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料记载和近代民间艺术流传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皮影艺术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我国的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图2-1)。根据已故文学家孙楷第先生考据,在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公元7世纪—8世纪)。当时是为佛教佛法服务的。寺院中住持在超度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
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皮影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化活动的一种,宋代影戏的繁盛还表现在制作镂刻影人的艺人。宋《武林旧事》有“小径纪”一项,记载有“镞影人”,即刻镂影人的行业。“手影戏”从字面讲可能是以手的各种形象表现各种影像,可能是今天人们利用灯光,在粉壁上,以双手变化在灯光投影下做出各种动物形象的游戏表演,也可能是手上表演的小型影戏。“大影戏”明确说明是以“人为”之的表演,从这段记载可以推想,宋元时代,一些戏曲从傀儡、影戏中吸收动作和音乐滋养的情况。元代统治者把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被传播到波斯等中东地区,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14世纪初,波斯有位历史学家雷士丹丁曾记载一段有趣的影戏交流史料:“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曾派遣演员去波斯讲演一种藏在幕后的戏曲”(即为影戏)。明代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它不只受到广大底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从明代有名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作者瞿佑的一首咏赞影戏的诗中,可见一斑。1767年,法国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的全部形式和制作过程带回法国,成为一种时髦的外来艺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法国的影戏。1776年又间接传入英国。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1749年—1832年)曾在展览会上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皮影戏。他本人极为喜欢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1781年8月,歌德在他32岁生日的时候,以举办中国影戏演出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并以此招待来自王宫的贵宾。18世纪的外国传教士带走的是唐山和北京的皮影,他们将皮影戏的镂刻艺术作为中国民间的工艺美术品带回去,他们观摩皮影戏演出的独特形式,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把皮影戏的整个操作方法介绍到本国。
图2-1 两千年前的西汉民间“皮影戏”
清代时期,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辈出。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等,都达到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豪门望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抓捕皮影艺人。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一蹶不振。(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仅存的皮影戏班及艺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之下,又获新生。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会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期,皮影艺术又遭“破四旧”的噩运。十年浩劫,使广藏于民间的皮影家底毁失殆尽,传艺断代。
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政治环境,但在当代影视音像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要使皮影艺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才能使皮影艺术走出低谷,重展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