出新颖的动画片,创作一些片段集锦。这些小组按不同的动物分门别类,参照水墨画名家的画作,虾、鱼、小鸡、骏马……最后,一些易于表现的种类被保留下来。紧接着,1961年,就开始尝试拍水墨动画片。选中一篇给儿童看的科普童话,采用了齐白石的画风,创作出《小蝌蚪找妈妈》。
图3-13 动画片《牧笛》
《牧笛》是第二部水墨动画短片,摄成于1963年12月。该片可以看作特伟在民族化尝试上的大胆创新。他为该片编剧,并与钱家骏共同执导。故事情节本身十分恬淡,并没有很强烈的矛盾冲突,但却很是隽永耐读。因为它既有意境,又有深度,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作为主题蕴含其中:自然为艺术提供一切素材,而艺术又能创造出高于原素材的纯美。
2.和主题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是影片的格调片中每幅画面都是笔墨酣畅的水墨佳作,背景是由“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方济众绘制的,片中的主要场景均以多变的皴染笔法表现出“山水空蒙”的意境,画面丰富而不凌乱,墨到处物由心生,留白处遐想绵延。而人物造型则取自著名国画家李可染的作品。李可染本人就十分钟情牧童和老牛的形象,一生画了大量牧牛图。他笔下的牧童和老牛都是看似随意,实则有种心手相映的淋漓感觉;看似古拙,又在细节之处繁复华丽。而这一切都是用或浓或淡的水墨完成的。《牧笛》一片中牧童的形象还接近于一般动画片的造型。遵守单线平涂的基本原则,而老牛则完全取意于李可染的作品。“以浓墨点染老牛的鼻、嘴、唇,以力透纸背的笔法甩出牛腿,以皴笔擦出牛臀,以淡墨补染牛背等。在笔墨情趣的经营中,一个‘利满天下,物无逾者’的老牛形象跃然画面之上,气韵生动,形神兼备。”(www.xing528.com)
中国水墨画的诗情画意绝不仅在美术设计上得以显映,事实上,如果把片中主要场景加以概括,则几乎每个都是一幅传统山水画的画名:“柳堤放牧,春水浴牛,竹林莺啭,深渊鸣泉,山林问樵,竹筏鱼鹰,琴桥听瀑,翠谷回声,暮霭归牧……”。
《牧笛》是一部没有对白的短片。这在之前的中国动画片中并不多见。所以影片的动作设计就必须能够准确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应该讲《牧笛》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因为片中不仅表现出牧童与老牛的性格、所思所想,还生动刻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全片冲突最强烈的一场戏,当属牧童在梦中发现瀑布前的老牛,唤其而不归的情景。影片是这样表现的:牧童找到了水牛,而水牛误以为是陌生人,弓背竖角要刺,吓了牧童一大跳。此时水牛也认出是小主人,马上又恢复温顺,遂与相亲。牧童也抚慰水牛,边用小手指嗔怪地戳了一下牛鼻子。牧童正要拉牛走开,水牛行进几步,却被湍急的飞瀑吸引,乐而忘返,竟挣脱牧童,自顾自奔向瀑布。生气的牧童拾起石块举手要打,却终于不忍心,把石头狠狠扔向水面。动作虽没有太多激烈的成分,却细腻准确,对白完全是可以不用的。而在片中更多的场景,本无法使用对白,导演则加了一些其他的成分渲染,帮助叙事。比如牧童沉睡、老牛走失一场戏:牧童入梦,此时树上落下片片树叶,以树叶的“动”反衬出自然的“静”。树叶飞旋着化为两只彩蝶,用“蝶”来引出梦境,也是中国人最能领会的(庄周梦蝶),水牛情不自禁地随双蝶走上山冈,用双蝶与水牛的相互动作描绘出一个无声而有趣的场面。
3.音乐风格
除了这些精心设计的动作,音乐作为片中唯一的声音元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整部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该片曲作者吴应炬为中国众多动画片配过乐,在《牧笛》中,他根据不同章节,用不同的民族乐器,表达了不同的意境。影片开始时用了笛子、扬琴和三弦,笛声是牧童奏出的,牧童手指的运动与音乐高度合拍。扬琴用来表现水声,三弦则作为纯配乐来用,为老牛水中的戏舞“配乐”。有时音乐还参与了叙事,比如牧童与黄莺“较量”一段:黄莺的鸣唱是用高胡高音区演奏模拟的,牧童笛声依旧,而后短笛吹出了一段华彩,黄莺(高胡)终于败下阵来。再如牧童问渔、问牧、问樵的三段音乐,其中“问渔一段由箫领奏主题,小乐队伴奏,四度平行古色古香的南方音乐,表现了湖面碧水如镜、渔舟轻荡如梭、画面柔美而隽永的意境。后面一段是轻快的民间舞曲,刻画了牧童经过樵夫指点奔上山岗的喜悦心情。”此片也没有排除用西洋乐器,比如牧童入梦的音乐,就是用铜板琴、钢板琴先奏,再由弦乐和扬琴共同演奏一段三拍圆舞曲,小提琴又在不觉中进入,更加活泼优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