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与形成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与形成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约是在19世纪的30年代提出,40年代形成的。这两篇名著奠定了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上正式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标明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与形成

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约是在19世纪的30年代提出,40年代形成的。1930年前后,在红军内部出现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妨碍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此时,毛泽东同志为解决党内的思想路线问题,分别写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文章。他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出反对主观主义。“因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91页)他在后一篇文章中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著名论断;反复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15 页),调查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作出正确的阶级估量,制定正确的政策,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正确地论述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111—112 页)。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正确主张,不但没有在党内贯彻执行,反而被占居党中央统治地位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诬蔑为“否认理论否认政治的狭隘的经验论的落后思想”。1935年的遵义会议,党从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性,撤销了他在党中央的领导职务,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而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扫除了障碍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从思想理论上清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毛泽东同志写出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实践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武器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指出其思想根源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295 页)。《矛盾论》则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主观主义的以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为特征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宣传了事物本来的辩证法。这两篇名著奠定了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后,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整风文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思想路线。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上正式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标明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述,我们认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实际就是指客观实在和人们的实践活动。它既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客观实在是具体的、历史的,就一个国家而言,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国有国情,省有省情,县有县情,乡有乡情,担任不同职务的各级领导,要对这些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又是发展变化的,从实际出发,还必须注意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否则,同样会脱离实际。

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出发。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801 页)这就是说,从实际出发,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从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命力所在。毛泽东同志曾把理论和实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情况的关系比喻为箭与靶的关系。放箭要对准靶子,叫作“有的放矢”;如果无目标地乱放,叫作“无的放矢”。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能搞教条主义,而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使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本身的要求。我们这里讲的理论,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包括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这些理论和方针政策,都是从实践中产生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方针、政策只有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才能从中得到发展,得到检验。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本身应有之意。(www.xing528.com)

理论虽有联系实际的要求,但它不会自然而然地联系,需要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运用理论。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820 页)由此可知,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理论性的创造,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去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我党第一、二代领导人的著作以及第三代领导人的著作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永不过时”,战无不胜,其生命力就在于它不脱离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求按照实际的特点去应用它,使之具体化。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对于中国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34 页)。毛泽东同志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几十年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这些独创性的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理论同实际相联系,除注意解决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外,还应当正确处理中国与外国、古与今的关系。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曾提出一个原则:“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52 页)学习古人,是为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推陈出新,创造我们现代所需要的东西;向外国人学习,是吸收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优点,用来改造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不论是学习古人还是学习外国人的东西,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按照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办事,去分辨优点和缺点,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也不能兼收并蓄。

第三,按照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办事

首先,要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然后才能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方针政策,去改造客观世界。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是不容易的,要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1962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讲到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认识过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整整过了28年,经过了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等无数次的经验教训,才认识了中国的国情、特点和革命规律,按照中国的国情和规律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6 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过了29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胜利时的喜悦,也有失败时的苦恼,还有“土跃进”“洋跃进”“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才对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必然王国有所认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克服了几十年来急于求成的顽症,使我们的经济建设在稳步发展的轨道上前进。

第四,要有科学态度

我们共产党人不靠吓人吃饭,不靠骗人吃饭,而是靠科学、靠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822 页)所谓老实态度,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态度。“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者叫做党性不完全。”(《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800 页)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现,要靠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来保证。

上述四点重要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无援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个思想路线的出发点和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是这个思想路线的生命线关键;按照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办事,是这个思想路线的目的,而科学态度则是实施这个路线的保证。这四者都在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中统一。我党7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思想路线是正确的、科学的。凡是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前进、就发展;偏离或违背了这条思想路线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受到挫折和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