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要适度的思想,是邓小平总结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提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既有“土跃进”“洋跃进”的沉痛教训,也有缓慢发展、停滞不前的痛苦经历。这期间,虽有个别发展较好的阶段,但总的说来,经济发展是缓慢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78年到1985年间,由于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了较好的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但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于是邓小平正式提出了经济发展要适度的思想。
什么叫适度呢?邓小平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如:“要尽可能快一点。”(《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65 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保持生产有较好的发展,不要勉强追求太高的速度,当然太低了也不行。”(第268 页)“要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第277 页)“要在今后的十一年半中争取一个比较满意的经济发展速度。”(第312 页)“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第368 页)“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第375 页)这些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力求使我们的经济有一个尽可能快的、适当的发展速度。
关于经济发展适度思想的具体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适度是持续的发展。适度不是“超高速”,也不是低速度,而是根据我们的国力,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有一个持续的发展阶段。80年代初,邓小平在谈到我们的战略目标时说:“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第9 页)1990年3月又说:“适度的要求就是确实保证这十年能够再翻一番。”(第354 页)由此可知,适度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不是短期行为。
2.适度是选择最佳的发展速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有“超高速”的阶段,也有低速度、停滞不前的阶段。根据我们的国情看来,太高不行,步子迈得太快、太急反而慢了,太慢也不行。适度的思想就在于选择一个最佳最合理的发展速度。邓小平说:“在具体事情上要小心,要及时总结经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总结经验,哪些事进度要快一点,哪些要慢一点,哪些还要收一收,没有这条是不行的,不能蛮干。”(第219 页)在经济的发展速度方面,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确立最佳最合理的速度,以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www.xing528.com)
3.适度是讲效益的发展速度。经济发展必须讲究效益,如果不讲效益,不讲质量,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那是没有效益的速度。邓小平说:经济“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第375 页)。这里讲的效益、质量、外向型经济,就是经济适度发展的条件,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就可以尽快地发展,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不要盲目地追求高速度。
4.适度是量力而行。俗话说,“量体裁衣”“看菜吃饭”。这就是说,吃饭穿衣都要从自己家底出发。国家经济建设速度的快慢,同样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等都要同自己的国力相适应。邓小平多次讲过,要量力而行。他说,生产建设、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现在要发展经济,还是要靠自力更生、量力而行这个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362 页)。
5.适度是隔几年上个新台阶。经济发展的规律,总是波浪式或跳跃式前进的,邓小平把它归结为上台阶。他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第368 页)又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375 页)这样的概括是科学的,合乎实际情况的,不仅中国是这样,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大都沿着这个规律前进。只要我们按照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办事,“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第377 页)。
总之,关于经济发展要适度,不是“超高速”,也不是低速度,其实质是“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第356 页),以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